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医护配合

医护配合

医护配合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4307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2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2008年全国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静脉治疗护理新进展论坛、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等;医护配合的相关文献由480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沫、傅保国、刘可莹等。

医护配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 占比:0.6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4307 占比:99.32%

总计:34541篇

医护配合—发文趋势图

医护配合

-研究学者

  • 付沫
  • 傅保国
  • 刘可莹
  • 刘平
  • 刘春梅
  • 古伟玲
  • 夏莹
  • 孙建华
  • 孙艳萍
  • 张琼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培
    • 摘要: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主要是对病情危、急、重患者进行抢救的场所,由于急诊抢救工作内容繁重、强度高,随时出现急救行为,因此,急诊抢救室急救团队需具备更高的专业性和素质。但在传统急救护理中,由于重视个人专业技能,忽视团队协作,存在急救场面混乱、医护人员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容易降低抢救时效性、抢救成功率[1]。
    • 方婧; 赵亚萍; 杨贝贝; 苏丹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口腔数字化印模中两种护理配合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特诊科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牙体预备后行口内数字化印模。比较两组扫描时间、护士专业技术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扫描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士专业技术能力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率36(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不仅能提高口内数字化印模数据采集效率、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口腔数字化印模技术中的应用。
    • 王璐; 魏颖
    • 摘要: 目的:探究皮脂腺囊肿门诊手术护士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医护配合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皮脂腺囊肿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实施优质护理配合治疗)和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与对照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实行优质护理高效医护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皮脂腺囊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方婧; 赵亚萍; 杨贝贝; 苏丹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口腔数字化印模中两种护理配合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特诊科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牙体预备后行口内数字化印模.比较两组扫描时间、护士专业技术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扫描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士专业技术能力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率36(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不仅能提高口内数字化印模数据采集效率、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口腔数字化印模技术中的应用.
    • 蔡阳林; 陈盛安; 吴国新; 余杨; 黄珍; 董立芸; 卫敏珊
    • 摘要: 目的:了解模拟临床场景下1医1护配合心肺复苏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模拟在全院30个临床科室区域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案例,随机抽取相关科室的1医1护,利用科室现有的急救设备(呼吸囊、除颤仪)进行心肺复苏,使用挪度高级复苏安妮的软件系统:skillreporter VER:3.0.0.2实时记录心肺复苏的参数,包括总得分、CCF、平均按压中断时间(s)、平均深度(mm)、回弹达标率%、平均速率(次/min)、平均通气量(ml).结果:30例研究对象均值:总得分(40.70±27.09)、CCF(66.83±9.34%)、中断时间(8.30±3.30 s)、平均深度(45.70±5.31)mm、回弹达标率(73.17±22.84)%、平均速率(113.90±9.84)次/min、平均通气量(432.6±233.79)ml;总得分合格以上占比33.3%,CCF达60%以上占比76.6%,中断时间小于10 s占比66.7%,平均深度50-60 mm占比23.3%,回弹达标率大于75%占比56.7%,平均速率100-120次/min占比63.3%,平均通气量400-700 ml占比53.3%;术科组总得分和通气量显著低于非术科组(P<0.05).结论:临床科室病房内1医1护配合心肺复苏总体质量效果欠佳,主要是按压深度不足,按压频率偏快,中断时间大于10秒、胸廓回弹达标率不高,仍有很大提高空间.相比非术科,术科的整体医护配合心肺复苏质量较差,需加强培训.
    • 田慧敏; 王艳静; 张欣欣
    • 摘要: 目的:探讨抢救危重症新生儿时如何更好的医护配合及抢救后的护理.方法:对两年来收入我科的危重症新生儿抢救室的医护配合进行分析,并对复苏后患儿的延续性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经过默契的医护配合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复苏成功率.结论:默契的医护配合,分秒必争的抢救,恰当的护理,可有效提高危重症新生儿复苏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夏薇; 王雅蓉; 赵瑜越; 汪雪娇; 容明灯; 陈潇
    • 摘要: 目的总结口内冷焊接技术中,高质量的四手操作医护配合的经验与体会。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种植科行口内冷焊接技术修复的1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种植手术当天均在口内焊接钛支架,并且于1周内完成钛支架支持的即刻固定修复。通过口内焊接技术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四手操作在口内冷焊接过程中护理配合的经验与体会。结果10例患者均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采用精细的护理可降低临床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回访取得良好的患者满意度,缩短了治疗疗程。结论口内冷焊接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可预期性的修复方式,在口内冷焊接之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心理疏导、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医护四手操作配合、完善的操作细节,是口内冷焊接高效而安全实施的必要条件。
    • 李梦园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急诊急救中医护配合所呈现的临床效应。 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 2019 年 1 月至 2020年 12 月的时间段就诊于我院急诊的患者 88 例,以急救方法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分析,均分例数,分别开展医护配合急救方法、传统急救方法,病例所在组别分别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两种急救方法所呈现的临床效应实施比较和分析。 结果:相对比于传统急救方法,医护配合急救方法的实施所呈现的急救效果更为突出,即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满意度均提升明显,实验组获得 93.18%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72.73% 抢救成功率。 抢救满意度包括抢救效果、医生服务态度、护士服务态度,t 值分别为 5.420、5.708、18.722,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结论:在急诊急救中开展医护配合急救可达到满意的急救目标,使患者成功救治,建议推广。
    • 罗敏; 罗欢; 蔡春明; 邱逸红
    • 摘要: 目的 总结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的86例经腹入路和128例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方式体位安置用时、护理潜在风险事件、装机前准备时间、医师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两组体位安置用时、护理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肾热缺血时间、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装机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经腹膜后入路较经腹入路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肾部分切除在围术期护理上有共性,也各有其护理特点和关注点.术前应充分评估、了解手术方案,根据手术方案针对性进行体位摆设,做好患者安全监护,术中备物齐全、熟练配合,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才能保证手术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