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加筋壁板

加筋壁板

加筋壁板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航空、一般工业技术、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96346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工程与试验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中国航空学会结构强度专业2013年学术交流会、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等;加筋壁板的相关文献由838位作者贡献,包括丛晶洁、刘存、赵龙等。

加筋壁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6346 占比:99.84%

总计:96500篇

加筋壁板—发文趋势图

加筋壁板

-研究学者

  • 丛晶洁
  • 刘存
  • 赵龙
  • 闫恩玮
  • 陈向明
  • 赵占文
  • 高艳秋
  • 高伟
  • 刘志杰
  • 吴存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高伟; 成炜; 赵常飞
    • 摘要: 为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效率,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压结构承载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BAQUS中Continuum Shell单元模拟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压结构,采用特征值法和渐进损伤失效法求解长桁横截面积不同的两块变厚度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剪切屈曲及后屈曲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其屈曲载荷和后屈曲载荷数值分析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大于4%,即该模型构建及求解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其屈曲载荷和后屈曲载荷;加筋壁板剪切载荷承载能力由蒙皮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改变长桁横截面积不能有效提高其屈曲载荷和后屈曲载荷。
    • 艾森; 王晓辉; 许向彦; 吴存利; 聂小华
    • 摘要: 作为飞机结构的主承力构件,加筋壁板结构的强度校核一直是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降低该项工作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在国产CAE软件平台HAJIF基础上,研发了金属加筋壁板结构强度校核软件,实现了强度校核工作的流程化和自动化。软件采用统一分层架构思想,依次研发了独立的前端界面、强度计算、工作应力提取、结果后处理等核心模块,并与HAJIF软件的前后置有机融合,实现模块之间的统一调度。验证算例表明,该软件能够满足飞机加筋壁板典型分析情况校核要求,符合强度校核流程和使用习惯,明显提高了强度设计与分析人员的工作效率。
    • 于宝石; 王志祥; 王婕; 李海阳; 张大鹏
    • 摘要: 为提高加筋壁板结构轻质优化效率,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序列采样的加筋壁板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该结构的参数化模型,分析了加筋壁板蒙皮与桁条腹板的网格规模对结构承载能力及失稳模式的影响规律,并依据桁条腹板高厚比进行了网格划分,进而平衡后屈曲分析精度与效率;然后,提出了基于探索策略和开发策略的序列近似优化方法,其中Voronoi加点侧重全空间探索,近似最优解侧重局部开发,通过动态加点迭代至收敛,实现综合探索和开发性能的并行采样,提高了算法的收敛精度和计算效率;最后,应用该算法进行加筋壁板轻量化设计,并与传统序列近似优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利用更少的初始样本点,通过更少的迭代次数达到更高的优化精度,并获得了相对初始设计减重32.6%的优化结构。
    • 王慧; 郭晨林; 王乐; 张敏照
    • 摘要: 环境激励下仅利用振动响应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因其便于实现在线监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回顾了以振动时域响应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的结构特征参数(即内积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为了从已有测试数据中提取更多的结构特征参数,分别以各个响应测点为参考点来构建多个内积向量并组成矩阵,将内积向量扩展到了内积矩阵。进而以内积矩阵为结构特征参数,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了基于内积矩阵及深度学习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典型航空加筋壁板螺栓松动监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仅利用结构在环境激励下部分测点的振动时域响应,该文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螺栓松动位置。
    • 孙佳颖; 鱼则行; 徐超
    • 摘要: 加筋薄壁板是航空航天、船舶等装备结构中经常使用的构件。采用弹性导波方法对此类结构进行损伤检测时,需要深入理解筋条对弹性波在薄壁结构中传播行为的影响。针对飞行器结构中典型的T型加筋壁板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声导波与T型加强筋条的作用机制,分别从时域、频域和波数域等维度,分析了由于筋条存在引起的波传播行为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筋条存在会在结构中引起明显的传播波模式转换现象;随着激励频率的变化,S0与A0模式导波反射及透射行为变化明显。
    • 成李南; 徐思文; 陈向明; 李新祥; 屈天骄
    • 摘要: 本文对复合材料帽形加筋壁板后屈曲破坏过程中粘接面失效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设计并完成了无缺陷、含预埋缺陷的帽形单筋板四点弯曲试验以表征加筋壁板典型区域的后屈曲失效;然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内聚力模型(CZM)对无缺陷和含预埋缺陷试件弯曲受载时的界面脱黏进行了渐进破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ohesive单元和考虑厚度方向压缩影响的层间失效准则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界面脱黏;凸缘-蒙皮预埋缺陷对帽形加筋壁板起裂载荷基本没有影响,筋条内角和填充区界面预埋缺陷会显著降低帽形加筋板的承载能力,但起始裂纹均发生在筋条内角和填充区的粘接界面。
    • 尚海江; 李星; 高丽敏; 温顺达
    • 摘要: 本文以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截止端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截止端试验件的构型、试验方案、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对其在湿热环境和常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件刚度受湿热环境影响较小,试验件强度受湿热环境影响较大,即湿热环境下试验件强度明显小于常温环境下试验件强度,因此在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宋波涛; 付友波; 白艳洁
    • 摘要: 复合材料设计技术日益成熟,其在航空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更多的主承力结构开始选用复合材料,其强度设计至关重要,关系飞机安全。本文以某飞机复合材料机身壁板为例,详细介绍了加筋壁板有限元建模及强度分析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校核公式及分析过程,可用于指导飞机强度设计及校核工作。
    • 王世杰; 陈振; 徐鹏; 刘小林; 汪海
    • 摘要: 复合材料层压板由于各向异性及沿厚度方向的不连续性的特点,在承受面外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层间应力。层间应力值超过层压板层间开裂强度时,层压板会发生层间分层现象。为了研究装配应力对加筋壁板破坏行为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和数值分析。首先对加筋壁板结构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试验件的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其次通过螺栓加载至工况载荷并保载一定时间,实现了保载试验。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了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试验件在静力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共胶接区脱粘破坏并伴随缘条分层破坏,在保载作用下长桁下缘条产生了微分层现象,数值分析获取的应力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壁板的装配作业规范和铺层方案设计验证提供参考。
    • 王世杰; 陈振; 徐鹏; 刘小林; 汪海
    • 摘要: 复合材料层压板由于各向异性及沿厚度方向的不连续性的特点,在承受面外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层间应力.层间应力值超过层压板层间开裂强度时,层压板会发生层间分层现象.为了研究装配应力对加筋壁板破坏行为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和数值分析.首先对加筋壁板结构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试验件的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其次通过螺栓加载至工况载荷并保载一定时间,实现了保载试验.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了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试验件在静力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共胶接区脱粘破坏并伴随缘条分层破坏,在保载作用下长桁下缘条产生了微分层现象,数值分析获取的应力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壁板的装配作业规范和铺层方案设计验证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