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几何非线性

几何非线性

几何非线性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0篇、会议论文184篇、专利文献49401篇;相关期刊447种,包括钢结构、建筑结构学报、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40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等;几何非线性的相关文献由2847位作者贡献,包括董石麟、谢长川、杨超等。

几何非线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0 占比:2.67%

会议论文>

论文:184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49401 占比:96.97%

总计:50945篇

几何非线性—发文趋势图

几何非线性

-研究学者

  • 董石麟
  • 谢长川
  • 杨超
  • 张纪刚
  • 沈世钊
  • 刘锦阳
  • 邓继华
  • 杨加明
  • 肖汝诚
  • 傅衣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智法; 郝海龙
    • 摘要: 使用Midas建模软件对某桥的钢混组合索塔进行非线性稳定分析,建立该桥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悬索桥全桥内力和变形。基于线性屈曲分析计算,对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线性屈曲系数与屈曲失稳模态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工况下的桥梁失稳形态;同时采用几何非线性屈曲计算方法,考虑施工初始缺陷,分析该桥的非线性稳定性。
    • 朱其志; 李惟简; 尤涛; 曹亚军
    • 摘要: 扩展键基近场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经典模型中固定泊松比的限制问题,但是仅限应用于小变形情况下的模拟。提出了一种计算键变形的实现方法,利用有限变形理论中的描述使模型能够处理几何非线性问题。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物质点的局部位移场,再对位移函数求导得到局部域的变形梯度张量。固体的旋转与拉伸通过对变形梯度张量的极分解分离,从而将扩展键的变形部分从总体位移中提取。随后,通过对变形系统的各个键力进行积分,从而获得系统大变形的正确预测结果。最后,开展了几个基准测试,与非线性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并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 张洋; 陈朝晖; 杨帅
    • 摘要: 针对大型LNG储罐钢网架穹顶结构的弹塑性稳定性分析,基于刚体准则与改进塑性铰模型建立适于几何与材料双非线性分析的空间弹塑性梁单元,研究局部荷载扰动与整体模态扰动两种不同的初始缺陷处理方法以及材料非线性对结构稳定承载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初始缺陷、材料非线性与约束刚度减小均会降低网架穹顶结构稳定承载力;荷载干扰下,结构稳定承载力对干扰大小敏感而对位置不敏感;模态干扰属于整体几何缺陷,结构整体初始变形较大,荷载位移曲线平滑。与ABAQUS相比,所建的弹塑性刚体准则空间梁单元及其相应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效率与精度兼优,适用于大型复杂工程结构非线性分析,在处理局部缺陷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上具有优势。
    • 张腾; 刘铖; 张志娟; 刘绍奎
    • 摘要: 基于李群局部标架(local frame of Lie group,LFLG)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可自然消除刚体运动带来的几何非线性,使系统的广义弹性力、广义惯性力及其雅可比矩阵满足刚体运动的不变性.本文融合李群局部标架思想和基于连续体(continuum-based,CB)的壳理论,提出基于SE(3)群局部标架的5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Dofs)CB壳单元.与SE(3)群局部标架下几何精确壳单元相比,该单元大大简化了插值带来的复杂性,离散应变张量自然满足客观性.同时,该单元在线性化过程中不存在有限元离散与变分操作先后顺序的问题,进一步简化了广义弹性力及其雅可比矩阵的计算.为方便处理组合体结构,在5 Dofs CB壳单元基础上,通过中面变形梯度张量的极分解建立壳单元中面运动与自转(drilling)自由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SE(3)群局部标架的6 Dofs CB壳单元.为提高单元收敛精度,采用Hellinger-Reissner两场变分原理缓解单元面内闭锁,采用假设自然应变(assumed natural strain,ANS)法缓解横向剪切闭锁.通过5个静力学算例验证了CB壳单元的收敛精度,通过一个动力学算例验证了CB壳单元可消除刚体运动带来的几何非线性.
    • 佟莹; 夏健
    • 摘要: 在海洋环境载荷及集矿机牵引作用下,深海采矿柔性立管系统的动力学响应涉及几何非线性和非保守载荷的双重非线性源。基于三维固体有限变形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在完全拉格朗日格式下推导了系统运动平衡方程,针对非保守载荷的等效计算、非线性切线刚度矩阵及非线性方程的数值求解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有效处理方案。根据处理方案开发了数值计算程序,并应用于柔性立管系统的静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数值计算程序对海洋柔性管道的非线性响应具备良好的预测能力,验证了本文理论和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杨格; 孙红硕; 吴斌; 潘天林; 王贞
    • 摘要: 实时混合试验是一种研究速度相关型试件动力性能的抗震试验方法,可以应用于拉索-阻尼器系统的力学行为研究。由于拉索具有较强的几何非线性,传统的线性无条件稳定积分算法无法保证拉索-阻尼器系统动力计算的稳定性。能量一致积分方法可以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无条件稳定,但应用于实时混合试验时,会遇到迭代导致作动器加载速度波动较大的问题。为了将能量一致积分方法应用于实时混合试验中,提出采用固定迭代次数并对迭代位移进行插值来实现平滑加载,然后对测得的试验子结构恢复力进行修正来实现系统能量一致。最后,对一个拉索-阻尼器系统进行了一阶模态振动下的实时混合试验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戴建国; 沈锐利; 王春江; 臧瑜
    • 摘要: 重庆鹅公岩轨道大桥位于既有鹅公岩大桥上游70 m,主桥采用钢箱梁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结合大桥专题科研成果,就三家研究单位在研究中对超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静力稳定分析中所采用的加载方式、判定准则及其结论上的异同等关键问题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研究,并对后续工作做出展望。
    • 朱媛媛; 杨骁; 吴海涛
    • 摘要: 在几何非线性和热局部平衡条件下,研究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半平面在受到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基于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综合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微分求积法和二阶后向差分格式分别在空间域和时间域离散数学模型,利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从而可得到问题的数值结果.研究表明,本方法是有效可靠的,且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等优点.最后,考虑了材料参数和几何非线性的影响研究了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半平面在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热力学特性.
    • 刘昊; 瞿叶高; 孟光
    • 摘要: 针对剪切流中层合梁的大变形非线性振动问题,采用高阶剪切变形锯齿理论和冯·卡门应变描述层合梁的变形模式和几何非线性效应,构建了大变形层合梁非线性振动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不可压缩黏性流体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结合层合梁和流体的耦合界面条件建立了剪切流作用下层合梁流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数值模型,采用分区并行强耦合方法对层合梁的流致非线性振动响应进行了迭代计算.研究了不同速度分布的剪切流作用下单层梁和多层复合材料梁的振动响应特性,并验证了本文数值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剪切流作用下单层梁的振动特性与均匀流作用下的情况不同,梁的运动轨迹受剪切流影响向下偏斜,随着速度分布系数增加,尾部流场中的涡结构发生改变;刚度比对剪切流作用下层合梁的振动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刚度比的增加,层合梁振动的振幅增大,主导频率下降,运动轨迹由‘8’字形逐渐变得不对称;发现了不同厚度比和铺层角度情况下,层合梁存在定点稳定模式、周期极限环振动模式和非周期振动模式三种不同的振动模式,改变层合梁铺层角度可实现层合梁周期极限环振动模式向非周期振动模式转变.
    • 卓英鹏; 齐朝晖; 王刚; 徐金帅; 赵天骄
    • 摘要: 流动式起重机伸缩臂是典型的嵌套式细长结构,传统等效阶梯梁模型无法正确反映臂节间的约束关系;常用的壳单元模型需建立大量的单元和接触对,影响计算效率和收敛性.结合伸缩臂结构的特点,选择反映截面形状的特征点作为节点,沿臂节纵向划分若干梁单元.以相邻臂节间接触截面节点作为边界点划分子结构,建立随子结构运动的随动坐标系,通过内部自由度凝聚至边界点,获得几何非线性超级单元.考虑内外层臂节间更符合实际机械设备的嵌套式约束关系以及常见的边界条件,给出相应的力学约束模型.得到含荷载参数的结构非线性平衡方程以及相应的切线刚度阵,采用非线性平衡方程的微分形式得到伸缩臂结构的变形平衡路径和失稳荷载.流动式起重机伸缩臂结构数值算例分析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