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初情期

初情期

初情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5345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猪业科学、广西畜牧兽医、中国牛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8届全国猪人工受精关键技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猪营养与健康养殖技术论坛等;初情期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春宝、方富贵、邢凤等。

初情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0.9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5345 占比:98.94%

总计:15509篇

初情期—发文趋势图

初情期

-研究学者

  • 周春宝
  • 方富贵
  • 邢凤
  • 丁家桐
  • 张君
  • 李玉莲
  • 肖勇
  • 范志勇
  • 陈永辉
  • 倪黎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勤辉; 郭承建; 陈国保; 孙方雷
    • 摘要: 为了研究新型公猪信息素对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影响,选取296头173日龄无初情期的二元长大后备母猪,随机分为3组,试验一组每天在后备母猪鼻镜上喷新型公猪信息素2次,每次1mL,连喷28d;试验二组每天在后备母猪鼻镜上喷新型公猪信息素2次,每次2mL,连喷28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仅做人工查情,连续观察28d。结果发现,在无初情期的后备母猪上每天喷2次,每次2mL或者1mL新型公猪信息素,可极显著提升后备母猪的发情比例(p<0.01),让后备母猪更早出现初情期
    • 龙定彪; 刘作华; 曾雅琼; 朱佳明; 杨薇; 蒲施桦
    • 摘要: 试验旨在探究猪舍昼夜节律性温度差大小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50日龄、(80±2)kg体重的长白×约克夏二元后备母猪36头,随机分成温差大处理组(对照组,日均温度差3.86°C)和温差小处理组(试验组,日均温度差1.60°C),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在2018年7月—2018年10月实施,试验期100 d,其中1~70 d为环境温度调控期,71~100 d 2个处理组都处于相同的常规通风和降温调控环境下,观察后备母猪的发情时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呼吸频率(P<0.05)和体表温度(P<0.01)降低,而直肠温度没有显著变化。在试验第60天时,对照组后备母猪的血清皮质醇、丙二醛和谷丙转氨酶浓度高于试验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浓度低于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后备母猪220日龄内发情率增加1倍,在250日龄内发情率没有显著变化,而试验组后备母猪250日龄内发情的初情日龄缩短21.8 d(P<0.05)。综上,猪舍昼夜节律性温差大增加了后备母猪应激水平,降低了抗氧化功能,推迟了后备母猪的初情期
    • 李艳芳
    • 摘要: 青藏高原地区母牦牛繁殖率普遍偏低,初情期母牦牛的乏情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为探究初情期母牦牛乏情产生的机理,以其营养代谢为切入点,对乏情和发情的初情期母牦牛的血液各类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乏情组母牦牛促性腺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_(2))和孕酮(P_(4))均显著低于发情组(P0.05);另外,在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NEFA与GnRH、E_(2)和P_(4)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GLU与GnRH和E_(2)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信号通路数据库的搜索和调控网络的整合,阐述了营养代谢引起乏情的产生过程,发现脂类代谢和糖代谢是能够影响和促进母畜发情的。综上,初情期母牦牛脂类代谢和糖类代谢与生殖激素的分泌相关,也可能是引起乏情的原因之一。
    • 赵勤辉; 郭承建; 陈国保; 孙方雷
    • 摘要: 1引言推动母猪群繁殖性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对后备母猪的管理和培育。每年约有40%~50%的母猪被淘汰,有些母猪一生仅断奶30至40头仔猪。由于寿命短而导致的更高更新率会增加所需后备母猪的数量。所以,制定管理实践措施以识别具有最大生命周期性能潜力的后备母猪对于生产系统的生产力至关重要。即便是对后备母猪管理的微小改进也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种猪群效率。
    • 赵勤辉; 左文山; 陈国保; 郭承建
    • 摘要: 后备母猪对猪场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新鲜血液”,同时也是实现种群正常更替和批次均衡满负荷生产的基本保证。在猪场批次配种中,每批次一般要求有8%~10%的后备母猪参与。自从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对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要求做到极致,进行网格化管理,减少人员、猪群流动,减少猪只之间的接触。这促使后备母猪的培育流程、免疫驯化管理、初情期诱导等重要的生产工作出现简化甚至走形,严重影响了后备母猪的利用率与参配日龄。据了解,目前行业内后备母猪的平均利用率只有70%左右.
    • 杨华; 苗晶晶; 魏巧兰; 王雨曈; 吾热力哈孜·哈孜汗; 杨永林; 余乾
    •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多胎萨福克母羔初情期启动中生殖激素的水平变化,及与BMPR-IB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为阐明绵羊初情期启动的遗传机制提供基础。试验应用PCR-RFLP法对461只3.5月龄半舍饲多胎萨福克羔羊进行BMPR-IB基因A746G位点分型,选择体重相近的29只母羔,应用公羊试情法确定初情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初情前1d、初情期、初情后1d和初情后2d相同时间点及不同基因型母羔外周血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4)、雌二醇(E2)和催乳素(PRL)浓度,统计分析羔羊初情前后四个时间点外周血中生殖激素含量变化,及BMPRIB三种基因型间生殖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多胎萨福克母羔外周血中,初情前1d的GnRH、P4和PRL含量高,初情期FSH、LH和E2含量高。BMPR-IB基因BB基因型FSH、P4和E2含量高,B+基因型GnRH、PRL含量高。但初情期前后四个时间点及三种基因型间的六种生殖激素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BMPR-IB基因突变未引起初情期母羔生殖激素含量的显著变化,母羔初情期前后的外周血生殖激素水平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与初情期母羔发情表现不明显有关。
    • 杨光; 沈君; 严彩红; 方礼禄; 刘峰; 陈光
    • 摘要: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的猪场随机选取40头大白母猪进行饲养试验.将40头母猪按随机区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复方中草药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方中草药组从母猪产前30 d开始至仔猪28 d断奶饲喂每天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粉剂30 g/头的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草药组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以及仔猪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以看出,复方中草药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康铁柱; 王尧尧; 李海玲; 叶菁; 李福宝; 方富贵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Nesfatin-1在雌性大鼠生殖轴上的表达及其对初情期启动的影响。[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成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上的Nesfatin-1/Nucb2蛋白进行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分析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雌性大鼠的不同发育阶段(幼年期、初情期前、初情期和成年期)下丘脑转录水平的变化;对初情期前(25日龄)的雌性大鼠进行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在阴门开启时取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血清,用RT-qPCR分析下丘脑中Gnrh、ERα,垂体中GnrhR、FSHβ、LHβ及卵巢中FSHR、LHR mRNA的转录水平变化,用ELISA检测血清E 2的水平。[结果]Nesfatin-1主要分布于弓状核(ARC)、室旁核(PVN)、下丘脑外侧区(LHA)、视上核(SON)、腺垂体、卵母细胞、黄体细胞、间质细胞、颗粒细胞。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下丘脑中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Nesfatin-1/Nucb2与Tac2 mRNA表达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呈正相关(r=0.940,P<0.001),在初情期前表达水平最高(P<0.01)。对25日龄雌性大鼠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可使初情期启动提前10 d左右,并显著增加卵巢重(P<0.05)和血清中E 2浓度及生殖轴Gnrh、GnrhR、LHβ、LHR、FSHβ、ERαmRNA表达水平(P<0.05),但不影响FSHR mRNA的表达。[结论]Nesfatin-1在HPOA轴均有表达,Nesfatin-1通过上调Gnrh及其受体等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大鼠初情期的启动。
    • 梅山; 杨丽; 史远刚; 淡新刚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kisspeptin对初情期前小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对初情期前的雌性小鼠体外注射不同浓度的kisspeptin,检测处理后小鼠外周血中FSH和LH浓度、卵巢重量、直径、阴道开张率以及垂体相关基因表达.[结果]3μg kisspeptin不仅能够显著增加小鼠卵巢重量、直径及阴道开张率(P<0.05),而且也能显著增加血中FSH和LH的浓度(P<0.05);同时,3 μg kisspeptin处理可显著上调垂体中GnRH-R、FSHβ及LHβ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Kisspeptin处理可提前启动小鼠的初情期;Kisspeptin可能通过上调腺垂体中FSHβ及LHβmRNA的表达或者通过间接上调GnRH-R mRNA的表达来增加初情期前小鼠体内促性腺激素的浓度.
    • 李庆瑾; 隋志远; 张继虎; 张志帅; 高庆华; 邢凤
    • 摘要: [目的]研究POMC基因在绵羊初情期时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及规律.[方法]对多浪羊进行初情期发情鉴定,采集初情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脾、肺、肾和大脑9种组织,提取其组织RNA,对POMC基因进行cDNA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对多浪羊POMC氨基酸与其他物种POMC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制作系统发育树;应用qPCR技术检测POMC基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和子宫5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获得多浪羊POMC基因两条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078、1108 bp,两条cDNA序列编码区(CDS)相同,均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分析得出多浪羊POMC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山羊的同源性分别为99.62%、96.6%、96.3%,与猪、马、人的同源性分别为89.51%、83.08%、79.78%.qPCR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POMC基因在9种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垂体和下丘脑中表达量比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试验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POMC基因与绵羊初情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