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杆菌介导

农杆菌介导

农杆菌介导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58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3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38552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江苏省植物生理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等;农杆菌介导的相关文献由277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毅、赵德刚、倪万潮等。

农杆菌介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3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8552 占比:98.96%

总计:38957篇

农杆菌介导—发文趋势图

农杆菌介导

-研究学者

  • 孙毅
  • 赵德刚
  • 倪万潮
  • 包满珠
  • 张业胜
  • 章镇
  • 董扬
  • 何晓兰
  • 佘建明
  • 朱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伟伟; 安馨媛; 陈俊菁
    • 摘要: 为了探究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笔者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分析了根癌农杆菌浓度、分生孢子萌发时间以及共培养温度等3个主要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火龙果溃疡病菌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并对转化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当农杆菌浓度OD_(600)=0.5、分生孢子萌发时间24 h、共培养温度25°C时遗传转化效率最高(833个转化子/10^(6)分生孢子);随机挑选200个转化子进行筛选,获得3株菌落形态与野生型菌株差异较大的转化子,4株产孢量减少的转化子,5株产孢量增加的转化子,6株致病力下降的转化子。
    • 安明珠; 马向丽; 周凯; 段新慧; 姜华; 韩博
    • 摘要: 为建立适宜MsDUF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本试验在已知的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保定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cv.Baoding)下胚轴和子叶为转化受体,将MsDUF基因导入到紫花苜蓿中,通过对愈伤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阶段抗生素浓度的筛选建立了优化的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对筛选获得的转基因紫花苜蓿进行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的MsDUF基因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为:将预培养2d的紫花苜蓿下胚轴用含pCAMBIA1301-MsDUF质粒的农杆菌菌液(OD_(600)为0.3~0.5)侵染10min,共培养暗处理2d后转入含30mg/LHyg和500mg/LCef的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待抗性芽长到2~3cm高时转入含30mg/LHyg和300mg/LCef的生根培养基上,得到6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抗性植株;选取5株进行RT-PCR检测,均检测出大小与目的条带相吻合的清晰条带,证明MsDUF基因已成功转入保定紫花苜蓿中。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高效MsDUF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为进一步研究MsDUF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紫花苜蓿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材料。
    • 李晶; 林彩容; 黄艳; 邓旭铭; 王艺清; 孙威江
    • 摘要: 为研究在农杆菌介导的茶树遗传体系中,茶多酚对农杆菌侵染效率的影响,以LBA4404、EHA105、ATCC15834和K599 4个农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下的耐酚能力、被膜完整率、吸附性、vir和chv基因表达,以及遗传转化差异。结果显示,4个菌株的耐酚能力依次为LBA4404>K599>EHA105>ATCC15834,其中EHA105和ATCC15834菌株对茶多酚较为敏感;ATCC15834菌株被膜完整率与茶多酚的浓度、静置时间呈负相关,EHA105在600 mg·L^(-1)茶多酚处理48 h后,其被膜完整率最低;ATCC15834和EHA105对烟草叶肉细胞的吸附能力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经茶多酚处理24 h后,ATCC15834中chv B和EHA105中chv B2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vir A表达量与低浓度酚类的敏感性呈正相关性;烟草经农杆菌菌液(含茶多酚)侵染后,瞬时转化效率和稳定转化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发状根诱导率大大降低。1 000 mg·L^(-1)茶多酚处理后,ATCC15834的发根诱导率最低,仅为13.85%,坏死率高达33.85%。综上所述,茶多酚会降低农杆菌活力和被膜完整率,chv基因通过降低表达量影响其吸附性,最终导致烟草转化体系中瞬时转化效率和稳定转化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 张虹; 安迎瑞; 张君; 郎思睿; 陈任
    • 摘要: 为建立高效的黑果枸杞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黑果枸杞叶片、茎节、茎段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组合的NAA和BAP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比较;选择黑果枸杞叶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GFP)的双元表达载体导入黑果枸杞,探讨侵染时间和抗生素浓度对遗传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的最适植株再生体系为:以叶片为外植体,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 mg·L^(-1)NAA和0.3 mg·L^(-1)BAP,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8.56%,不定芽诱导率为54.54%,将不定芽置于1/2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为95%;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液OD_(600)为0.25,共培养3 d,卡那霉素(kanamycin)和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浓度分别为25和250 mg·L^(-1)。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时经卡那霉素和荧光标记双重选拔,愈伤组织阳性率为85.47%,出芽生根后经PCR鉴定,阳性转化率为29%;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导入的外源sGFP基因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本研究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黑果枸杞进行品种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
    • 覃晓云; 李芳; 王树军; 刘志媛
    • 摘要: [目的]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莱茵衣藻快速简便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模式生物莱茵衣藻为受体材料,从转化方法和转化子快速鉴定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方法]比较了固体培养基共培养转化方法和液体培养基共培养转化方法对根癌农杆菌LBA 4404介导的莱茵衣藻CC425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并比较了(1)首先经过TE裂解再进行PCR(两步法)和(2)不经TE裂解直接进行PCR(一步法)的两种转化子鉴定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和扩增效率.[结果]农杆菌LBA 4404和莱茵衣藻CC425液体培养基共培养5 d后的转化效果最好,转化率达43.33±1.67个转化子/106个藻细胞.PCR最佳反应条件为:使用高保真DNA聚合酶Taq 1进行扩增;参加PCR反应的细胞密度为5×l03-5xl06个/mL;TE裂解缓冲液沸水浴20 min(两步直接PCR方法),或者预变性15 min(一步直接PCR方法).两步法直接PCR的扩增效率优于一步法,但后者反应步骤更简洁.[结论]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液体介导莱茵衣藻遗传转化体系,该体系可快速获得遗传转化子,减少转化工作量.
    • 胡欢; 李媛; 丁筠; 曹含章; 吕尊富; 李飞飞
    • 摘要: [目的]建立籼稻'中恢161'Oryza sativa subsp.indica'Zhonghui 161'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转化体系.[方法]以籼稻'中恢161'的成熟胚为材料,设置了5个草甘膦质量浓度(100、200、300、400和500 mg·L?1)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草甘膦敏感性试验.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导入'中恢161'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转化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别在含有300、350和400 mg·L?1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抗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苗.[结果]草甘膦质量浓度为300~400 mg·L?1时,愈伤组织褐化率约50%,具有很好的选择效果.经统计,300、350和400 mg·L?1草甘膦抗性筛选后,愈伤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0.16%、61.72%和84.04%,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为46.43%,成苗率为32.84%.共获得67株再生小苗,经PCR检测,43株成功转入CP4基因,再生植株阳性率为64.18%.[结论]建立了'中恢161'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
    • 司冰
    • 摘要: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目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较大程度依靠基因工程技术.而玉米的农杆菌转化是对玉米基因组进行遗传修饰的有效手段.综述了玉米农杆菌转化的受体、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以有效地提高转化效率.
    • 胡欢; 李媛; 丁筠; 曹含章; 吕尊富; 李飞飞
    • 摘要: 【目的】建立籼稻‘中恢161’Oryza sativa subsp.indica‘Zhonghui 161’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转化体系。【方法】以籼稻‘中恢161’的成熟胚为材料,设置了5个草甘膦质量浓度(100、200、300、400和500 mg·L^(-1))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草甘膦敏感性试验。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导入‘中恢161’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转化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别在含有300、350和400 mg·L^(-1)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抗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苗。【结果】草甘膦质量浓度为300~400 mg·L^(-1)时,愈伤组织褐化率约50%,具有很好的选择效果。经统计,300、350和400 mg·L^(-1)草甘膦抗性筛选后,愈伤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0.16%、61.72%和84.04%,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为46.43%,成苗率为32.84%。共获得67株再生小苗,经PCR检测,43株成功转入CP4基因,再生植株阳性率为64.18%。【结论】建立了‘中恢161’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
    • 岳润清; 刘璐; 铁双贵; 徐心志; 陈娜娜
    • 摘要: 为了培育优良的抗虫玉米自交系,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含有自主改造合成的抗虫基因Cry1Ab-t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m导入玉米杂交种HiII基因组中,通过双丙氨磷筛选、PCR检测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采用RT-PCR、试纸条、ELISA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用双丙氨磷筛选后,获得了116株转基因玉米植株;经目的基因Cry1Ab-t和标记基因Bar的PCR检测,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82株.选取长势好的转基因材料YA108进行RT-PCR、Bt-Cry1Ab/Ac试纸条和ELISA分析发现,转基因玉米YA108的Cry1Ab-t基因在转录、翻译水平上均表达.玉米花丝接虫试验表明,非转基因玉米花丝虫食严重,表现为高感玉米螟;而转基因玉米YA108花丝抗虫效果明显,均达到高抗水平,抗虫性表现稳定;吐丝期接虫试验表明,非转基因玉米接虫后期被咬食严重,茎秆多处有蛀孔,伤口处大多有霉菌,而转基因玉米YA108没有受到危害.田间接虫后,无论叶片和花丝,转Cry1Ab-t基因抗虫玉米材料YA108对亚洲玉米螟都具有非常好的抗性,能够短时间杀灭玉米螟幼虫,并极大程度减少了由于虫害引起的霉变.室内和田间接虫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YA108对亚洲玉米螟有较强的杀虫效果,田间抗虫等级为1级,抗性水平为高抗.
    • 李晓军; 安轶; 黄李超; 曾为; 卢孟柱
    • 摘要: [目的]我国需要大量人工林来满足木材需求,而速生林的木材品质有待改良.研究木材形成的基因调控是材性改良的基础.为加速鉴定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建立一种快速、便捷、高效的瞬时转化体系尤为重要.[方法]采用显微切片,观察1年生银腺杨84K休眠茎段水培下的形成层活动规律;以其作为瞬时转化受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YGFP)作为报告基因,构建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真空渗透侵染方法进行84K茎段的瞬时转化.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农杆菌GV3101侵染浓度、真空渗透侵染时间、真空渗透侵染次数及侵染后培养时间进行优化.[结果]银腺杨84K 1年生枝条室温水培条件下可以解除休眠,形成层在水培15天左右活动已比较旺盛,并出现新分化的导管.培养约30天,木质部大量积累.这说明枝条经1个月时间可以完成形成层的分化、木质部的形成等木材形成的全过程.从形态上观察,形成层、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生长发育过程与正常树木没有差异.采用农杆菌介导真空渗透侵染方法,茎段及切片在激发光下可在形成层区域观察到绿色荧光,说明茎段转化成功.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表明4个转化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依次为:侵染后水培天数>真空渗透侵染时间>菌液浓度>真空渗透侵染次数.农杆菌介导真空渗透瞬时转化银腺杨84K茎段的最优组合是农杆菌重悬液浓度OD600为0.9、真空渗透侵染20 min、真空渗透侵染2次、侵染后水培15天.[结论]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银腺杨84K茎段真空渗透侵染瞬时转化体系.这一体系可快速鉴定参与维管组织分化相关基因的功能,有助于揭示木质部发育的调控机制.同时该方法也可为研究其他木本植物的木材形成相关基因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