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保乳手术

保乳手术

保乳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6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712916篇;相关期刊469种,包括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三届北京肿瘤标志物论坛暨乳腺癌专题研讨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保乳手术的相关文献由442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保宁、宣立学、唐一吟等。

保乳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6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12916 占比:99.69%

总计:715143篇

保乳手术—发文趋势图

保乳手术

-研究学者

  • 张保宁
  • 宣立学
  • 唐一吟
  • 屈翔
  • 武正炎
  • 邵志敏
  • 邹天宁
  • 刘君
  • 张慧明
  • 苏逢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籽徽; 董艳
    • 摘要: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辅助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早期乳腺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他莫昔芬辅助保乳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雌激素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莫昔芬辅助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和体内性激素水平,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 欧欣瑜; 陆艺文; 刘志瀚; 苏士成
    • 摘要: 背景中国乳腺癌患者年轻化,年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成为关注焦点。乳腺癌保乳手术在根治乳腺癌的同时保持乳房外形,我们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保乳精准手术的单位之一。腔镜微创技术是乳腺癌手术领域的新热点,但目前腔镜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发展遭遇阻碍——难以精确勾画癌肿边缘。传统保乳手术中,癌肿切缘由术者手指触摸判断,这在腔镜操作下无法实现。为此,作者开展了全球首例腔镜下术中导航乳腺癌保乳术,应用术中导航系统精准定位癌肿边缘。患者信息患者为46岁女性,确诊为左侧乳腺癌,cT2N1M0 IIB期。患者保乳意愿强烈并要求术后乳房外形美观。方法应用乳房MR结果构建三维图像、术前O臂扫描乳房空间位置,再通过Medtronic Stealth Station S7手术导航系统将二者融合,构建出实时乳房三维模型。随后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可用探针精准勾画肿瘤边缘,在腔镜下沿探针位置切下癌肿。结果病理结果提示肿瘤切缘组织未见癌,术后乳房两侧基本对称、正面观无伤口,患者对外形满意。讨论腔镜下术中导航乳腺癌保乳术提高了腔镜保乳手术的可操作性和切缘一次阴性率,有望将腔镜保乳手术大范围推广。
    • 张恒乐; 张晓宇; 康晓宁; 李会欣; 武峰; 孙丹; 靳丽君; 王遵义
    • 摘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选择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40例TNB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选择保乳手术后化疗,观察组选择化疗后保乳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3年内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 1,TK1)、Ki-67以及免疫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用时[(45.25±7.89)min vs.(80.50±8.61)min]、术中出血量[(130.55±9.23)ml vs.(245.50±8.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患者选择NAC联合保乳手术,可促进康复、增强免疫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扩大保乳手术优势和提升远期生存预后水平,疗效确切。
    • 艾宪程; 王海波
    • 摘要: 背景:现在广泛应用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评估系统不够客观,三维扫描技术可以良好地测量乳房的体积等三维数据。本研究旨在证明三维扫描与Breast-Q量表中乳房满意度的相关一致性。方法:107例保乳患者术后3月行双侧乳房扫描并用软件计算其体积差,记录其Breast-Q量表乳房满意度分值。结果:绘制散点图可见体积差与Q评分呈现出明显的一致趋势,最终得出ρ = −0.940且置信度为0.01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可见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Q评分越高,体积差越小,整体上趋近于负相关。结论:结合三维扫描法已知的独到的优势,三维扫描技术是一种良好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评估的新方法。
    • 李祖峰
    • 摘要: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合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接受乳腺单纯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联合保留乳房手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与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具备更低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更短住院时间,更高乳房美观度优良率(P<0.05)。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合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确切,可取得与乳腺切除相似的预后情况,且乳房美观度更好。
    • 王晓东; 陈大鹏; 彭永强
    • 摘要: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TNBC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TNBC患者经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恢复较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蒋伟丰; 汪永旭
    • 摘要: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联合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1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依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8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术,研究组行SLNB+保乳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腋窝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均优于术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乳腺癌人群特异性问卷(QLQ-BR23)各项评分除脱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LNB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刘世浩; 呼国庆; 张欣; 崔瑞娜
    • 摘要: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对侧缩乳手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乳房肥大且具有单侧肿物经乳腺肿物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根据经济条件及对乳房的美观要求分为两组,分别为保乳联合对侧缩乳手术组(保乳联合缩乳组)29例,单纯保乳手术组(单纯保乳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乳房形态、乳头乳晕感觉、瘢痕、不良反应、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保乳联合缩乳组在乳房形态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保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保乳联合缩乳组高于单纯缩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联合对侧乳房缩乳手术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恢复自信。
    • 陈俊男; 高波; 汪龙庆; 赵大鹏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72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研究组患者在保乳手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69±20.47)min、拔管时间(5.13±1.38)d短于对照组的(98.74±19.45)min、(27.85±10.49)d,术中出血量(61.58±14.69)ml少于对照组的(165.58±22.5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中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李鹏; 石好岭; 孙毅
    • 摘要: 比较乳腺超声与钼靶在直径2 cm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病理确诊并手术治疗的50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80岁,中位年龄51.5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06例,单纯导管内癌26例,浸润性癌伴导管内癌36例,其他41例。0.05),高于单独钼靶组(P2 cm组超声阳性率高于钼靶阳性率(97.8%vs 89.7%,P0.05),高于单独钼靶组(P2 cm的超声阳性率相当(P>0.05),而钼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 cm组的联合组阳性率相当(P>0.05)。2 cm组(36.4%vs 20.5%,P<0.05)。超声可作为乳腺癌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根据年龄、肿瘤大小及腺体特点确定是否需要辅助钼靶检查,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及保乳手术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