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径比

高径比

高径比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8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51782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造气技术年会、全国中氮情报协作组第25次技术交流会、2006中国生物质能科学技术论坛等;高径比的相关文献由100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治民、于建民、王强等。

高径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1782 占比:99.94%

总计:351993篇

高径比—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成伦; 王松涛; 赵南; 邹亚男; 陈勇; 刘庆国; 刘淼
    • 摘要: 为确定蛹虫草产虫草素放大工艺条件,考察了菌种培养质量和发酵高径比对虫草素合成的影响。确定种子培养最佳条件为:转速250 r/min,接种量15%,扩培级数2次,此条件下虫草素发酵产量可达6 g/L左右。另外,装液量最适高径比为2 cm/30 cm。在此条件下,进行了120 L多层反应器发酵工艺验证。发酵25 d,虫草素产量为5.32 g/L,转化率57%,与小试工艺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工艺放大具有应用可行性,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 郑士举; 刘辉; 蒋利学
    • 摘要: 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同时受到样本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影响,而不同测试方式下样本强度标准差的差异很大。对立方体、圆柱体两种同条件养护试块和回弹法、钻芯法两种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对比试验,同时研究了芯样直径、高径比、粗骨料表面积占比等因素对芯样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相比,芯样强度的平均值偏大,标准差略偏大;回弹强度的平均值偏小,标准差明显偏小;Ф150、Ф105、Ф75三种芯样中,相对于Ф105芯样,Ф150芯样的强度平均值偏小,而Ф75芯样的强度标准差偏大;小高径比芯样与标准芯样的强度平均值之间有较明确的换算关系,而前者的强度标准差略小于后者,故小高径比芯样仍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芯样强度标准差表现出随外露粗骨料尤其是大粒径粗骨料表面积占比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这可以解释芯样强度标准差相对于立方体试块强度标准差偏大的原因。
    • 李建兵; 刘锋; 贾俊明; 吴琨; 刘涛
    • 摘要: 塔吉克斯坦国家标志塔是一座集旅游观光、展览、餐饮、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观光塔。该塔高度较高,体型瘦小,塔身外附有沿塔身螺旋上升的装饰性螺旋管。系统地介绍了该塔各部位结构方案选型和关键构件的连接方式,并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指标进行控制。采用YJK和LIRA-SAPR 2017 R4软件对结构整体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并用YJK软件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根据该塔自身结构形式的特殊性,从重要构件的内力分析等角度分析了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提出此类高耸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结构安全可靠,结构的振动特性、局部与整体的位移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 赵光明; 刘之喜; 孟祥瑞; 张若飞; 考四明; 戚敏杰
    • 摘要: 为了探究高径比对岩石能量积聚与耗散的影响,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对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砂岩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以及单轴分级加卸载试验。对比砂岩单轴压缩与单轴循环加卸载曲线发现,单轴压缩曲线近似为单轴分级加卸载曲线的外包络线,并且由于“硬化”作用单轴分级加卸载强度略高于单轴压缩。通过砂岩单轴循环加卸载下力学特性分析发现随着循环次数增多,残余变形逐渐减小,直至某次循环无残余变形产生砂岩出现非线性伪弹性体特征,继续承受加卸载作用非线性伪弹性体特性消失,残余变形再次出现,因此可以将残余变形演化规律归纳为:存在较大残余变形—残余变形逐渐减小—无残余变形—再次出现残余变形。基于砂岩弹性能的演化分析发现循环次数对弹性能的影响较小,即疲劳损伤对砂岩的弹性能影响较小,则可以假定单轴分级加卸载各卸载点的荷载与单轴压缩试验的荷载相等时,两者的弹性能也相等。利用单轴分级加卸载试验各卸载点的弹性能与单轴循环加卸载首次加卸载弹性能进行比较,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进一步对不同高径比(L/D)下砂岩的单轴压缩试验进行能量分析,发现砂岩的弹性能演化服从线性储能规律。基于砂岩的单轴分级加卸载试验结合线性储能规律对同尺寸的单轴压缩试验进行能量演化分析,为砂岩单轴压缩的能量分析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当荷载相等时砂岩储存弹性能与高径比成正比,与储能极限成反比。将提出的试验法与传统能量分析方法(利用公式计算得到弹性能)进行比较,发现提出的方法精确度高。基于耗散能演化规律进一步对不同高径比下砂岩的损伤进行了分析,发现砂岩损伤曲线呈非线性演化,并且荷载相等时高径比越大砂岩损伤程度越高。破裂时砂岩内部积聚的弹性能转化成破裂面表面能和碎块动能,储能极限与高径比大小成反比,因此当L/D≥2.0时主要呈单方向的剪切破坏,L/D<2.0时岩石主要为相对复杂的双剪切或圆锥形破坏,并且进一步从能量角度对钻孔卸压进行了讨论。
    • 刘金义
    • 摘要: 红松人工林是辽东山区重要的果材兼用林,在涵养水源及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准确模拟辽东山区人工红松的干形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大边沟林场设置的人工红松中龄林固定样地的每木检尺数据,测量标准地所有树木的胸径、树高等,分析了不同林龄的单木干形变化规律及干形与树冠结构因子(冠长、冠幅)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红松中龄林的高径比为0.46~0.75,高径比与冠长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其中54年生红松的高径比与冠长关系较为明显,而51年生、58年生的红松干形与冠长关系不明显。54年生红松林单木干形与冠幅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最高达0.57,随着单木冠幅的增加,高径比呈减小的趋势。
    • 徐新生; 闫俊霞; 何雪明; 张皓晔
    • 摘要: 为了揭示TC4钛合金自由锻过程中相的演变规律,课题组建立了TC4钛合金的相变模型,对其成形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平均值和标准差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在700°C左右时,α相开始向β相发生转变,当达到1000°C后,转变率达到100.0%直至加热结束;镦粗的最佳高径比为2.5,锻件对应的平行边距D=410 mm;锻件与模具接触处形成温度骤降区,首先发生β相到α+β相的转变,2相占比平均值呈相反演变趋势,标准差值为相同演变趋势。基于模拟的锻造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试验周期,提高产品合格率,本研究为大型钛合金自由锻工艺提供了参考。
    • 杨盛扬; 曾思齐; 龙时胜; 王帅玲
    • 摘要: 【目的】研究树木高径比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人工林经营合理的密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区域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树干解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图形分析、模型分析,分别探讨树高、直径和年龄与高径比的关系,研究不同立地指数级、不同林分密度高径比的变化规律,拟合树高-直径关系模型。【结果】高径比总体上与树高、直径、年龄呈“L”型关系,高径比的最小值有缓慢增大、最大值缓慢减小的趋势,最后稳定在一个范围;幼龄林时期高径比与年龄成反比,中龄林时期与年龄成正比;林分郁闭后,高径比与树高、直径成正比,立地指数级与高径成正比,相邻指数级间的高径比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与高径比成正比,林分密度差距越大其高径比差异越显著;郁闭林分中树高与直径的关系近似抛物线,而直径的平方与树高、单木断面积与树高的关系为线性关系,两种关系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结论】马尾松不同生长阶段高径比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树高和直径的异速生长所致;不同立地指数下高径比显著变化主要是由树高生长差异引起,直径影响较小;而不同林分密度下高径比的显著变化主要由直径生长差异引起,树高影响不显著;树高-直径模型适用于外业测定树高,方法简便精度高。
    • 高玉琴; 郭博文; 宋力; 刘忠
    • 摘要: 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力与其试样尺寸、形状及配合比等密切相关,且与普通混凝土尺寸效应相似,受压时尺寸效应明显。考虑不同形状、尺寸、配合比和高径比等因素,开展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塑性混凝土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重点研究峰值应力及应变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①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力及应变均具有较明显的尺寸效应,但随配合比即强度增大无明显变化规律;②峰值应力及应变尺寸效应系数随塑性混凝土底面尺寸增大呈非线性增长,且超过某一尺寸时趋于稳定;③圆柱体试样峰值应力尺寸效应系数大于棱柱体试样,且前者受配合比和高径比变化的影响较小;④圆柱体和棱柱体试样峰值应力尺寸效应系数随试样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但峰值应变尺寸效应系数无明显变化规律。
    • 郭育霞; 赵永辉; 王胜伟; 冯国瑞; 张玉江; 冉洪宇
    • 摘要: 遗留煤柱在相邻煤层安全开采、采空区管理和维护废弃矿井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径比影响着遗留煤柱的稳定性。本文对5种高径比(2.0,1.5,1.0,0.8和0.6)的煤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并对应力、应变和声发射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着高径比的减小,煤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增大。提出了一个用以描述单轴抗压强度和高径比关系的经验方程。煤样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可被划分为四个时期,静默期和快速衰弱期的时长与高径比呈正相关。高径比越小,煤样的破坏特征越复杂,当高径比为2.0,1.5,1.0时,破坏形式以剪切破坏为主,而当高径比为0.8,0.6时,破坏形式以轴向劈裂破坏为主。声发射事件点的实时空间演化可以反映微裂隙的萌生、扩展、聚集和联通。
    • 王晓茸; 程东娜
    • 摘要: 对于高径比H/D在15临界值且H>30m的塔器,本文通过采用圆锥形和圆筒形两种不同形式裙座进行计算,介绍设计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