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金线莲

金线莲

金线莲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中国医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6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1173篇;相关期刊280种,包括福建中医药、中国现代中药、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畬族医药学术研讨会、福州市科协2014年学术年会等;金线莲的相关文献由246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志恒、连建枝、韩家水等。

金线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6 占比:34.81%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1.99%

专利文献>

论文:1173 占比:63.20%

总计:1856篇

金线莲—发文趋势图

金线莲

-研究学者

  • 杨志恒
  • 连建枝
  • 韩家水
  • 叶金兴
  • 方锡瑜
  • 冯明
  • 冯翔
  • 冯忠文
  • 陈剑虹
  • 韩智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叶巧玲; 董向阳; 颜丹红; 屈雨晨; 刘永立; 胡海涛
    • 摘要: 为了探讨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金线莲耐高温胁迫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喷施EBR对金线莲叶片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金线莲大量积累ROS,使细胞受到伤害,其O-2产生速率和H2 O2含量显著增加,AsA含量显著下降,SOD、CAT、APX、MDHAR、DHAR、GR等酶活性显著下降;而外源喷施1.0μmol·L-1 EBR可显著提高SOD、CAT、MDHAR、DHAR和GR的活性,AsA含量上升,O-2产生速率和H2 O2含量显著下降.由此可见,外源EBR处理可以提高金线莲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活性氧,增强植株抵抗高温胁迫的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喷施EBR缓解金线莲高温胁迫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英孟; 张海燕; 汪镇朝; 杨明; 钟萍
    • 摘要: 金线莲是我国多年生的名贵中药材,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两用。虽然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理都证明了金线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它还未被2020年版《中国药典》所收录,各省的地方标准也均未涉及到药用质量评价标准,极大地限制了其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因此,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金线莲,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种植技术现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产业化所遇到瓶颈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该资源的食品开发、药物研发、质量标准建立等提供参考。
    • 林晨; 黄丽英
    • 摘要: 目的建立GC-MS法测定金线莲药材中甾醇类物质的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甾醇类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柱:J&W 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300°C;进样量1.0μL,分流比10∶1;载气:高纯氦气,流速1.0 mL·min^(-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80°C,以15°C/min升温速率升至280°C,保持25 min。电子轰击电离源(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C;四级杆温度150°C;传输线温度280°C;质量范围30~550 amu,全扫描方式,溶剂延迟2 min。结果麦角甾醇在1.023~204.6 ng·mL^(-1),豆甾醇在1.016~203.2 ng·mL^(-1),β-谷甾醇在1.002~200.4 n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93.6%、97.2%(RSD分别为0.42%、1.05%、1.02%,n=9),样品重复性测定RSD分别为2.33%、2.20%、1.86%(n=6),检测限分别为10.23、5.080、10.02(ng·mL^(-1),S/N=3),组培和人工栽培金线莲的甾醇含量略高于野生金线莲。结论GC-MS法测定金线莲药材中甾醇类物质的含量的方法既简便又准确,精密度良好,专属性强;人工栽培金线莲甾醇类物质含量略高于野生金线莲
    • 张晓颖; 俞晓玲; 叶寒辉
    • 摘要: 金线莲又名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为兰科开唇植物,多年生珍稀中药,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台湾等地。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多糖、皂苷、黄酮类、酯类、挥发油等,具有保肝、抗肿瘤、调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功效。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金线莲对四氯化碳(CCl_(4))肝损伤、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等均有显著疗效,其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细胞膜、减轻肝细胞变性、缓解炎症反应、修复肝损伤等起到保肝作用。通过概述金线莲保肝作用及作用机制,为科学有效运用金线莲进行保肝治疗提供参考。
    • 摘要: 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调研本刊讯(通讯员肖颖婧叶祺敏)4月7日至8日,漳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深入南靖县、芗城区,开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南靖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线莲种植基地、南靖县中医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片仔癀药业公司、漳州市中医院等地,了解漳州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总体情况和面临的问题。
    • 陈科霖; 王明元; 尤长胜; 刘建福; 林萍; 李雨晴; 陈文亮
    • 摘要: 从福建金线莲品种‘红霞’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分析优良菌株产吲哚乙酸(IAA)的特性.采用组织培养、平板划线法和Salkowski比色法,筛选能够产IAA的金线莲内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及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等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种产IAA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从‘红霞’金线莲茎中筛选分离的内生真菌PJ3产IAA能力最强,产量高达106.7μg·mL^(-1);经鉴定,PJ3为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真菌.PJ3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为:0.5 g·L^(-1)硫酸镁,1.5 g·L^(-1)磷酸氢二钾,1.5g·L^(-1)磷酸二氢钾,10.0 g葡萄糖,15.0 g酵母浸粉,培养时间为132 h,培养温度为28°C,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180 r·min^(-1),装液量(体积分数)为28%.
    • 张航; 陈泽明; 郑智位; 吴茜; 林协全; 张麒功; 邹双全; 邹小兴
    • 摘要: 【目的】明确林下穴盘袋栽对金线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金线莲生长的套袋时长,为金线莲科学种植、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靖大叶金线莲为试验材料,在南靖县葛山村试验地设置7个不同套袋时长处理,以落地栽培为对照(CK),研究穴盘袋栽及不同套袋时长对金线莲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1)穴盘袋栽金线莲可以提高保存率、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茎节数、每节长、根数和根长,与对照相比,穴盘袋栽套袋150 d处理的保存率增加26.42%,株高增加26.47%,叶片数增加36.36%,每节长增加18.41%,平均单株鲜重增加8.32%,且存在显著差异;(2)穴盘栽培较落地栽培可显著提升金线莲可溶性糖含量,套袋时间过长不利于金线莲叶绿素合成,而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3)金线莲穴盘栽培较落地栽培有利于总多糖、总黄酮、总生物碱和总氨基酸含量的积累与合成,分别增加11.85%、5.67%、3.70%、17.50%。但套袋时间过长则不利于金线莲总生物碱、金线莲苷、总酚含量提升,套袋150 d与套袋0 d处理的金线莲总黄酮、总生物碱、总氨基酸、总多糖含量达到的最高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穴盘袋栽较落地栽培有利于金线莲生长和品质提升,过长的袋栽时长不利于金线莲活性成分的合成,综合考虑,穴盘袋栽以套袋时长150 d较为适宜,金线莲生长和品质较佳。
    • 王涛; 黄语燕; 陈永快; 兰婕; 张剑亮; 康育鑫
    • 摘要: 探索南方温室大棚室内金线莲无土栽培最优基质配方,为福建设施金线莲规模化无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红霞”金线莲为供试材料,以常规栽培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作为材料,通过不同混配方式,研究金线莲栽培前后不同配方的理化性质、金线莲生长及养分的差异,明确不同配方对金线莲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经过7个多月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总体呈现容重及通气孔隙度下降的趋势,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及EC值呈上升趋势,但pH值变化无规律性。配方T_(6)(草炭∶蛭石=3∶1)在株高、根数、节间距、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方面表现优于CK,其中株高较CK显著增加18.44%,根数和节间距分别较CK增加6.26%、12.10%,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分别较CK提高34.94%、41.06%、12.70%;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23.54%,同时可节省成本约2025元/667m^(2)。配方T_(2)在根长、节间数、最大叶面积和地下部鲜质量方面优于CK,较CK分别提高14.65%、12.51%、31.00%、12.14%,单位面积产量次于配方T_(6),较CK增加了16.23%,可节省成本约3240元/667m^(2)。草炭∶蛭石=3∶1(体积比)为设施内金线莲栽培最优配方,合理的配方能够为金线莲提供良好的根际环境,提高其生物量的积累。
    • 柴琴琴; 曾建; 张勋
    • 摘要: 在金线莲粉末中掺入同科台湾银线莲或斑叶兰、血叶兰粉末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金线莲药材的药效和市场秩序,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来鉴别掺假金线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鉴别方法特征提取自适应性的不足以及卷积神经网模型结构复杂、超参数难以调节的难点,本文提出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掺假金线莲鉴别模型,并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超参数,实现了超参数自动优化调节。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参数寻优后的卷积神经网络相比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更有竞争力,所提出的基于贝叶斯优化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金线莲及其伪品。
    • 陈森森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金线莲药材中两种黄酮苷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A-0.05%乙酸水溶液,B-乙腈;二元高压梯度洗脱程序:0~3 min,10%~25%B,3~25 min,25%B,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金线莲药材样本中,不同产地水仙苷和木犀草苷在各样本中含量差异明显。结论本实验操作简便,重现性高,为金线莲的活性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