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
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

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4-09-26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分析并鉴定胆木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以HPLC-DAD-ESI/IT/MSn为工具,通过对图谱中紫外吸收、色谱峰保留时间以及离子碎片信息的对比与解析,确定胆木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从胆木注射液中鉴定了25个化合物.结论:胆木注射液中成分较多,主要含有生物碱苷类,其次还含有酚酸(苷)类以及环烯醚萜类化舍物.
  • 摘要:虽然我国的蒙药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扶持,科研机构和学者的努力,蒙药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皆取得较大成果,蒙药质量标准实现了“从无到有,不断提高”的良好发展趋势。一方面,质量标准的提高,依赖于蒙药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产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质量标准的提高可进一步促进蒙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实现蒙药的现代化。因此,深入蒙药基础研究,以“整体质量控制”为发展趋势,取国内外天然药物质量评价体系之精华,充分运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方法,通过丰富质量标准中鉴别、含量测定、检查等项目,特别是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重金属及其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与药品安全性直接相关的内容,提高蒙药质量标准。
  • 摘要:天南星科的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白附子(Typhonium giganteum Engl.)是常用有毒中药.因其有毒,故在临床应用前需要把它们浸泡在白矾溶液中采炮制减毒.毒针晶和凝集素被认为天南星科有毒中药中共性的毒性物质,两者均具有显著的致炎作用.本文研究了白矾溶液降低毒性成分毒性的炮制机理.采用整体动物腹腔致炎模型和家兔眼结膜刺激模型研究白矾炮制对针晶、凝集素蛋白的刺激性及致炎毒性的影响;采用电镜扫描观察针晶在炮制过程中的晶型变化;采用HPLC法研究针晶的溶解、锈蚀是与白矾溶液中何种离子相关;以27Al-NMR技术研究草酸铝络合物的形成与针晶溶解、锈蚀之间的关系;采用蛋白Shotgun质谱分析技术研究白矾溶液浸泡前后凝集素蛋白肽序列变化.结果显示毒针晶及凝集素蛋白腹腔注射导致的小鼠腹腔渗出液中PGE2及蛋白含量升高,白矾溶液炮制炮制后其致炎作用显著降低.电镜扫描显示毒针晶在炮制过程中针晶溶解、锈蚀,晶型结构被破坏;HPLC法测定显示以白矾溶液浸泡毒针晶可使毒针晶中草酸含量明显下降,这与白矾中的Al3+相关;27Al-NMR分析显示白矾中的Al3+可与针晶中的C2O4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促使毒针晶的草酸钙溶解;SDS凝胶电泳和LC-MS/MS蛋白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毒针晶经白矾溶液浸泡后,毒针晶带有的凝集素蛋白溶解并降解,凝集素蛋白序列变化,蛋白结构破坏.结论:天南星科有毒中药采用白矾炮制解毒的共性机制:白矾溶液中的Al3+与毒针晶中草酸钙的草酸根形成络合物,促使草酸钙溶解,毒针晶特殊晶型的刚性结构被破坏,机械刺激破坏;同时白矾溶液浸泡使毒针晶上带有的凝集素蛋白溶解并降解,破坏了毒蛋白的结构,使致炎效应显著降低.双重作用导致天南星科有毒中药的毒性显著下降.
  • 摘要:黑枸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其多糖、黄酮、氨基酸、甜菜碱等成分有营养保健的作用,其所含有的色素安全无毒,可代替人工色素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行业。枸杞属植物中宁夏枸杞(茄科植物Lycium barbarumL.的成熟果实)研究较多,而黑枸杞的研究的较少;尤其是黑枸杞中富含多糖、色素、黄酮,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的作用比较显著,这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其他方面的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黑枸杞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仅限于提取及理化性质的初步分析,其是否具有同类成分相似的生物功效尚有待于研究。黑枸杞生长环境特殊,主要来源于野生,栽培规模小,产量低,且采摘成本较高,导致其成品价格高,应用少。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引进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对黑枸杞进行多样化开发,其产品应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市场前景。
  • 摘要:目的:rn 以藏医"治未病"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内容以及情器世间、身心原理的认识,预防时令、邪气(突发因素)、饮食、起居四大因素等藏医"治未病"的根本方法.在"治未病"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人体体质的分类、辨识及实施个体、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治未病"方法,从而达到无病-延年-正果-财富-安乐的藏医"治未病"学的最高目的及意义.rn 方法:rn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藏医经典内容的体质分类与辨识的特色为侧重点,对以上文献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尤其对中藏医体质、气质、性格、人格、血型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实地采访名老藏医并对本院103名藏医学专业大三学生采用藏医(望、触、问)三诊辩证理论和依据藏医经典文献编制的藏医体质辨识量表进行体质辨识.rn 结果:rn 藏医认为健康与疾病的区别在于发病条件缘遇或不遇而定,是通过(望、触、问)三诊辩证理论综合分析后判定是否健康,在藏医体质分类与辨识中健康与疾病不能分离体质,体质归根结底分为身、心两大体质,身、心体质合二为一,通常外部环境与教育等可以改变体质.人体体质可分为七大体质,细分有无数种.体质分类的原理为(望、触、问)三诊辩证相结合,其中"问"为重要的辨识方法.体质五欲养生是藏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而体质养生的养则与养法是体质辨识的最终目标.rn 结论:rn 人体体质是由母血、父精、胚胎期间母亲生活习俗,出生时间、气候,环境,因缘及灵魂心灵的参与而形成,对身心健康及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人体体质可分为身、心两大体质,以及藏医七大体质、中医九大体质等分类,按照藏医(望、触、问)三诊辩证理论全面辨识体质、并采用体质养生领悟身心本质、内外情器世间关系、因果、四缘的规律等,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最终目的。
  • 摘要:目的:通过科研立项,对散落于民间几近失传的近代康巴名藏医多吉·德庆郎巴的学术专著《医学甘露滴》手抄本进行整理、校勘、注释等抢救性研究并出版.方法: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民族医药文献整理项目为载体,通过寻访版本、校勘、注解、补缺等方式,整理、出版《医学甘露滴》.结果: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预定任务.结论:经过初步研究,该书记载诊疗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治疗手段独特,辨证施治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藏医学理论认为脑出血是由于三因学说中"隆"的紊乱增大而导致气血上涌引起脑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失或紊乱的一组疾病,藏医称之为"血隆"病.应用传统的藏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病理特点处方,对62例临床病例的对照观察治疗,按照藏医药调配方法,从黑脉白脉入手,以口服藏药七十味珍珠丸为主,首先改善血液状态,充分提高血液含氧量,达到溶栓除垢,软化血管,修复血管的效果.
  • 摘要:藏药浴独特的运用手法与神奇的疗效,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受到国内外广大患者的青睐.藏药浴在藏医传统治疗中地位明显,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维持时间好,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懂得运用藏药浴的治疗手法,医生就掌握了无畏的武器一样,在休闲、娱乐、轻松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藏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浅析藏药浴法的方法,明确适应症候,拓展思路,创新手段,以便更好的为藏医临床服务.
  • 摘要:目的:rn 回顾性分析羌医饶·依基(石病学)、赛米·依基(管道学)理论指导下羌医手法配合外用羌药酒及外贴"姆玉火喆F3号膏"内服"美吉日思"治疗凸索·克斯尔哈尔饶依基(腰石病,第三腰椎横突肥大综合症)的疗效.rn 方法:rn 回顾性整理羌医手法药酒在患者腰部凸索·克斯尔哈尔(第三腰椎横突)进行羌医手法处置后,外贴"姆玉火喆F3号膏",配合内服传统羌药方"美吉日思"疏通赛米(管道)中的细泥石的方法治疗羌医凸索·克斯尔哈尔饶基(腰石病,第三腰椎横突肥大综合症)160例的临床资料(2011年-2013年).rn 结果:rn 羌医饶·依基(石病学)、赛米·依基(管道学)理论指导下羌医手法配合外用羌药酒及外贴"姆玉火喆F3号膏"内服"美吉日思"治疗凸索·克斯尔哈尔饶基(腰石病,第三腰椎横突肥大综合症)的优良率为89.17%.rn 结论:rn 羌医饶·依基则斯(石病诊治学)中用羌医手法配合羌药治疗凸索·克斯尔哈尔饶依基(腰石病,第三腰椎横突肥大综合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要求患者养成正确的坐姿,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心态平和,就会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有效防治凸索·克新尔哈尔饶基(腰石病,第三腰椎横突肥大综合症).
  • 摘要: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药新产品是发挥民族医药传统疗效优势的重要应用形式,其研究与开发需注重保持民族医药特色.本文从民族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选题立项角度,探讨在开发民族药新产品过程中的研究思路,提出需要重视民族用药经验发掘、民族医药文献整理、民族药资源保护利用及民族药新产品研究开发中的多种研究策略,如民族药材、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二次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民族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水平.
  • 摘要:通过正在进行的多点、合作的西南少数民族医药研究项目,试图阐明民族志研究中研究者与报道人、合作者之间的对知识生产的合作与共谋关系.以此表明,"民族医药"的知识生产恐怕是一个既发现旱已存在于民间的所谓"少数民族医药",又发明现代民族医药体制化知识的一个复杂过程.
  • 摘要:蒙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它与其他医学,特别是与现代医学之间的较突出的区别.蒙医学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即"以阴阳五元学说哲学思想为指导的整体观"和"对六基症的辨证施治".
  • 摘要:木布多瓦病(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老年及尤其青年人发病率较高.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胃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改变.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由遗传因素和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又与精神情绪有关,病情复杂.临床表现为:有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中上腹部疼痛;胃脘胀闷、有返酸、嗳气、恶心、背痛等,藏医述:病因培赤血龙共四因,诸病聚合症象治疗难,由因生缘病分热与寒.
  • 摘要:目的:rn 开展和实施藏医"灼斗"疗法在盆腔积液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便认可和推广藏医"灼斗"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盆腔积液的治疗技术.rn 方法:rn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经青海省藏医院诊治的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了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经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rn 结果:rn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3个疗程(21天)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rn 盆腔积液的治疗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由于病原菌的抗药性,在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以科学安全的绿色治疗为首要的藏医"灼斗"治疗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 摘要:目的:研究清脉颗粒对血栓闭塞型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月桂酸股动脉注射制备TAO模型,以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大鼠的体征变化观察清脉颗粒的治疗作用.结果:清脉颗粒能有效降低TAO模型大鼠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并有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延长凝血时间的趋势.结论:清脉颗粒改善TAO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对TAO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摘要:目的:rn 探讨长期给予藏药"佐太"对大鼠肾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期揭示藏药"佐太"长期用药对肾脏可能存在的潜在毒性作用,为"佐太"制剂在临床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n 方法:rn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藏药"佐太"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对大鼠给予"佐太"混悬液90天、180天及停药恢复30天,对动物进行一般观察,检测大鼠肾脏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计算其肾脏系数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rn 结果:rn 连续给药"佐太"90天、180天及停药30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成药"佐太"各给药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及排便情况均无明显异常,各给药组大鼠肾脏中MDA、 SOD活性、肾脏系数及肾组织病理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rn 推测长期使用藏药"佐太"对大鼠肾脏没有明显的氧化损伤和肾脏毒性病理改变.
  • 摘要:目的:rn 研究藏药七十味珍珠丸一次性治疗性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索时效关系.rn 方法:rn 制造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于脑缺血2、6、12、24、48、72h时分别测试大鼠的脑梗死比率、神经行为学、精神状态、体重及血液生化指标(MDA、T-SOD、TNOS、iNOS、NO),并应用回归分析进行时效关系研究.rn 结果:rn 七十味珍珠丸对MCAO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脑梗死率,抑制体重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七十味珍珠丸治疗MCAO大鼠脑缺血损伤呈现明显的时效关系,其中2h时明显增加脑梗死率,24h时明显降低脑梗死率;抑制大鼠体重降低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缺血后2h,6h,24h和72h),对血清中MDA、T-SOD、TNOS、iNOS和NO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h-48h期间.rn 结论:rn 七十味珍珠丸在大鼠脑缺血第24h时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最明显,存在较明显的时-效关系,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观察土家民族药物红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异常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RA患者的滑膜组织标本,体外培养成纤维滑膜细胞,不同浓度的红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处理FLSs48h后,MTT法检测FLSs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影响.结果:红刺老苞水提物处理FLSs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1),并细胞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正相关;而且还能增加FLSs的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土家民族药物红刺老苞能够抑制FLSs的异常增殖.
  • 摘要:新书《中国民族药辞典》即将出版,收载了近30-40年来公开出版的民族医药相关的180部图书和1118篇期刊论文中有关信息,如药物的拉丁学名、民族药名、入药部位、主治和文献来源等.该书共收栽当前我国53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药物品种(基原)数为7734种,其中植物药7020种,动物药551种,矿物药163种,达170余万字.然而本书还有不少不足之处,同一民族的文字难于规范,影响药物名称和功效,药物功能主治的基本含义在民族间难于规范,以及同属多种或十多种植物作为同一药物使用。
  • 摘要:目的:rn 本研究通过观察藏药小檗皮对自发型2型糖尿病小鼠VEGF、HIF-1、PKC-β等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对视网膜组织结构病理改变的影响,血糖水平的调节,探讨该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改善作用,揭示其防治DR的作用机制.rn 方法:rn 选用基因突变自然发病型db/db糖尿病小鼠,10周龄db/db小鼠72只,12只db/m型同性同窝瘦型小鼠为对照.rn 结果:rn 通过血糖水平以及视网膜形态学(视网膜组织切片)时db/db小鼠进行模型评价,结果显示18周龄db/db组小鼠与db/m组比较,血籍明显升高(P<0.01 )。视网膜病理学检测结果:db/m组小鼠视网膜各层组织排列规则,未见明显异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b/m组小鼠视网膜内HIF-1α,PKC-β,VEGF免疫组化反应呈弱阳性,表达童低;蛋白表达结果显示:db/db组HIF-1α,PKC-β,VE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db/m组,差异显著(p<0.05 );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db/m组相比,db/db组HIF-1α,PKC-β,VEGFmRNA表达显著增加.rn 结论:rn 自发性糖尿病小鼠( db/db小鼠)可以作为人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藏药小檗皮对DR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PKC-β,VEGF因子的表达,调控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自发性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保护视网膜毛细血管,阻止新生血管形成,并能缓解自发性糖尿病小鼠的体征及生存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而实现的.
  • 摘要:金线莲是我国珍稀的民间药用植物,在闽台地区长期沿用,具有保肝护肝、降血糖、降血脂、抗炎等多种功效,由于临床疗效确切今年得到广泛重视,相关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药材基源、组培生产、栽培种植、共生真菌和质量控制等5方面综述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并展望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 摘要:目的:研究革叶兔耳草的生药学特征和质量.方法:按常规生药学方法进行来源、性状、显微鉴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洪连项下方法进行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结果:描述了革叶兔耳草的生药鉴别特征,进行了药材质量分析.结论:为革叶兔耳草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订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rn 对南寒水石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定南寒水石质量标准奠定基础.rn 方法:rn 对市场上的南寒水石生药分类,分别对其进行性状描述,参考中国药典一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CaCO3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OES)测定南寒水石样品中的物质组成.rn 结果:rn 根据原矿石形态,将市售南寒水石分为三类,XRD证明其主要成分为CaCO3,9批次样品CaCO3含量为91.98%,三类寒水石中可能含有少量不同类型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合氧化物,寒水石Ⅰ中镉、铜、汞、铅和砷含量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rn 结论:rn 通过南寒水石生药学研究,为制定南寒水石的安全使用及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建立黄芩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固定相:聚酰胺;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点样方式:条带状;检出: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结果:黄芩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本法可准确鉴别黄芩中四种黄酮类成分,即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
  • 摘要:目的:建立藏药坐珠达西中12味药物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对藏药坐珠达西中诃子、余甘子、石榴子、安息香、木香、丁香、藏木香、藏红花、牛黄、熊胆、甘青青兰及荜茇262味药材的指标性成分,以对照品、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同时采用1,1-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对诃子、余甘子、石榴子、安息香、木香、丁香进行显色研究.结果:在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供试品显现相同斑点,且诃子、余甘子、石榴子、安息香、木香、丁香在DPPH试剂下均具有显色反应.结论:该薄层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 摘要:目的:建立藏药新药智托洁白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智托洁白片中木香和兔耳草的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特征明显.没食子酸的线性范围为0.0184~0.3496μg(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7.3%(RSD=1.32%).结论:本文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特征明晰,液相色谱方法分离良好,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藏药新药智托洁白片的质量检测.
  • 摘要:目的:rn 通过建立苗药红禾麻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评价黔产红禾麻不同种质资源药材的品质,为该药材的野生驯化研究提供优良种源.rn 方法:rn 采用AlCl3比色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相应试剂为空白,于406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测定红禾麻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rn 结果:rn 结果为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在5.698 ~ 28.49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以芦丁计总黄酮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1%、99.03%、101.16%,RSD分别为1.0%、1.6%、2.3%;不同种源红禾麻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差异较明显.rn 结论:rn 本实验建立的红禾麻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为苗药红禾麻不同种质资源的良种筛选和提高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提高民族药沙棘膏、石榴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沙棘膏、石榴子;采用UV法测定沙棘膏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法建立沙棘膏的指纹图谱,并对沙棘膏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及石榴子中鞣花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了沙棘膏、石榴子的薄层鉴别和沙棘膏的指纹图谱,建立了沙棘膏中总黄酮、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及石榴子中鞣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设定最低限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棘膏、石榴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 摘要: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藏药"渣驯"中的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方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渣驯的挥发性成分,用石油醚提取渣驯的脂溶性成分,用GC-MS方法分离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从渣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2种,占总量的46.37%;从渣驯脂溶性提取物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6种,占总量的93.05%.结论:首次对渣驯进行了物质基础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渣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
  • 摘要:目的:建立成药蔓菁的质量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相关方法测定不同批次藏药蔓菁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采用显微法建立其鉴别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蔓菁多糖的含量.结果:确定了该药材显微鉴别特征,建立了蔓菁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蔓菁药材的质量.
  • 摘要:为准确鉴别藏药独一味及其混伪品,该研究应用ITS2条形码对43份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HMMer注释方法去除两端5.8S和28S区段,用软件MEGA5.0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并基于K2P模型进行遗传距离分析.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构建NJ树对序列鉴定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药材基原物种独一味的ITS2序列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均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应用相似性搜索法分析结果表明ITS2序列可准确鉴定独一味药材及其混伪品;NJ树显示独一味药材与其混伪品可明显区分开,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因此,应用ITS2条形码可稳定、准确地鉴别独一味药材及其混伪品.
  • 摘要:目的:rn 综述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现状及发展趋势.rn 方法:rn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rn 结果:rn 现有中药民族药材的干燥研究多为经验知识的总结,关于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特性与影响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未见报道,缺乏了解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的基本过程与特性,未建立中药民族药材干燥机制理论以及适合不同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对中药民族药材干燥的了解仍来停留在直观描述和猜测等感性认识阶段,在干燥方法、工艺及设备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rn 结论:rn 需加强对药材干燥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数,在保证药材质量和药物疗效前提,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工艺及设备,降低干燥过程的能量损耗,提高干燥效率.
  • 摘要:目的:rn 对藏药"渣驯"进行物质组成研究,为阐释其来源提供依据,为建立质量标准提供参考.rn 方法:rn 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进行了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26种矿物元素,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结晶物相,参照GB/T 14610-2008测定钙的含量,参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测定有机质含量,参照GB/T11957-2001测定腐殖酸含量,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黄腐酸含量,对渣驯中有机质进行AMS14C年代学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测定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rn 结果:rn 渣驯药材中普遍含有动物粪便,结晶物相主要为SiO2,26种矿物元素含量总和小于20%,13批次药材中有机质含量为13.43 ~ 52.52%,腐殖酸含量为10.43 ~ 41.18%,黄腐酸含量为7.76~29.88%,水分为1.92 ~ 8.57%,灰分为15.41~35.71%,酸不溶性灰分为11.57 ~ 14.7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9.23~45.30%,有机质的年龄为(6038±27)年.rn 结论:rn 有关渣驯来源于金属熔汁的传统记载缺乏科学依据,渣驯中的矿物元素以非晶形存在;渣驯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包括腐植酸和黄腐酸;无机物中部分来源于泥沙;岩层中的有机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
  • 摘要:目的:研究砂仁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抗炎活性的关系,为揭示砂仁挥发油抗炎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GC-MS建立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指纹图谱,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砂仁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确定了其中1 3个色谱峰为共有峰,并对各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鉴定;7批砂仁挥发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13个共有峰与抗炎活性均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关联度在0.857-0.734之间,关联度大小依次为:x7>x5>x6>x8>x13>x4>x12>x9>x3>x10>x11>x2>x1.结论:砂仁挥发油抗炎作用为"多成分"共同起效的结果.
  • 摘要: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薄层制备、HPLC等手段对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木榄芯材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油酸(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软脂酸(4)、l,4,5-三羟基-2-甲氧基-6-甲基-9,10-蒽醌(5)、populene A(6)、3-羟基齐墩果-13(18)-烯-28-酸(7)、Mansonone H(8)、脑苷脂B(9)、神经酸(10).化合物2、5、6、8-10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摘要:作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瑞康医院力争树立特色中药民族药研发典范,立足临床,扎实工作,努力打造广西医疗机构规模最大、符合GMP标准、设施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制剂室,成为广西医院制剂配制调剂中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情、疫情制剂配制调剂中心,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广泛合作,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发现新药开发苗头,为制药企业提供新药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为探索欠发达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在各级政府关怀和支持下,在瑞康人努力下,医院中药民族药研发基地(制剂室)将成为广西乃至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基地,成为广西中药民族药研发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必将为促进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为大众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 摘要:老百姓常讲良,是药三分毒,历代医史中也述:毒能成药、药也会变毒.说的就是药品不良反应.而药品不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服用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只要是药品,就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因此,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其他疾病。所以正确用药方法应指导及宣传患者日常做到记录和牢记个人用过药物的历史及反应情况,对症用药,用药时机要恰当,遵循合理用药的给药原则,以及不要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和中、藏、西药的交叉用药,患某种疾病时不能随意停药。
  • 摘要:对民间医而言,正规化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尤其是对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个体.通过对老羌医的调查,认为将民间医直接请入体制内的做法太过强势,易造成老羌医的不适应;且当充满温情的民间医进入体制时,原来和谐的医患关系遭遇重构,老羌医的"头痛"提示了现代医患关系的"畸形",值得反思;在民间医药跨入正规医疗体系的过程中,作为正规医疗体制构建者的政府部门的行动亦十分重要.
  • 摘要:目的:通过对藏医药古籍的收集、整理及挖掘,厘渍藏医药学术渊源、学术流派及成就,为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借鉴.rn 方法: 以西藏、青海、四川等几大藏族聚居区的藏医学院、图书馆、藏医院及民间个人收藏为主要收集对象,走访关键人物、田野调查等收集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整理、核对相关信息,规范术语,建立数据库,探索数据挖掘方法.rn 结果:共收集藏医药古籍410部,涉及藏医、藏药、及综合藏医药类知识,分别建立藏医药古籍书目数据库、图片数据库等,并根据古籍类属特点分别确立聚类、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模式.rn 结论: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对藏医药古籍进行整理及挖掘研究,不仅可实现对藏医药古籍的原生性保护,也使其中蕴舍的精髓得到科学体现.
  • 摘要:藏医药学具有独特的诊疗方法和严谨的理论体系,发展到14世纪中叶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现象,其中以南方学派和北方学派为主要代表学术学派.南派藏医药学术思想具有严密的传承机制,规范的传承流序,通过梳理南派藏医药学术思想,勾勒南派藏医药学术想想传承流序,发现南派藏医药学术思想在传承过程中广泛吸收北方学派等其他各流派学术思想精华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独特学术风格。在传承弘扬过程中培养出了对藏医药发展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藏医药传承人,编著了诸多藏医药典籍,在临床实践经验中针对疑难杂症研究出了许多经方验方,在藏药的识别、炮制以及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是藏医药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 摘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已成为一种职业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年龄逐渐年轻化.由于颈部长时间置于的姿势不正确,导致颈椎生理弧度丧失,神经受累,气血运行不畅等,导致一系列颈椎病综合瘟.临床上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容易反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已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思考.传统藏医药对如何预防与保健颈椎病有其独特的治疗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颈椎的自我预防与保健.从颈椎病的危害、症状、治疗措施等方面综述颈椎病的预防办法,同时提出坚持适时、适量、适度的颈椎锻炼、防治颈椎病.
  • 摘要:目的:rn 临床观察和分析用藏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rn 方法:rn 应用传统的藏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对40例临床治疗的Ⅱ型糖尿病以口服藏药为主,饮食疗法、起居行为疗法为辅助疗法进行治疗后观察其血糖和并发症改善情况,并且长期停用任何降糖药后监测血糖的情况.rn 结果:rn 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不服用任何降糖药而血糖能控制在正常值范围的34例,占85%,血糖偏高时通过饮食和起居行为疗法进行调理可控制血糖的4例,占10%,优良率达到95%,2例治疗后仍需要采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为5%,总有效率达95%.能起到营养胰腺,降低血糖,改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的作用.rn 结论:rn 通过藏药口服治疗方法和饮食、起居行为疗法对Ⅱ型糖尿病进行平衡"三因"、养护"三胃火"、营养胰腺后疗效显著.
  • 摘要:康巴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孕育发祥了丰富多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由于老一辈传承人年事已高,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南派藏医药的学术传承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以南派藏医药相关的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切入点,以南派藏医药的核心地区为重点,提出了南派藏医药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发掘康巴文化与南派藏医药的形成、发展、传播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进南派藏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摘要:从经营模式与费用偿付制度,服务机构与服务内容,质量管理机制,全科医生队伍及培养四个方面对英美澳三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详细比较,总结出三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成功的经验,而我国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法律体系,引入中医药保健,建设多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全科医学学科,培养优质全科医生队伍,引入第三方机构管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监督机制。
  • 摘要:由于近年来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的研制相对滞后,国内外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增高,尤以边远地区与藏区更为突出,而结核性脑膜炎也随之增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简要分析藏医学理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所得的体会.
  • 摘要:玛旭瓦(消化不良)是临床中很普遍的一种症状,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多发疾病之一,由于情绪、工作、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临床表现为上腹或全腹胀满、恶心、嗳气、反酸、呕吐、餐后饱胀、食少纳呆、旱饱、大便稀溏肌体消瘦,多因饮食不当而诱发.藏医述:嚼糜培根功能已不济,消化赤巴功衰难为消,等火龙风未能分清浊,此等渚情可埔不消症.
  • 摘要:热病是藏医临床上最常见、属性最广泛、贯穿各类疾病出现最多的证候群.热病作为诊断量表研究切入点,迫切需要编制一套含有热病症状、体征、尿诊、脉象等四方面临床信息的综合诊断评分量表体系.诊断量表的研制能够分级热病的病理程度,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也能够使热病证候客观化,规范化,科学化,对藏医热病临床研究有开创性及探索性意义.
  • 摘要:矿物药是传统藏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传统矿物藏药的历史、分类、功效、不良反应及藏医应用矿物药的减毒方法和机理的分析,提出在进行矿物药研究时要紧密结合矿物藏药的特殊炮制方法、藏药药性理论及考虑当时的医学水平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
  • 摘要:目的:rn 研究藏药镰形棘豆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rn 方法:rn 镰形棘豆总黄酮0.05,0,075, 0,1 mg·mL-1分别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rn 结果:rn 镣形棘豆总黄酮作用SMMC-7721细胞后可以使细胞的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中、高剂量组的SMMC-7721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rn 结论:rn 镰形棘豆总黄酮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并且与影响Caspase-3的表达有关.为镰形棘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和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rn 研究hispolon的雌激素作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雌激素替代药物.rn 方法:rn 以从忍冬木层孔菌分离出的hispolon为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细胞增殖及小鼠子宫增重实验评价箕雌漱素及抗雌激素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法测定hispolon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力.通过分子对接法计算hispolon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能力.rn 结果:rn 当培养体系中的雌激素缺乏时,hispolon能促进MCF-7(ER+)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相关性,当hispolon的浓度为2.50×10-5M时,对MCF-7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体系中加入高浓度雌激素时,与E2组相比,hispolon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l).而hispolon对MDA-MB-23 1(ER-)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酵母双杂交实验显示,在1.00×10-6M时,hispolon与ER和ER具有有很强的,非选择性的结合作用.在1.00 × 10-9M-1.00×10-7M时,hispolon与ERβ的结合能力比ERα强.Hispolon能提高小鼠的体重、子宫、胸腺、脾脏增长系数(p>0.05),增加血液中的E2、P含量,在9.10×10-6 mol/kg与正常组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0.05).rn 结论:rn Hispolon与雌激素受体有结合力,且与β受体的结合能力大于与α受体的结合能力,hispolon在低浓度范围内能表现出雌激素作用,在高浓度时能表现出抗雌激素样作用,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 摘要:目的:rn 观察土家族民间草药南赤鹏醇提物对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rn 方法:rn 用不同浓度的南赤瓟提取物(3.125、 6.25、 12.5、 25.0、 50.0、 100.0μtg/mL)于不同作用时间(12、24、 48h)处理宫颈癌Caski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南赤瓟提取物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Caski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用25.0、50.0和100.0μg/mL的南赤瓟醇提物处理宫颈癌Caski细胞48 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1TC/PI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Caspase试制盒检测Caski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荧光定量PCR测定Bcl-2和Bax mRNA表达,并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rn 结果:rn 南赤瓟醇提物对Cask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南赤瓟提取物(25.0、50.0、100.0μg/mL)处理能显著降低Caski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Caski细胞凋亡(P<0.05,P<0.01);上调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和Bcl-2与Bax的比值以及增强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P<0.05,P<0.01).rn 结论:rn 南赤瓟醇提物可诱导Caski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降低Caski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el-2、Bax和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摘要:湘西有丰富的土家、苗、侗、白、瑶等多个少数民族医药.民族医药融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科技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医疗保健服务价值,可以成为区域内政治稳定因素、社会安定力量、经济发展要素、文化建设内容和生态文明建设动力.但目前湘西民族医药却存在传统知识流失、自然资源破坏、认同感下降、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要发挥好民族医药在湘西区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须统筹推进建立六大现代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民族药用植物产业.必需整合现有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资源,开展协同攻关,解决"资源保护与创新"、"优质原材料保障"、"多元精深加工产品研制"等制约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三大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并实施民族医药产业传统知识科学化、信息化,栽培品种系列化、品牌化,栽培管理规范化、精准化,加工产品多元化、名牌化,生产过程集约化、规模化等产业发展"十化战略".
  •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藏药"榜间",基原植物大花龙胆、高山龙胆、短柄龙胆、蓝玉簪龙胆及十五味榜间丸(藏成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抗茵活性.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法建立小鼠感染模型,分别给予供试样品,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观察存活率.结果:以雌性小抗茵实验鼠看,十五味榜间丸、短柄龙胆、蓝玉簪龙胆显示了较好的抗菌作用.结合雄性小鼠抗菌实验看,大花龙胆亦显示了较好的抗菌效果.总体上,十五味榜问丸效果最好,其次是短柄龙胆、火花龙胆、蓝玉簪龙胆.结论:为藏药"榜间"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藏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工作进行述评,主要包括青藏高原藏药资源调查及品种整理、藏药野生抚育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种质资源库建设,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以及采用DNA条形码、1Ⅱ-NMR代谢组学等技术开展藏药资源的品种鉴定和质量评价.这些研究对于解决藏药资源濒危、品种鉴定和质量标准提高等问题,促进藏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rn 明确沙棘、长毛风毛菊资源的分布状况,掌握影响其资源的重要生态因子,为引种栽培以及科学区划提供参考.rn 方法:rn 结合沙棘、长毛风毛菊的文献、 标本查阅和野外实地调查采样结果, 应用ArcGIs和气候数据库提取各调查采样点生态因子,得出其适宜的生态因子范围,并以此为依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其生态适宜区进行分析.rn 结果:rn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沙棘、长毛风毛菊生态相似度95%~100%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山西、云南等省(市),总适宜面积为873281.85km2; 90%~95%的次适宜区面积达413380.71km2.所覆盖的区域与资源调查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rn 结论:rn 地理信息分析出了很多新的适宜区域,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田间试验,这些区域非常有可能开发成为沙棘、长毛风毛菊的潜在区域,对引种栽培、科学区划以及藏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畲药第一味食凉茶是浙江省丽水地区畲族和汉族群众都普遍使用的一味药食两用特色药材,其植物来源为柳叶蜡梅和浙江蜡梅的叶片和嫩芽,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民间和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及消化道疾病等.国家卫计委已批准食凉茶植物来源之一的柳叶蜡梅为新食品原料.本文主要就食凉茶的植物资源与种植、茶品加工、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标准及产品开发方面的已有研究做一概述.
  • 摘要:本文采用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充分利用NMR方法学上的优势,全面检测分析了常用多基源藏药“藏茵陈”和“沙棘”药材中的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评价了不同来源药材的质量差异。最终建立的1H-NMR代谢物指纹图谱,发现的种问差异代谢标志物有利于二种药材的品种鉴定和质量控制。然而,1H-NMR代谢组学技术仍然有部分缺陷,如信号重叠可能干扰研究结果,较低的灵敏度不能检测低浓度的代谢成分。另外,基于代谢成分谱的药材“品种鉴定”客观性不强,结果易受样品来源、实验条件、化学计量学方法选择的影响。因此,多基源藏药的品质评价研究需要多种方法与技术的整合。比如,课题组近期将DNA条形码技术与1H-NMR代谢组学方法进行联用与整合,将客观性强、准确性高的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和体现整体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IH-NMR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有效地整合,能够弥补藏药鉴定研究过程中单一强调“真伪”鉴定或孤立开展质量评价的不足,最终建立可全面表征藏药材“基源”和“质量”信息的二维鉴定体系( 2-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2DIS)。各种分析方法的联用与整合能发挥每种技术的优势,弥补各自方法学上的缺陷,也能互相验证,得出更加科学、更加可靠的结果,为建立符合藏药整体性作用特点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rn 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不同炮制工艺半夏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rn 方法:rn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50 mm),流动相为水-甲醇不同比例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rn 结果:rn 尿苷在2.214 ~ 22.1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3991X-1653(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2.40%;鸟苷在1.212~ 12.1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1542X-806(r=0.999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1.16%;腺苷在0.2452~2.45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4994X-145(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0.97%.rn 结论:rn 该方法准确、快速,能有效地测定不同炮制工艺半夏中尿苷、鸟苷和腺苷的含量.
  •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半夏药材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联合苯酚浓硫酸法,分别测定半夏药材中总糖和单糖的含量,二者之差就是多糖的含量.结果:苯酚浓硫酸法与3,5-二硝基水杨酸法线性方程分别为Y=43.8788X+ 0.0114(r=0.9993),Y=6.3528X-0.1032(r=0.9991),葡萄糖浓度分别在0.00416-0.02912 mg/mL,0.0214-0.1926 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值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7%,RSD分别为1.18%,1.3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半夏药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摘要:目的:rn 对风毛菊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制定风毛菊的质量标准.rn 方法:rn 运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显微观察及TLC法对药材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药材进行定量分析.rn 结果:rn 从风毛菊中分离得到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1)、东莨菪内酯(2)、6-羟基香豆素(3)、七叶内酯(4)、茵芋苷(5)、东莨菪苷(6)、绿原酸(7);风毛菊药材粉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性强,茵芋苷、东莨菪苷和伞形花内酯的HPLC色谱分离效果好,含量依次在:0.69%~5.27%、0.23~1.16%、0.27%~0.96%之间.rn 结论:rn 化合物3、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建立的风毛菊药材质量标准能够用于药材质量的评价.
  • 摘要:藏药是我国医药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疗效、高原特有的植物生态等广受关注.藏药是藏医用于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其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现行的《藏药部颁标准》,绝大多数都只有性状和显微鉴别,欠缺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等一般检查项目缺乏;更没有药材的成分含量测定等,严重影响到藏药质量控制.本课题组结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全面完成了藏药工布乌头、黄堇、青藏龙胆、秦艽花、金腰草等13个品种的质量标准.填补了各药材一般检查项;选择了更合理、更具专属性成分作为薄层鉴别;同时应用HPLC增加了其有效成分和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内容,并制定到质量标准中来,反映藏药内在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和质量的均一程度.本研究的开展为常用藏药材的质量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研究的深入化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摘要:目的:rn 初步研究藏药翼首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研究.rn 方法:rn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UFLC、 HPLC、 TLC等方法,研究翼首草中主要化学成分马钱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及肠道菌群的代谢作用.采用UFLC法对翼首草中马钱苷、獐牙菜苷、吴莱萸苷、大花双参苷A、绿原酸等5个化学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进行研究.rn 结果:rn 研究发现马钱苷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段,在肠道菌群代谢作用下转化成新的化学成分;5个化学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89%,RSD≥0.60%.rn 结论:rn 马钱苷经肠道菌代谢后不是以原型排出体外,产生了新化合物,此化合物可能为翼首草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同时对翼首草的5种成分和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全面评价该药材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批次白亮独活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测定佛手柑内酯及欧前胡素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Diamon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02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10批白亮独活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标定出11个共有峰,并测定了其中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2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12%、0.71%.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白亮独活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 摘要:目的:rn 本文考察了贵州省滇重楼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对滇重楼药材品质进行评价,为贵州这一资源的合理利用、栽培驯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rn 样品收集采用实地调查、自采及集市采购;采用HPLC法对滇重楼重楼皂苷Ⅰ,Ⅱ,Ⅵ,Ⅶ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2], 0~ 40min(30%~ 60%A),40 ~ 50min(60%~ 30%A),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25℃,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rn 结果:rn 贵州省滇重楼品质良好而稳定,其种质资源对比与其他产地具有极大的优势。rn 结论:rn 贵州省滇重楼资源以安顺地区西经黔西南州至云南曲靖这一条带为分布中心;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药材样品满足药典要求,贵定县都六乡的样品2、产自兴义市鸟沙镇的样品5以及普定县鸡场乡的样品7三个品质最好,4种皂苷总含量超过2%.
  • 摘要:目的:rn 对中药茜草及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rn 方法:rn 应用psbA-trnH、ma tK和rbcL序列,通过PCR扩增并进行双向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对96份茜草及其混伪品样本进行鉴定.rn 结果:rn 实验表示psbA-trnH、matK和rbcL的扩增分别为100% 、89%、93%.对基因片段psbA-trnH、matK和rbcL进行组合,得到了psbA-trnH+matK、pbsA-tenH+rbcL,matK+rbcL和psbA-trnH+matK+rbcL 4个组合片段,psbA-trn(ll) +matK+rbcL组合序列,构建系统NJ进化树,中国茜草、膜叶茜草、东南茜草、卵叶茜草、峨眉茜草、金剑草、披针叶茜草和长叶茜草,以及混伪品紫金牛、丹参、川赤芍、蓬子菜、均能够和茜草做很好的区分.rn 结论:rn psbA-trnH+matK+rbcL组合序列能对茜草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为茜草属的候选DNA条形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