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493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2018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医师协会儿内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等;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文献由222位作者贡献,包括陆敏、丁国栋、余华等。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 占比:0.6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4493 占比:99.28%

总计:14598篇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文趋势图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研究学者

  • 陆敏
  • 丁国栋
  • 余华
  • 刘东成
  • 刘志刚
  • 刘燕茹
  • 刘长山
  • 刘颖
  • 卢琳
  • 吴卫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妮; 程莲花
    •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凝血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组(n=32)和轻中度组(n=48),检测患儿痰液中IL-6、SICAM-1水平及外周静脉血中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水平,并评估两组患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上述指标与CP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度组患儿IL-6、SICAM-1、Fbg、D-D水平和CPIS评分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儿IL-6、SICAM-1、Fbg和D-D水平均于CPI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IL-6、SICAM-1、Fbg和D-D水平均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有利于指导患儿病情和预后评估.
    • 王艳琼; 董利利; 陈超辉; 张磊; 李晓辉; 汤昱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外周血细胞焦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情况,并分析其对SMPP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其中SMPP组97例,非SMPP组83例。收集临床资料,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SMPP患儿细胞焦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与发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细胞焦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对SMP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SMPP组患儿发热时间、ESR明显长于非SMPP组(P<0.05),PBMC中NLRP3 mRNA、Caspase-1 mRNA及血清中CRP、IL-18、IL-1β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MPP组患儿(P<0.05)。SMPP患儿PBMC中NLRP3 mRNA、Caspase-1 mRNA及血清中IL-18、IL-1β表达水平分别与发热时间、ESR、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PBMC中NLRP3 mRNA、Caspase-1 mRNA及血清中IL-18、IL-1β表达水平升高是影响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BMC中NLRP3 mRNA、Caspase-1 mRNA联合血清中IL-18、IL-1β表达水平预测SMP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37,明显高于四者单独预测,其预测敏感度为80.40%,特异度高达92.80%。结论SMPP患儿外周血细胞焦亡相关因子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8、IL-1β表达水平升高,均可作为早期预测SMPP发生的有效指标。
    • 王成华
    • 摘要: 目的:评价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炎症介质、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80例S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所有患儿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阿奇霉素+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抗炎因子[干扰素-?酌(IFN-?酌)、白介素-4(IL-4)]、趋化因子[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不良反应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死亡,且随访6个月内未出现后遗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肺不张病例。结论: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SMPP患儿疗效明显,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调节血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患儿随访预后良好。
    • 孟桃; 赵静; 于子健
    • 摘要: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降钙素(PCT)、铁蛋白(SF)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表达水平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院内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预后将研究组患儿分为治愈组(85例)和恶化组(15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愈组和恶化组患儿外周血中LDH、D-二聚体、PCT、SF表达水平及重症肺炎支原体患儿预后情况,分析LDH、D-二聚体、PCT、SF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血LDH、D-二聚体、PCT、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组患儿LDH、D-二聚体、PCT、SF值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0.05);LDH、D-二聚体、PCT、SF联合检测诊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准确率、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LDH、D-二聚体、PCT、SF可以作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4项指标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对后续治疗和疗效评估、用药指导等具有参考价值。
    • 孙香
    •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务川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03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糖皮质激素组(n=52)和糖-阿联合组(n=51)。糖皮质激素组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糖-阿联合组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完成治疗后对比组间症状缓解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糖-阿联合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短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抑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炎症反应,缓解其病情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张智楠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福建省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收治的80例S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胸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及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应用于SMPP的疗效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荐及使用。
    • 杨亚梅
    • 摘要: 目的 研究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SMPP患儿134例,并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同期普通MPP患儿134例,均检测其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SMPP、普通MPP凝血四项指标、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SMPP患儿凝血四项指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并分析SMPP患儿凝血四项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 SMPP患儿PT、APTT小于普通MPP患儿,TT、FIB大于普通MPP患儿(P<0.05);134例SMPP患儿中预后不良18例,预后良好116例;预后不良SMPP患儿PT、APTT小于预后良好患儿,TT、FIB、APACHEⅡ评分大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TT、FIB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PT、APTT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SMPP患儿易发生凝血功能紊乱,与疾病发展转归具有密切相关性,为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
    • 黄远东
    • 摘要: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比例逐年增多,肺炎支原体耐药率呈现增长趋势.目前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除原有症状外常常累及其他系统,如消化、血液、心血管及泌尿等.而目前治疗上予以常规抗感染基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确,能进一步改善预后,提高免疫力.为此,文章就糖皮质激素应用机制及临床实际效果如下总结,以期为临床后续学者深入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 姚西波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D-二聚体升高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分为观察组(43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对照组(43例,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胸部影像学好转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郭慧芳
    • 摘要: 目的 探究丙种球蛋白与阿奇霉素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 M P P)患儿的临床效果与对C反应蛋白(CRP)、免疫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8例重症S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的26例患儿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的26例患儿实施丙种球蛋白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CRP水平低于参照组,而各项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经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患儿病情治疗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