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通行本

通行本

通行本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专利文献4334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文史哲等; 通行本的相关文献由19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心武、牛建科、冯象等。

通行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4.26%

专利文献>

论文:4334 占比:95.74%

总计:4527篇

通行本—发文趋势图

通行本

-研究学者

  • 刘心武
  • 牛建科
  • 冯象
  • 刘大钧
  • 夏德靠
  • 岳纯之
  • 李健
  • 池田知久
  • 王振复
  • 聂中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舒逸
    • 摘要: 在减免费用的同时,保障高速公路的效率与服务仍面临着众多挑战。3月3日零时起,通车运营33年的广佛高速公路正式停止收费,保留既有收费设施按照零费率方式照常运营,对通行本路段的所有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并代为收取其他路段的车辆通行费。作为国内首条因回收成本而停止收费的公路,广佛高速也是全国第一条合资建设的高速公路,开创了有偿投资的高速公路建设模式。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先后尝试集资修路、引入外资合作、申请银行贷款、收款还贷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正是广佛高速建设中的探索,为之后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独有的“贷款修路、收款还贷”的模式奠定了基础。
    • 摘要: @晏明:曹操这一期无论是体量还是内容都看得非常过瘾。想请教一个和演义有关的问题。讲李典那篇文中提到一本嘉靖壬午本,内容好像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有区别,可以介绍一下这个版本吗?值班编辑:感谢来信。我们现在所说的通行本,即120回本《三国演义》是在清朝初年经毛宗岗父子修订后的版本,也是如今最为普遍的版本。实际上自明代以来,各时期的文人墨客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需要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大量的增删、修改和点评等修订,导致版本众多,而且书名也不统一,您提到的嘉靖壬午本是指明代嘉靖元年(1522)付梓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 张立敏
    • 摘要: 七律《月夜舟中》是《千家诗》中的一篇,作者署名戴复古,原诗如下: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通行本《千家诗》的源头为七言《千家诗》,它的成书时间迄今未能确知。大体而言,该书最迟成书于明初,或是元人编选,后来经历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增补过程。七言《千家诗》编选之初就收录了这首诗,足见它的影响。
    • 賴信宏
    • 摘要: 一前言本文是基於《緑窗新話》傳本之發現所進行之研究考察。《緑窗新話》編著者不明,或題爲"皇都風月主人",疑爲杭州之書坊編刊。其書現存版本甚罕,現今周楞伽(一作周夷)校注本爲常見之通行本。其書題名"緑窗",是知以女性題材爲對象,現存《緑窗紀事》《緑窗女史》《緑窗小史》等小説,都與女性題材有關。《緑窗新話》或徵引作《緑窗新語》,蓋爲一書。現存流傳者周楞伽校注本,曾在1957年初刊及1991年修訂。
    • 徐毅; 周冰倩
    • 摘要: 李調元是清乾隆時期最富盛名的詩人之一,"時人有跌宕風流祝小姐,飛揚跋扈李將軍之謔"^(①)。李將軍即指李調元。其詩文創作在整個清代乃至朝鮮文壇有著較爲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袁枚稱賞云:"西蜀多才今第一,鷄林合有綉圖供。"^(②)其現存的文集有:《童山詩集》四十二卷附《蠢翁詞》二卷,《童山文集》二十卷補遺一卷,清嘉慶刻本(《清代詩文集彙編總目録》著録);《粤東皇華集》,清刻本;羅焕章主編、陳紅、杜莉注釋的《李調元詩注》,爲排印通行本
    • 周詩華
    • 摘要: 敦煌藏經洞内所藏的各類典籍通稱爲"敦煌本""敦煌遺書"。1900年,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元籙在清理洞内積沙時,發現了藏經洞及洞内無數的寫卷、印本、銅佛等。後由於清政府、當地士紳的不重視,致使藏經洞内的大量典籍流散海内外,陳寅恪先生曾感歎:"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1)敦煌文獻不僅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在思想史研究上亦是十分重要的文本。敦煌本《道德經》及其注疏由於内容上與通行本多有出入,故而從面世以來一直都是學界研究的熱點,而其中成玄英的《老子道德經義疏》第五殘卷所受關注頗多。義疏殘卷問世後,對其作者的歸屬問題,近代國内外學者各抒己見。
    • 張雯
    • 摘要: 今學界通行本《唐大詔令集》爲1959年商務印書館版排印本,商務本《光啓三年七月德音》存大量文字)誤,文中"次第填補……不得約勒商人,固違敕旨"近八百字,實爲同卷《咸通七年大赦》内容。《唐大詔令集》今存最早抄本僅爲明抄本,而明謙牧堂本在《唐大詔令集》版本系統中具有重要價值(張雯《明抄本系統〈唐大詔令集〉考——兼論此書闕卷緣由及通行本之失》)。
    • 高晋南
    • 摘要: 《诗》是由官方主导的周王室乐官将各地民歌、贵族雅歌和祭祀颂辞结集形成的诗歌总集,定本于春秋中叶,其通行本在社会各阶层流行。《诗》既是贵族的必修教材,用于政治外交活动,也是平民士人学习研究和评论的经典文献,成为我国第一部流行读物,而由之兴起的赋《诗》、引《诗》、论《诗》和歌《诗》成为周代的流行文化。
    • 且庵
    • 摘要: "多闻数穷",语出《老子》:"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是,闻之太多,反而不通,不如保持适中。帛本作"多闻数穷",通行本则作"多言数穷"。不管是多闻,还是多言,反正老子是不赞同这个"多"的,哪怕听的都是好话,听得太多反而令人无所适从;哪怕说的都是好言,也不免言多必失。
    • 刘博
    • 摘要: 《庶斋老学丛谈》是元代现存不多的几部笔记小说之一,元代以后《庶斋老学丛谈》以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在清代官私目录著作中多有收录,明清学者的作品中多次被引用和抄录,学术价值较高.但目前对该书的研究尚不充分,存世版本较多,版本系统复杂,需要在存世版本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版本系统的分析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