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仙汤

二仙汤

二仙汤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妇产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0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427174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环球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全国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男科学术大会等;二仙汤的相关文献由976位作者贡献,包括方肇勤、牛建昭、张伯讷等。

二仙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0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27174 占比:99.89%

总计:427645篇

二仙汤—发文趋势图

二仙汤

-研究学者

  • 方肇勤
  • 牛建昭
  • 张伯讷
  • 赵丕文
  • 陶仕英
  • 王继峰
  • 张巧艳
  • 孙丽萍
  • 杨明
  • 杨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正; 陈贵恒
    • 摘要: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联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尿失禁频率与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16例女性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研究组采用补中益气汤联用二仙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盆底肌力分级、尿失禁频率、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172,P<0.05);治疗后,研究组I-QOL评分为(83.1±4.9)分,高于对照组的(75.2±4.2)分,且尿失禁频率(2.2±0.3)次/周低于对照组的(4.1±0.9)次/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25、15.2527,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用二仙汤治疗女性SUI患者,可有效提升SUI患者的盆底肌力,激发膀胱功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降低尿失禁发生频率,疗效显著。
    • 汪青; 黄昊强; 陈勇; 陈吉; 洪嵘
    • 摘要: 目的:探讨二仙汤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口服二仙汤联合碳酸钙D3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二仙汤组)与单纯碳酸钙D3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基础用药组)治疗。碳酸钙D3,每日1次,每次1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二仙汤,每日2次,每次1袋,早晚服用;均连续服用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腰背部疼痛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_(1)~L_(4))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钙及血磷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miR-335-5p的表达量。结果:①受试者退出情况。共10例患者退出试验,其中二仙汤组3例因未能按时按计量服药退出,2例因失访退出;基础用药组1例因未能按时按计量服药退出,4例因失访退出。②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3±0.80)分,(3.90±0.93)分,t=0.645,P=0.521];治疗结束后,二仙汤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基础用药组[(2.10±0.87)分,(2.98±1.10)分,t=-3.526,P=0.001],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t=14.198,P=0.000;t=7.656,P=0.000)。③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腰椎:(0.886±0.040)g·cm^(-2),(0.880±0.030)g·cm^(-2),t=0.746,P=0.458;(0.888±0.040)g·cm^(-2),(0.878±0.030)g·cm^(-2),t=0.994,P=0.323。股骨颈:(0.763±0.070)g·cm^(-2),(0.767±0.070)g·cm^(-2),t=-0.263,P=0.794;(0.765±0.070)g·cm^(-2),(0.770±0.070)g·cm^(-2),t=-0.927,P=0.360];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腰椎:t=-1.099,P=0.281;t=0.701,P=0.492。股骨颈:t=-1.640,P=0.109;t=-0.927,P=0.360)。④骨代谢生化指标。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9±3.97)ng·mL^(-1),(15.56±3.67)ng·mL^(-1),t=-1.070,P=0.092];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4±3.67)ng·mL^(-1),(15.58±4.74)ng·mL^(-1),t=0.602,P=0.549],二仙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高于治疗前(t=-11.325,P=0.000),基础用药组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P=0.964)。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PⅠ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08±11.90)ng·mL^(-1),(36.90±9.80)ng·mL^(-1),t=0.484,P=0.630];治疗结束后,二仙汤组患者血清PⅠNP含量高于基础用药组[(45.96±13.38)ng·mL^(-1),(35.43±12.15)ng·mL^(-1),t=3.684,P=0.000],二仙汤组患者血清PⅠNP含量高于治疗前(t=-10.795,P=0.000),基础用药组患者血清PⅠNP含量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4,P=0.126)。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清β-CTX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36±0.10)ng·mL^(-1),(0.36±0.09)ng·mL^(-1),t=0.140,P=0.889;(0.38±0.11)ng·mL^(-1),(0.37±0.10)ng·mL^(-1),t=0.499,P=0.619];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清β-CTX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9,P=0.209;t=-1.004,P=0.322)。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磷、血钙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磷:(1.27±0.14)mmol·L^(-1),(1.23±0.12)mmol·L^(-1),t=1.415,P=0.161;(1.25±0.08)mmol·L^(-1),(1.23±0.12)mmol·L^(-1),t=1.277,P=0.206。血钙:(2.33±0.08)mmol·L^(-1),(2.32±0.07)mmol·L^(-1),t=0.659,P=0.512;(2.34±0.06)mmol·L^(-1),(2.35±0.06)mmol·L^(-1),t=-0.514,P=0.608];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磷、血钙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磷:t=0.799,P=0.419;t=0.197,P=0.845。血钙:t=-0.401,P=0.690;t=-1.552,P=0.129)。⑤血清miR-335-5p表达量。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iR-335-5p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0.72,1.06±0.66,t=-0.081,P=0.936);治疗结束后,二仙汤组血清miR-335-5p的表达量高于基础用药组(7.71±1.94,1.36±0.83,t=14.520,P=0.000),且高于治疗前(t=-17.289,P=0.000),基础用药组血清miR-335-5p的表达量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9,P=0.216)。结论:口服二仙汤有利于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的腰背痛和促进骨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miR-335-5p的表达有关。
    • 诸佳燕; 俞玲红; 杨自梅; 高秀飞(指导)
    • 摘要: 癌因性疲乏是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疲劳,充足的休息不能缓解,并可能持续数年。二仙汤不常用于治疗该病,吾师高秀飞善用消疲方合二仙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的疲劳,疗效较好,列举医案如下。1绝经前乳癌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女,45岁。2021年5月24日初诊:右乳癌术后伴乏力7月余。患者于2020年10月29日行右乳癌保乳根治术,术后未化疗,放疗25次,口服托瑞米芬片内分泌治疗中。
    • 逯改凤
    •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二仙汤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及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hUTP及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
    • 李阳; 刘肇恒; 吴志松; 郝庆勋; 王域辰; 焦扬
    • 摘要: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等方面的症状。周平安教授因其突出的情志失调见症及发病特有的年龄特点,主张以“更年期脏躁”为名认识该病。本病以肾精亏虚、阴阳失衡、五脏不安为发病病机,阴阳不平,气血不和,病及周身,致使该病症状复杂多变。周平安教授治疗本病注重调整阴阳,以平为期,寓调平之法于补益之中,选方二仙汤合四物汤为主方,共致平和,安脏除躁,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 李敏; 郭淼; 孙建华; 翟凤霞; 李娜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仙汤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作用靶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当归芍药散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和疾病的疾病靶点;其次,确定二仙汤治疗POI的作用靶基因,并在STRING数据库中收集作用靶基因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信息,同时建立药物活性成分与作用靶基因网络;最后,借助ClusterProfiler R软件完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二仙汤有效成分共92个,作用靶基因205个,确定疾病基因3425个,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总共包括239个节点和1153条相互作用关系,关键活性化合物有槲皮苷、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等,通过PPI网络得到173个核心蛋白;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共获得生物过程(BP)1939个,细胞组分(CC)72个,分子功能(MF)141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64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发现二仙汤中槲皮苷、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作用于MAPK1、AKT1、JUN、RELA等靶点进行综合调控,从而发挥治疗POI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二仙汤治疗POI的作用靶基因和通路,为之后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 李煜; 黎小斌; 曹晓静
    • 摘要: 目的:对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二仙汤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卵巢早衰疾病靶点,将活性成分与疾病基因靶点取交集,得到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的预测靶点。采用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及精简核心网络;运用R Studio软件对二仙汤治疗POF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68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182个基因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柰酚(Kaempferol)等;核心靶点基因包括RB1、TP53、FOS、CDKN1A、ESR1、AKT1、MAPK1、TNF等;富集到GO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2545条、细胞定位(cellular component,CC)89条、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212条;KEGG通路173条,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验证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二仙汤治疗POF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共同发挥作用,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邹金梅; 罗雪贞
    • 摘要: 目的:观察加减二仙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脾肾阳虚型的效果。方法: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减二仙汤及温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FSH、LH、E_(2)指标水平、卵巢超声指标(PSV、PI、RI、AF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加减二仙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脾肾阳虚型可提高临床疗效。
    • 吴传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二仙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阿普唑仑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二仙汤联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记忆力减退、困倦、眩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应用二仙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罗喜; 范孝盈; 李晓娟; 张伶俐
    • 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二仙汤治疗绝经综合征(PMS)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平台检索二仙汤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利用Gene Cards网络数据库获取PMS的相关靶基因。应用R3.6.0软件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基因进行交集分析,采用STRING11.0网络数据库联合Cytoscape3.8.2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同时进行聚类分析和拓扑分析。采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映射图。采用AutoDock-Tools进行主要成分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最后应用R3.6.0软件对核心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二仙汤有效成分628个,作用靶点1520个,PMS疾病靶点3284个,交集靶点152个。经拓扑分析后二仙汤作用于PMS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薯蓣皂苷配基、β-谷固醇等17个。PPI涉及蛋白节点152个,经拓扑分析后其核心靶点为AKT1、MAPK1、JUN、CXCL8、NCOA1等1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与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RNA聚合酶II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药物结合等156条通路有关。KEGG通路163条,主要与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为排名前5的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能稳定结合。结论:二仙汤在治疗S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特点,其可能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