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02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1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424189篇;相关期刊315种,包括计量技术、计量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第15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等;角度测量的相关文献由725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勇、张勇、刘庆纲等。

角度测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1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24189 占比:99.86%

总计:424791篇

角度测量—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佟亚珍; 桑尚铭; 冯荣尉
    • 摘要: 步进电机是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逐年增多的商业航天及型号任务使用的步进电机种类越来越多,对通用化电机测试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综合多种电机常见的角度测量方案研制了一款基于STM32的通用化电机角度测试系统,适用于零位传感器、电位器、霍尔传感器和旋转变压器四种角度测量方案,能够满足目前绝大部分步进电机的角度测试需求。通过测试试验,表明研制的通用化电机角度测试系统测量准确、运行稳定、操作方便,为航天器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高性能步进电机测试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 刘孟廷; 类维政; 宋丽; 夏思宇; 凤良杰; 董晓浩(指导); 王劼
    • 摘要: 为了满足同步辐射衍射极限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新一代光源光束线中对高稳定机械运动机构在大角度范围内的纳弧度角度分辨需求,研制了一种X射线单色器晶体布拉格角调节装置。此装置将优化改良的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与柔性铰链结合。本文分析了平移-角度正弦的运动学关系,建立了运动机构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高精度非接触激光干涉测量方法进行了精确的角位移监测。结果表明:该装置传动性能、角度分辨率和角度稳定性基本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且在线性传动关系范围内,角度分辨率优于31.2 nrad;在800 s时间内角度稳定性优于16 nrad。该机构的设计对晶体单色器的使用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并为实现十纳弧度量级角度稳定性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基础。
    • 杜明鑫; 闫钰锋; 张燃; 才存良; 于信; 白素平; 于洋
    • 摘要: 三维姿态角的精确测量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应用广泛,为方便准确地实现三维姿态角的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透镜阵列的测量系统,并建立了微小三维姿态角测量分析模型。系统中,准直平行光束通过4个排列成金字塔形的阵列透镜,在CCD上形成规则分布的阵列光斑。通过分析CCD成像光斑间的距离、透镜阵列上相邻孔径之间的距离以及透镜阵列与CCD之间的倾斜角,可以得到光束相对于接收系统俯仰角和偏摆角,利用阵列光斑连线相对水平或垂直面的夹角,可同时得到绕Z轴的滚转角。通过与高精度自准直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提方法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RMS≤0.1″,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三维姿态角的测量。
    • 邹华东; 林胜鹏; 张志田; 李祖明
    • 摘要: 为解决墨水瓶自动灌装线上墨水瓶盖的把手边缘位置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曲线拟合的2步定位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通过降维、粗精2步定位和拟合模型的可更换,减少运算时间,提高算法的适应能力,达到快速准确定位物体边缘的目的。应用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设计一种双探测线法并应用到墨水瓶盖的灌装线上,实现对瓶盖把手边缘的快速准确定位,把手的角度测量误差能够控制在3°以内,平均检测时间为2.15 ms,保证机器人夹取瓶盖时能够有效避开把手位置和高抓取效率。
    • 唐硕; 臧伟旺; 李震宇; 高兵; 张怀根
    • 摘要: 本文对机载雷达无源探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机载雷达在探测目标时发射的信号容易被侦收,从而遭受电磁干扰甚至被摧毁。本文提出了快速测频结合雷达测角技术的机载雷达无源探测方法,该方法可达到隐蔽探测的效果,通过接收目标辐射信号可对目标角度进行高精度测量和跟踪,单机可提升作用距离,多机可协同可利用三角定位目标距离。该技术在机载雷达中的应用可大大提升雷达作战效能,提高载机平台的战场生存能力。
    • 万仕帅; 汪石农
    • 摘要: 针对工程建筑、大地测量和地形勘察等测绘领域需要同时对多点之间距离进行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目激光测距系统。系统通过三个尾端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旋臂链接配合,同时利用角度传感器测量旋臂之间的夹角,以STM32F103RCT6为微处理器实时计算得出三个待测点相互之间的距离,最后通过显示模块和蓝牙模块显示并传输测量数据。系统不仅保证了测量的高精度,还在激光测距的基础上附加了测量垂直度和阴阳角的功能,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标,拓宽了测量工具的使用范围和工作场所。
    • 刘洋; 郑宗贤; 胡伦善
    • 摘要: 在防雷检测过程中,全站仪在工作应用中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速度以及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该文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全站仪及其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并通过防雷装置单支接闪杆测量的实例探讨了全站仪在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应用。
    • 宣默涵; 于昕平; 高小姣; 李雨鹏; 杨羽
    • 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背景的产业升级是整个制造业的新目标新要求,自动化是本次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标准之一。工件测量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传统测量方式升级为机械自动化测量这一问题愈发迫在眉睫。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自动化的测量方式能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工作效率,尤其对于复杂工件,例如存在斜孔的工件,由于测量时与轴线方向并不一致,使用原有测量方法无法满足零件测量的实际需求,所以自动化检测优势更明显。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仪器为三坐标测量机,软件系统为笛卡尔坐标测量系统。主要测量过程包括制定测量方案、建立测量坐标系、设置零件参数、输出测量结果。测量数据结果显示,使用三坐标测量斜孔零件可以有效提升检测精度,显著增加工作效率。
    • 张建辉; 陈震林; 张帆
    • 摘要: 介绍了用于角度测量的绝对式光电旋转编码器的编码理论研究概况,具体包括反射式格雷码、矩阵码、m序列码和单码道格雷码的绝对位置编码方法和编码特征.绝对位置编码的发展过程是以唯一性和单变性为基础特性,以单码道性为最终目标进行编码矩阵列数的缩减.目前,编码类型的发展经历了n条码道的反射式格雷码、n/3条码道矩阵码、2条码道的m序列码以及1条码道的单码道格雷码,已经达到单码道的最终目标.由于单码道格雷码编码理论尚不完善,仍依赖搜索获得编码,因此其快速构造方法是未来绝对位置编码理论的发展方向.最后,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非编码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该方法是对传统测量方法的颠覆,有望成为光电式旋转编码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 陈希信; 王洋; 龙伟军; 张庆海
    • 摘要: 角度测量是现代雷达的基本功能之一,而和差单脉冲测角是雷达中常用的一种测角方式,该文研究了调频步进雷达的和差单脉冲测角问题.在雷达采用均匀线阵、发射频率步进线性调频相参脉冲串信号的情况下,文中推导了调频步进雷达和差单脉冲测角的角敏函数,它等于各相参脉冲对应的差波束方向图之和与和波束方向图之和的比值,借助于该角敏函数可以进行目标角度测量,最后通过仿真实例检验了测角的效果.所得结论对工程实际具有参考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