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蒜头果

蒜头果

蒜头果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8696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致富天地、现代园艺、绿色科技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化学化工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等;蒜头果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赖家业、刘雄民、王娟等。

蒜头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8696 占比:99.74%

总计:38796篇

蒜头果—发文趋势图

蒜头果

-研究学者

  • 赖家业
  • 刘雄民
  • 王娟
  • 黎向东
  • 王四海
  • 李伟光
  • 李飘英
  • 石海明
  • 陈中华
  • 原晓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耿云芬; 王四海; 杨嫱
    • 摘要: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蒜头果资源,本研究从插条年龄、扦插基质和生长激素对扦插生根影响探讨蒜头果扦插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插条的年龄越小越有利于扦插生根,当年生插条生根率最高(45±5.00)%,其次为一年生(38±7.64)%和二年生枝条(35±10.00)%,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然而三年生枝条没有生根。在用于扦插的珍珠岩、河沙、椰糠+珍珠岩(1∶1)、土壤+珍珠岩(1∶1)、蛭石+珍珠岩(1∶1)、蛭石等6种基质中,透气保湿性好的椰糠+珍珠岩(1∶1)基质生根率最高(51.67±7.64)%,其次为蛭石+珍珠岩(1∶1)基质,生根率为(40.00±13.29)%。激素种类和浓度对蒜头果扦插生根都有显著影响,分别用1000 mg/L和200 mg/L的吲哚丁酸钾溶液处理插穗,生根率有着极显著差异(p<0.01),分别为(66.67±12.58)%和(38.33±7.64)%;上述同等浓度萘乙酸钠溶液处理插穗,生根率有着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45.00±8.66)%和(25.00±5.00)%;较高浓度的吲哚丁酸钾溶液(1000 mg/L和500 mg/L)与相同浓度的萘乙酸钠溶液相比能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p<0.05)。综上所述,蒜头果扦插选择幼嫩的当年生或一年生枝条,透气保湿性好的基质,较高浓度的吲哚丁酸钾溶液处理有利于插穗生根。
    • 杨玉玲; 王序英; 赵大伟; 魏波; 滕娟
    • 摘要: 为提高蒜头果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以干燥蒜头果果壳、果皮粉末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分析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应用L_(9)(3_(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蒜头果果壳为浸泡时间6 h、提取温度90°C、提取时间12 h;果皮为浸种时间30 h、提取温度90°C、提取时间12 h。对粗脂肪提取率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对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对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最小。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粗脂肪提取率分别为6.47%和6.60%。正交试验法优选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蒜头果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 雷小铃; 潘悦; 张丽丽; 王明; 陆成军; 李进宝; 毛平; 王娟
    • 摘要: 为探讨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与其存活、生长及生境的关系,在云南广南县蒜头果天然分布区选取3个代表不同生境的样地,采集蒜头果根、茎、叶和根际土进行内生、根际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地共分离获得蒜头果内生、根际土壤真菌276株,涉及3个门8个纲35个属,其中木霉属,间座壳属和青霉属为优势菌属。不同部位中茎部内生菌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共93株,24个属,且多样性、均匀度及丰富度指数最高。此外,根部内生菌和根际真菌的群落组成相似性系数最高,而叶部内生菌最低。在相同海拔条件下,裸露石灰岩山地(DY)与石灰岩林地(DB)的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前者较后者丰富;石灰岩林地中,低海拔生境(DB)的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群落组成较高海拔生境(NZ)丰富,且二者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不同生境间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为裸露石灰岩山地(DY)>低海拔石灰岩林地(DB)>高海拔石灰岩林地(NZ),而优势度与均匀度指数则相反。由此表明,裸露石灰岩山地(DY)的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群落更为丰富,而高海拔石灰岩林地(NZ)的单菌属优势突出,菌落结构较为单一。
    • 黄晓露; 李宝财; 骆相华; 苏方贵; 谢太福; 梁文汇
    • 摘要: 为筛选油用、药用优良的蒜头果单株,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巴马县、田林县和隆林县20个蒜头果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蒜头果单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脂肪酸成分含量,分析各性状之间及性状与地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蒜头果单株种子进行综合评价,用聚类分析法研究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蒜头果单株的种子形态特征变异系数范围为7.63%~24.67%,干仁含油率及脂肪酸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69%~24.49%,种子重、仁重和含水率等种子形态特征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脂肪酸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蒜头果出仁率和干仁含油率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干仁含油率随经度增加而增大,二十四碳烯酸含量随经度、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升高,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干仁含油率越大的种仁二十四碳烯酸含量越高,其他脂肪酸成分含量下降。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名前5的单株中,LL2的种子形态特征比较突出,种子重和仁重最大;FS5、BM2、FS7和TL1的干仁含油率和二十四碳烯酸含量高,种子纵径较大,仁重较大,综合品质较优。另外,TL3出仁率(83.77%)最高,BM1干仁含油率(66.77%)和二十四碳烯酸含量(49.013%)最高,是单项性状比较优良的单株,皆可作为蒜头果油用、药用方向的选种育种优质资源应用。
    • 陈婉东; 王鹏飞; 普甜; 王俊威; 潘悦; 王娟
    • 摘要: 【目的】蒜头果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保护树种,同时也是根部半寄生植物,筛选适宜与蒜头果共栽培的寄主植物,对提高蒜头果人工培育的造林存活率及成功率十分必要。【方法】选择吊兰、艾蒿以及油茶与蒜头果共同栽培9个月后,测定分析不同处理中蒜头果的株高、叶片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对蒜头果根系的自吸器数量和寄生吸器的数量、大小及结构等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蒜头果对供试的3种植物存在明显的寄主偏好性,其中蒜头果与油茶共同栽培9个月后,蒜头果的株高净增量5.84 cm、叶片净增量11.87片、分支净增量0.94枝、自吸器数量24.78个、全株干重13.36 g和寄主利用率4.93 g/g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并且与蒜头果的结合率最高,达100%,蒜头果与油茶形成的吸器可完整侵入油茶根维管组织。表明蒜头果与油茶共栽培后,蒜头果根部吸器能有效吸收寄主的养分供自身生长,同时油茶的生长由于受到抑制而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以补偿损失的养分。蒜头果与吊兰和艾蒿共栽培后,自吸器数量有所增加,但寄生吸器数量较少且生长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增加,表明两种共栽培植物对蒜头果的养分供给作用不强。【结论】研究供试的3种共栽培植物中,油茶是蒜头果的最优寄主植物。
    • 黄晓露; 杨日升; 骆相华; 苏方贵; 李宝财; 杨卓颖; 梁文汇
    • 摘要: 为探讨广西不同家系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以4个蒜头果家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情况和叶片光合生理特征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拟合光响应曲线并计算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有效光辐射为0~600μmol·m^(-2)·s^(-1)时,叶片实测净光合速率随有效光辐射增加呈增加趋势;有效光辐射为600~1000μmol·m^(-2)·s^(-1)时,趋于平稳;有效光辐射为1200μmol·m^(-2)·s^(-1)时,FS8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有效光辐射为1800μmol·m^(-2)·s^(-1)时,TL3、BM1和FS1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随有效光辐射增加,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上升趋势,胞间二氧化浓度呈降低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有效光辐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再趋于平稳。光响应曲线模型计算结果显示,4个家系实生幼苗光补偿点为6.170~44.556μmol·m^(-2)·s^(-1),光饱和点为292.703~380.26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7.511~7.890μmol·m^(-2)·s^(-1)。TL3幼苗的苗高、地径最大,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最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Fv/Fm、Fv/Fo值最大,捕获光能的效率更高。FS1和FS8幼苗的光饱和点较低,生长情况较弱,对光照要求较高。4个家系幼苗皆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
    • 蒋日红(文/图)
    • 摘要: 2022年9月20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蒜头果野外回归活动”在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兴科屯举行,约1000株蒜头果野外回归。广西已完成蒜头果野外资源普查和生存现状评估,发现蒜头果现存数量仅823株,面临严重生存威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广西林科院攻克了蒜头果的种子繁殖技术大关,使种子发芽率达90%,共繁育苗木28000多株。
    • 杨贵钗; 潘悦; 陈婉东; 顾英杰; 王俊威; 王娟
    • 摘要: 以红壤土、泥炭、珍珠岩、椰糠为基质原料,红壤土为CK,设计4种不同基质配比,对不同基质配比培育的蒜头果容器苗进行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测定,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对容器苗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下,蒜头果幼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须根自吸器数量与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_(1)~T_(3)的幼苗株高分别为33.27、34.43、33.89 cm,显著高于T_(4)和CK;T_(1)、T_(2)和T_(4)的幼苗叶面积分别为10.79、12.21、11.88 cm 2,显著大于CK;T_(2)和T_(3)的叶片数及须根吸器数量与CK差异显著;T_(2)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为7.75×10^(−4)mg/g,与T_(3)及CK差异显著;同时4种处理的地上、地下、全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壮苗指数显著高于CK。株高、叶片数、叶面积与生物量指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基质配比的综合评价值为T_(2)>T_(3)>T_(1)>T_(4)>CK,其中蒜头果幼苗在T_(2)的基质配比中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为蒜头果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
    • 原晓龙; 刘音; 康洪梅; 陈中华; 李云琴; 王毅
    • 摘要: 为了解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性,利用Codon W 1.4.2和CUSP软件对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中33个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中性绘图,应用ENC-plot、PR2-plot绘图分析并确定了其最优密码子.结果 表明: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GC含量为28.43%,远低于第1位(47.74%)和第2位(41.05%),RSCU值大于1的密码子有30个,其中12个以A结尾,16个以U结尾,说明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的编码基因偏好以A和U结尾.GC12和GC3的相关系数为0.1646,相关性不显著,回归系数为0.0004;有效密码子数(ENC)范围为40.39~54.86,大于45的有25个,ENC比值主要分布在-0.05~0.05之外.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大部分基因分布在PR2平面图的下半部或右下半部,说明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更多地受选择的影响,同时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确定为UUU、UUA、GUA等18个.
    • 李伟奇
    • 摘要: 云南广南县是野生蒜头果主产地及变异中心,野生蒜头果是广南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蒜头果目前属于国内濒危的稀有果树,需要进一步加大蒜头果种子育苗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已有的育苗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蒜头果种子存活率,以挽救目前濒危的蒜头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