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401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旅游、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博士生学术年会、北方七省市植物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树木专业学术讨论会等;落叶阔叶林的相关文献由41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灵芝、严昌荣、王献溥等。

落叶阔叶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3 占比:2.1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401 占比:97.86%

总计:9607篇

落叶阔叶林—发文趋势图

落叶阔叶林

-研究学者

  • 陈灵芝
  • 严昌荣
  • 王献溥
  • 毕润成
  • 单燕祥
  • 周守标
  • 张学顺
  • 桑卫国
  • 王智
  • 翟静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润东
    • 摘要: 基于松山通量观测站点2019年4~10月份通量数据,定量分析了松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北京松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水通量进行长期原位连续监测,利用微气象监测系统对空气温度(T_(a))、土壤温度(T_(s))、光合有效辐射(PAR)、降雨量(P)、饱和水气压差(VPD)等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WUE年平均值为1.68 g C kg^(-1) H_(2)O,在北京时间6:00~8:00达到最大值(5~14 g C kg^(-1) H_(2)O),随后降低至1~4 g C kg^(-1)H_(2)O保持稳定,WUE稳定值相较于刚日出时降低了30%~70%。WUE在季节尺度上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日尺度上具有明显变化规律。WUE与T_(a)和T_(s)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AR具有显著二次曲线关系,随PAR的升高而存在拐点,不同设定条件下拐点不同,与VPD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为评估该地区水分利用情况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 丁茂; 郑标; 王丽; 张金铭; 周守标; 王智
    • 摘要: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研究主要集中于乔木层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与结构及其维持机制,但对保护区林下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及空间结构缺乏研究。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阔叶林11.56 km^(2)永久大样地(以下简称大样地)林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样地内的草本植物共有52科134属195种,其中百合科、唇形科、堇菜科、菊科与毛茛科草本植物占主导作用。(2)大样地内草本植物优势种明显,多样性指数较高且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其中北部阳坡物种多样性较低,南部阴坡、中部半阳坡的物种多样性较高。(3)七种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均表明大样地内草本植物优势种呈现聚集分布。(4)大样地内10个草本优势种45个优势种对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种对间正联结、正相关的数量多于负联结、负相关的数量;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更具灵敏性;种间联结强度与相关度较弱,说明林下草本植物种间及与环境之间关系尚未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对鹞落坪落叶阔叶林下草本植物调查与长期监测,为深入研究林下草本植物的生态功能、对林下草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翟静娟
    • 摘要: 为探究边缘效应对林区边缘地带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获取山西省霍山七里峪的4个落叶阔叶林地和2个针叶林地样方,测量每个样方中灌木地上部分的鲜质量和干质量,计算其干质量与鲜质量之比,并记录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边缘特征种和指示种。结果显示:落叶阔叶林的灌木地上总生物量在林地边缘-5 m左右达到最大值26.57 kg;针叶林的灌木地上总生物量在林地边缘-5 m左右达到最大值3.58 kg。林地边缘不同区域的物种生物量不同,各物种生物量沿边缘表现为边缘±5 m区域>边缘-5 m以外区域>边缘5 m内区域。综上,研究结果对指导林区边缘地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林红玲; 梁士楚; 姚义鹏; 姜勇; 包含; 农彩汪; 宋静; 黄佳; 甘鑫梅
    • 摘要: 为了解落叶阔叶林森林植被的群落类型和组成结构,该文在桂林阳朔县和灵川县岩溶生境典型的落叶阔叶林内设置49个20 m×20 m的随机样方,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对其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对不同类型的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及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可划分为3个群丛组类型,即群丛组A:南酸枣-喜树+巴豆群丛组(ASS.Choerospondias axillaris-Camptotheca acuminata+Croton tiglium),群丛组B:光皮梾木-喜树群丛组(ASS.Swida wilsoniana-Camptotheca acuminata),群丛组C:麻栎-檵木群丛组(ASS.Quercus acutissima-Loropetalum chinense).(2)不同群落类型中常绿和落叶物种的丰富度、多度、胸高断面积及重要值的变化:在乔木层中,3个群丛组均为落叶物种占优势;在灌木层中,群丛组A、B以落叶物种占优势,群丛组C以常绿物种占优势.(3)在1~5 cm和5~10 cm径级内,群丛组A、B的落叶物种在4个度量指标上均大于常绿物种,群丛组C除物种丰富度外,均为常绿物种大于落叶物种;在 ≥10 cm径级中,除群丛组B的物种丰富度外,3个群丛组中的各项指标均为落叶物种占主导地位.(4)岩石裸露率、海拔、坡向、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林冠开阔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研究区不同类型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 谷永建; 吕璇泽; 陶千冶; 余志晟; 旺罗; 李玉梅
    • 摘要: 植物凋落物分解是北半球中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其过程目前尚不甚清楚.北京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凋落物破碎程度、颜色变化和微生物培养的定量化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大粒级碎片含量和颜色值L*是凋落物早期分解程度的直接量度.可培养微生物菌落数(CFU)自1月起逐渐增加,于9月达到峰值,增幅受控于气温和降水量.微生物菌落数与大粒级凋落物含量和L*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显示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提高森林凋落物降解速率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气温和降水量两个环境因子能够得以分离.当气温升高而降水量却较低时,凋落物分解减慢;当降水量较高时,即便气温有所下降,分解速率也可能很高,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微生物生物量有关.升温和降水量的合理分配能够提高凋落物分解速率,促进碳排放.若未来区域升温且降水量也增加,森林土壤碳排放量也将增大.
    • 钟鑫(文/摄影)
    • 摘要: 在浙江百山祖主峰西南坡1740米处落叶阔叶林中,分布着3株全球仅存的百山祖冷杉,成为"世界上最稀有的针叶树"。1987年,百山祖冷杉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春夏之交的5月,可能是浙南山区山路最难走的时节。春光渐敛,阔叶林也开始青葱郁密。梅雨的脚步声在城市里听得近了,却早一步迈进了山门。这里离浙江省的最高峰、海拔1929米的凤阳山并不太远,却得了另一个更加雄奇壮阔的名字"百山祖"。
    • 摘要: 该站属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长期定位研究平台,2011年8月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以山东省林业科学鹹院为輙和林支湃位,地处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区的山东山地丘陵落叶阔叶林及松(油松、赤松)侧柏林区、农田防护林区和黄河三角洲湿地区,主要围绕黄河三角洲地理植被芦苇、碱蓬、桂柳、天然柳、白蜡、刺槐、枣树等植畴型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
    • 梁栋栋; 彭杰; 高改利; 洪欣; 周守标; 储俊; 王智
    • 摘要: 为探讨大别山森林群落的构建和演替机制,本文基于安徽鹞落坪落叶阔叶林11.56 ha动态监测样地的定位监测资料,采用最近邻分析和O-ring函数、Monte Carlo拟合和零模型选取的方法,分析了落叶阔叶林蔷薇科主要树种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和中华石楠(Photinia beauverdiana)不同年龄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 表明:(1)在整个样地中3个树种的小树和成年树阶段都为聚集分布,且随年龄增加聚集性减弱,在老树阶段转为随机和均匀分布.(2)在0-50 m尺度范围内,以完全随机模型(complete spatial randomness,CSR)为零假设时,3个树种整体及小树都在小尺度(≤10 m)上呈聚集分布,成年树与老树多为随机分布.以异质性泊松模型(heterogeneous Poisson,HP)为零假设时,树种的聚集与生境异质性间呈负相关,3个树种只在≤4m尺度上出现聚集现象.(3)3个树种种内各个年龄段之间在较大范围内多为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同时各树种及不同年龄段之间受种间竞争和密度制约效应影响在小尺度上(≤10 m)多为负相关,随尺度增加相关性减弱.综合而言,大别山落叶阔叶林中蔷薇科植物的分布格局整体上多为聚集分布,随树龄增加聚集性减弱,在中大尺度上受生境异质性效应的影响显著,在小尺度上多为负相关,各树种内部各龄级相互之间也多为负相关.
    • 谷永建; 李玉梅; 陶千冶; 旺罗
    • 摘要: 为比较网袋埋藏和自然环境中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差异,探讨网袋在凋落物早期分解过程中对分解速率的影响,选取位于北京市东灵山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固定样地,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定期收集网袋和自然分解早期凋落物,并收集分解后期近10年的样品作为对比,测定其红度(a*)、黄度(b*)和亮度(L*).结果表明,网袋中的凋落物和自然环境中的凋落物的a*,b*,L*均随分解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颜色变化主要发生在分解的第1年,分解后期颜色逐渐趋于稳定;分解早期,对a*,b*,L*而言,三者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a*,b*,L*与分解时间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网袋中凋落物的颜色值波动较大,分布离散,规律性较差;分解开始,网袋中的凋落物与自然环境中的凋落物的颜色接近,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别逐渐增大,凋落物的颜色变化是色素等有机质分解的外在表现,时间较长时,网袋微环境会抑制凋落物分解,使其分解速率低于自然样品.因此,利用网袋法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和分解速率,应适当考虑网袋的存在对分解的影响以使结果更加精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