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循环

碳循环

碳循环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42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4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183306篇;相关期刊491种,包括中国岩溶、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碳循环的相关文献由3388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开云、黄志强、尹小林等。

碳循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4 占比:0.54%

会议论文>

论文:8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83306 占比:99.41%

总计:184386篇

碳循环—发文趋势图

碳循环

-研究学者

  • 郑开云
  • 黄志强
  • 尹小林
  • 季书民
  • 于贵瑞
  • 贾志国
  • 谢敏
  • 曹建华
  • 何一川
  • 张春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超玉; 贾小旭; 刘晨; 牛晓倩; 王洋
    • 摘要: 土壤深层碳库巨大,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理解深层土壤碳循环,分析深层土壤为主题的全球土壤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获取近25年以深层土壤为主题词的土壤碳循环研究文献(280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别对年文献发表量、研究区分布、研究主题热点等进行了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1995-2020年间,以深层土壤为主题词对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发文数量逐渐增长,尤其是2010-2020年期间;(2)不同研究主题对深层土壤的定义不同,其中以土壤碳储量为主题的研究对深层土壤的定义深度最深,52.2%的文献对深层土壤定义深度超过60 cm;(3)农林、环境科学、土壤科学和生态学是深层土壤碳循环研究的主要领域;(4)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环境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储量、碳稳定性及碳剖面垂直变化的影响方面;(5)近几年,研究主题逐渐向微生物群落、激发效应、碳组分、碳稳定性等转变,研究对象扩展到了北极永久冻土。
    • 胡洪瑾; 姜文利; 李登华; 赵凯; 郑志红; 高阳; 姜航
    • 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系统将持续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能,理清“双碳”背景下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发展方向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天然气水合物在碳循环中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梳理了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研究和勘查开采现状,剖析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天然气水合物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双重环境效应,世界多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理论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我国后来居上、持续突破,但在勘查开采理论技术研究、碳封存应用、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亟需在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建设、加强勘查开采力度、环境风险监测防控及国际合作、与“双碳”目标并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发展规划与配套管理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
    • 刘天奇; 胡权义; 汤计超; 李成芳; 江洋; 刘娟; 曹凑贵
    • 摘要: 水稻生产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针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探究影响水稻生产固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构建水稻生产固碳减排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开展包括免耕、氮肥深施、间歇性节水灌溉、秸秆氮肥配施管理等低碳管理措施在内的定位试验,分析水稻生产固碳减排的关键影响因素。在长期监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使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有机碳官能团分子结构,明确稻作管理措施增汇减排机理。进一步从碳足迹角度评估不同稻作管理技术下稻田生产间接碳排放。同时使用^(13)C秸秆示踪技术,明确秸秆外源碳在稻作循环中的转化比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调控秸秆和氮肥配比,可以促进秸秆碳向小分子官能团的转化,并促进土壤团聚体吸附外源颗粒有机碳,相比常规秸秆管理模式提高土壤碳库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储量32.3%。间歇性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甲烷氧化菌丰度,减少稻田甲烷排放19.9%~21.1%。免耕等低能耗稻田管理技术可以减少燃油和人力等投入,综合降低稻田生产间接碳排放10.5%~16.7%。相对于常规稻田秸秆还田模式,间歇性节水灌溉、秸秆氮肥配施等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秸秆外源碳循环固定率57.3%~59.9%。土壤团聚体结构发育、碳排放功能微生物、土壤氮素底物浓度、水稻生产碳足迹和作物碳固定量是影响水稻生产碳中和的关键因素。从“增汇”“减排”“降耗”“循环”角度,构建水稻生产固碳减排技术体系可以促进水稻生产碳固持28.9%~67.6%。
    • 沈卫国
    • 摘要: 从自然界的碳循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迁、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水泥工业碳足迹与碳中和路径。水泥工业碳酸钙分解和水泥烧成、粉磨、运输等过程化石原料燃烧产生的CO;导致了大气中CO;浓度的增加,在人类活动碳排放中占8%左右。我国水泥工业生命周期碳足迹中碳酸钙分解占54%左右,燃料燃烧占28%左右,电力排放占9%,水泥工业的运输占2.33%,混凝土工业运输的碳足迹占5.61%,而混凝土制备碳只占0.86%。硅酸盐水泥的碳足迹中有29.64%的CO;在100年之内被混凝土吸收。从整体观出发的碳中和路径看,水泥工业碳中和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碳中和水平,也依赖于全社会资源能源使用效能、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智慧化、建筑科技以及水泥基材料科技的革新。
    • 季书民
    • 摘要: 文章分析了八钢在降低碳排放过程中低碳冶金技术的实施方法、研发路径,介绍了提高极致效率、富氢碳循环技术、非高炉炼铁及碳捕集利用技术、冶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数智管控等,以及八钢实施降低碳排放工艺技术的应用效果。
    • 邵梓桐; 秦彧
    • 摘要: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的关键种,其干扰导致高寒草地下垫面形成植被和裸地斑块镶嵌共存的景观格局,加剧了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改变了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为了增进对高原鼠兔干扰在高寒草地碳循环中作用的认识,本文综述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和碳交换的作用过程和影响机制。总结出采食、堆土和挖掘是高原鼠兔直接影响高寒草地的主要方式,同时堆土和挖掘也是高寒草地秃斑化的潜在诱因,秃斑侵蚀、扩张以及本身的热岛效应也会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尽管高原鼠兔挖掘活动促进了土壤养分循环有利于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累积,但是堆土以及与高原鼠兔干扰相关联的秃斑化也会引起潜在的有机碳流失。高原鼠兔挖掘洞穴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碳交换平衡,加速了CO_(2)通过鼠兔洞道扩散排出,而堆土和秃斑化后植被物种组成改变,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土壤暖干化是生态系统碳交换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基于现有研究进展,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大尺度高原鼠兔干扰对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量化评估,以及耦合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收支的综合研究。
    • Xiaoyu Jin; Long Cao; Jingyu Zhang
    • 摘要: 太阳辐射干预地球工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备用应急措施.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减少到达大气和地表的太阳辐射,从一定程度上抵消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本研究使用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理想化太阳辐射干预方法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模拟试验中,通过直接减少太阳辐射将RCP8.5 CO_(2)排放情景下的全球平均温度降低到RCP4.5情景下的温度.模拟结果表明,到2100年,相对于RCP8.5情景,减少太阳辐射通过增加陆地碳汇,使大气CO_(2)浓度降低了65 ppm.减少太阳辐射对海洋酸化影响很小.到2100年,相对于RCP8.5情景,减少太阳辐射使海表平均氢离子浓度减少6%,pH上升0.03,同时使海表平均氢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振幅衰减约10%.模拟结果还表明,减少太阳辐射对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太阳辐射干预地球工程的气候和碳循环效应的认知和综合评估.
    • 朱建江; 刘福来; 张立飞
    • 摘要: 碳是影响地球宜居性的重要元素,地表系统和地球深部之间的碳循环作用对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今地球主要通过俯冲作用和火山作用调节全球碳循环过程,然而地球早期的碳循环过程和现今地球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综合探讨了地球原始碳的来源、地球早期碳循环过程及其与大氧化事件的联系等问题。地球是从太阳星云中通过星子吸积增生演化形成的,地球上的碳有一部分来自于地球的初始组成物质,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大碰撞事件以及后期增生过程获得的。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岩浆海时期,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异作用使地核富集碳而地幔极度亏损碳,岩浆海和地球早期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把大气中的碳带入地幔中,原始地球和具有高C/N及C/S值的星胚碰撞可以提高地球的碳含量。此外,富集挥发分的球粒陨石后期增生作用也可以为地球带来额外的碳。在早期板块构造阶段,板块俯冲的地热梯度要比现在高100°C左右,俯冲的蚀变洋壳和洋底沉积物在很浅部会通过脱碳反应或者熔融作用发生完全的脱碳作用,只有少量的碳可以通过碳酸盐化橄榄岩带入地球深部,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可以抵消早期太阳光度不足对地表气候的影响。地球早期碳循环过程和大氧化事件具有紧密的联系,大气中CO_(2)含量的升高、有机物的埋藏、无机碳酸盐和有机碳俯冲循环效率的差异等都是形成大氧化事件的关键因素。
    • 初旭; 周振昊
    • 摘要: 地球大气中的碳含量控制着地球长期(百万年尺度)和短期气候。最近的一些工作表明,地质历史中温室气候的时期和高强度的岩浆作用之间可能存在时间上的重合。从而提出假设,即火山和侵入岩与地壳碳酸盐岩之间相互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可能在调节外生系统的长期碳收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Pangea超大陆裂解的过程中,特提斯体系大陆弧与白垩纪环太平洋弧的活动时间上重合。这些剧烈的大陆弧活动导致的接触变质作用释放的CO_(2)可能有助于形成白垩纪的温暖气候。除了这些宏观假设之外,接触变质作用产生的碳通量仍有待岩石学研究来解决。岩浆的加热和流体的渗透会促使围岩发生脱碳反应。富含H_(2)O的流体渗透会显著降低CO_(2)或其它含碳组分的活度,并有效地从系统中移除反应产物,从而促使通过发生更多的脱碳反应来恢复化学平衡。因此,渗透流体的通量和模式,无论是岩浆还是天水来源,对研究碳通量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岩浆侵入周围的热量和流体传输以及碳酸盐岩和碳质变泥质岩组合的脱碳反应。对现代火山弧的观察表明,如果岩浆与上覆板块的碳酸盐岩地层相互作用,则会产生大量的碳通量。白垩纪大陆弧中丰富的矽卡岩和钙硅酸盐地体为量化从露头到造山尺度的碳通量提供了多样的野外研究机会。最后,本文概述了未来研究将要探索或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流体来源和流动模式、含盐流体的相平衡以及脱碳的时间尺度等。
    • 纪伟强; 吴福元
    • 摘要: 地球宜居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与挥发分循环密切相关。宜居性受地球表层系统中挥发分组成和变化的直接影响,但其本质上受控于地球深部系统的挥发分释放和循环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挥发分的起源、大气圈和海洋的形成与演化、深部挥发分释放及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俯冲带挥发分循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概况。期望本文能使读者更好的理解本专辑稿件的内容,激发起同行对挥发分研究的兴趣,促进我国挥发分相关研究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