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71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44篇、会议论文617篇、专利文献189870篇;相关期刊814种,包括海峡药学、药物流行病学杂志、医药导报等; 相关会议181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材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 2014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年会 等;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由13820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代红、孙骏、冯变玲等。

药品不良反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44 占比:4.05%

会议论文>

论文:617 占比:0.31%

专利文献>

论文:189870 占比:95.64%

总计:198531篇

药品不良反应—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瑜; 孟真; 仓怀芹; 倪倍倍; 纪洪艳
    • 摘要: cqvip:1病例介绍,患者,男,66岁。因“发现肝硬化8年余,四肢肌肉疼痛半年”于2020年8月3日入院。既往慢性乙型肝炎8年,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qd;2年前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外院行套扎手术治疗,并于2018年9月开始换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K3012DF6)300 mg,po,qd。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肌肉疼痛,伴背痛、双侧肋部疼痛;3个月前于外院就诊考虑为纤维肌痛综合征,未予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
    • 孙娇娇; 贺燕
    • 摘要: cqvip:1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身高168 cm,体质量73 kg。2020年12月3日因“手脚麻木,左下肢活动障碍10余天”入我院老年科(神经内科)。既往病史: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多年,自述规律使用药物,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否认传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7°C,脉搏88次·min-1,呼吸21次·min^(-1),血压145/78 mmHg(1 mmHg=0.133 kPa)。
    • 刘志坚; 刘海燕
    • 摘要: cqvip: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随着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皮肤不良反应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抑制药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常见不良反应有斑丘疹、瘙痒等。卡瑞利珠单抗是一种国产原研PD-1抑制药,其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较高,扁平苔藓样药疹罕见。
    • 林瑶; 黄静; 薛晓娟; 张欢; 冯斌
    • 摘要: 目的 分析硫酸羟氯喹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某三甲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报告的硫酸羟氯喹ADR报告,对其年龄、用药原因、ADR发生时间、合并用药、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报告中未见严重ADR报告,60岁以上患者占报告总体53.85%,且出现ADR的时间明显早于60岁以下患者.61.54%的ADR累及多器官,且46.15%报告中出现视神经毒性.结论 在使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过程中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需高度关注60岁以上用药人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展敬伦; 石健; 柴双; 刘晓东
    • 摘要: 目的促进达托霉素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数据库中有关达托霉素的不良反应报告,检索时限为2004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提取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共检索到达托霉素相关不良反应报告4301份,其中由卫生医学专员上报的3667份(85.26%),美国报告2263份(52.62%),适应证为葡萄球菌感染459份(31.35%),转归情况为已恢复/已解决1197份(45.27%),报告严重不良反应5446例次。不良反应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350份)、寒战(277份)、血清肌酸激酶升高(268份)、急性肾功能损伤(263份)、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205份)、横纹肌溶解(202份)等,涉及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结论基于OpenFDA数据库能多方面、多角度、深度挖掘达托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可为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谈玲; 刘怡; 沈素
    • 摘要: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亮丙瑞林。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关于亮丙瑞林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对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使用药物、联合用药,ADR发生时间、分布、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纳入86篇文献,涉及105例(147例次)患者。其中男性较多(56.19%),60岁以上患者较多(53.33%);原患疾病集中于前列腺癌(55.24%);多数使用亮丙瑞林长效制剂(103例),单次注射量为3.6~45.0 mg,用药频次为4周至6个月,用药方式为肌肉或皮下注射;与比卡鲁胺(7例)、氟他胺(7例)联合用药最多;多发生于用药后0.5~1年(17.01%);主要分布于注射部位(23.13%),临床表现为注射部位肉芽肿等;经药物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68例次。结论亮丙瑞林ADR总体呈多样化。应加强对速发型ADR的观察和监测,做好对迟发型ADR的跟踪和随访,警惕可能发生的严重ADR,提升用药安全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樊宗兵; 张凤; 彭加兵; 严安定; 仲飞; 秦学金; 徐洁
    • 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药学服务模式用于癌痛全程化管理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与医师反复沟通,制订标准的工作流程,并根据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疼痛的异质性,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癌痛评估和用药教育,并为医师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推荐。通过癌痛评估量表中患者用药依从性、疼痛强度及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药物相关问题、药品不良反应(ADR)等对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进行评价。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疼痛强度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均显著改善(P<0.01)。随访中,35例患者出现41个药物相关问题,医师接受药师提出的96.23%(51/53)的干预措施。18例患者发生ADR,最常见的是便秘(12例,66.67%),药师应用药物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后,ADR症状均缓解。结论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全程药学服务和癌痛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疼痛、缓解ADR症状,并对可能出现的ADR实施预警。
    • 旷吉琳; 陶孟瑶; 麻文菁; 张婷; 高天; 何燕
    • 摘要: 目的:通过对14例肾康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此药品对人体的安全性作用,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2021年6月所收集的肾康注射液ADR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肾康注射液所致ADR中,男女性别比为0.75:1,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占85.72%)为高发人群;ADR累及器官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2.00%),临床表现为斑丘疹、皮疹、皮肤潮红、红肿、瘙痒;其次为全身性损害(24.00%)、神经系统损害(20.00%)。新的不良反应有4例,一般的不良反应有10例,经过对症处理和治疗后都已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应重视不同患者个体差异,规范用药,加强用药全程监护可有效减少肾康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路长飞; 崔小康; 刘文文; 张华琦; 高文政; 吴世福
    • 摘要: 目的从省级层面探讨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信号监测与处置工作机制。方法基于山东省监测工作实践,归纳总结聚集性信号内在逻辑和特点,明确聚集性信号监测与处置具体要求,提出完善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信号监测的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信号监测和处置要强调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主体责任,注重风险控制为先、多方专业合作、闭环处置等原则。
    • 马莹; 刘浩; 吴玉婷
    • 摘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及辅助药物,加强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获取某院2014年至202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筛选出原患疾病为肿瘤且使用抗肿瘤药物及辅助用药的病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用药类别、ADR分布、ADR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并分析相关性。结果189例患者中,女性(56.61%)较多,年龄以51~60岁占比最大(30.69%);ADR涉及8个类别、34种药品,植物来源类占比最大(6个品种,62例次,32.80%),常见品种为紫杉醇及多西他赛的注射剂型;ADR累及系统/器官以血液系统最多见(107例,56.61%),表现为粒细胞缺乏症、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76.72%的ADR发生在用药24h后。ADR发生时间与用药类别相关(P<0.05);ADR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体质量、ADR发生时间、用药类别相关(P<0.05)。结论加强对抗肿瘤药物及辅助用药ADR的监测,了解其ADR的特点和规律,做好预防工作,可为临床安全、合理、个性化用药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