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荟萃分析

荟萃分析

荟萃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89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9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176976篇;相关期刊592种,包括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五届中国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北京慢病防治管理协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等;荟萃分析的相关文献由585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淑新、祁兴顺、张屹等。

荟萃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9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76976 占比:98.94%

总计:178869篇

荟萃分析—发文趋势图

荟萃分析

-研究学者

  • 周淑新
  • 祁兴顺
  • 张屹
  • 李辉
  • 杨拓
  • 邓桢翰
  • 郭晓钟
  • 雷光华
  • 余国膺
  • 李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阳阳; 何培亮; 孟庆奇; 李斯明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估连续收肌管阻滞与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后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效果。方法:按照主题词加自由词“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continuous adductor canal block;adductor canal block;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femoral nerve block”“随机对照试验,膝关节置换,连续收肌管阻滞,股神经阻滞”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数据库和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选择自建库至2021-08-31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连续收肌管阻滞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名研究者各自独立进行文献筛选,用Cochrane行质量评估及偏倚风险评估后,提取相关结局指标,包括止痛疗效(静息痛与活动后疼痛评分、弱阿片类药物使用),功能恢复情况(股四头肌肌肉强度、起立-行走计时试验及住院天数),并发症(恶心呕吐发生及跌倒),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汇总荟萃分析。结果:①共纳入9篇文献617例患者,纳入文献都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提示总体质量较好;②与连续股神经阻滞相比,连续收肌管阻滞在股四头肌力量(MD=1.42;95%CI,0.32-2.52;P=0.01)、起立行走试验测试(MD=-1.23;95%CI,-2.03至-0.42;P=0.003)方面有统计学差异;③在休息和活动后疼痛评分(P>0.05)、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MD=0.51;95%CI,0.20-1.30;P=0.16)、住院时间(MD=-0.42;95%CI,-1.24-0.40;P=0.3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④此外,两种神经阻滞方法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MD=1.04;95%CI,0.06-17.15;P=0.98)及跌倒(MD=0.45;95%CI,0.10-2.08;P=0.31)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连续收肌管阻滞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相似,但连续收肌管阻滞减小了对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并有利于置换后早期活动。
    • 史霄霄; 王安然; 肖凌勇; 王鹤扬; 杨思琪; 甘晶莹; 梁晨曦; 常颖慧; 戴晓矞
    • 摘要: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21年8月以前有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运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表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评估,同时采用RevMan 5.3软件制作森林图。结果共纳入3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疗效优于未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疗效。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 刘茂; 王华; 周小又; 艾娇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对比心血管内科PBL联合CBL教学模式(PBL+C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BL)教学效果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 Q检验和I 2检验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学生653名。其中PBL+CBL组322名,LBL组331名。结果发现,PBL+CBL组学生的专业理论(SMD=1.14,95%CI:0.64~1.65,P<0.001)、操作技能(SMD=1.30,95%CI:0.76~1.84,P<0.001)和病例分析(SMD=0.65,95%CI:0.25~1.05,P=0.001)成绩均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LBL组相比,PBL+CBL组教学满意度更高(95.9%vs.81.1%,OR=4.78,95%CI:2.44~9.38,P<0.001)。结论心血管内科PBL+CBL联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优于LBL,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 赵立宇; 姜茂华; 杨芳; 吴昌凡; 张鹏飞
    • 摘要: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在常规全视网膜光凝(PRP)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搜集行PRP术后不同时间段DR患者SFCT的相关文献,由两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合并的加权平均差(WMD)和95%置信区间(CI)作为统计量,各文献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Q和I^(2)检验,如P50%则认为异质性较大,采用敏感性分析剔除发表偏倚差异较大的研究或存在高偏倚风险的研究,而后检测合并结果的稳定性,如剔除后异质性仍不显著降低,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各数据库最初获得文献141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将11篇文献共计401眼纳入研究。考虑到纳入文献样本量较少,无论I^(2)如何,均首选随机效应模型。经随机效应模型分析,PRP术后1周,合并的WMD显示SFCT较基线时显著增加(WMD=-18.012,95%CI为31.905~4.118,P=0.011);PRP术后1个月,合并的WMD显示SFCT与基线无显著差异(WMD=10.818,95%CI为-0.993~22.630,P=0.073),PRP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合并的WMD均显示SFCT较基线时显著下降(WMD=15.973,95%CI为5.610~26.336,P=0.003;WMD=18.249,95%CI为0.560~35.939,P=0.043)。结论DR患者行PRP术后,SFCT在早期会增高,并会随着时间推移降低,到术后3个月时会显著降低至基线水平。
    • 吕芳; 魏雅楠; 林矗; 蔡晓凌
    • 摘要: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和功能下降,是老年人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不良结局发生率高。本文从肌少症在不同人群的研究、肌少症的合并症/并发症研究、干预改善肌少症的效果研究以及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标志物研究方面,对肌少症荟萃分析再进行总结和综述,以期全面解析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 廖萍; 孟轶; 翁文安; 黄山; 曾勇军; 张洪程
    • 摘要: 【目的】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但是,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在氮素利用率上的差异尚存争议。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明确杂交稻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稻为对照,杂交稻为处理,筛选出56篇文献,建立了包含367对观测值的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杂交稻类型、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次数、土壤全氮、土壤碳氮比和土壤质地,探究了杂交稻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显著提高了产量(+11%)和生物量(+14%),而对收获指数无显著性影响。在各氮肥施用水平下,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均显著提高了产量;然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杂交稻的增产优势显著降低。另外,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8.1%)、氮素生理利用率(+2.9%)和氮素回收率(+3.6个单位)。【结论】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能够提高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本研究为评估杂交稻的推广应用对我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 肖博雅; 肖燕; 苏彤; 刘诏薄; 徐静舟; 邵小琴; 张立钦; 唐云翔; 王必成
    • 摘要: 目的对比特异性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HT/NE)再摄取抑制剂米那普仑和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与不良反应。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网络公共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 Science以及EMBASE,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纳入米那普仑对比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从中提取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在775项检索结果中,筛选出5项前瞻性研究,其中4项纳入荟萃分析,共包含1143名患者。分析结果显示,米那普仑和帕罗西汀2种药物有效率(OR=1.08,95%CI为0.84~1.39,P=0.54)及不良反应(RR=0.96,95%CI为0.89~1.04,P=0.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不良反应率相近,但特异性5⁃HT/NE再摄取抑制剂米那普仑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相比,未能显著提高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性。
    • 邓万冰; 李朋; 孙龙宇; 刘润禹; 张铖; 刘勇; 何延政; 孙晓磊
    •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术后患者死亡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自建库至2021年9月1日关于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351例股腘动脉ISR患者;其中试验组(n=183)均接受紫杉醇涂层药物球囊、对照组(n=168)均接受普通球囊干预;术后随访0.5~26.0个月,平均(18.5±7.6)个月。异质性分析显示文献间无明显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组总死亡率为4.92%(9/183),对照组为4.76%(8/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为1.02[95%CI(0.41,2.52),P=0.96]。术后6个月内、6~12个月及12~24个月,试验组死亡率分别为2.90%(4/138)、2.33%(3/129)及2.70%(2/74),对照组分别为3.28%(4/122)、3.39%(4/118)及0(0/69),组间各时间段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88[95%CI(0.27,2.94),P=0.84]、0.71[95%CI(0.16,3.06),P=0.64]及4.73[95%CI(0.24,95.09),P=0.31]。结论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与术后患者死亡未见明显关联。
    • 王美玲; 符映均
    • 摘要: 目的:评价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对药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搜集对糖尿病患者自建库至2020年10月的提供药学服务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RCT,药学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SMD=-0.54,95%CI(-0.69,-0.39),P<0.001]、空腹血糖[SMD=-0.54,95%CI(-0.74,-0.34),P<0.001]、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率[RR=1.53,95%CI(1.16,2.04),P=0.003]、收缩压[SMD=-0.35,95%CI(-0.54,-0.16),P<0.001]、舒张压[SMD=-0.3,95%CI(-0.52,-0.08),P=0.0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SMD=-0.23,95%CI(-0.43,-0.03),P=0.024]、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SMD=-0.20,95%CI(-0.39,-0.02),P=0.031]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SMD=-0.39,95%CI(-1.00,0.21),P=0.2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SMD=-0.01,95%CI(-0.21,0.20),P=0.926]、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SMD=-0.28,95%CI(-0.59,0.02),P=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服务能帮助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LDL-C、TG水平。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显示,药师要从药学服务培训、频繁的药学干预、药物审查、关注年轻患者和HbA1C基线水平高的患者等方面入手,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 CROMPTON J; OSAGIE-CLOUARD L; PATEL A; 胡孔足(摘译)
    • 摘要: 髋关节保护体位包括限制屈曲、内收、内旋,常用于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预防脱位措施。作者分析了近6年里发表的论文,总共6900例后路全髋置换术患者。其中3517例术后采取保护体位,3383例术后不采取保护体位。两组脱位率没有统计学差异(2.2%vs 2.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