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膝关节病变

膝关节病变

膝关节病变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9953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基层医学论坛、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交流会、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等;膝关节病变的相关文献由381位作者贡献,包括易永忠、杨磊、胡汝贤等。

膝关节病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953 占比:99.67%

总计:50116篇

膝关节病变—发文趋势图

膝关节病变

-研究学者

  • 易永忠
  • 杨磊
  • 胡汝贤
  • 任春玲
  • 侯素娟
  • 刘云兰
  • 刘雪雁
  • 姚瑞颜
  • 安世林
  • 张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秀萍; 王桂娜; 林霞
    • 摘要: 膝关节是身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也是全身发病率最高的关节,常发生骨性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软组织损伤等病变[1].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临床治疗膝关节病变常用的手术方法[2],经TKA治疗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关节软骨破坏造成的关节疼痛,也可矫正关节畸形,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好转,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经TKA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DVT的形成一般无临床症状表现,但是DVT可能出现栓子脱落,脱落的栓子易导致致命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有研究发现,欧、美洲的骨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为2.22%~3.29%[4].而国内一项研究发现,初次TKA后7d内进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见DVT的发生率高达23.9%[5].因此,预防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意义重大.本研究以早期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护理策略干预预防TKA术后下肢DVT的形成取得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 刘静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联合高频超声(HFUS)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病变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100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SWE、HFUS及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膝关节病变情况,比较发生膝关节病变组与未发生膝关节病变组SWE检查相关指标[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和杨氏模量最小值(Emix)]水平及HFUS指标(髌上囊内滑膜厚度值、髌上囊积液深度)水平,分析SWE技术联合HFUS诊断膝关节病变的效能。结果:100例患者中68例发生膝关节病变,占68.00%(68/100),32例未发生膝关节病变,占32.00%(32/100);发生膝关节病变组Emean、Emax及Emix值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膝关节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膝关节病变组髌上囊内滑膜最厚值、髌上囊积液深度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膝关节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Emean、Emax、Emix、髌上囊内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单项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RA患者膝关节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10、0.796及0.772、0.793、0.924,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查诊断效能更理想。结论:SWE技术与HFUS检查均可用于诊断RA患者膝关节病变,且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的效能更高。
    • 曾宸; 陈海兰; 陈薇; 蔡吓明
    •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检查用于检查糖尿病患者关节病变情况及与血糖水平关系的价值。方法 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个关节),设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20名(240个关节),设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对两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并分析糖尿病患者膝关节病变与餐后血糖、糖尿病病程的相互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外侧滑囊积液、内侧滑囊积液及髌上囊积液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病程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膝关节滑囊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的膝关节病变率显著低于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病变与糖尿病餐后血糖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能准确、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膝关节早期病理改变,为早期诊治提供指导;且膝关节病变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餐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 龙花
    • 摘要: 目的:对螺旋CT三维重建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诊断进行研究,分析其检查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96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98例.对照组采用X线片检测,观察组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测.结果:研究组的诊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与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真实重现膝关节病变情况,有效的作为膝关节手术指征,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洪晓亮; 满毅; 戴杰; 郑川玉; 李杰
    • 摘要: 膝关节内紊乱是一组膝关节病变的症候群,涉及滑膜、软骨和半月板病变,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囊或韧带损伤等。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弹响、交锁、打软腿、膝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膝关节内紊乱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以膝关节镜术为首选,膝关节置换常用于关节间隙严重狭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2]。我院在膝关节内紊乱的治疗过程中,早期采用膝关节镜术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 植志坚; 刘晓真; 周广新; 李嘉懿
    •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友病膝关节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血友病患者设置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研究对象双侧膝关节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厚度、膝关节内彩色血流分级等指标,并对比不同严重程度的血友病患者的超声评分.结果 30例血友病患者共60个膝关节,检出55个膝关节滑膜增厚,54个膝关节髌上囊积液增厚,41个膝关节超声探及血流信号.病例组与对照组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厚度、滑膜彩色血流状况各级比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血友病患者间膝关节超声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检出血友病膝关节病变,且能够初步评估不同程度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建辉; 李宏护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病变中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6月纳入的膝关节病变患者74例分为两组,每组37例.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传统切开手术和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参照组明显降低;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膝关节病变治疗中,关节镜手术对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提高治疗有效率都是极为有利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
    • 贺方桥
    • 摘要: 目的:探讨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膝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膝关节清理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周及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其患膝的功能,减轻其临床症状.
    • 王泽芬
    • 摘要: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多种膝关节病变且效果已获得肯定的手 段,其治疗方法是利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类似人 体骨关节的假体置换被疾病或损伤破坏的关节面,治疗目的包括切除病灶、 改善膝关节疼痛症状和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等等,但要注意的是, 手术完成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在手术完成后还需要坚持护理康复,而 且护理康复措施是否得当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因此需要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医患携手促进患者尽早 康复。那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进行护理康复呢?
    • 杨斌
    •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膝关节病变的阶梯化康复治疗.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2例KB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接受阶梯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20 m步行疼痛和关节触痛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20 m步行疼痛评分、关节触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BD膝关节病变患者采用阶梯化康复治疗,可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