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132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3344篇;相关期刊365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全科护理、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等;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由30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军、季卫平、王波等。

膝关节置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0 占比:1.82%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3344 占比:98.16%

总计:54345篇

膝关节置换—发文趋势图

膝关节置换

-研究学者

  • 刘军
  • 季卫平
  • 王波
  • 刘星宇
  • 张逸凌
  • 吴昊
  • 宋长辉
  • 杨永强
  • 王岩
  • 马建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柴浩; 杨德勇; 张磊; 舒莉
    • 摘要: 目的:近年许多学者将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技术应用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然而相较于传统手术,3D打印个性化截骨技术能否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和疗效,仍存在较大争议。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下肢力线的准确性和疗效。方法:分别在中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Ovi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传统手术全膝关节置换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通过制定的检索式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775篇,最终纳入30项随机对照试验;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组相比,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组髋-膝-踝角偏差值(MD=-0.51,95%CI:-0.66至-0.36,P<0.00001)、冠状面股骨组件角偏差值(MD=-0.33,95%CI:-0.39至-0.27,P<0.00001)及偏差人数(RR=0.52,95%CI:0.44-0.63,P<0.00001)、冠状面胫骨组件角偏差值(MD=-0.21,95%CI:-0.32至-0.10,P=0.0002)、矢状面股骨组件角偏差值(SMD=-0.16,95%CI:-0.26至-0.07,P=0.00009)、冠状面胫骨组件角偏差值(MD=-0.21,95%CI:-0.32至-0.10,P=0.0002)、术后引流量(SMD=-1.11,95%CI:-1.49至-0.74,P<0.0001)、出血量(MD=-48.60,95%CI:-68.50至-28.69,P<0.0001)均显著降低,KSS功能评分明显改善(MD=3.29,95%CI:1.35-5.23,P=0.0009)。结论: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相比较传统全膝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技术,能获得更加准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
    • 游艾佳; 李文婕; 周俊丽; 李春
    • 摘要: 目的:近年来,全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率不断上升,术后伤口需要覆盖敷料以保护新生皮肤组织,选择一种安全性高的医用敷料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系统评价6种医用敷料对全髋、膝关节置换后伤口的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及Scopus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不同种医用敷料应用于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的研究,检索时限设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Stata 16.0、RevMan 5.4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水疱率进行网状Meta分析,对次要结局指标感染率、换药次数、红斑进行荟萃分析。结果:①纳入20项研究,包括14项随机对照试验和6项队列研究,共6474例患者,涉及传统敷料、薄膜敷料、泡沫敷料、银离子敷料、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藻酸盐敷料6种敷料;②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降低伤口水疱概率由高到低为:藻酸盐敷料(98.6%)>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75.4%)>薄膜敷料(45.0%)>泡沫敷料(37.4%)>银离子敷料(26.3%)>传统敷料(2.0%);③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率和换药次数方面,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优于传统敷料[OR=0.36,95%CI(0.23,0.58),P0.05)。结论:对于全髋、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藻酸盐敷料在减少术后并发水疱率方面总体效果最佳,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在减少术后伤口换药次数和感染率方面总体效果最好,因此全髋、膝关节置换后可优先考虑应用这两种敷料,此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论证。
    • 刘晓英; 郭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预防膝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价值.方法 以84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19.05%(8/42)(P<0.05).观察组下地行走、直腿抬高、屈膝90°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降低,膝关节活动范围(RPM)量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评分升高,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A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45.23%(19/42)(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减少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
    • 王洁初(综述); 徐懋(审校)
    • 摘要: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之一[1]。在加速康复以及微创外科理念的推动下,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广泛开展,TKA术后住院时间逐渐缩短,TKA日间手术在我国已经具备成熟条件。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day surgery)是指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 h)之内完成[2]。
    • 马建宏
    • 摘要: 目的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镇痛、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TKA患者74例,性别不限,年龄60~65岁,BMI20~25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各37例。术前和麻醉24h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患者的儿茶酚胺(CA)、血清皮质醇(CORT)及血糖(GLU)应激反应指标。结果麻醉24h后,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气管插管全麻组,HR、MAP、SPO_(2)波动水平小于气管插管全麻组,CA、CORT、GLU水平低于气管插管全麻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TKA,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以及改善应激反应指标。
    • 王琦; 刘延锦; 蔡立柏; 郭丽娜
    • 摘要: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5年国内外膝关节置换领域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国内学者更全面的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15至2019年中英文膝关节置换领域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该领域文献的国内外发文量、作者机构、作者国别、共被引期刊及文献、关键词及研究热点等。结果:近5年有关膝关节置换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作者机构以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发文较多的国家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日本。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American volume》。中文关键词Burst值激增强度最高的是“骨科植入物”,英文关键词Burst值激增强度最高的是“deep venous thrombosis”。结论:近5年膝关节置换领域发文量不断增长,研究热点集中于静脉血栓的防治、围手术期的出血管理及护理干预。
    • 李雄; 罗腾; 马珍普
    • 摘要: 目的探讨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理念引导超早期精细化康复功能锻炼结合局部加压冷疗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采用IMB理念引导超早期精细化康复功能锻炼结合局部加压冷疗。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个月后,记录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肿胀值、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肿胀值、HS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肿胀值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肿胀值分别为(2.65±0.78)分、(0.82±0.27)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9±0.83)分、(1.64±0.4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SS总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HSS总评分为(79.63±10.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1±1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患者IMB理念引导超早期精细化康复功能锻炼结合局部加压冷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程度,有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刘欢欢
    • 摘要: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术前疼痛敏感性测试对其术后镇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均在术前接受数字疼痛阈值测量仪检测,并根据个体疼痛阈值分为A组(60~80 mV,21例)和D组(>80 mV,7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在静脉穿刺、抗生素皮试、血糖测试、关节活动幅度(ROMs)检查中的疼痛程度,采用情绪自评量表(DAS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和压力心理情绪状态,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系统从膝评分、功能评分两个方面评估患者膝关节的整体功能和形态。术后0~4天评价患者的VAS评分、镇痛要求和物理治疗进程,并与术前疼痛敏感性测试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术前疼痛敏感测试显示女性患者的疼痛阈值为(55.89±4.26)mV,显著低于男性患者(72.36±8.78)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阈值较低患者的抑郁、焦虑、压力水平均显著升高,DASS评分与疼痛阈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P膝关节置换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敏感度测试有助于预测患者术后的镇痛需求和功能恢复情况。疼痛阈值较低者应加强术前指导,完善围手术期的镇痛并适度延长物理治疗的时间。
    • 龙艳; 董丽娟; 严洁敏
    •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轻便、可计数、可调节负重力量,进行下肢主动功能锻炼的仪器并研究其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中山市中医院关节专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常规组和锻炼仪组,常规组按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康复训练,锻炼仪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下肢肌力康复锻炼仪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3 d,7 d、1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术后14 d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比较,锻炼仪组(2.52±0.89)d,常规组(3.24±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HSS评分比较:锻炼仪组术后3 d(60.54±5.02)分,7 d(66.78±4.89)分,1个月(71.88±4.88)分,常规组术后3 d(54.24±5.30)分,7 d(60.70±4.58)分,1个月(65.90±4.37)分,锻炼仪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ADL量表比较:锻炼仪组(91.20±3.23)分,常规组(84.90±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锻炼仪组(9.48±2.08)天,常规组(10.68±3.0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仪使用过程中,患者无不适感,操作简单,治疗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下肢肌力康复锻炼仪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能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生活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 刘夏曦; 宗志军; 黄丹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刺激仪引导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淮南市朝阳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因失访脱落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前行超声联合刺激仪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给予A组3.75 g/L罗哌卡因20 ml;给予B组3.75 g/L罗哌卡因20 ml,0.50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给予C组3.75 g/L罗哌卡因20 ml,0.75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比较各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视觉模拟评分(RVAS)及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PVAS),48 h内曲马多剂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6、12、24、48 h的Ramsay评分,术后2、6 h的Bromag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结果B组、C组患者术后6、12 h的RVAS、PVAS评分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2、6 h的Bromage评分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75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3.75 g/L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联合刺激仪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降低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有助于患者术后肌力恢复,安全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