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骨超声

肌骨超声

肌骨超声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3年内共计59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14778篇;相关期刊220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现代医用影像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会议暨贵州省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等;肌骨超声的相关文献由154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娟、姜丽、王庆甫等。

肌骨超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2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778 占比:99.51%

总计:115341篇

肌骨超声—发文趋势图

肌骨超声

-研究学者

  • 李娟
  • 姜丽
  • 王庆甫
  • 刘刚
  • 屠殿奇
  • 李丽
  • 修忠标
  • 刘晶
  • 宗晓健
  • 徐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超; 张佩佩; 徐朦婷; 李琳琳; 丁江涛; 刘西花; 毕鸿雁
    • 摘要: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腰椎稳定训练可以改善慢性下背痛患者多裂肌的肌肉形态,呼吸训练是否影响慢性下背痛患者的多裂肌形态暂无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腰椎稳定肌(多裂肌)肌肉厚度与横截面积改变的影响。方法: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2)、呼吸对照组(n=32)和核心对照组(n=32),呼吸对照组接受呼吸训练,核心对照组接受核心稳定训练,试验组接受呼吸训练合并核心稳定训练,治疗1次/d,20 min/次,5 d/周,持续10周。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肌骨超声观察记录患者腰椎稳定肌(多裂肌)的肌肉厚度与横截面积,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多裂肌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治疗后双侧L5多裂肌厚度和呼吸对照组与核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治疗后双侧L5多裂肌横截面积和试验组>呼吸对照组>核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2)应用肌骨超声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多裂肌的形态学变化,证实呼吸训练对腰椎多裂肌的厚度和横截面积均有改善作用,同时肌骨超声技术作为新的疗效观察工具,可以作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评估及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
    • 周玉兰; 袁德超; 李英; 高涛; 曾健; 尹崇仿; 杨基兰
    • 摘要: 背景: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能获得较满意疗效,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着肌骨超声的发展,为引导辅助骨折复位、提高复位质量及成功率提供了可能性.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辅助手法复位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2020年1-7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为单侧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高频超声引导下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徒手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采用改良Green与O'Brien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采用改良Sanniento评分评价影像学表现.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首次复位成功率、腕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评分差异.结果 与结论:①试验组首次复位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复位后即刻,试验组和对照组影像学评价优率分别为90.0%,6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复位后2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影像学评价优率分别为80.0%,5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复位后2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腕关节功能评价优率分别为10.0%,8.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复位后12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腕关节功能评价优率分别为90.0%,6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高频超声引导下对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并小夹板外固定,能够提高复位成功率和复位质量,改善患者后期腕关节功能.
    • 耿维; 陈瑛; 刘远; 许菡菡
    • 摘要: 目的分析肌肉骨骼超声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肌肉骨骼超声/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U/ultrasound/软组织损伤/软组织/皮下组织/肌肉/韧带/肌腱/半月板/soft tissue injury/soft tissue/sub⁃cutaneous tissue/muscle/ligament/tendon/meniscus”等为中、英文检索词,从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1410例应用肌肉骨骼超声诊断软组织损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肌骨超声诊断软组织损伤的敏感性Q值为91.41(P0.05),I2<50%。合并敏感性0.89(95%CI为0.82~0.93),合并特异性0.88(95%CI为0.82~0.92),合并阳性似然比7.3(95%CI为4.6~11.7),合并阴性似然比0.13(95%CI为0.08~0.21),合并诊断比值比58(95%CI为24~141)。sROC曲线下面积(AUG)大小为0.94(95%CI为0.92~0.96)。漏斗图显示纳入文献未见发表偏倚(P=0.5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研究选择的金标准是影响文献异质性的原因。结论肌肉骨骼超声对软组织损伤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肌骨超声应用于康复治疗、训练伤等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崔金花; 刘桂琴; 李宏涛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单侧冻结肩患者肌骨超声检测指标的变化,并对比不同病情患者疼痛、功能情况,为疾病的病情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21例单侧冻结肩患者,将其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800例健康人群,将其作为正常组,开展前瞻性研究。采用肌骨超声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肩后方关节囊厚度、盂肱距离进行检测并比较;比较疾病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肩后方关节囊厚度、盂肱距离及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典型病例肌骨超声检测图片。结果疾病组患者患侧肩后方关节囊厚度显著高于健侧及正常组研究对象左、右侧(P0.05);与健侧比,疾病组1期患者患侧盂肱距离显著延长,2期患者患侧肩后方关节囊厚度显著升高,患侧盂肱距离显著缩短;疾病组1期患者患侧肩后方关节囊厚度显著低于2、3期,且2期患侧显著高于3期,疾病组1期患侧盂肱距离显著长于2、3期,2期显著短于3期;疾病组3期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高于1、2期,且1期显著高于2期,VAS评分显著低于1、2期,且2期显著低于1期(均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期的单侧冻结肩患者肩功能、疼痛情况不同,其中1期和2期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逐渐严重,3期患者开始缓解,疼痛程度则随着分期的增加而减轻,通过肌骨超声测量肩后方关节囊厚度、盂肱距离,可为单侧冻结肩的临床分期的诊断提供参考。
    • 李英梅; 刘佳; 田哲; 戴冰冰; 岳庆雄; 陶文晖; 周瑜
    • 摘要: 目的研究肌骨超声与MRI对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的病情评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进行治疗的71例疑似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入选者均同时接受肌骨超声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肌骨超声检查对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高于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类风湿性指关节炎不同滑膜厚度分级患者CRP、RF、ESR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滑膜血流信号分级患者CRP、RF、ESR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活动期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低于非活动期,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肌骨超声与MRI对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的诊断效果相似,但肌骨超声能够通过滑膜厚度、血流信号以及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反映患者的炎性病变,在病情评估方面更具优势。
    • 杨蓓蓓; 王锡菊; 孙艳华; 刘莉红; 殷伟红; 于守君
    • 摘要: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规范化培训教学的相关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实习生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名,给予对照组常规培训教学,观察组为CBL教学法结合workshop,观察两组实习生对对自己肌骨超声诊断水平提高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肌骨超声扫查方法、超声解剖正确率、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以及总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肌骨超声教学的综合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自己肌骨超声诊断水平提高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CBL教学法结合workshop的实施,确保了实习生迅速了解肌肉以及骨骼的超声解剖理论知识,提高了其对常见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独立诊断能力,明显提高了肌骨超声培训的教学效果,实习生感到更加满意,因此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刘晶; 林巧璇; 卢莉铭; 郭泽兴; 刘洪; 张良志; 修忠标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兔股直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揭示针刀治疗KOA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选取6月龄新西兰雄性兔24只,体质量(2.0±0.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每组8只。改良Videman法左后肢伸直位石膏固定制动6周复制KOA模型,针刀组采用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松解股四头肌经筋病灶点鹤顶次、髌外上、髌内上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空白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不干预。治疗结束后1周,采用肌骨超声观察股直肌羽状角(pennation angle,PA),肌肉厚度(muscle thickness,MT),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及弹性应变率比值(atrain ratio,SR)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股直肌组织形态、肌纤维数量及平均横截面积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股直肌组织肌原纤维、肌节和肌丝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股直肌PA、MT和CSA均较空白组小(P<0.05),针刀组较模型组大(P<0.05)。模型组股直肌SR较空白组增大(P<0.05),针刀组较模型组减小(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股直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股直肌肌束排列紊乱,少量炎细胞浸润;针刀组股直肌肌束排列趋于整齐,炎细胞减少;模型组在固定视野内肌纤维数量较空白组增加(P<0.05),平均横截面积较空白组减小(P<0.05);针刀组在固定视野内肌纤维数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平均横截面积较模型组增加(P<0.05)。电镜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股直肌纤维整体排列欠规整,Z线断裂不连续;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股直肌纤维排列趋于整齐,Z线较整齐。结论: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松解股四头肌经筋病灶点能够有效改善KOA兔股直肌组织病理形态和结构,促进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修复和重建,这可能是针刀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之一。
    • 李芨慧; 李玉宏; 葛丽丽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GA患者72例,根据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28评分分为中高活动期组(35例)和低活动期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ESR、IL-6、DAS28评分。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ESR、IL-6、DAS28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ESR、IL-6对AGA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中高活动期组滑膜增生评分、血流信号评分、关节积液评分、骨侵蚀评分与总评分高于低活动期组,ESR、IL-6、DAS28评分也高于活动期组(均P0.75。结论:AGA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ESR、IL-6、疾病活动度均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AGA疾病活动度的良好评估手段。
    • 区瑞霞; 田钦南; 张梓浩; 黄松祥
    • 摘要: 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GA)早期诊断行肌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及我院总部4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GA组、选择同期45例其他关节炎患者为非GA组,两组均行肌骨超声扫描检查,对比患者受累关节状况、肌骨超声指标。结果:GA组肌骨超声扫描关节数量为56个,非GA组肌骨超声扫描关节数量为60个;GA组骨侵蚀发生率(13.33%,6/45)、聚集体(46.77%,9/45)、腱鞘炎发生率(15.56%,7/45)、痛风石发生率(26.67%,12/45)、双轨征发生率(55.56%,25/45),与非GA组相比,P<0.05。结论:早期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过程中选用肌骨超声,可将软组织肿胀、骨膜增生、骨侵蚀、腱鞘炎、聚集体、痛风石、双轨征、滑囊炎、骨化等状况清晰细显示出来,并且痛风石、聚集体及双轨征是痛风性关节炎较特异的超声征象,在痛风性关节炎与其他类型关节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储成凤
    •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肌骨超声(MSUS)辅助诊断肱骨外上髁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肘关节有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35例,将高频MSUS提示为肱骨外上髁炎的肘关节纳入观察组,对侧正常的肘关节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肘关节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包括伸肌总腱的厚度、肌腱内部回声情况、肌腱内部血流分布、肌腱附着处骨皮质等情况。结果两组肘关节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的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腱回声不均匀、局部回声减低的高频超声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内有无血流信号表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附着处骨皮质的改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内见小撕裂表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MSUS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