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膜改性

膜改性

膜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30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19899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功能材料、膜科学与技术、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化工分离技术交流与展示大会、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等;膜改性的相关文献由740位作者贡献,包括厉瑞亚、蔡俪晨霞、蔡剑勇等。

膜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9899 占比:99.98%

总计:419988篇

膜改性—发文趋势图

膜改性

-研究学者

  • 厉瑞亚
  • 蔡俪晨霞
  • 蔡剑勇
  • 安德鲁·贝克
  • 崔彦辉
  • 武俊伟
  • 席强
  • 李颖
  • 祖国晶
  • 童庆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温书; 张文娟; 杜海洋; 宋丹; 王少坡; 张宇峰; 张瑛洁; 薛正
    • 摘要: 传统超滤膜材料通常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导致制备出的纳滤膜存在水通量较低、膜污染严重等问题,而通过对纳滤膜进行改性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碳材料,其表面附着了大量的羟基、羧基以及环氧基等极性基团,将其应用于纳滤膜的改性,可有效提高纳滤膜的亲水性、脱盐率以及膜表面的抗污染性等.本文介绍了利用氧化石墨烯(GO)改性纳滤膜的几种常用方式与应用,探究了GO复合纳滤膜稳定性、亲水性、脱盐率以及抗污染性提高的机理,分析了氧化石墨烯(GO)改性纳滤膜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GO复合纳滤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指导.
    • 李红林; 沈舒苏; 吴逸; 张干伟; 白仁碧
    • 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具有多孔纳米结构的新型膜改性材料,因其复杂的几何形状、可调节的窗口尺寸、高的孔隙率以及优异的水热稳定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如水处理膜技术。本文以几种常用的MOFs纳米粒子为主,简述了MOFs独特的结构特点。介绍了MOFs改性膜在不同废水处理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以不同MOFs纳米粒子改性膜的制备方法、分离效果和可能的分离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在脱盐、重金属去除、染料去除和油/水分离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提出了MOFs改性膜在废水处理领域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MOFs改性膜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张献坤; 周东锐
    • 摘要: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高分子超滤膜的疏水性、易受污染限制了超滤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基于TiO_(2)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光催化这一特性,将其引入对高分子超滤膜进行改性,可增强膜的亲水性、使膜具有TiO_(2)的光催化性能,这对缓解膜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是有帮助的。而高性能TiO_(2)催化剂的制备,将使其对高分子超滤膜的改性效果更为明显。
    • 束弋昀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用水需求增多,工业废水问题严峻。离子交换膜技术是新型水处理技术,高效、环保,广泛应用于化工、废水治理、海水淡化等方面。探讨离子交换膜表面改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改性对污水的影响、膜改性的发展前景。
    • 何志琴; 陈盛; 李云
    • 摘要: 农村生活污水由于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较难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另外,部分缺水地区由于农村居民习惯生活污水被多次反复利用,导致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城市生活污水偏高。膜生物反应器(MBR)由于具有占地面积小、生化处理效率高和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MBR技术在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和国外分散生活污水的应用现状、膜污染控制及能耗优化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膜污染控制问题,建议从加强电场辅助控制膜污染,采用无机纳米材料对膜进行亲水改性和对污染机理深入探索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针对节能降耗问题,建议从控制曝气入手,优化整体能耗,降低运行成本,从而促进MBR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 靳巧如; 沈舒苏; 张干伟; 白仁碧
    • 摘要: 聚偏氟乙烯(PVDF)由于其良好的成膜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常被用于制备水处理膜,但由于其表面具有疏水性容易引起膜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致力于通过对膜进行适当的改性处理,以达到有效减污、提高膜处理工艺总体效率的目的.重点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水化层理论、空间位阻理论、界面工程理论、光催化氧化分解理论、抗菌性理论5种抗污染机理对PVDF膜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抗污染分离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 熊馨雅; 曾嘉; 董梦婵; 盖晓莉; 王宇飞; 郭瑾
    • 摘要: 利用多巴胺(DA)的自聚合特性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进行非共价改性,制备了多巴胺改性碳纳米管超滤膜(PDA/MWCNT),并对其抗污染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镜对PDA/MWCNT膜进行亲水性和化学组成的表征.选取大肠杆菌菌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改性条件对PDA/MWCNT膜抗污染性能及抗蛋白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A成功引入到MWCNT表面.DA与MWCNT交联时间为5h、DA浓度1g/L、MWCNT负载量2.17mg/cm^(2)时,MWCNT膜的接触角由改性前112.79°降至8.4°.改性后PDA/MWCNT膜表面的氧元素含量为改性前的2.9倍,膜的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膜通量较改性前提高1倍,膜的抗污染性能、抗菌性及抗蛋白黏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错流冲洗后的膜通量恢复率从56.62%增加到88.74%.
    • 李红林; 郝毅; 沈舒苏; 周晓吉; 白仁碧
    • 摘要: 氧化石墨烯(GO)因其具有丰富的羟基和羧基而被作为亲水改性剂应用于膜的制备.本研究通过向由聚偏氟乙烯(PVDF)与一种三嵌段共聚物(AP)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不同比例的GO,以制备具有高效油水分离性能的PVDF/AP/GO杂化膜,并考察了其对油水乳液的分离性能.研究发现,GO添加量为0.20%(质量分数)时的膜(M3)性能表现最佳,其在分离油水乳液时截留率较高(>98.9%),相对通量恢复率高于90.7%.此外,M3的纯水通量高达1090 L/(m^(2)·h).即使经过5次油水乳液循环过滤实验,截留率(>96%)和纯水恢复通量J_(c)(>879 L/(m^(2)·h))仍然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表现出优异的油水乳液分离性能.
    • 寇相全
    • 摘要: 超滤膜因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医药制品和食品工业的分离、浓缩以及纯化环节.然而,膜污染问题一直制约着超滤膜的进一步发展.在膜污染发生之前,可以通过化学改性(等离子改性、表面涂层包覆改性、共混改性)的方法来改善膜的防污性能.文章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超滤膜的污染形式以及改性方法.
    • 熊艳舒; 肖尧; 刘亦婷; 陆海勤; 李文; 李凯
    • 摘要: 介绍了聚多巴胺作为一种稳定的功能性纳米材料,可在各种材料表面形成多种多样的涂层的独特优势.另外分析了多巴胺的聚合机理、PDA涂层的制备、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影响沉积因素.重点介绍其化学改性在有机膜与无机膜的应用领域现状,展望了聚多巴胺在膜与膜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聚多巴胺在膜分离领域工业化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