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脉动热管

脉动热管

脉动热管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610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50006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制冷、制冷学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热管会议等;脉动热管的相关文献由1016位作者贡献,包括纪玉龙、马鸿斌、曲伟等。

脉动热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68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50006 占比:99.57%

总计:50224篇

脉动热管—发文趋势图

脉动热管

-研究学者

  • 纪玉龙
  • 马鸿斌
  • 曲伟
  • 史维秀
  • 杨洪海
  • 潘利生
  • 刘建红
  • 商福民
  • 屈健
  • 赵楠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洪海; 张苗; 刘利伟; 周屹; 沈俊杰; 施伟刚; 尹勇
    • 摘要: 实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纳米流体对脉动热管(PHP)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液率、浓度及加热功率显著影响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在小充液率(FR=30%)时,PHP更多是在重力辅助热虹吸管以及脉动热管的共同作用下工作,热阻较低,但容易烧干;添加GO纳米颗粒可改善流体传热性能,降低PHP热阻,延缓烧干;尤其在质量分数0.05%~0.08%、加热功率10~50W时热阻可比纯水降低38.1%~74.1%;在质量分数0.08%~0.1%时,烧干极限Q_(max)可比纯水提高33%。在大充液率(FR=80%)时,气相空间受限,流体运动阻力较大,PHP整体运行性能较差。添加GO纳米不能明显改善PHP传热性能,在高浓度(质量分数0.1%)时还会恶化传热性能。综合考虑热阻及烧干极限,PHP在中等充液率(FR=50%)时整体运行性能最佳;且存在一个合适的工作范围(质量分数0.03%~0.08%,加热功率20~105W),使PHP热阻比纯水下降18.9%~54.4%之间,强化作用明显。最后,在实验基础上,综合应用Ku、Pr、Ja、Bo、Mo等量纲为1数组合,拟合得到实验关联式预测GO/水PHP传热性能,适用于30%~80%充液率下,质量分数0~0.1%的GO/水纳米流体脉动热管
    • 张苗; 杨洪海; 尹勇; 徐悦; 沈俊杰; 卢心诚; 施伟刚; 王军
    • 摘要: 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是一种新型二维平面结构碳纳米材料,具有高导热性和强亲水性。通过实验研究GO纳米流体对脉动热管(PHP)启动及传热的影响。PHP是由3个弯头构成的闭式回路,采用垂直底部加热,功率范围10~105 W;冷凝段强制风冷。去离子水为基液,GO浓度范围0.02%~0.11%(质量分数);固定充液率约50%。结果表明:适当添加GO纳米颗粒可有效改善启动性能。当浓度为0.05%、0.08%时,启动温度可分别降低28.6°C(33.9%)、26.2°C(31.1%),启动时间分别缩短320 s(19.5%)、304 s(18.5%),启动过程更加平稳。GO纳米流体对PHP的传热强化作用与浓度及功率有关。当浓度在0.02%~0.08%范围、加热功率在20~105 W范围时,传热强化率在18.6%~57.1%之间,强化作用明显。在上述浓度范围(0.02%~0.08%)内,随着加热功率增加,热性能改善程度先增加,而后逐渐减少;加热功率为30 W时,热性能改善程度可达到46.1%~57.1%。最后,在实验基础上,综合应用Ku、Bo、Mo、Pr、Ja*等无量纲数组合,拟合得到实验关联式预测GO/水PHP传热性能。
    • 周屹; 杨洪海; 张苗
    • 摘要: 搭建脉动热管可视化试验台,获取管内流体运动的温度时间序列,进行关联维分析。根据加热功率不同,将管内流动分成几乎不运行、振荡、循环流动三种运动。关联维随嵌入维数的增加逐渐收敛,饱和关联维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值有明显差别。相比于壁温信号,管内流体的温度时间序列的关联维值更大,更能反应真实的运动情况。蒸发段的关联维略大于冷凝段的关联维,发现循环流动下,至少需要9个变量才能描述管内流动。
    • 赵佳腾; 吴晨辉; 戴宇成; 饶中浩
    • 摘要: 脉动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热管技术,由于其结构简单、传热性能好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热管理、太阳能集热、余热回收等热传输领域都极具应用潜力。高热通量器件、热能的利用和回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传热装置的传热性能和工况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内部两相流传热以及适应不同工况,结构多样的新型脉动热管应运而生。针对新结构脉动热管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强化传热性能的内部结构优化、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外部新结构及新结构脉动热管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后续的研究应该在明晰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出通用性的新结构脉动热管
    • 崔文宇; 蒋振; 郝婷婷; 温荣福; 马学虎
    • 摘要: 利用室温液态金属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工质的振荡运动,在脉动热管中形成液态金属微纳液滴分散的高热导率混合流体并提高其传热性能。本文将液态金属表面活性剂混合工质引入六弯管板式脉动热管中,在不同液态金属填充量和加热功率下开展可视化和传热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液态金属在表面活性剂混合工质中通过振荡自分散成球形液滴且相互之间不易发生合并,并在表面活性剂工质中留下粒径在410~520nm的纳米颗粒。传热性能方面,液态金属填充量在20%~25%时,液态金属球形液滴的黏度高、质量大,会阻碍混合工质的振荡运动从而降低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填充量在5%~10%时,混合工质耦合了液态金属的高热导率特性,有效提高传热性能,热阻最多降低11.21%。
    • 张东; 侯宏艺; 李庆亮; 邬江昊; 徐宝睿; 安周建; 王林军
    • 摘要: 为深入探究在非均匀热流密度条件下不同操作参数对脉动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而拓宽脉动热管使用场景,设计并搭建了一种非均匀热流密度下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脉动热管主体装置、加热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数据测量采集装置、充注工质及抽真空装置。之后进行了实验稳定性测试,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充液率为50%和70%的情况下,选用乙醇、HFE-7100两种工质,分别进行了加热功率为40~140 W、无量纲热差为0~0.56的实验测试,对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蒸发段温度及内部压力波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均匀热流密度下,当加热功率较小时HFE-7100工质表现出更低的运行热阻;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乙醇和HFE-7100工质在50%和70%充液率下运行热阻逐渐接近。非均匀热流密度下,随着无量纲热差的增加,脉动热管表现出低于和接近均匀热流密度下的运行热阻,且高充液率的脉动热管在启动和运行时,能够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及传热性能。在非均匀热流密度下,70%充液率的脉动热管装置存在一个无量纲热差临界值0.33,大于该值后,管内不同热流密度侧气液相工质能够较快地打破平衡,改善管内循环流动状态,并降低运行热阻。乙醇工质在均匀热流密度加热时,高充液率下管内存在大量长液塞,容易出现工质流动停滞现象。非均匀热流密度加热时,由于装置加热段存在高热流密度侧,使得不同弯头的管内工质移动方向具有一致性,减少内部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停滞和反向,从而可以在一定无量纲范围内提升脉动热管装置的传热性能。
    • 战洪仁; 史胜; 张倩倩; 王立鹏; 才月; 吴霖; 于胜利
    • 摘要: 为了研究混沌特性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搭建了闭式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台.通过实验测量了以水为工质的管式脉动热管在风冷条件下不同倾角(30°、45°、60°、90°)与不同加热功率(15 W、30 W、45 W、60 W、75 W、90 W、105 W)下各测温点处的壁面温度,研究了倾角与加热功率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蒸发段与冷凝段管壁温度(θ4和θ13)的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用Matlab程序绘制了混沌吸引子图,计算了各工况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脉动热管混沌特性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90°倾角范围内,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脉动热管的总热阻逐渐减小,蒸发段传热系数增大;在较大加热功率下,倾角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很小,而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混沌性越强传热性能越好.
    • 池日光; 郭子瑞; 公绪金
    • 摘要: 针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发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上部加热/底部冷却型L形脉动热管。该脉动热管具有加热段长、冷却段和绝热段短的特点。研究了在供热量为10~30 W,冷却水温度为20~30°C,甲醇充液率为7.1%~21.2%条件下L形脉动热管启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充液率的增加,该脉动热管的启动温度呈增大的趋势,而热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随着加热量的增加,启动温度、启动时间和热阻均呈减小的趋势。当充液率为10.1%~14.1%时,在10~20 W的加热量和25°C冷却水条件下电加热板的平均温度保持在54.7°C以内,表明L形脉动热管能够充分保障电动汽车电池正常工作所需温度,且显示出良好的启动和传热性能。
    • 文雯; 刘家驹; 周思杰; 张平
    • 摘要: 脉动热管被认为是超高热流密度功耗的工况中最具前景的散热元器件之一,与逐渐发展成熟的纳米技术一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散热设备中,因此探究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运行与热特性变化机理十分重要。通过采用外加磁场的方法来强化纳米磁流体脉动热管传热的实验研究,搭建了纳米磁流体脉动热管的传热测试可视化实验台。分别测量了在磁场为25、5、1、0 mT以及在2种不同磁场方向(脉动热管蒸发段的正后方与正下方)作用下,板式脉动热管的温度分布和传热速率,研究了纳米磁流体、热负载功耗、磁感应强度与磁铁摆放位置等因素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四氧化三铁/乙醇纳米流体作为工作流体,在磁场作用下可以显著强化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其中置于脉动热管蒸发段正下方的永磁体能够更多地优化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这可为超高热流密度功耗的工况提供借鉴指导。
    • 战洪仁; 王昕宇; 王立鹏; 于胜利; 范晓雷
    • 摘要: 为提高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提出了一种将文丘里管段与脉动热管相结合新型脉动热管,分别将文丘里管段布置在蒸发段、冷凝段、绝热段,利用文丘里效应促进脉动热管中工质的循环,并运用Fluent数值模拟中的VOF(volume of fluid)模型,从压差、温度等因素,研究了新型闭环脉动热管(closed-loop pulsating heat pipe, CLPHP)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流密度下,文丘里脉动热管的启动时间均比普通脉动热管启动时间短,其中3号(文丘里管段位于蒸发段)脉动热管启动时间最短;在小输入热流密度下,由于文丘里脉动热管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小幅振荡,使其热阻均小于普通脉动热管,在32 238 W/m^(2)时,3号脉动热管换热性能最佳。在输入热流密度大于32 238 W/m^(2)以后,文丘里脉动热管的热阻均大于普通脉动热管热阻。新型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的研究为小输入热流密度脉动热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