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泡灌洗液

肺泡灌洗液

肺泡灌洗液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8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7146篇;相关期刊306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全国第十九次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肺泡灌洗液的相关文献由2243位作者贡献,包括尚云晓、张晗、李佳等。

肺泡灌洗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1 占比:7.50%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28%

专利文献>

论文:7146 占比:92.22%

总计:7749篇

肺泡灌洗液—发文趋势图

肺泡灌洗液

-研究学者

  • 尚云晓
  • 张晗
  • 李佳
  • 刘宁
  • 刘建华
  • 刘晓丹
  • 吴澄清
  • 孙宇星
  • 张慧玉
  • 张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怀佳萍; 蒋晨琳; 邓鸿胜; 叶晓华
    • 摘要: 背景目前临床上缺少实用有效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可复张性评估方法。目的探究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对ARDS患者肺复张(RM)潜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ICU收治的需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RM前及RM后第3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检测BALF中白介素(IL)-6、IL-8、IL-10水平,肺部超声评分(LUS)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根据RM前后LUS差值(ΔLUS)是否大于5分分为RM有效组(RM-E组)及RM无效组(RM-N组),比较两组患者BALF中炎性因子变化;分析两组RM前后炎性因子差值(ΔIL-6、ΔIL-8、ΔIL-10)和ΔLU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LF炎性因子差值对RM潜能的预测价值。结果RM-E组患者38例,RM-N组患者24例,RM前两组患者的LUS及BALF中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PEEP)、平台压(P_(plat))、吸入氧浓度(FiO_(2))及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ALF中IL-6、IL-8、IL-10水平及PaO_(2)/FiO_(2)RM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后两组患者的ΔIL-6、ΔIL-8、ΔIL-10及ΔLU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ΔIL-6预测RM潜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70.8%。结论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尤其是IL-6对评估ARDS患者RM潜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汤荣宁; 张晶晶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小儿重症肺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肺泡灌洗液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前、通气1周后检测患儿的血气相关指标、相关炎症因子,以及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巨噬细胞的水平。结果机械通气1周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机械通气前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_(2))较机械通气前上升,且观察组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1周后,两组患儿肺泡灌洗液中的sTREM-1、巨噬细胞水平,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相比,传统潮气量的机械通气治疗更有利于重症肺炎患儿的氧合作用,且不会加重肺部炎症损伤。
    • 刘珍; 邓卫平; 王强; 郑文龙; 常东
    • 摘要: 蠊缨滴虫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常寄生于蟑螂的后肠道,人可通过接触螳螂的排泄物而被感染。蠊缨滴虫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征具有非特异性,老年人、器官移植患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为易感人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蠊缨滴虫分子诊断标准,只能依靠形态学鉴定要点对其进行诊断。
    • 米婷; 王雅宁
    • 摘要: 目的:探索气管镜下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在鉴别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肺癌患者(M组)、20例肺部非肺癌肺部疾病患者(MN组)以及同时期进行体检的18例健康人群(N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三组研究对象咽部以及肺泡灌洗液的菌群特征,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微生物菌群的物种丰度差异;同时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找出临床上肺癌患者确诊的潜在标志物。结果:对于咽部微量菌群而言,M组患者Shannon以及Simpson指数明显低于N组、MN组(均P<0.05);常见的菌门分别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与梭杆菌门,N组患者厚壁菌门与梭杆菌门丰度与M组、M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肺泡灌洗液微量菌群而言,N组患者Shannon以及Simpson指数明显高于M组、MN组(均P<0.05);常见的菌门分别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与螺杆菌门,N组患者厚壁菌门与梭杆菌门丰度与M组、MN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MN组患者放线菌门丰度与M组、N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过筛选和挖掘三组间菌群存在差异且找出三个潜在标志物分别是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硒单胞菌属,根据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菌属诊断鉴别肺癌的价值最高。其中他们的准确度分别是0.93、0.88、0.66;精度分别是0.88、0.75、0.63。结论: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用来预测诊断肺癌是有一定运用价值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硒单胞菌属可作为肺癌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 张旭; 胡溢; 倪土
    • 摘要: 周围型肺部肿块早期多无症状,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时很难区分其良恶性,周围型肺部肿块通过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的诊断价值也不高[1-2]。超声或者CT引导穿刺活检进行传统病理学检查多可明确诊断,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周围型肿块样肺结核病理多表现为肉芽肿性炎,抗酸染色、涂片及培养均呈菌阴性时诊断依然较为困难,而且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所需周期长、敏感性差[1-2]。
    • 王传; 顾晓静; 史金英; 夏静荣; 陈洁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量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在肺部感染中获取病原学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送检的89例肺部感染患者,比较不同量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获取病原学的阳性率;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与传统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检测病原体的分布、病原体检测的准确性比较;肺泡灌洗液的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获取病原学单一菌种和混合菌占比的比较。结果89例患者中不同量肺泡灌洗液分为120 ml和60 ml,获取高通量测序结果阳性率(62.0%vs 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病原体阳性率高于传统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61.1%vs 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的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单获取病原学单一菌种(61.5%vs 85.7%)和混合菌种(36.5%vs 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灌洗液的高通量测序获取病原体的准确性更高。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对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检测较为敏感、诊断相对准确,可提高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尤其是对于耐药细菌、混合菌及罕见菌,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更高的指导意义。
    • 李江蕾; 施勇; 任鸿芋; 刘玲艳; 樊亚雄
    • 摘要: 目的探讨mNGS对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价值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院住院并送检mNGS的肺部感染者19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mNGS结果以及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mNGS检测阳性率为73.68%,显著高于传统培养(47.37%,P<0.05);mNGS检测出2种及2种以上的病原体比例为52.6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人类疱疹病毒4型、人类疱疹病毒7型、细环病毒、星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发现影响mNGS检测阳性率的因素。结论mNGS对肺部感染病原体检出率高,受干扰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素娥; 高欣; 刘胜岗; 龙静; 周丽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2日至2021年2月20日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痰液及肺泡灌洗液(BALF)结核分枝杆菌(MTB)抗酸染色涂片法、MTB培养法和BALF TB-DNA、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mNGS检测的疑似肺结核患者,共纳入疑似肺结核155例,其中,肺结核95例,非肺结核60例(感染性疾病54例,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恶性肿瘤5例)。以最终诊断为参考标准,计算BALF mNGS与不同诊断方法诊断效率的差异。结果BALF mNGS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为57.89%(55/95),特异度为100%(60/60),阳性预测值为100%(55/55),阴性预测值为60%(60/100)。mNGS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明显高于痰涂片法(27.37%,26/95)和痰培养法(30.53%,29/95),也显著高于BALF涂片法(15.79%,15/95)和BALF培养法(20.00%,1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BALF Xpert法(58.33%,21/36)和BALF TB-DNA(50%,31/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BALF mNGS技术可准确、快速测定肺结核患者,较传统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与BALF Xpert和BALF TB-DNA相比,具有同样的诊断效能。
    • 樊亚丽; 漆沄; 孙欣荣; 贺双
    • 摘要: 目的对21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在肺结核病中诊断价值,试寻找一较好的诊断方法。方法此研究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的219例疑似为肺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肺泡灌洗液作为标本,对其进行结核杆菌RNA、培养、涂片检查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对比四种检测方法,评价各自在肺结核病中诊断价值。结果疑似为肺结核的219例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肺结核的有113例,非肺结核的有106例,均行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RNA检查、培养、涂片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四种检测方法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灵敏度分别为74.3%,45.1%,39.8%,85.0%;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RNA、培养、涂片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特异度分别为99.1%、98.1%、98.1%、93.4%。结论本研究显示将肺泡灌洗液进行T-SPOT.TB检测对肺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不能仅单靠此方法结果来诊治,还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的改变甚至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来共同诊治,从而提高诊断肺结核病灵敏度和特异度,减少误诊及漏诊率,一同作为诊断结核病的依据。
    • 徐迎春; 李北方; 张志刚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病情进展和肺外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同期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18例为对照组。根据MPP患儿治疗7 d内的效果将患儿分为普通MPP组(n=42)和难治性MPP组(RMPP组,n=24),RMPP组患儿根据是否有肺外损伤分为肺外损伤组(n=10)和无肺外损伤组(n=14),比较各组间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MGB1与RMPP及肺外损伤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界限值。结果与对照组[(3.14±2.25)μg·L^(-1)]相比,MPP患儿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RMPP组[(14.07±7.51)μg·L^(-1)]显著高于普通MPP组[(9.61±6.71)μg·L^(-1)](P<0.05),肺外损伤组[(18.22±7.74)μg·L^(-1)]显著高于无肺外损伤组[(11.10±5.42)μg·L^(-1)](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HMGB1是MPP患儿进展为RMPP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4.049(1.122~14.610),P=0.033],也是RMPP患儿合并肺外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680(1.444~19.262),P=0.02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诊断RMP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66,最佳截点值为9.92μg·L^(-1),评估RMPP患儿合并肺外损伤的AUC为0.814,最佳截点值为14.43μg·L^(-1)。结论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对于MPP患儿的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