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504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6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05518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热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等;红树植物的相关文献由1109位作者贡献,包括林鹏、廖宝文、林文翰等。

红树植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6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5518 占比:99.65%

总计:105886篇

红树植物—发文趋势图

红树植物

-研究学者

  • 林鹏
  • 廖宝文
  • 林文翰
  • 王友绍
  • 梁士楚
  • 姜仲茂
  • 彭逸生
  • 郑松发
  • 陈桂珠
  • 陈玉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必婷; 吴炜城; 周董董; 邓小林; 张世清; 袁靖喆; 徐静; 郭志凯
    • 摘要: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是新型天然产物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化合物,对两株红树内生真菌Phomopsis sp.DHS11和Aspergillus fumigatus JRJ111048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综合利用正/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分别记为化合物1~9.利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igh resolu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HRESIMS)、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旋光、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1~9依次为norpestaphthalide C(1)、norpestaphthalide A(2-a)、norpestaphthalide B(2-b)、7-hydroxy-3-(2-hydroxy-propyl)-5-methyl-isochromen-1-one(3)、alternaroside B(4)、细胞松驰素B(5)、啤酒甾醇(6)、5-羟甲基糠醛(7)、N-(4-羟基苯乙基)-乙酰胺(8)和3,5-dihydroxybenzoic acid(9).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发现的新型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化合物4是首次从Phomopsis sp.属真菌中分离得到的脑苷脂类化合物.对化合物1~9进行体外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老年痴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5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活性.研究结果为深入挖掘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新型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
    • 周丽丽; 郑焰英; 李树斌; 吴亚岚; 郑茹萍; 潘辉
    • 摘要: 为明确不同红树植物养分重吸收状况,以福建漳江口拒盐红树秋茄和木榄、泌盐红树白骨壤和桐花树为对象,测定成熟叶和衰老叶中N、P、K、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4种红树植物成熟叶(Zn除外)、衰老叶(Cu除外)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衰老叶N、P、K、Cu、Zn含量均低于成熟叶,为正转移,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5.88%、38.35%、44.27%、35.78%和66.91%;衰老叶Mg、Fe、Mn(木榄除外)含量高于成熟叶,为负转移,平均转移率分别为-120.56%、-45.93%和-30.25%。泌盐红树(白骨壤和桐花树)N和P重吸收效率显著低于拒盐红树(秋茄和木榄)(P<0.05),而泌盐红树的K重吸收效率显著最高(P<0.05)。不同红树植物养分重吸收效率与其成熟叶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Mg除外),与其衰老叶均呈负相关关系。综上可知,不同红树植物对不同养分的重吸收具有特异性,秋茄和木榄通过较高的N、P重吸收效率适应滨海的特殊生境,而白骨壤和桐花树则通过提高凋落物的N、P、Mg、Cu、Zn输入,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作出正反馈。
    • 肖琳; 乐易迅; 孙维红; 张培兰; 邹双全
    • 摘要: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能积极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为了解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HDACs基因是否参与非生物胁迫,对秋茄和桐花树进行了HDACs全基因组鉴定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秋茄和桐花树中分别鉴定出13和11个HDACs家族成员,分为RPD3/HDA1、SIR2和HD2共3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都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的结构域。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秋茄和桐花树HDACs进化均以纯化选择为主。启动子分析发现,秋茄和桐花树HDACs具有多种类型顺式作用元件,其中以激素和光响应相关的元件为主。对无规则卷曲占比高达65%的HD2亚家族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其序列N端都缺少保守五肽基序(MEFWG)保守区域,且多被酸性或碱性氨基酸包围。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HD2亚家族聚类紧密的KcHDT2和AcoHDT1基因在根和果实中高表达,而HD2基因多是参与植物调控耐盐、缺氧及抗强光等胁迫过程的基因。综合分析可知,秋茄和桐花树HDACs家族成员在结构及功能上兼具保守性和特异性,HD2亚家族成员在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潜在功能。
    • 曾志浩; 袁宗胜; 黄晓南; 刘芳
    • 摘要: 选取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红树植物的根、茎、叶部组织,分离各组织的内生真菌,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后进行ITS鉴定。结果显示:从红树植物样本中共分离出139株内生真菌,分属于7纲15目17科32属。从秋茄、桐花树、白骨壤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分别占据了总菌数的34.53%、28.78%、36.69%,其中以青霉属、芽枝孢属、拟茎点霉属、间座壳属为优势菌属。在不同组织样本中,以茎部分离出的内生真菌数量最多,并且鉴定出的种属数量也最多,其次为根部,叶部最少。分布在不同植物及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和多样性。
    • 邓秋香; 郭国; 潘良浩
    • 摘要: 红树林植物群落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红树林是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典型的湿地植被。为全面掌握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红树林植物群落类型与特征,根据遥感影像及无人机拍摄影像获取公园内红树林分布岸线及分布面积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判断红树林中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边界;布设6条调查断面,设置样方进行红树林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红树林植物群落分布与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19种红树植物,包括5个群系15种群丛类型;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系分布面积最大,具有原生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公园兼具河口型和开阔海岸型环境,形成了相对独特的红树林群落和演替结构。该研究结果可为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 江鎞倩; 李瑞利; 沈小雪; 张志; 张月琪
    • 摘要: 基于盐度和潮汐淹水对红树植物筛选和定植的重要作用,选择5种中国造林工程中常用的红树植物,采用文献检索和荟萃分析方法,探究其耐盐–耐淹性。结果表明:白骨壤(Avicenniamarina)的耐盐–耐淹性最强,能够生长于高盐度(40‰)和长时间淹水(16h/d)环境中;秋茄(Kandeliaobovat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具有较强的耐盐–耐淹性,能够生长于中盐度(30‰)和较长时间淹水(12h/d)环境中;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耐盐性较低,能够生长于低盐度(20‰)环境中,前者可种植在较长时间淹水(12h/d)区域;超过单一盐度或淹水胁迫耐受限度时,复合胁迫会降低红树植物的耐受性;在实际造林应用中,白骨壤、秋茄和桐花树具有较强的耐盐–耐淹性,适合中国南部沿海的红树林宜林地。最后,提出相应的工程应用对策,可为中国红树林的精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曾志浩; 袁宗胜; 陈雪莹; 林鸿艳; 黄晓南; 刘芳
    • 摘要: 【目的】研究秋茄、白骨壤、桐花树等3种红树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阐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红树植物的生长及其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提取3种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及同一区域非根际土壤宏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1)4组土壤样本共鉴定出细菌39门、55纲、126目、244科、511属,非根际土壤样本OTU数目大于3组红树植物土壤样本,同时其在观测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上也表现出了更高的丰富性与多样性;(2)4组土壤样本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大于6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4组土壤样本之间相比较,秋茄根际土壤样本中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有更高的丰度,桐花树根际土壤样本里变形菌门的丰度有一定优势,白骨壤根际土壤样本里拟杆菌门的丰度高于其他3组。非根际土壤样本里的芽单胞菌门略微占有优势,但是其在拟杆菌门的丰度却低于3组根际土壤样本;(3)PCA分析发现桐花树与白骨壤根际土壤的群落组成较为接近,4组样本的根际细菌群落对应的COG类目大致相同。【结论】红树植物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有更高的多样性,不同红树植物的重要作用类群不同。
    • 苏柏予; 张维仕; 王友绍
    • 摘要: 以自然种群高程分布为根据,选择对潮汐浸泡耐性存在一定差异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实验树种。对3种红树幼苗进行为期0d、1d、3d、5d、7d、14d的水淹处理,测定其根部组织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抗坏血酸氧化酶(ascorbic acid oxidase,APX)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水淹处理会导致植物根部组织受低氧胁迫从而破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产和消除的平衡,ROS大量累积给植物带来氧化损伤。实验测定与清除ROS有关的酶指标,结果表明POD活性在1d至14d的水淹周期内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与POD参与活性氧以及乙醇、乳酸等有毒物质的反应有关。CAT、SOD、APX活性均呈现应激上升后下降趋势,由此推断该系列抗氧化酶在水淹胁迫发生前中期对消除红树植物根部组织大量产生的活性氧具有重要意义。抗氧化酶系在3种红树植物中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仍呈相似的变化趋势。通过层次聚类法对各项酶活性指标分析后发现,白骨壤抗氧化酶系的活性模式与木榄和桐花树的存在一定差异,但没有发现木榄与桐花树抗氧化酶系统表达模式的明显差异。本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红树林对水淹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谢勇; 王友绍
    • 摘要: 研究了四种红树植物红海榄、秋茄、木榄、角果木幼苗在不同浓度重金属水溶液胁迫28天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包括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和氧化损伤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植物叶片内的SOD、POD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10倍重金属水溶液中的红海榄,5倍重金属水溶液中的秋茄和木榄,以及1倍重金属水溶液中的角果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酶活性,能有效清除活性氧,减小氧化损伤。在同等浓度重金属水溶液处理下,MDA含量结果显示红海榄受损程度最轻,秋茄、木榄受损程度居中,角果木受损程度最重。红海榄抗重金属胁迫能力强于秋茄、木榄,角果木抗重金属能力最弱。上述四种红树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结果说明红树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这对于我国红树林生态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潘德胜; 李晓强; 张勋; 王柳南
    • 摘要: 众多研究表明,红树植物能够吸收重金属元素和氮、磷、钾等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并且能够在淡水中种植.基于对红树植物各方面的作用研究,论述将红树植物引入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其带来的经济前景,以期能够为海绵城市景观工程多样化发展和红树林对污水治理的研究积累经验和案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