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筵席

筵席

筵席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四川统一战线、餐饮世界、四川烹饪等; 筵席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林传和、朱永瑜、贺习耀等。

筵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99.29%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71%

总计:281篇

筵席—发文趋势图

筵席

-研究学者

  • 林传和
  • 朱永瑜
  • 贺习耀
  • 杜莉
  • 丁玉勇
  • 何君林
  • 沈涛
  • 王赛时
  • 陈洪华
  • 吴锦荣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吉莉安·莱利; 向垚(译)
    • 摘要: 烹饪的艺术彰显在食谱书和家庭账本中、在菜单和购物清单中、在考古学中的发现里、在厨房和餐厅的建筑结构里,以及文学里关于菜肴的描绘之中。但是也许,关于我们吃了什么,怎么吃的最鲜活诱人的例子,正隐藏在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作品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 董娜
    • 摘要: “筵席”与古人的祭祀和礼俗活动密切相关,本义表示铺地藉坐的垫子,随着桌椅板凳出现,人们摆脱了席地而坐的旧习,“筵席”词义发生了改变,成为一种聚餐的方式,是包含着饮食和社交的礼仪活动,“筵席”在隋唐时兴起,明清时得到广泛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本文从“筵席”的起源、演变和形制三个方面进行考释,全面考察词汇的发展变化,以期丰富对“筵席”的研究。
    • 晃荡范
    • 摘要: “—顿让人吃得有些惆怅的川菜筵席菜”2020上海米其林指南发布时,川菜餐厅玉芝兰上榜米其林一星,引起一片争议。有人说川菜不能脱离麻辣,也有人直接说就是味道不好。这次趁着兰师傅本人在店里掌厨,又有地头蛇大佬裸食一起边吃边聊的时候,来了一次成都老店。一顿两个半小时的午饭。
    • 慧文
    • 摘要: 疫情期间,复工的人们执行分餐制以防范交叉感染。其实,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而西方文明中最早的饮食文化则是合餐。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周朝人"筵席"分餐说来奇妙,如今普遍采用分餐制的西方在其文明发源中心——罗马一开始采用的是合餐,而今天喜欢共举箸的中国,却在西周时就成为筵席分餐文化的先行者,甚至连"筵席"一词,本身也有分餐的意思。
    • 摘要: 史料记载,中国最迟在周朝时,就己经实行了分餐制。在准备宴会之前,会在地上铺设一块大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地方再放一块小的坐垫,叫“席”。筵席上放着食案,食案上放着盛放食物的器具。举行宴会时,不分贵贱、宾主,大家各自享用一份食物。这就是标准的分餐制。
    • 摘要: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帝第四次巡幸江南。这一次南下,乾隆住进了苏州织造普福家中。普福难得有亲近皇帝的机会,又深知乾隆热衷南菜,当然吩咐自家厨师拿出看家本事,将最拿手的美味佳肴献上。一日,在晚膳筵席上,有几道菜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他指着菜品说:“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这几个菜朕在宫里都尝过,可是爱卿家的这几个菜,远超御厨水准,朕很喜欢,是何人所作?”
    • 王太生
    • 摘要: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上说,“美食不如美器”。这个精于饭食门道的才子觉得,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就要用碗,该用盘的就要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此言不虚。杜甫早在千年前就察识此理。“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他在吟唐代宫廷筵席的诗中说,驼峰虽是美味,烹好后要用翠绿色的玉釜来装:清蒸鱼让人垂涎欲滴,须得透明的水晶盘子相匹配。
    • 王太生
    • 摘要: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上说,"美食不如美器"。这个精于饭食门道的古代老头儿觉得,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就要用碗,该用盘的就要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此言不虚。杜甫早在千年前就察识此理。"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他在吟唐代宫廷筵席的诗中说,驼峰虽是美味,烹好后要用翠绿色的玉釜来装;清蒸鱼让人垂涎欲滴,得有透明的水晶盘子盛才匹配。
    • 齐吉祥; 睡大宝(图); 蒙阳(图)
    • 摘要: 现在人们往往将参加一些盛大的聚餐场合称为去吃筵席。然而你知道吗,筵和席并不是食物,而是大小、粗细不同的两种席。那么筵席为什么成了宴会的代名词呢?这就要从2000年前甚至3000年前,我国的家具和人们吃饭的习俗讲起了。
    • 周晓燕
    • 摘要: 中国筵席萌芽于虞舜时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饗”象形可知,宴飨是许多人围绕着大型的盛食器跪坐而食的饮食聚会活动,其关乎祭祀、礼俗、起居、社交等诸多方面。它是中国烹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智慧结晶。《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设立名宴卷,主要对名宴的基本知识、历史面貌、理论成就和最新成果做系统化的梳理和丰富,帮助人民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名宴的整体发展状况。名宴卷主要介绍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知名筵宴。入选的筵宴主要通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烹饪饮食相关协会和部门的推荐,以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筵宴,旨在充分体现中华饮食文化不同区域宴会的饮食风格、人文习俗、历史典故、文化价值和现代社会餐饮健康发展的经营取向。现介绍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宴词条,以飨读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