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立地分类

立地分类

立地分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8880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福建林业科技、贵州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第16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等;立地分类的相关文献由35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志云、蔡学林、何方等。

立地分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8880 占比:99.76%

总计:69043篇

立地分类—发文趋势图

立地分类

-研究学者

  • 张志云
  • 蔡学林
  • 何方
  • 刘明国
  • 欧阳勋志
  • 浦瑞良
  • 乔一娜
  • 兰士波
  • 冯德鸿
  • 刘建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云鹤; 周旭; 司剑华
    • 摘要: 为了解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以西宁市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确定了影响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的3个立地主导因子,并将样地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建立油松人工林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对西宁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宁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优等级的占29.17%、中等级的占50%、差等级的占29.83%,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
    • 肖锐; 杨凯; 张文达; 周志军
    • 摘要: 在红皮云杉分布区内,调查和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理论,筛选出土层厚、坡度为主导因子,划分出不同栽植区内主要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对立地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不同立地、年龄的林分生长变化规律,以密度效应为理论基础,建立林分经营密度表。
    • 庞宏东; 李玲; 杨代贵; 唐万鹏
    • 摘要: 【目的】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揭示泡桐生长与立地因子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是在南方丘陵山地进行泡桐推广种植的前提,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山地泡桐大径材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115块泡桐人工林标准样地调查数据,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各立地因子对泡桐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胸径与年龄的关系,应用导向曲线方法推导编制了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并以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对所划分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1)影响泡桐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中,重要性排序为:坡向>石砾含量>海拔>土壤质地>坡度>土壤容重>坡位,坡向和石砾含量是影响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的主导因子。2)以坡向和石砾含量2个主导立地因子对泡桐人工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最终将南方丘陵山地泡桐人工林的立地类型划分为12个类型。3)对数曲线方程D=2.696 1+22.528 7lg A是合适的导向拟合曲线,经χ2检验和落点检验证明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合格。4)应用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对南方丘陵山地泡桐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处于较高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39.13%、处于中等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38.26%、处于较差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10.43%。【结论】南方丘陵山区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阴坡低石砾含量、半阴半阳坡低石砾含量和半阴半阳坡较低石砾含量这3个立地类型生产潜力最高,最适宜作为培育泡桐大径材林的立地类型。
    • 刘聘; 乔一娜; 李静文;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 摘要: 【目的】评价福建省安溪县福建柏的立地质量和生产潜力,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安溪县福建柏立地因子和生长状况的调查,应用数量化理论Ⅰ,依据各因子的得分值排序,筛选出主导因子来划分立地类型,进而构建数量化预测方程并确定立地质量等级,对福建柏的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结果】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土层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6个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坡度、土层厚度和坡向对立地指数的贡献率达71.42%,且均影响显著;采用3个主导因子将样地划分为48个立地类型,并根据数量化得分表划分出优、良、中、差4个等级;预测方程经检验达到要求。【结论】安溪县立地条件良好,适合福建柏生长,数量化理论方法可应用于评价立地质量和预测福建柏人工林生长趋势。
    • 吴瑶; 张金富; 张明华; 庄立文
    • 摘要: 对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的红松大径材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立地因子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样地进行数量化分析,选择坡向、海拔高度、坡位作为主导因子,将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和17个立地类型.建立红松优势高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模型,对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东京城地区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优,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良,无差评.
    • 陆海飞; 刘望舒; 徐建民; 李光友; 范春节; 梁国坚; 张磊
    • 摘要: [目的]对广西中南部丘陵山地尾巨桉无性系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尾巨桉纸浆原料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调查1~1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20 m×20 m的样地94块,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林木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通过层次聚类、降趋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划分尾巨桉人工林立地类型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影响广西中南部立地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坡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密度、坡位和腐残质层厚度;采用坡度、土壤类型和土层厚度3个主导立地因子的组合,划分为11个立地类型,并依据基准年龄6年时的优势木高将其分为Ⅰ~Ⅲ地位级,3个地位级的林分蓄积量达到数量成熟的年龄分别是9、8、7年;Ⅰ地位级为坡度小、赤红壤或砖红壤、土层深厚的高质量立地,基准年龄6年时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和年均蓄积量分别为22.6 m,14.3 cm和32.09 m3·hm-2 a-1;Ⅱ地位级为缓坡、砖红壤或红壤、土层厚度中等的立地,基准年龄6年时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年均蓄积量分别为19.1 m,12.7 cm和21.39 m3·hm-2 a-1;Ⅲ地位级为斜坡或陡坡、红壤或黄壤、土层浅薄质量低的立地,基准年龄6年时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年均蓄积量分别为16.7 m,10.4 cm和12.54 m3·hm-2 a-1;尾巨桉人工林树高、胸径与土壤全氮、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硼及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值、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在适地适树、科学营林的原则下,在营造广西中南部丘陵山地尾巨桉人工林时,应重视立地类型的划分,针对不同地位级的林地应采取测土配方施肥,适当增施氮、磷、钾和硼肥,可显著提高林地生产潜力.
    • 刘聘; 乔一娜; 李静文;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 摘要: [目的]评价福建省安溪县福建柏的立地质量和生产潜力,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安溪县福建柏立地因子和生长状况的调查,应用数量化理论Ⅰ,依据各因子的得分值排序,筛选出主导因子来划分立地类型,进而构建数量化预测方程并确定立地质量等级,对福建柏的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结果]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土层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6个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坡度、土层厚度和坡向对立地指数的贡献率达71.42%,且均影响显著;采用3个主导因子将样地划分为48个立地类型,并根据数量化得分表划分出优、良、中、差4个等级;预测方程经检验达到要求.[结论]安溪县立地条件良好,适合福建柏生长,数量化理论方法可应用于评价立地质量和预测福建柏人工林生长趋势.
    • 彭映赫; 陈永忠; 陈彩虹; 王瑞; 陈隆升; 刘元年; 彭邵锋; 马力; 龚召松
    • 摘要: [目的]对湖南省衡南县各立地条件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确定油茶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2017年湖南省衡南县国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365个油茶林小班的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6个立地因子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以冠幅为自变量,选择6个基础模型间接预估油茶果的单株产量,并将其作为油茶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指标,对衡南县油茶林各立地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及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油茶林生长影响最大的立地因子为海拔、坡向和土层厚度,将其分别作为油茶林三级立地分类因子,可将衡南县油茶林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15个立地类型组和36个立地类型.6个间接预估油茶果单株产量的基础模型中,Logistic模型拟合的确定系数(R2 =0.868)和预估精度(P=98.57%)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0.219)和残差平方和(SSE=1.974)最小,故将其作为油茶果产量预估的最佳模型,以其预估结果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立地质量等级Ⅰ为油茶种植最适宜区,其面积占比0.83%,平均单株产量为3.50 kg;立地质量等级Ⅱ为油茶种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57.46%,平均单株产量为3.07 kg;立地质量等级Ⅲ为油茶种植较适宜区,其面积占比39.75%,平均单株产量为2.95 kg;立地质量等级Ⅳ为油茶种植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1.96%,平均单株产量为2.64 kg.[结论]衡南县大部分地区适宜油茶生长,油菜种植适宜区及以上的面积占比高达58.29%,应作为衡南县油茶种植的重点区域.
    • 李清顺; 刘勇
    • 摘要: 为推进《青海湟水规模化林场试点方案(2018-2025年)》实施并给其提供依据和指导,根据青海湟水规模化林场的特点,选取中地貌(川水、浅山、脑山)、坡向、坡度、土壤厚度作为立地类型划分的因子,将湟水规模化林场共划分为三个类型小区,8个立地类型组和51个立地类型;描述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立地类型浅山阳坡斜陡薄土层立地类型(236)、浅山阳坡斜陡厚土层立地类型(234)、浅山阴坡斜陡薄土层立地类型(216)、浅山半阴半阳坡斜陡薄土层立地类型(226)的特征及适宜造林树种,并以6县区6个林场25个小班为对象对立地类型标准进行了验证,正确率为84.0%,林地类型分类结果精度较高.
    • 李宗良
    • 摘要: 随着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森林立地分类工作效率逐步提升,因此,林业调查设计作为森林事业发展中的关键内容,要想提升工作有效性,需要合理应用森林立地分类.文章阐述了森林立地分类在林业调查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作用,分析了森林立地分类在林业调查设计中的应用流程,提出了森林立地分类在林业调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