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间信息网络

空间信息网络

空间信息网络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696144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子学报、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5年年会、2010国防空天信息技术前沿论坛、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等;空间信息网络的相关文献由48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力、潘成胜、任勇等。

空间信息网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96144 占比:99.98%

总计:696277篇

空间信息网络—发文趋势图

空间信息网络

-研究学者

  • 杨力
  • 潘成胜
  • 任勇
  • 姜春晓
  • 王景璟
  • 王新
  • 郭强
  • 蔡睿妍
  • 吴玲达
  • 于少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凌正山; 徐川; 赵国锋; 徐磊
    • 摘要: 遥感影像分发是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应用。针对现有遥感影像分发方案存在的共谋密钥问题,基于关键数据保护方法,提出了差异化安全分发方案。该方案具有对分发内容的可追溯能力,基于JPEG2000图像压缩方法,将影像内容分为关键部分和公共部分;关键部分通过部署于地面的分发中心实现集中分发,使用无证书公钥密码技术实现安全传输,用户从分发中心获取的关键部分被嵌入授权信息,用于对分发内容的追溯;公共部分通过网内缓存方式自由分发,可兼容现有的高效分发模式。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能有效保护遥感影像并降低空间节点的计算资源消耗,实现低开销的安全分发。
    • 杨孩; 郭秉礼; 庞成光; 崔欣斌; 任会林; 周会超; 康成斌; 黄善国
    • 摘要: 在大规模空间信息网络中,频繁的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 link,ISL)切换会导致业务中断。与地面网络相比,传统的分布式/集中式路由策略的路由收敛时间过长,其原因是星间链路时延和链路状态同步时间长。在路由收敛过程中,由于缺乏最新的链路状态信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丢包。考虑到卫星星座的星间链路切换是可预测的,且星间链路切换信息已上注至卫星中,本文提出了基于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的自更新路由方案来解决星间链路频繁切换导致的路由收敛问题。在自更新路由方案中,对于可预测的星间链路切换,根据本地预存储的链路切换信息直接更新路由表,同时避免泛洪;另外,对于意外的链路故障,通过OSPF原有机制更新路由表。该方案通过避免可预测的星间链路切换导致的链路状态数据同步,进而缩短路由收敛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在拓扑切换期间,平均丢包率比标准OSPF(需要3个Hello报文确认)和OSPF-IS(不需要3个Hello报文确认)分别降低了90.5%和61.3%,平均端到端延迟也分别降低了47.6%及9.6%。此外,在相同时间内增加拓扑切换的次数时,自更新路由方案的平均丢包率保持不变。
    • 张应辉; 胡凌云; 李艺昕; 宁建廷; 郑东
    • 摘要: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中大量移动用户跨域认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撤销机制的安全高效的批量认证方案。所提方案通过对卫星行动轨迹的预测以及实时更新会话密钥,达到提前完成密钥协商的作用。同时,还设计了可供单个以及大量移动终端进行签名并验证的算法,有效减轻了卫星的计算负担,结合布谷鸟过滤器实现了移动终端动态撤销和恶意接入控制的功能。最后,在Diffie-Hellman假设下,基于随机预言机模型和自动化验证工具证明了所提方案可以抵抗重放以及中间人等攻击;方案实现了可追踪性、可撤销性等安全目标,与现有最优方案相比,传输和计算效率分别提高了80%和20%以上。
    • 摘要: 为扩大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特向从事通信领域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校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征集稿件,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优秀稿件征集(1)本刊对有重要创新价值的优秀论文优先发表,并酌情从优支付稿酬。(2)凡获省、部级及以上的基金资助的论文,请给出基金名称和基金编号,本刊按基金级别支付稿酬。征文范围(1)现代通信技术,包括量子通信、太赫兹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空间通信、水下通信、抗干扰通信等。(2)通信网络技术,包括软件定义网络、认知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自组织网、空间信息网络、军事通信网络等。
    • 王厚天; 陈清霞; 刘乃金
    • 摘要: 人类生产力发展已经进入算力时期,计算能力将成为这个时期的新型生产力。未来大量分散化的算力、存储等资源分布在空间信息网络中,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拉通,为业务提供便捷的按需使用。首先从下一代空间科学任务出发,阐述了未来空间分散计算实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从空间信息网络和地面信息网络两个维度对国内外典型的分散计算项目和框架进行了系统调研。在此基础上,从云环境构建、云-边中间件以及边环境构建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空间分散计算模拟验证系统的构建思路与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虚拟化计算单元的动态部署与更新,且能够实现高效的舰船目标检测。相比于单星检测而言,系统通过多星联合的方式能够将检测效率提升4.5倍。
    • 摘要: 我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刊源收录为扩大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特向从事通信领域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校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征集稿件,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优秀稿件征集(1)本刊对有重要创新价值的优秀论文优先发表,并酌情从优支付稿酬。(2)凡获省、部级及以上的基金资助的论文,请给出基金名称和基金编号,本刊按基金级别支付稿酬。征文范围(1)现代通信技术,包括量子通信、太赫兹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空间通信、水下通信、抗干扰通信等。(2)通信网络技术,包括软件定义网络、认知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自组织网、空间信息网络、军事通信网络等。(3)网络安全技术,包括信息加密、安全协议、安全认证、检测预警、可信网络、网络攻击与防范、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数据隐私与保护等。
    • 魏德宾; 魏宁; 杨力; 孔志翔
    • 摘要: 空间信息网络中的异常数据流会快速消耗网络带宽、占用系统资源,使得网络通道堵塞,影响正常数据流的传输,无法保证网络安全运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与最小冗余-支持向量机mRMR-SVM的空间网络数据流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取与每种状态相关性最大、特征属性之间冗余最小的特征,采用加权欧氏距离和径向基核函数的SVM训练分类器,并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分类器精度,以提高正常流量和异常流量识别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MADMAS、ARIMA-SVR方法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3.5百分点,误判率降低了8.7%。
    • 刘朦; 裴忠民; 罗章凯
    • 摘要: 针对复杂网络中节点重要度的度量问题,提出一种社团介数与三角形结构结合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同时考虑节点度、节点的位置信息和网络的社团结构,在多个空间信息网络模型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指标,该模型在空间信息网络上能更加精确地度量节点的影响力。
    • 蔡睿妍; 张容容; 杨力; 戚耀文
    • 摘要: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具有环境动态性、服务差异性等特征,导致传统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不能准确反映网络的实时状态,从而影响网络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D(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s)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可靠性数学模型.该模型使用线性权重法综合考虑链路剩余带宽、节点丢包率多状态以及时延对可靠性的影响,对带宽敏感业务、时延敏感业务和可靠性敏感业务给予不同的权重,计算不同业务背景环境下通信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不交和法可靠性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可靠性数学模型计算复杂度更低,实验仿真值更接近本文的理论值,计算准确度得到明显提升,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出空间信息网络端到端可靠性.
    • 潘俊宇
    • 摘要: 空间信息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增强空间活动能力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组成,探寻出适合我国航天发展的空间信息网络体系结构是现阶段我国航天事业中关键的研究方向之一。对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空间信息网络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利于我国网络体系结构的构建和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