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板

中板

中板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音乐、戏剧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23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江西冶金、宽厚板、山东冶金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金属学会200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暨第七届轧钢年会、2002全国冶金供排水专业会议、中国自动化学会八五钢铁工业自动化科技成果交流会等;中板的相关文献由2825位作者贡献,包括蔡敬忠、李杰、周银鹏等。

中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1 占比:27.7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1223 占比:71.94%

总计:1700篇

中板—发文趋势图

中板

-研究学者

  • 蔡敬忠
  • 李杰
  • 周银鹏
  • 陈曦
  • 汪时宜
  • 潘邦榛
  • 屈雪莲
  • 罗云斌
  • 赵华
  • 吕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佃仁
    • 摘要: 以淄博市桓台县工业街、一中西路综合管廊工程为例,分析了吊装口中板开洞长度、侧壁厚度对中板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常规二维框架方法和三维框架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常规二维框架方法的合理性。其结果表明,中板开洞越长,则弯矩越大;侧壁越厚,其分担的内力就越多;常规二维框架方法能够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但相对保守。
    • 朱秀光; 穆润青; 张彦斌; 张彩霞
    • 摘要: 利用BAB120-3CA250(11)-X型电阻应变计、SG404型无线应变仪以及相应分析软件等表征手段,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中板(NM450)与铸造槽帮(ZG30MnSiMo)在不同焊接工艺下中板上表面相同位置的应力情况完成了分析研究。结果表面:不同焊接工艺下,起焊段的应力值最大;同时,在不同焊接工艺下,相同检测位置的应力存在方向相反的情况。因此,在中板与槽帮焊接时,要注重焊接工艺的选择。
    • 程梦远; 毕冬冬
    • 摘要: 刮板输送机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采矿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为降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报废率,改进中部槽中板更换工艺工序,综合讨论中部槽的结构特点及磨损机理,针对40 mm厚高强度耐磨钢板与中部槽铸造槽帮,分析2种材料在焊接时的焊接性能、焊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焊)分别对中板进行打底焊,同时将2种焊接方式的焊接特点及对高强度耐磨钢板与中部槽铸造槽帮的影响,对于如何提高修复技术、延长中部槽使用寿命、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更好地维修刮板输送机的磨损部位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提高刮板输送机的效率,节约材料和能源,促进矿井高产高效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丁一鹂; 李红彦(指导)
    • 摘要: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益智玩具,它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它包含了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我们还可以用七巧板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七巧板按大小分为大板、中板和小板,大板是2个大三角形,中板是1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小板是2个小三角形(如图1)。
    • 马建民
    • 摘要: 以上海某无柱大跨拱形车站为背景,采用ABAQUS建立受拉中板数值模型,并开展了荷载标准值与设计值两种工况下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受拉中板变形以竖向位移为主;中板结构整体受拉,两端节点上部与跨中下部受拉应力较大,节点处上部钢筋拉应力较大,甚至接近屈服应力;中板—地连墙节点上部是最危险部位,需着重加强.
    • 范伟源; 王温栋
    • 摘要: 对SGZ1000×3×1000型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结构进行了简要概述,介绍了中部槽中板结构容易出现磨损的实际问题。利用UG和ANSYS软件建立了中部槽的接触摩擦有限元模型。结果发现,中板部位出现的局部应力和过大的接触应力是导致中板出现明显磨损的主要原因。通过在中板表面设置凹坑的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基于正交实验思想设置了9组实验方案,对凹坑的尺寸参数和分布情况进行了优化,最终认为当凹坑直径、深度、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分别为2、7、50、50 mm时效果最优。将改进后的中部槽结构应用到实践中,经实践测试发现使用寿命可以提升25%左右。
    • 范伟源; 王温栋
    • 摘要: 对S GZ 1000×3×1000型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结构进行了简要概述,介绍了中部槽中板结构容易出现磨损的实际问题.利用UG和ANSYS软件建立了中部槽的接触摩擦有限元模型.结果发现,中板部位出现的局部应力和过大的接触应力是导致中板出现明显磨损的主要原因.通过在中板表面设置凹坑的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基于正交实验思想设置了9组实验方案,对凹坑的尺寸参数和分布情况进行了优化,最终认为当凹坑直径、深度、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分别为2、7、50、50 mm时效果最优.将改进后的中部槽结构应用到实践中,经实践测试发现使用寿命可以提升25%左右.
    • 颜慧成; 范佳; 张凯; 冯俊鹏; 巩彦坤
    • 摘要: 通过对Q355系钢中板探伤缺陷进行取样分析,结合板坯连铸凝固传热计算,揭示了板坯凝固末端呈现双锥形液芯的凝固特性,双液芯区域由于C、Mn与H富集,成为中板两侧探伤缺陷的根源.通过工艺改进并严格控制,RH真空脱气时间≥20 min,连铸全程保护,结晶器钢液H含量≤2×10-6;连铸过热度≤30°C,板坯中心碳偏析优于1.0级;结合执行板坯、中板缓冷处理,中板探伤正品率达到99.6%.
    • 朱瑾; 陈华辉; 滕子; 马峰
    • 摘要: 刮板输送机中板的严重磨料磨损造成了运输效率降低、维修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影响着煤矿的生产安全.对新研制的拟用于刮板输送机中板的新型不同Ti含量低合金耐磨钢Ti20与Ti60的组织、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在橡胶轮干砂磨粒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石英砂和煤砂混合两种磨料的磨料磨损试验,并与常用于刮板输送机中板的马氏体耐磨钢Hardox450做了对比研究.新型耐磨钢Ti20和Ti60的含Ti量分别为0.2%和0.6%,铸造后轧制成板,热处理工艺为900°C淬火后200°C回火.研究结果表明:Ti20与Ti60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Ti含量的增加,耐磨钢的原奥氏体晶粒度减小,马氏体板条长度也减小.Ti与C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原位生成了尺寸为1~5 μm的不规则TiC颗粒,TiC颗粒起到了钉扎晶界、细化晶粒的作用.在石英砂和煤砂混合两种磨料的磨损实验中,由于煤砂混合磨料主要成分煤粉的硬度远低于石英砂,颗粒较为圆钝,因此,耐磨钢在石英砂磨料的微犁削沟槽深度和宽度远大于煤砂混合磨料的磨损.无论在石英砂还是在煤砂混合的磨损条件下,耐磨钢的磨损失重都随着Ti的增加而降低.加Ti的新型耐磨钢的耐磨性可达Hardox450的1.3倍.耐磨钢的磨损机制主要为微切削和微犁沟.随着Ti含量的增加,Ti元素集中区域较为光滑,犁沟受到阻碍,犁沟和切削槽深度变浅.原位生成的TiC颗粒起到了局部强化作用,增强了周围区域的硬度和对磨料的阻碍作用,提高了新型耐磨钢的耐磨料磨损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