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神经行为

神经行为

神经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71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8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104171篇;相关期刊351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河南省第二十六次儿科学术年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两专委会、五省市学术联合学术会议暨环境·辐射与健康防护学术交流会等;神经行为的相关文献由195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友信、陈自强、徐黎明等。

神经行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8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04171 占比:99.28%

总计:104925篇

神经行为—发文趋势图

神经行为

-研究学者

  • 梁友信
  • 陈自强
  • 徐黎明
  • 倪宏
  • 周湘艳
  • 蔡定芳
  • 高卫民
  • 杨红光
  • 田甜
  • 丰慧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翁璇铃
    • 摘要: 目的 观察抚触被动体操对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校正月龄12个月体格生长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20年3月就诊本院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8例,采用红蓝球法进行分组,红球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蓝球纳入观察组采用抚触被动体操,比较两组患儿校正月龄12个月体格生长及神经行为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体重、头围、身长值经测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行为能力、主被动肌张力、一般评估、原始反射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eonatal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总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抚触被动体操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适用性强,可改善校正月龄12个月的体重、头围、身长生长发育指标,且促进极低体重早产儿的神经行为功能,使得患儿尽早符合正常新生儿体格生长和神经行为水平。
    • 黄洁兴; 黄凯娴; 陈韵琳; 梁锦霞; 黄红莲
    • 摘要: 目的分析杞枣口服液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铅偏高儿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铅偏高患儿,随机分为C组和G组,各40例。G组根据血铅浓度不同分为G1组(血铅浓度30~49μg/L,15例)和G2组(血铅浓度≥50μg/L,25例);C组患儿行常规治疗;G1组在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杞枣口服液,10 ml/次,1次/d;G2组在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杞枣口服液,10 ml/次,2次/d。比较各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铅浓度、Gesell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C组和G组血铅浓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G组血铅浓度(37.58±2.21)μg/L低于C组的(50.28±3.24)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esell量表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G组Gesell量表评分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枣口服液能有效降低铅偏高儿童的血铅浓度,改善患儿神经行为,临床上建议当儿童血铅浓度≥30μg/L时即可开展杞枣口服液治疗。
    • 迟姗姗; 王璇; 杨宏; 徐潜; 闫龙龙; 宗爱; 周春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胆红素对高胆红素血症(HB)新生儿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62例HB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胆红素水平将其分为轻度组(n=71)、中度组(n=52)、重度组(n=39)。比较三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水平、听力通过率及被动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NBNA、MDI、PDI评分。结果重度组患儿的cTnI、CK-MB、Myo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而中度组患儿的cTnI、CK-MB、Myo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的听力通过率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评分及NBNA总分均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而中度组患儿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评分及NBNA总分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的MDI、PDI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而中度组患儿的MDI、PDI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水平胆红素对HB新生儿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听力及神经行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胆红素水平越高,心肌、听力、神经行为受损程度越严重,且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越差。
    • 罗琳君
    • 摘要: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护理前后神经行为及呼吸功能。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排便次数及奶量增加均多于对照组,体温波动小于对照组,体重重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及原始反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大于对照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可有效改善早产儿临床指标,从而提高神经行为,调节呼吸功能。
    • 刘健新; 马宇鸿; 郝卫东
    • 摘要: 目的:评估硝酸铈[Ce(NO_(3))_(3)]亚慢性(90 d)暴露对SD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为稀土元素铈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初断乳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ddH2O),Ce(NO_(3))_(3)低剂量组20 mg/(kg·d)、中剂量组100 mg/(kg·d)和高剂量组500 mg/(kg·d),每组雌雄鼠各12只。灌胃染毒90 d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转棒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通过HE染色对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硝酸铈经口暴露90 d后,转棒实验结果显示硝酸铈各剂量组雌、雄大鼠的在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表明进入中央区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4 d定位航向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实验的各个指标,包括进入目标象限次数、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过原平台次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HE染色结果也未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病理特征。结论:硝酸铈亚慢性经口暴露可能不会引起SD大鼠焦虑及损害SD大鼠的运动协调平衡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
    • 高雅; 雷静
    • 摘要: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发育支持护理对窒息新生儿预后、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在我院出生的15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高压氧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发育支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患儿的NBN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预后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7%(P<0.05)。出院时,两组患儿的NSE、S100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发育支持护理能有效改善窒息新生儿的预后,降低其神经损伤相关血清生化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李建梁; 陈东昀; 连俊玲
    • 摘要: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宁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神经节苷脂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神经行为、智能发育情况、血清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4.00%,比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儿疗效,改善其神经行为、智能发育情况及血清指标,且安全性有保障。
    • 赵晨曦; 王杨; 钱秋慧; 闫瑾; 肖傲; 王学东; 王慧利
    • 摘要: 为了探究三氯卡班(TCC)对脊椎生物神经行为的干扰及机制,以脊椎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分别评判了TCC亚致死剂量急性暴露对幼鱼的神经发育毒性及慢性暴露对成鱼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CC亚致死剂量急性暴露造成斑马鱼胚胎及幼鱼自主运动活力减少,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下降.吖啶橙凋亡染色表明,TCC诱导幼鱼头肾、脑部和眼睛等多部位发生细胞过度凋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侧线神经丘形态畸形,发育受到抑制,毛细胞团数量减少且排列紊乱.成鱼行为学试验结果显示,TCC长期暴露的成鱼过度焦虑及恐慌,避险和警惕能力下降,并表现出自闭,不愿社交,显著影响斑马鱼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辨别认知功能.
    • 余兰菊; 黄俊姿
    • 摘要: 目的:探究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48例。参照组开展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开展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神经行为、并发症、发育状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最低电压、最高电压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价、被动肌张力等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参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个人-社交行为、语言行为、社会适应等发育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振幅整合脑电图、发育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刘娟; 王玉芬; 王利珍
    • 摘要: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窒息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NICU接收的100例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行为[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ANB)]、体格发育情况、神经系统损害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NBNA中各方面评分及总分高于常规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身长、体重及头围的增长量优于常规组(P<0.01);研究组视听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脑瘫等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袋鼠式护理操作简单,不仅有利于窒息患儿体格发育,促使其神经行为良好改善,还可以避免神经系统损害,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