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酸氢根

碳酸氢根

碳酸氢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9023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第13届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等;碳酸氢根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瑞锁、田霄鸿、吴沿友等。

碳酸氢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9023 占比:99.88%

总计:109153篇

碳酸氢根—发文趋势图

碳酸氢根

-研究学者

  • 刘瑞锁
  • 田霄鸿
  • 吴沿友
  • 李生秀
  • 邢德科
  • 刘莹
  • 李和楼
  • 梁铮
  • 王克强
  • 赵学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文涛
    • 摘要: 四川页岩气井随着施工区块由威202向威204区块转移,水基钻井液在二开普遍出现了CO_(3)^(2-)和HCO_(3)^(-)污染问题。污染发生地层主要为长兴组、龙潭组、茅口组,表现为黏度和切力快速上升且难以控制。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对污染来源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CO_(2)侵入长兴组、龙潭组地层钻井用钻井液,部分井浆中含有大量HCO_(3)^(-)(大于10000 mg/L)。对预防措施和2种处理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用CaCl_(2)处理更适合该区块钻井液。最后对威204H23-5井和黄206井钻井液CO_(2)污染的处理工艺进行探索。2口井在采用CaO处理不理想情况下,改用CaCl_(2)方案处理。威204H23-5井钻井液中HCO_(3)^(-)含量由15420 mg/L降低至1120 mg/L,黏度大于300 s降低至污染前状态的54 s;黄206井钻井液受污染后黏度为180 s,处理后黏度降至污染前状态的57 s。该方法具有高效、经济、针对性强等优点,但应落实好技术措施,避免钻井液受Ca^(2+)和HCO_(3)^(-)双重污染。
    • 何天慧; 李书文; 沈锋; 王迪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医学科(ICU)腹部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及预后的可靠评估指标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腹部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转入ICU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入ICU第1个24 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血常规、生化、动脉血气分析、降钙素原、手术部位、手术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等。上述因素分别做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条件向前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动筛选出在预测模型拟合度与自变量个数之间达到最佳平衡时的自变量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256例腹部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160例,女96例,平均年龄为64(19,93)岁,存活组199例,非存活组57例,病死率2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高APACHEⅡ评分(OR=1.088,95%CI:1.007~1.175,P=0.033),心动过速(OR=1.02,95%CI:1.005~1.035,P=0.007)及合并休克(OR=5.672,95%CI:2.204~15.898,P=0.001)是影响这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高血红蛋白(OR=0.984,95%CI:0.970~0.998,P=0.024)、高碳酸氢根(OR=0.85,95%CI:0.764~0.945,P=0.003)是其保护因素。通过联合变量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6,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2.4%,预测价值优于上述5个单变量。结论 APACHEⅡ评分、心率、脓毒性休克、血红蛋白与碳酸氢根是影响腹部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联合变量预测腹部术后合并脓毒症预后的准确性优于单个变量,诊断价值更高。
    • 丛蓉(译)
    • 摘要: 美国燃气技术研究院(GTI)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将共同承担一个工程规模的碳捕集系统的设计和测试,该项目在怀俄明州综合测试中心对燃煤烟气进行测试。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二氧化碳选择膜,由一层非挥发性的、含氨基的化合物覆盖在纳米多孔聚合物载体上组成。当含二氧化碳的烟气与膜接触时,二氧化碳分子通过与膜中的氨基结合溶解到膜中,形成质子化胺阳离子和碳酸氢根阴离子。
    • 封宇; 陈树森; 任宇; 郎哲思
    • 摘要: 研究了以聚丙烯酸共聚物为载体,通过接枝四乙烯五胺,再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带有强碱基团的螯合树脂,并考察其从有高浓度碳酸根/碳酸氢根存在的铀矿石碱性浸出液中吸附铀的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丙烯酸螯合树脂对铀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针对铀矿石碱性浸出液,在铀、碳酸根、碳酸氢根质量浓度分别为0.8、36、14 g/L条件下,该树脂对铀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26.6 m g/g.
    • 杨千语; 王慧珍; 李冬涵; 刘清; 滑熠龙
    • 摘要: 研究了铀溶液初始pH、HCO-3质量浓度和硫化纳米零价铁(sulfidized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SnZVI)投加量对SnZVI去除铀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并通过SEM、XRD和XPS阐明SnZVI去除铀的机理.球形SnZVI颗粒直径为100~200 nm,比表面积为43.5 m2/g.SnZVI颗粒中含有Fe和FeS,且Fe(0)和Fe(Ⅱ)含量超过80%.SnZVI去除铀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加SnZVI投加量,反应后溶液中铀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但是pH升高及HCO-3质量浓度增加导致SnZVI去除铀的速率降低.SnZVI去除铀的负荷达到2452.92 mg/g,且反应后颗粒中约85%的铀为U(Ⅳ)和U(Ⅴ).研究结果表明,SnZVI可通过表面官能团的吸附作用及Fe(0)的还原作用快速分离水溶液中的铀.
    • 赵宇菲; 王二强
    • 摘要: 拉曼光谱因非接触、无损、指纹光谱特性,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定性研究,拉曼光谱定量分析较为缺乏,尤其在液体中的定量分析研究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水中拉曼光谱定量分析研究.探讨了将拉曼积分球应用于液体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对水中SO24-和HCO-3进行了定量分析可行性研究.定量分析基于内标法,选取水在~1640 cm-1附近的H-O-H的弯曲振动作为参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拉曼积分球的液相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技术有效地降低了SO24-(<0.1 mmol·L-1)和HCO-3(<10 mmol·L-1)的检测限且具有良好的精度,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水中的硫酸根与碳酸氢根浓度.
    • 高焕君
    • 摘要: 利用重量法测定土壤中全盐量,由测定数据可知衡水湖周边土壤中的全盐量为2.055~3.147 g/kg.用双指示剂滴定法测定土壤中碳酸根及碳酸氢根离子含量.由测定数据可知,衡水湖周边土壤中的碳酸氢根含量为0.1673~0.1939 g/kg,此条件下碳酸根含量为零.用莫尔法测定土壤中的氯离子含量,由测定数据可知,衡水湖周边土壤中氯离子含量为0.2669~0.2980 g/kg.
    • 霍成玉; 胡兰基; 何媛媛
    • 摘要: 采用酸碱滴定结合硼酸盐校正法测定含硼矿区卤水中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利用总碱度、糖硼酸与硼量的关系来计算出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的质量浓度.由于卤水的含盐量很高,此方法回避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重量法测定含硼矿区中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测定中确认了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指标,结果准确.
    • 史洁丽; 刘桂芬
    • 摘要: 目的研究动脉血pH值、血乳酸(Lac)、碳酸氢根(HCO3-)、碱剩余(BE)及血糖水平对窒息新生儿脏器损害程度评估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1月至12月出生的10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其窒息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窒息组(66例)与重度窒息组(34例),并结合患儿脏器受累情况,将其分为脑受损组(55例)和非脑受损组(45例);肝受损组(10例)和非肝受损组(90例);肾受损组(26例)和非肾受损组(74例);心受损组(88例)和非心受损组(12例);同时选取同期非窒息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窒息新生儿和健康对照组的动脉血pH值、Lac、HCO3-、BE及血糖水平,并分别比较各脏器受损组与非受损组患儿的动脉血pH值、Lac、HCO3-、BE及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患儿的pH值与HCO3-、BE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重度窒息组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动脉血Lac与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重度窒息组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脑受损组患儿的Lac、血糖水平,以及肝受损组、肾受损组、心受损组患儿的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非受损组;脑受损组患儿的HCO3-与BE水平,肝受损组、肾受损组患儿的pH值、HCO3-、BE水平,以及心受损组患儿的pH值与B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应非受损组(均P0.05)。结论动脉血气分析可客观、真实地反映窒息患儿的脏器受损程度,动脉血pH值、Lac、HCO3-、BE及血糖指标可作为判定脏器受损的重要指标,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儿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