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砷中毒

砷中毒

砷中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7篇、会议论文79篇、专利文献1717篇;相关期刊348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职业与健康、中国公共卫生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5全国小儿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等;砷中毒的相关文献由233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爱华、黄晓欣、李军等。

砷中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7 占比:36.38%

会议论文>

论文:79 占比:2.80%

专利文献>

论文:1717 占比:60.82%

总计:2823篇

砷中毒—发文趋势图

砷中毒

-研究学者

  • 张爱华
  • 黄晓欣
  • 李军
  • 孙贵范
  • 夏雅娟
  • 王正辉
  • 姚茂琳
  • 王国荃
  • 范中学
  • 孙殿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薛建健; 徐玲; 陈锡平; 孔悦
    • 摘要: 砷(arsenic,AS)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化成三氧化二砷[1],是一种剧毒化学制剂[2],存在于很多中药方剂中,过量误服后可造成急、慢性中毒,病情隐匿,进展快,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死亡。治疗过程尤为复杂,给临床护理带来巨大挑战。
    • 田芮萌; 秦文娟; 冯佳; 王臻; 翟子敬; 芦桂林
    • 摘要: 目的以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评估红景天苷保护砷中毒大鼠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红景天苷高剂量组(S30组)、红景天苷低剂量组(S15组)、模型组、无毒干预组(Sal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于每晨9时对S30组、S15组及模型组以As_(2)O_(3)(5 mg/kg体质量)灌胃,Sal组及对照组以无菌水灌胃,持续30天;之后对S30组以红景天苷30 mg/kg体质量、S15组及Sal组以红景天苷15 mg/kg体质量、对照组和模型组以无菌水连续灌胃7天;比较组间超声参数和血清心肌标志物差异,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评价分层应变参数与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关系。结果S30组、S15组及模型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丙二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GCS与CK-MB(r=-0.926、-0.813、-0.738,P均<0.05)及LDH(r=-0.908、-0.803、-0.737,P均<0.05)均呈负相关。结论2D-STE可用于评估红景天苷对砷中毒大鼠左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 李盛; 王金玉; 牛乐宇; 吴允萍; 滕铁楠; 许军
    • 摘要: 目的分析工业区居民砷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工业区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7年,在兰州市西固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样本,检测砷含量,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模型评估工业区环境砷暴露健康风险;抽取常住居民(包括成人、儿童青少年)进行尿砷和血砷含量检测,分析砷的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和砷与内、外暴露各因素的关系。砷含量均以几何均数表示。结果共采集84份大气PM2.5样本,砷含量为7.53 ng/m^3;共采集108份饮用水样本,砷含量为0.0022 mg/L;共采集40份土壤样本,砷含量为0.14 mg/kg。工业区环境中砷的总非致癌风险商为0.39,低于非致癌风险商可接受水平(1.00);总致癌风险为6.59×10^-5,其中以饮用水经口摄入途径贡献最大,呼吸吸入途径次之,分别占总致癌风险的78.60%[(5.18×10^-5)/(6.59×10^-5)]和20.79%[(1.37×10^-5)/(6.59×10^-5)]。共抽取常住居民135人,采集血样135份,血砷含量为0.92μg/L,其中成人血砷含量(1.05μg/L)高于儿童青少年(0.75μg/L,U=-3.594,P<0.05);采集尿样135份,尿砷含量为14.17μg/L;尿砷与血砷水平呈正相关(r=0.357,P<0.05)。血砷水平与总致癌风险,经呼吸、口和皮肤暴露的致癌风险均呈正相关(r=0.252、0.244、0.255、0.255,P均<0.05)。结论工业区环境中的砷元素对居民健康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应限制居民饮用水经口途径和呼吸途径的砷摄入。
    • 马文靓; 吕曼; 杨杰; 王克维
    • 摘要: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具有致癌作用的类金属毒物,急性或长期砷暴露会造成机体一系列损伤,主要表现在肝脏,如肝肿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关于砷暴露对肝损伤的机制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对砷致肝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进行系统综述,包括DNA甲基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肝细胞凋亡、肝纤维化及自噬等方面,旨在为砷中毒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杨跃; 张安柳; 唐顺芳; 李昌哲; 赵华; 李军
    •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正常人肝细胞(L-02细胞)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以0(对照)、5、10、20μmol/L的NaAsO2处理L-02细胞24 h(n=3),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L-02细胞DNA损伤情况[Olive尾距(OTM)、尾部DNA百分含量(Tail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ER相关基因着色性干皮病(XP)基因A(XPA)、XP基因D(XPD)、XP基因F(XPF)mRNA表达水平;定量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检测XPA、XPD、XPF启动子区(CHIP1、CHIP2)H3K9me2修饰水平。结果OTM、Tail DNA%水平与染砷剂量均呈正相关(对照和5、10、20μmol/L染砷组分别为0.35±0.09、0.56±0.18、3.18±0.31、4.52±0.55,0.72±0.05、1.34±0.26、3.93±0.43、5.47±0.65,r=0.927、0.948,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μmol/L染砷组L-02细胞XPA、XPD、XPF 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0μmol/L染砷组L-02细胞XPA、XPD、XPF启动子区(CHIP1、CHIP2)H3K9me2富集水平均较高(P均<0.05)。结论砷通过增加NER相关基因启动子区(CHIP1、CHIP2)H3K9me2富集水平,抑制NER相关基因转录,进而降低L-02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导致DNA损伤加重。
    • 杨跃; 张安柳; 唐顺芳; 李昌哲; 赵华; 李军
    •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正常人肝细胞(L-02细胞)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0(对照)、5、10、20 μmol/L的NaAsO2处理L-02细胞24 h(n = 3),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L-02细胞DNA损伤情况[Olive尾距(OTM)、尾部DNA百分含量(Tail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ER相关基因着色性干皮病(XP)基因A(XPA)、XP基因D(XPD)、XP基因F(XPF)mRNA表达水平;定量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检测XPA、XPD、XPF启动子区(CHIP1、CHIP2)H3K9me2修饰水平.结果 OTM、Tail DNA%水平与染砷剂量均呈正相关(对照和5、10、20 μmol/L染砷组分别为0.35 ±0.09、0.56 ±0.18、3.18 ±0.31、4.52 ± 0.55,0.72 ±0.05、1.34 ± 0.26,3.93 ± 0.43、5.47 ± 0.65,r = 0.927、0.948,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 μmol/L染砷组L-02细胞XPA、XPD、XPF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染砷组L-02细胞XPA、XPD、XPF启动子区(CHIP1、CHIP2)H3K9me2富集水平均较高(P均< 0.05).结论 砷通过增加NER相关基因启动子区(CHIP1、CHIP2)H3K9me2富集水平,抑制NER相关基因转录,进而降低L-02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导致DNA损伤加重.
    • 李盛; 王金玉; 牛乐宇; 吴允萍; 滕铁楠; 许军
    • 摘要: 目的 分析工业区居民砷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工业区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7年,在兰州市西固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样本,检测砷含量,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模型评估工业区环境砷暴露健康风险;抽取常住居民(包括成人、儿童青少年)进行尿砷和血砷含量检测,分析砷的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和砷与内、外暴露各因素的关系.砷含量均以几何均数表示.结果 共采集84份大气PM2.5样本,砷含量为7.53 ng/m3;共采集108份饮用水样本,砷含量为0.002 2 mg/L;共采集40份土壤样本,砷含量为0.14 mg/kg.工业区环境中砷的总非致癌风险商为0.39,低于非致癌风险商可接受水平(1.00);总致癌风险为6.59 ×10-5,其中以饮用水经口摄入途径贡献最大,呼吸吸入途径次之,分别占总致癌风险的78.60%[(5.18×10-5)/(6.59 ×10-5)]和20.79%[(1.37 × 10-5)/(6.59 × 10-5)].共抽取常住居民135人,采集血样135份,血砷含量为0.92 μg/L,其中成人血砷含量(1.05 μg/L)高于儿童青少年(0.75μg/L,U=-3.594,P< 0.05);采集尿样135份,尿砷含量为14.17 μg/L;尿砷与血砷水平呈正相关(r = 0.357,P< 0.05).血砷水平与总致癌风险,经呼吸、口和皮肤暴露的致癌风险均呈正相关(r= 0.252、0.244、0.255、0.255,P均<0.05).结论 工业区环境中的砷元素对居民健康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应限制居民饮用水经口途径和呼吸途径的砷摄入.
    • 马文靓; 吕曼; 杨杰; 王克维
    • 摘要: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具有致癌作用的类金属毒物,急性或长期砷暴露会造成机体一系列损伤,主要表现在肝脏,如肝肿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关于砷暴露对肝损伤的机制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对砷致肝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进行系统综述,包括DNA甲基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肝细胞凋亡、肝纤维化及自噬等方面,旨在为砷中毒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李萨利; 单红宝
    • 摘要: 目前,杂交籼稻“炸壳”现象在江苏省宿迁市部分杂交籼稻种植区时有发生.为有效避免此现象的发生,特对杂交籼稻“炸壳”现象的发生情况、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关生产建议,以期提高宿迁市水稻生产水平.
    • 王琛琛; 余谦; 孟娜; 刘颖; 唐东昕
    • 摘要: 目的 贵州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燃煤型砷中毒病区,为了对"地砷病"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望对当地"地砷病"的防治工作带来更好地评估手段,特开展此项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贵州省兴义市义龙新区符合"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211-2015)中"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中临床分级标准,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并分别采集其尿液进行检测,结合其发病情况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四组患者的性别经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的年龄经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的尿砷含量经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尿砷含量均值依次为I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