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矿集区

矿集区

矿集区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70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29541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中国地质、地质通报、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矿集区的相关文献由756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庆田、孙莉、王登红等。

矿集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4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29541 占比:99.80%

总计:129803篇

矿集区—发文趋势图

矿集区

-研究学者

  • 吕庆田
  • 孙莉
  • 王登红
  • 丁建华
  • 毛景文
  • 肖克炎
  • 赵金花
  • 阴江宁
  • 陈毓川
  • 严加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付胜云; 陈启亮; 邓蕾
    • 摘要: 在对前人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湖南省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重点分析了13处铅锌金银多金属(铜、钨、锡等)矿床(体)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湖南省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包括接触交代型(夕卡岩型)、岩浆热液型(充填交代型及蚀变岩型)和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沉积热液再造型)3个三级(四级)成因类型。接触交代型矿床产于燕山期中浅成酸性、中酸性花岗岩与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的外接触带,含矿层为夕卡岩化大理岩,主要成矿作用为交代作用;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成矿作用为充填作用;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主要产于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属于多阶段、多成因成矿,成矿物质来源多样。构造、岩浆岩控制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矿床;泥盆系棋梓桥组、岩相古地理及构造控制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的赋矿层位为跳马涧组。圈定了湘东南邓阜仙矿集区、水口山—大义山—上堡矿集区、宝山—香花岭矿集区、千里山—骑田岭—瑶岗仙矿集区,湘中留书塘天龙山—锡矿山矿集区、湘东北连云山平江—浏阳矿集区,进一步缩小了找矿范围,明确了找矿方向。
    • 周贤旭; 胡志戍; 张磊
    • 摘要: 九瑞矿集区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铜矿集区。结合最新勘查及研究成果,对该区与内生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的燕山期同熔型中酸性岩浆岩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岩脉状和岩株状2种不同产出形式岩浆岩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与岩株状岩浆岩有关的矿床为中—大型及以上规模,矿种以铜钼(钨)为主;其均一压力相对较低,盐度较高;流体包裹体种类较多,成矿流体经历多次“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围岩蚀变具有中心式蚀变分带特征。与岩脉状岩浆岩相关的矿床多为中型及以下规模,矿种以铜金为主;成矿均一压力相对较高,盐度较低;成矿流体“沸腾”或不混溶作用不够发育,围岩蚀变分带不明显,但往往出现带状硅化或硅质岩。
    • 刘应冬; 承道明
    • 摘要: 大场金矿矿集区位于青海省曲麻莱县麻多乡境内,地处被誉为青海省“金腰带”之称的北巴颜喀拉山金、锑成矿带中段,金资源量已突破190 t。本文在系统收集和分析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矿了集区成矿规律,评价了区域找矿潜力。研究表明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三叠系地层,受控于甘德—玛多深大断裂带,其中大场、扎家同哪、加给陇洼、稍日哦、扎拉依金矿体呈串珠状分布于断裂两侧,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成因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印支晚期。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初始含矿热液,部分萃取于围岩地层。阿鹏额一、格涌尕玛考等金矿点以及各大矿体之间的覆盖区与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为区内重要的找矿远景区。
    • 王永宏; 申兵
    • 摘要: 淘金冲矿集区主要为含金石英细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浅变质的浅-中海相碎屑沉积及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矿体严格受地层、构造和蚀变三种因素控制,并与石英脉密切相关。该区金矿仍有较大的找矿前景,除石英细脉型金矿外,应加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研究工作。
    • 邵朵朵; 张望; 胡洋; 王居里; 张凯
    • 摘要: 宁陕-镇安钨钼金多金属矿集区位处于南秦岭印支期褶皱带与燕山期北东向岩浆岩交汇部位,构造位置独特、岩浆活动频繁,孕育了类型丰富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东阳钨矿床位于胭脂坝岩体北东向分支的懒板凳岩体与石瓮子组、两岔口组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本文针对东阳钨矿床北东向伟晶岩型(长石石英脉型)钨矿体测得锆石U-Pb年龄为215.7±4.1Ma,指示其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暗示宁陕-镇安地区存在一次极为重要的印支晚期钨矿成矿事件,钨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区内印支晚期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 周贤旭; 杨明桂; 胡志戍
    • 摘要: 九江-瑞昌矿集区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重要的铜多金属矿矿集区。结合最新的勘查、研究成果,对区内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矿集区走滑扭动构造控矿特征研究,认为矿集区进入燕山陆内活化造山期,在滨太平洋新华夏近南北左行扭动的动力体系作用下,经历了造山期褶皱与碰撞造浆、裂隙与成岩成矿以及造山后伸展断裂破矿的构造演化阶段,对于区内矿产资源“四维”展布,起到了重要约束。形成由城门山、武山、封山洞等矿床组成的第一成矿台阶,以及邓家山、通江岭、丁家山等矿床组成的第二成矿台阶分布特点。并针对成矿台阶的矿床特征差异性,提出在第一成矿台阶“以体找矿”为主,第二成矿台阶“以脉找体—以体找矿”找矿思路,对本区今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陈雪; 汪小祥; 刘敬青
    • 摘要: 涉重金属矿床(点)多分布在山区流域内,自然高背景和人为活动均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过度富集。准确识别和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对于针对性地制定流域环境污染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尤为重要。以矿产丰富的北山水库小流域表层土壤为对象,在重金属累积程度评价基础上,综合运用野外调查、多元统计分析、PMF模型和空间分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种类,估算和明晰不同来源的贡献率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Cu和Cd平均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3.05、3.47倍且超过土壤风险筛选值,累积明显,有10%左右的样品点达到中度-重度富集水平;重金属来源主要有3种,自然背景源、采矿活动源和农事活动源;采矿活动源对Cu和Cd贡献率为68.92%和56.31%,自然源对它们也作出了21.05%和38.35%的贡献;自然背景对As、Cr和Ni元素的贡献显著,贡献率分别为83.13%、72.59%和78.76%;农事活动对Hg富集影响最大,贡献率达81.79%;采矿活动和自然源对Zn和Pb的贡献大体相当;综合运用多方法技术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可提高源解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 黄素荷; 张凯
    • 摘要: 庐枞矿集区地表条件及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导致地震资料波场关系复杂,有效反射信号弱,干扰波种类多及特征在时间与空间方向上差异大。通过对干扰波特征及压制技术的分析研究,确定了适合矿集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干扰波压制方法和流程。庐枞矿集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实际应用显示,使用该方法压制干扰波效果明显,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
    • 杨涛; 黄波
    • 摘要: 根据“加厚旋涌”理论,通过对安多地区矿床(点)统计,圈出五个重要矿集区(菜园子沟、沱沱河、吴曼通洞、托吉涌及莫海拉哼矿集区),以螺旋运动(圆心、半径和速度按特定规律变化的三维以上的运动系统,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运动方式)引发的“加厚旋涌”为指导,结合板块俯冲和碰撞理论,提出了安多地区有利成矿地质背景.安多地区地处青藏中央高原,中新生代印度板块的俯冲、碰撞引发下地壳加厚的基础上,造就了壳幔滑脱,地幔软流圈上涌,岩石部分熔融是地表隆升和伸展的主要动力,引发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加厚深切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提供了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空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在特提斯—喜玛拉雅完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控制主要的矿床(点)分布,具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远景,提出建立整装勘查区,使其早日成为国内重要矿业开发基地.
    • 黄素荷; 张凯
    • 摘要: 庐枞矿集区地表条件及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导致地震资料波场关系复杂,有效反射信号弱,干扰波种类多及特征在时间与空间方向上差异大.通过对干扰波特征及压制技术的分析研究,确定了适合矿集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干扰波压制方法和流程.庐枞矿集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实际应用显示,使用该方法压制干扰波效果明显,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