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真菌群落

真菌群落

真菌群落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895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菌物学报、生态学报、微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二届中国白酒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3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等;真菌群落的相关文献由87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小平、何团、倪永清等。

真菌群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1.2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895 占比:98.70%

总计:12052篇

真菌群落—发文趋势图

真菌群落

-研究学者

  • 吴小平
  • 何团
  • 倪永清
  • 刘学端
  • 刘宇
  • 刘宏伟
  • 刘洋荧
  • 厉舒祯
  • 吴凤芝
  • 周秀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宇; 白涛; 刘冬梅; 韩小女; 刘舜; 王瑞宝; 郭永升; 陈小龙; 王柄权; 程凌寒; 黄飞燕; 余磊; 蔡永占; 刘佳妮
    • 摘要: 【目的】为改善云南烟区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从土壤生防菌筛选等角度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与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健康烟株根际土壤(ZCTY)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HJTY)真菌OTU数分别为1809和1479个,同时ZCTY的OTU数、特有OTU数分别是HJTY的1.22、1.62倍,且HJTY中的真菌物种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ZCTY分别降低了31.87%、30.47%和0.68%;同时,优势种属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Fusarium)、Spiromastix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ZCTY相比,HJTY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和青霉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77.06%、54.32%和144.27%,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Spiromastix是HJTY的特有菌属;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壶菌属与有机质、碱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镰刀菌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Soilcoccozyma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lectosphaerella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而青霉菌属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外瓶柄霉属(Exophiala)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是烟株患黑胫病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其中镰刀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等相关病原菌及腐生菌显著增加,毛壳菌属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到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
    • 杨立宾; 江云兵; 周甜; 崔福星; 朱道光; 徐飞
    • 摘要: 为探究冬季雪盖下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碳亏缺”假说的全球一致性,在大兴安岭寒温带落叶松林采用人工堆雪的方法设置50 cm厚的有效雪被,并在雪被下布设不同质量的落叶松针叶作为凋落物,依据凋落物的质量分别设置自然对照组、凋落物去除组、凋落物加倍组和凋落物多倍组,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ITS基因ITS1区进行测序,分析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并结合土壤化学特征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雪盖下添加不同质量凋落物的土壤化学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添加凋落物降低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有机碳(OC)、总氮(TN)、碱解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其中凋落物多倍组中的OC、TN、AN、AP和AK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但其pH却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凋落物去除组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但其TN、AN、AP和AK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土壤真菌测序共获得1089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各组共有的OTUs数量为390个,特有OTUs的数量随凋落物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各组共检测到真菌11门42纲97目193科352属534种,其中伞菌纲(Agaricomycetes)的红菇属(Russula)为优势菌群.各处理间Alph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Beta多样性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真菌被分为3组,其中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与OC、TN和AN含量均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凋落物的输入对寒温带落叶松林雪盖下土壤真菌的生物量和Alpha多样性没有显著改变,碳元素和氮元素可能是影响冬季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限制性因子.
    • 杨帆; 李耀明; 方震; 纪宝明; 苏德荣
    • 摘要: 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为发育的地区,被称为亚洲“水塔”。但是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青藏高原冰川的季节性消融导致大量的冰川融水季节性流入下游草甸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由于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分变化十分敏感,冰川融水的季节性变化必然将显著影响冰川末端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但是关于冰川融水增加对冰川区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的认识还十分有限。2019年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龙匣宰陇巴冰川末端通过双向移栽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冰川融水的增加和减少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发现融水增加显著改变了真菌群落组成和降低了香农多样性指数,同时增加了上层土壤植物病原型和腐生型真菌的相对含量。融水减少改变了真菌群落组成并增加了真菌的α多样性,但是对真菌的影响与融水增加过程并不具有对称性。由于真菌的重要生态功能,研究结果对于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情形下,青藏高原冰川区高寒草甸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 王佰涛; 杨文玲; 雷高; 李珊珊; 刘德海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地区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情况。【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昆明、南平、南阳地区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高通量测序和比较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3770个OTUs,平均长度231 bp,南阳地区样品的香农指数较高,辛普森指数较低,说明该样品的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南阳地区样品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高于其他两地区样品,说明南阳地区样品真菌群落丰富度较高。昆明地区样品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有13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包含被孢霉属(Mortierella)20.13%、赤霉属(Gibberella)6.07%、截盘多孢霉属(Truncatella)3.91%、镰刀霉属(Fusarium)3.245%等。南平地区样品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有22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包含赤霉属(Gibberella)17.77%、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7.79%、隐囊菌属(Aphanoascus)4.22%、节担菌属(Wallemia)3.96%等。南阳地区样品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有25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包含Paraboeremia属6.46%、被孢霉属(Mortierella)5.26%、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3.68%、木霉属(Trichoderma)3.60%等。并且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赤霉属、木霉属真菌群落丰度在3组样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昆明和南平地区采集样品对比分析发现,南阳地区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种植年限对魔芋种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而海拔高度和经纬度对其影响较小。
    • 成瑜; 刘京; 高英明; 周家喜; 芶剑渝; 管景强; 邹晓
    • 摘要: 为了解初烤和复烤环节对烟叶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贵州湄潭、平坝和惠水的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加工阶段(初烤前、初烤后、复烤前和复烤后)烟叶的真菌群落。12个样本共检测到真菌界4个门、23个纲、71个目、196个科、445个属、724个种和1171个OTUs。结果表明初烤和复烤前后的烟叶真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初烤前Sampaiozyma和Symmetrospora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4.27%和21.24%;初烤后Sampaiozyma、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未分类的亚隔孢壳科(Didymellaceae)真菌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7.87%、18.42%和12.89%;复烤前曲霉属(Aspergillus)、Sampaiozyma和根霉属(Rhizopus)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60.82%、24.12%和2.51%;复烤后Sampiozyma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6.12%和25.78%。Sampaiozyma在4个加工阶段一直占据优势地位。
    • 张健; 徐明; 陈驰; 张姣; 陈进
    • 摘要: 揭示黔中山地不同种植方式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选择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3种不同种植方式的茶园(新茶园Tx、普通茶园Tp和碾茶园Tn)作为研究对象,以周边植被马尾松林作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土壤真菌ITS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不同种植方式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不同种植方式茶园土壤真菌OTUs丰富度表现出:Tx(1636)>Tp(1281)>Tn(1197),茶园土壤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门类群,未分类刺盾炱菌目(unclassified_o__Chaetothyriales)、曲霉菌科(Aspergillaceae)、三型霉菌科(Trimorphomycetaceae)和黏毛菌科(Myxotrichaceae)等为优势科类群;层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CCA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是影响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的重要因子;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未定义腐生真菌、真菌寄生-未定义腐生生物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等是茶园土壤真菌群落中的优势功能类群。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 饶德安; 刘潘洋; 邹路易; 滕跃; 郁红艳; 尹光庭
    • 摘要: 烤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连作障碍已成为限制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长期连作及强还原土壤灭菌处理(RSD)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缓解烤烟连作障碍提供理论基础。选取烤烟连作3、5和7年根际土壤分析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演替规律。选取烤烟连作3年样地实施强还原土壤灭菌处理(RSD),与未处理(3年)对比,以此评价RSD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连作处理显著降低烤烟根际土壤pH及总碳和总氮的含量,RSD处理较未处理(3年)显著提升土壤总碳和总氮的含量。(2)测序结果表明,连作处理显著促进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主坐标轴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连作处理显著改变真菌群落结构,真菌群落相对丰度的变化及FUNGuild数据库比对结果表明,连作处理促使病原菌丰度增加。(3)与未处理(3年)相比,RSD处理显著降低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病原菌丰度。(4)相关性热图分析表明病原菌相对丰度与p H、总碳和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长期连作烤烟导致根际土壤质量退化,造成病原菌增多;RSD处理对连作土壤的质量和真菌群落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 杨虎; 王佩瑶; 李小伟; 王继飞; 杨君珑
    • 摘要: 为了解植被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优势菌群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贺兰山东坡山地荒漠草地、浅山灌丛、亚高山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4种植被类型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贺兰山东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真菌α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浅山灌丛、山地荒漠草地、亚高山草甸、亚高山针叶林;且亚高山针叶林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类型。(2)相对丰度1%的真菌共检测到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5个门类,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主要优势菌群,平均丰度占比分别为46.7%和29.6%;担子菌门在亚高山针叶林中丰度显著高于其他菌门,子囊菌门在山地荒漠草地、浅山灌丛和亚高山草甸植被类型中显著高于其他菌门。(3)从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可知,植物多样性、pH、年均温、土壤有机质、年均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及海拔都会显著影响到真菌群落组成;从真菌α多样性指数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海拔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植物多样性是影响真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 赵玉卉; 郭瑞; 杨阿丽; 秦鹏; 金辉; 魏甲乾; 冉永红; 陈志荣; 路等学
    • 摘要: 为探究甘肃不同采样点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以及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真菌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揭示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差异较大;9个采样点共有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为32个,特有的OTU数较多;迭部采样点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所有采样点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ete)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而纲、科、属水平优势类群各异。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子囊菌门与速效钾、谷氨酰胺酶、脲酶、硝态氮、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箭头方向一致,说明子囊菌门与速效钾、谷氨酰胺酶、脲酶、硝态氮、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正相关;Rozellomycota和Olpidiomycota与硒、铁、有效磷、氨态氮、脱氢酶呈正相关,与钙、多酚氧化酶、镁、pH呈负相关;壶菌门、unclassified_Fungi、Mortierellomycota与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硝态氮呈负相关。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酶活性影响较理化性质的影响大。
    • 高卫锴; 李茂森; 李超; 黄纯杨; 刘福童; 冯炼; 冯小芽; 任天宝; 李宙文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海拔条件下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以及驱动真菌群落的主要生态因子,选取3个不同海拔高度ZL(800 m)、ZS(1 000 m)、ZH(1 200 m)的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采用18S rRNA高通量测序对土壤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海拔土壤pH值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中低海拔土壤真菌α多样性显著低于高海拔土壤;3个海拔条件下土壤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毛霉菌门等,其中,1 200m海拔担子菌门的丰度较800 m海拔提高了100.00%;1 000 m海拔捕虫霉门的相对丰度相较于1 200 m海拔提高了238.26%;聚类热图分析结果表明,担子菌门、Aphelidea与微生物量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和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芽枝霉门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微生物量碳氮比呈极显著正相关;捕虫霉门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FUNGuild分析结果表明,1 000 m海拔土壤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最高,达30.79%;1 200 m海拔病理营养型真菌丰度最高,达4.45%。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在不同海拔条件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土壤温度、速效钾含量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是引起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异的主要生态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