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7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490篇;相关期刊621种,包括河北中医、中成药、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第三次全国林业血防工作会议等;益母草的相关文献由320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依谆、彭成、熊亮等。

益母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7 占比:70.73%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2.95%

专利文献>

论文:490 占比:26.32%

总计:1862篇

益母草—发文趋势图

益母草

-研究学者

  • 朱依谆
  • 彭成
  • 熊亮
  • 朱依纯
  • 刘昭华
  • 刘新华
  • 孙蓉
  • 王建国
  • 陈少如
  • 徐建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文宁
    • 摘要: 本研究利用从益母草、知母2种中药中分离出的20株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梨黑斑病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益母草叶6、益母草叶2、益母草叶4、益母草叶1、知母根6和益母草叶8等6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92.55%。将这6株内生菌进行抑菌作用测定,发现益母草叶4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到60.39%。
    • 王新雅; 孙文松; 张艳红; 温健; 孙佳琳
    • 摘要: 通过查阅近20年的相关文献和专利信息,综述益母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揭示益母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抗炎、心肌保护、抗氧化、抗血栓和子宫修复等方面,开发的产品涉及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益母草开发前景乐观,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 李志敏(指导); 文闵(整理)
    • 摘要: 俗话说“上品饮茶,极品饮花”,茶被誉为是最健康的饮料。或许由于女人爱花的缘故,对于花草茶,女性也格外青睐。传说,花(草)代茶饮用的方法,最早来源于古代宫廷贵人的美容习惯;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东方,早在茶出现之前,“花饮之风”便已盛行,并被视为皇室瑰宝,代代相传。中国第一本本草专著《神农草本经》中记载了300多种药物,其中就收录了大量具有美容和保健作用的花卉品种。曾热播一时的宫斗剧《甄嬛传》里,后宫的嫔妃们也都善于利用花草来养颜美容。比如,甄嬛喜欢服用益母草来调理滋补,沈眉庄爱吃粉藕桂花糕以排解体内毒素。
    • 杨勇; 张乐乐; 盛菲亚; 李维; 陈加容; 邹亮; 杨林
    • 摘要: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母草治疗产后腹痛的潜在分子机制。首先根据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益母草的活性成分,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平台上检索活性成分靶点,在OMIM、GeneCards上检索产后腹痛靶点,得到益母草-产后腹痛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接着利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并对拓扑分析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最后利用免疫组化实验验证益母草对流产大鼠模型子宫组织中PGF2αR、MMP9、TIMP1、VEGFA、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最终得到益母草活性成分10种,与产后腹痛相关靶点144个;通过PPI网络分析筛选出118个靶点,进一步拓扑分析后得到98个节点;然后对这98个节点进行GO和KEGG注释。GO分析得到1151个生物过程(BP)条目,97个细胞组成(CC)条目,122个分子功能(MF)条目;KEGG分析得到41条通路,主要涉及雌激素、PI3K-Akt、MAPK、HIF-1信号通路等。最后免疫组化实验证明益母草可显著抑制流产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PGF2αR、MMP9蛋白上调和TIMP1、VEGFR2蛋白下调。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免疫组化实验验证,显示益母草治疗产后腹痛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为益母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侯晓杰; 梁魁景; 于占晶
    • 摘要: 本研究针对从益母草、知母2种中药分离出的20株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梨黑斑病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益母草叶6、益母草叶2、益母草叶4、益母草叶1、知母根6和益母草叶8等6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92.55%、 90.98%、 88.63%、 83.92%、80.78%和80.00%。将这6株内生菌做进一步研究,配制成OD值为0.600的菌悬液,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作用测定,发现益母草叶4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到60.39%。益母草叶4与其他几种内生细菌之间差异显著。
    • 张倩; 郭羽晨; 邓珊珊; 章越凡; 李铁军
    • 摘要: 目的探讨益母草治疗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BATMAN-TCM)获取益母草的活性成分,然后从SwissTargetPrediction(STP)和TCMSP数据库中收集和预测候选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疾病靶点标准化数据库(Uniprot)获取益母草活性成分对应的靶标基因,与Genecards、DisGenet、OMIM三个数据库获取的神经损伤的疾病基因做映射,获得益母草治疗神经损伤的潜在作用靶点。其次借助网络拓扑分析软件Cytoscape 3.6.0构建益母草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蛋白互作平台数据库(STRING)构建作用靶点之间的互作关系(PPI),将其导入Cytoscape3.6.0软件构建PPI网络图。最后,通过STRING数据库对益母草治疗神经损伤的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益母草中筛选出19个有效活性成分,涉及654个作用靶点,其中与神经损伤有关的作用靶点426个,关键靶点6个,这些靶点基因主要参与生物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细胞通讯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结合、离子结合和催化还原有关,它们在细胞膜外侧富集。其机制与MAPK、Toll样受体、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IL-17和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益母草的活性成分可能是通过抗炎、抗凋亡和促进细胞生长来发挥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 罗燕; 阮宏娟; 宁钰
    • 摘要: 目的:探讨缩宫素注射液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阴道分娩后胎盘胎膜残留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21例阴道分娩后胎盘胎膜残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1)。对照组行缩宫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凝血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胎盘胎膜排除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大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WBC)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阴道分娩后胎盘胎膜残留时,与单独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相比,缩宫素注射液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更能促进胎盘胎膜残留物的排出,加快子宫恢复,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刘朝晖; 门晓亮; 张河新; 沈欢欢; 王丹; 刘景超; 谢文霞; 赵丽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后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RP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本院行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妊娠引产术、产后经阴道超声示RPOC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益母草分散片,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率、产后15~17天追加药物率、月经恢复时间、经期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阴道大出血、腹痛、感染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7.8%,P<0.05);观察组手术率(10.9%)低于对照组(25.9%,P<0.05);观察组产后15~17天追加药物率(58.7%)低于对照组(70.4%,P<0.05);观察组有5例出现恶心症状,未出现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后RPOC疗效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 张慧娟; 张振巍; 崔璀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母草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益母草的主要活性成份;采用DAVID数据库、CTD数据库收集益母草潜在作用靶点和产后出血关联基因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KOBAS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全基因组及代谢途径富集分析(KEGG)。结果: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益母草主要活性成份8个,经查阅文献及相关数据库补充,共计10个化合物,涉及关联基因4238个;益母草-产后出血共同靶点515个。对筛选后的505个共同靶点基因及蛋白进行GO分析,获得1189个关键注释,涉及对药物的反应、细胞外间隙、细胞凋亡的负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蛋白结合能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缺氧反应、酶结合及胞浆刺激等作用;共有505个基因纳入KEGG信号通路关联分析,涉及信号通路152个,主要关联癌症途径、乙型肝炎途径、TNF途径、胰腺癌途径、HIF-1、癌症蛋白多糖等。益母草指标性成份水苏碱、益母草碱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进而发挥炎症调控、骨质细胞代谢调控、免疫调控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阐释了益母草治疗产后出血的基本药理学作用和相关机制,提示益母草的主要活性成份(如益母草碱等)可从免疫调节、抗炎、造血功能稳态等多方面治疗产后出血,为益母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 ·赤小豆可治静脉曲张取牛膝10克,赤小豆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3克。每日一剂,熬水代茶饮,早中晚各饮一次。建议服用期限为3周。此处方药性平和,既能活血化瘀、补肾强筋骨,又能除湿消腿胀,作为静脉曲张的基础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应用。·排毒养颜汤可治黄褐斑取川芎11克,当归16克,白芍16克,熟地黄7克,桃仁11克,红花11克,益母草28克,炒槐花16克,白芷7克,将上药研末,过筛,用等量凡士林或雪花膏调匀,早、晚外搽患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