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褐斑

黄褐斑

黄褐斑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788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60篇、会议论文387篇、专利文献830篇;相关期刊735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88种,包括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学术年会、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学术年会暨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皮肤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201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等;黄褐斑的相关文献由758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冠卿、赵广、不公告发明人等。

黄褐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60 占比:75.55%

会议论文>

论文:387 占比:7.78%

专利文献>

论文:830 占比:16.68%

总计:4977篇

黄褐斑—发文趋势图

黄褐斑

-研究学者

  • 陈冠卿
  • 赵广
  • 不公告发明人
  • 杨志波
  • 陈洪波
  • 王信锁
  • 李勤
  • 闫小宁
  • 何黎
  • 李其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杜悦; 闫英
    • 摘要: 黄褐斑的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导致面部气血不畅,郁结于肌肤。《黄帝内经》提出“木郁达之”,即以条达木性,恢复肝之气血阴阳之法来治疗肝气郁结。从“木郁达之”出发辨治黄褐斑,针对肝气郁结所致黄褐斑之两实两虚证,即肝郁血瘀、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分别治以理气活血、疏肝利胆、疏肝健脾、滋补肝肾,从而“达”其肝郁,方可消斑。附验案1则以佐证。
    • 郭龙; 郑琳琴
    • 摘要: 目的:探讨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红祛斑汤与脊柱梳理协同互补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疗效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面积、皮肤颜色,提高SOD活性,降低NO水平,降低复发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维云
    • 摘要: 目的分析Q开关倍频Nd:YAG激光大光斑低能量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该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30例氨甲环酸治疗患者、30例氨甲环酸+Q开关倍频Nd:YAG激光大光斑低能量治疗患者,分别设置为参照组、研究组,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皮损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6个月复发情况,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损积分(2.07±0.41)分较参照组(3.76±0.4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0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率3.33%较参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结论Q开关倍频Nd:YAG激光大光斑低能量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李艳梅
    • 摘要: 目的探讨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对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皮损改善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皮肤科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12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联合组,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颈三针,中药组给予四红祛斑汤,针药联合组给予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均治疗2个月。对比三组疗效与治疗前后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积分、皮肤状态(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含量)、血清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针药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针刺组、中药组的71.43%、73.81%(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积分分别为(1.16±0.38)分、(1.05±0.34)分,均低于针刺组的(1.57±0.54)分、(1.49±0.50)分、中药组的(1.42±0.49)分、(1.38±0.42)分(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含量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血清LH、FSH、E2水平均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针药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AT、SOD水平分别为(2.28±0.53)U/mL、(104.48±10.73)U/mL,均高于针刺组的(1.69±0.47)U/mL、(89.52±8.90)U/mL、中药组的(1.85±0.43)U/mL、(93.59±9.26)U/mL,血清MDA水平为(3.52±0.64)mmol/L,低于针刺组的(4.71±0.75)mmol/L、中药组的(4.47±0.69)mmol/L(P<0.05)。结论应用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调节性激素表达,减轻皮损情况,改善皮肤状态,疗效显著。
    • 常小东; 李玲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中药玉竹面膜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光组和联合组,每组21例。强光组单独运用强脉冲光治疗,每2个月1次,连续2次;联合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玉竹面膜(由玉竹、甘草、黄精、红花组成)外用治疗,强脉冲光疗程同强光组,共观察4个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强光组的80.95%(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皮损面积、皮损颜色评分均较强光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中药玉竹面膜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强脉冲光治疗。
    • 陈雪; 闵仲生; 施建新; 刘青; 张璐璐
    • 摘要: 闵仲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气血不调贯穿黄褐斑疾病的始终,是黄褐斑的根本病因。围绕气血进行辨证,分为气血郁结证和气血不足证。临证以调和气血为主,将疏肝、行气、活血、健脾、祛湿、益气、补血、填精等结合。补泄兼顾,标本同治,从而阴阳平衡,斑除色消。
    • 摘要: 最近,继美白针之后,美白舱在一些美妆博主的疯狂“安利”下涌入了大众视野。商家称美白舱原理为,通过655纳米光源刺激血液循环,加速表皮黑色素代谢,以达到美白嫩肤的效果。在他们的宣传下,“躺着变白”似乎不再是梦。真相:“传说中的‘黑科技’舱体,其实就是在舱内布满波长600~700纳米的LED红光灯管。”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学美容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敬介绍,“目前LED红光在临床上针对皮肤美容常用于对两种病的治疗,一是黄褐斑,二是激光术后并发的炎症后色素沉着。这两种病常伴有黑色素颗粒分泌增加和排出障碍,使用LED红光照射可以加快异常增多的黑色素颗粒的转运和代谢。但临床上很少用LED红光来对正常皮肤进行美白治疗,因为LED红光的能量密度比较低,在规定时间和能量密度内一般对正常皮肤不会产生明显作用。用LED红光来改善黄褐斑和色素沉着,都需要每周照射1次,经过10次左右才能见到明显效果。”
    • 许文静; 韩鑫鑫; 蔡蓓蕾; 张理涛
    • 摘要: 壬二酸(AzA)是一种常用的皮肤科外用药物,其有抗菌、抗炎、调节毛囊角化、抑制油脂分泌、减少色素沉着、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机制。临床上可用来治疗皮肤病,如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等,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本文就壬二酸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进行系统性回顾。
    • 刘晶; 朱瑜; 胡蝶; 胡光蕾; 何淑娟; 焦立鑫; 苟朋昊; 曾维惠
    • 摘要: 目的:评估小能量、低密度新型1927 nm铥激光联合妥塞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黄褐斑患者(Fitzpatrick皮肤Ⅲ~Ⅳ型),随机分为1927 nm+妥塞敏组和妥塞敏组。1927 nm+妥塞敏组采用新型1927 nm铥激光联合妥塞敏治疗,1927 nm铥激光治疗重复次数1或2次,治疗间隔4~8周,接受3~5次治疗;妥塞敏口服250毫克/次,早晚各一次,口服3个月;妥塞敏组口服妥塞敏,用法同1927 nm+妥塞敏组。由两位研究者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改良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MASI)评分、医生整体评价法(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PGA)、患者自评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mMAS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927 nm+妥塞敏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mMASI评分下降大于妥塞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同时,1927 nm+妥塞敏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PGA评分优于妥塞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P=0.035;χ^(2)=7.897,P=0.016);1927 nm+妥塞敏组治疗后无明显红斑、水肿、色素沉着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结论:新型1927 nm铥激光联合妥塞敏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华; 郝勇; 韩慧
    • 摘要: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女性面部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治疗是目前的难点,成功率较低,而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光电技术治疗黄褐斑在国内外取得了满意疗效,主要包括强脉冲光、Q开关激光、点阵激光、皮秒激光、脉冲染料激光、射频技术等。其中强脉冲光、Q开关激光、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他光电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光电技术在黄褐斑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