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X-2

COX-2

COX-2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20690篇;相关期刊567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系病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等;COX-2的相关文献由4583位作者贡献,包括等、林瑶光、吴强等。

COX-2—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4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0690 占比:99.66%

总计:422141篇

COX-2—发文趋势图

COX-2

-研究学者

  • 林瑶光
  • 吴强
  • 谢勇
  • 韦良宏
  • 刘宏斌
  • 刘江伟
  • 周士福
  • 张涛
  • 张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聂阿娜; 王德淼; 胡玮; 尚培中; 李伟; 蒋童新
    • 摘要: 目的探讨COX-2和SLeX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120例PTC手术切除标本,应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COX-2和SLeX在癌组织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0.05),不同TNM分期及是否有癌浸润、淋巴结转移中COX-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I-RADS分类、TNM分期及是否有癌浸润、淋巴结转移中SLeX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COX-2和SLeX共阳性率为61.7%,共阴性率为21.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COX-2和SLeX表达均与PTC患者年龄无关,SLeX表达与TI-RADS分类有关,两者表达上调均预示癌组织TNM分期晚,浸润性强,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 马悦; 邵平; 胡相卡; 刘晓娟; 杨鹤; 桂留铭; 蔡曾晓瑞; 代春美
    • 摘要: 目的建立以环氧合酶II(cyclooxygenase II,COX-2)抑制率为指标的生物检定方法,用于评价瘀血痹片抗炎镇痛效果。方法体外采用酶免疫(enzyme immunoassay,EIA)法,分别测定瘀血痹片和塞来昔布的抗炎镇痛效果,体内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醋酸扭体实验测定瘀血痹片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瘀血痹片、塞来昔布对COX-2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分别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瘀血痹片、塞来昔布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约为20.32 mg/mL、0.4922 mg/mL;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中、高浓度瘀血痹片的抗炎镇痛效果较明显(P<0.05)。结论基于COX-2酶活性的生物质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瘀血痹片抗炎镇痛效果,便于评价和控制其生物质量。
    • 石路莹; 段静雅; 张继花; 李灿宇
    • 摘要: 目的:探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4,SFRP4)和WW域结合蛋白2(WW-domain binding protein 2,WB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腺肌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子宫腺肌病并进行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40例,收集40例患者的异位内膜标本,统计患者的痛经、月经量及子宫大小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OX-2、SFRP4和WB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的表达,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其与子宫腺肌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OX-2和SFRP4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533,P0.05)。子宫体积正常组与子宫体积增大组COX-2、SFRP4及WBP2低表达与高表达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正常组与月经量增大组COX-2、SFRP4及WBP2低表达与高表达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SFRP4和WBP2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COX-2可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潜在的分子靶点。
    • 林佳敏; 杨娜; 张苹苹; 徐邦牢
    •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long train acyl⁃CoA synthetases 4,ACSL4)调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在不同侵袭表型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ACSL4,利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TCGA数据库分析ACSL4与COX2的表达关系,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ACSL4对COX2的调控作用,ELISA检测COX2催化的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分泌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CSL4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0.15,P<0.05)。在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CF⁃7过表达ACSL4,可明显增加该细胞的侵袭能力,同时COX2和波形蛋白表达也增加。在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中敲低ACSL4表达可显著逆转该细胞的侵袭能力,同时COX2和波形蛋白表达也降低。ELISA实验提示,敲低ACSL4后,COX2催化的代谢产物PGE2水平降低,过表达ACSL4后,PGE2水平升高。结论ACSL4通过调控COX2表达促进PGE2的分泌,进而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为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和治疗策略。
    • 胡旭辉; 陈惠新
    • 摘要: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它还和食管、肝胆、胰腺、结直肠等肿瘤相关,其中和结直肠肿瘤的关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有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促进胃泌素和环氧合酶-2分泌,改变免疫反应和肠道菌群等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但也有研究认为两者无明显相关性,两者的关系在诸多方面尚存在争议。该文就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 马杰; 廖红娟; 张焱; 李璐瑜; 张洁琼; 赵曙光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合酶-2(COX-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偏头痛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PFO)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33例经导管封堵PFO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其MMP-9、COX-2、CGR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MMP-9、COX-2、CG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MMP-9、COX-2、CGRP入院时与术后7 d差值绝对值较预后良好患者小(P<0.05)。偏头痛患者MMP-9、COX-2、CGRP入院时与术后7 d差值绝对值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三者联合预测偏头痛经导管封堵PFO预后的AUC为0.926(95%CI:0.884~0.956),较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 偏头痛经导管封堵PFO术后血清MMP-9、COX-2、CGRP水平明显下降,且其下降幅度与临床预后有关,动态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该病患者预后预测。
    • 刘健; 赵培; 闫佩佩; 吴景景; 许彦枝; 姚曼曼; 李天翠
    •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病理特征与COX-2、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例口腔扁平苔藓组织样本,其中包括17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OLP)以及62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NEOLP),3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以及作为阴性对照的1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normal oral mucosa,NOM)。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实验,并对制作的切片检测COX-2、Ki67的表达。结果NOM与NEOLP的COX-2、Ki67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EOLP中COX-2、Ki67的表达均高于NEOLP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糜烂组与非糜烂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NOM、NEOLP、EOLP、OSCC中COX-2、Ki67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COX-2、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EOLP、OSCC中COX-2、Ki67明显高于NOM与NEOLP组,推测两者可能参与了OLP的糜烂和癌变过程。
    • 闫佳兴; 张久亮
    • 摘要: 为探究石金钱龟板来源的寡肽KNGP能否作为COX-2(环氧合酶-2)的新型抑制剂,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金钱龟板肽YPTP、合成肽段KNGP和RG的IC50值,利用内源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光谱和ANS(1-苯胺基-8-萘磺酸)荧光探针法分析KNGP对COX-2的疏水性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KNGP与COX-2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果显示,YPTP、KNGP和RG的IC50值分别为0.609、0.046和0.056 mg/mL,KNGP的IC50值低于阳性药布洛芬(IC50=0.217 mg/mL),说明KNGP对COX-2具有显著的抑制潜力。内源荧光结果显示KNGP对COX-2的作用为静态猝灭且有单一作用位点,同时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KNGP和COX-2的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是主要驱动力,且KNGP和COX-2结合的是由熵驱动的自发过程。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探针结果显示COX-2中的酪氨酸与色氨酸的疏水环境发生变化,且其表面的疏水性减弱。KNGP与COX-2的分子对接显示,KNGP分子主要通过NH基团、C=O结构、吲哚和咪唑结构与COX-2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并通过形成静电作用增强结合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表明,KNGP能与COX-2的单一位点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复合物,并改变酶的二级结构来抑制其活性。
    • 刘晨; 刘稳
    • 摘要: 目的研究下咽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Ki-67的表达情况及与其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相应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36例下咽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再次验证36例下咽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的定量,结合肿瘤对应的各项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36例下咽癌组织中COX-2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28/36)和83.3%(30/36),下咽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阳性率仅为33.3%(12/36)和19.4%(7/36)。较高T分期的下咽癌或存在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组织中COX-2和Ki-67阳性率显著升高(P均<0.05)。Western-blot验证COX-2在下咽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COX-2和Ki-67在下咽癌组织中的高度表达,且两者与下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中COX-2在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表明COX-2和Ki-67可能作为下咽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联合检测COX-2和Ki-67可能对判断下咽鳞癌的进展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王情情
    • 摘要: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疗效及病理组织COX-2表达的联系。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102例作为分析对象,依照1:1形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分别采用单穿手术治理和在此基础上增加新辅助化疗治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病理转移率、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及病理组织的影响。结果 患者没有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统计意义(P>0.05);待进行不同治疗方式后,对照组术后联系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转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肿瘤标志物和病理表现表达阳性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给予手术治理联合新辅助化疗作为治疗方案,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早中期宫颈癌转移率及术中肿瘤标志物表达,对减少COX-2表达阳性率有直接益处,临床可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