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9363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云南社会科学、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广西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暨生态安全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控制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等;生态人类学的相关文献由199位作者贡献,包括崔明昆、尹绍亭、罗意等。

生态人类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9363 占比:99.72%

总计:79582篇

生态人类学—发文趋势图

生态人类学

-研究学者

  • 崔明昆
  • 尹绍亭
  • 罗意
  • 袁理
  • 杨庭硕
  • 罗康隆
  • 孙立青
  • 崔延虎
  • 张海超
  • 李继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翟淑平; 崔明昆
    • 摘要: 访谈稿记述了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生态人类学家、民族植物学家崔明昆先生的学术历程,以及他基于自身研究历程对生态人类学相关问题的观点,包括学科的理论、方法、路径、跨学科问题,以及交叉学科民族植物学的发展等.崔明昆教授还基于自身的学术研究积累,对于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状况、研究瓶颈和未来方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崔明昆教授针对民族生态学、环境决定论、地方性知识等重要问题展开言说,详述了我国西部民族生态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并探讨了挖掘中国历史资源应用于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价值,以及生态人类学如何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发挥学科优势.
    • 钱婷婷
    • 摘要: 《族群空间与地域环境——中国古代巴人的历史地理与生态人类学考察》是一部结合历史地理学和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巴人族群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过程以及巴人的生态环境及其变迁的新著。该书是以纯史料分析的传统文史学科引入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是研究范式的新突破。巴人作为一个曾广泛活跃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族群,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史上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巴人研究对于巴蜀文明、巴渝文化、土家族历史、西南民族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的形成过程都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 曹娅丽; 霍艳杰
    • 摘要: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戏剧是江苏运河沿线地区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生态人类学视域下考察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昆曲、京剧等戏剧传承状态,阐释其戏剧传承所呈现的文化、人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和所具有的“生生遗续、代代相传”之传承性,有利于促进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在此意义上,关注非遗整体性保护理论与实践,提出非遗保护需要迈向生态人类学研究,迈向社会整体的生命实践的思考。
    • 丁木乃
    • 摘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文化启迪。彝族尔比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地方性知识,是彝族先民各种实践经验和思想认识成果的总汇,其最重要的生态文化观念是和谐共生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互依互存、共生共荣的统一关系,具有规范道德伦理、约束思想行为和维护生态的功能。彝族尔比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知识、生存智慧和生态伦理思想,为探索彝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思路,对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亦有着积极的参照意义。
    • 凌雅燕
    • 摘要: 运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以生态人类学理论为支撑,对云南傣族M村的传统体育傣族武术和打陀螺的生境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自然生态环境还是社会生态环境均对这两个项目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项目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进一步观察认为:“工具”属性决定了传统武术的生命力,“玩具”属性决定了打陀螺的生命力。启示我们,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应回归民众的“生活世界”,随着时代发展积极调整期自身功能属性,符合民众生活的需要。
    • 关晓辉
    • 摘要: 英国人类学家蒂姆·英格尔德从生物学和生态人类学的维度对造物和设计进行别样的解释,其主要观点有:(1)“造物如同生长”,物的形态在内外作用力的场域中逐渐生成,如同有机体生长一样;(2)“设计即预见”,设计不仅与造物共生,而且面向物的未来。他反驳“形式质料说”下设计和造物分离的论调;他还强调两者是人介入到物的生命流动中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人应该洞悉并整合人—物—技术—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具有有机和共生的条件。
    • 孙立青; 袁理
    • 摘要: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适应文化生态的变迁,并进行着新的传承与发展。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既要遵循当前非遗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更需立足区域文化生态变迁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通过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强化对文化生态变迁过程的研究、发挥非遗新的社会功能、培育新的传承群体、激发非遗持有者新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措施来改善湘西州非遗与所处文化生态的再适应,实现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
    • 孙立青; 袁理
    • 摘要: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适应文化生态的变迁,并进行着新的传承与发展.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既要遵循当前非遗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更需立足区域文化生态变迁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通过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强化对文化生态变迁过程的研究、发挥非遗新的社会功能、培育新的传承群体、激发非遗持有者新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措施来改善湘西州非遗与所处文化生态的再适应,实现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
    • 张海超; 张晗
    • 摘要: 在被斯科特重新界定后包含了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大陆山地的“赞米亚”地区,不仅人群之间界限模糊、不断混杂,稻作也表现与常见的集约型水田农业明显不同的一面。本文通过水稻、陆稻和块根类作物的比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逻辑的内在理路进行重新梳理,发现以往认为分属两种生产体系的稻作农业和山地游耕农业存在某种一致性:缺少田间管理,不提倡用增加劳动投入的方式追求高产,都看重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多样性的食物。不仅是从事游耕的居民在逃离统治,赞米亚地区经营稻作的农民也有与低地政权关系疏远的一面。斯科特对于边陲地区农业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还有不足,本研究可以对其将稻作和块根种植分别视为“服从农业”和“逃跑农业”的基础论断构成某种程度上的挑战。
    • 曾少聪; 罗意
    • 摘要: 中国生态人类学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始于民族识别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完善及应用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生态人类学研究致力于对地方群体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进行解释,研究比较集中于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形成了"适应模式"与"发展的代价"为中心的理论倾向.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前十年,生态人类学家聚焦生态环境变迁引发的自然与社会后果,强调发掘、保护和转化利用本土生态知识的重要性,湘黔桂地区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生态人类学研究蓬勃发展.第四个阶段是最近十年,生态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扩展到了灾害、生物多样性、地方社会脆弱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上,研究地域扩展到了东南沿海、内陆江河流域和中原传统农耕地区.文章认为中国生态人类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扎根本土田野经验的学术自觉、对研究对象及其所处时代社会情境变化的精准把握,以及与西方生态人类学理论对话的深入.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中国生态人类学应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扎根本土田野经验的传统,加强理论自觉,建构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新理论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