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东南部

中国东南部

中国东南部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大气科学(气象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882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全国第五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全国贵金属和分散元素矿床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中国东南部的相关文献由302位作者贡献,包括舒良树、周新民、邓平等。

中国东南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5.1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2882 占比:94.65%

总计:3045篇

中国东南部—发文趋势图

中国东南部

-研究学者

  • 舒良树
  • 周新民
  • 邓平
  • 余心起
  • 徐夕生
  • 曹剑
  • 王彬
  • 祖辅平
  • 刘磊
  • 姚素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岳晓涵; 刘磊; 张治国; 赵增霞; 孙杰; 赵阳
    • 摘要: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分布的白垩纪火成岩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晚阶段的产物,而俯冲过程早阶段的地质响应形式尚不明确。研究针对中国东南部侏罗纪火山岩规模最大的粤东地区代表性剖面开展了年代学及岩石成因研究,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区侏罗纪火山岩断续形成于192~183 Ma(嵩灵组)、177~163 Ma(吉岭湾组)和162~156 Ma(高基坪群)。结合前人研究数据,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岩表现出沿粤东-闽东-浙东南方向的年轻化趋势。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粤东地区侏罗纪火山岩主要源于古元古代地壳基底物质的重熔,并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幔源物质贡献,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亏损幔源物质贡献的比例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粤东地区侏罗纪火山岩岩石成因的规律性变化暗示了地壳应力环境的伸展程度逐渐减弱,对应了古太平洋板块的前进式俯冲。综合分析表明,粤东地区侏罗纪火山岩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早阶段的地质产物,反映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开始于早侏罗世左右。
    • 柳建新; Syed muzyan SHAHZAD; 孙娅; Asim SHAHZAD; 李川; Meryem FANIDI; Ishfaque MUHAMMAD
    • 摘要: 中国东南部地区的地壳变形机制和深部成矿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中国地震台网207个地震站观测到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方法计算中国东南部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内岩石的泊松比。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地壳厚度约为27 km,而西部地壳厚度约为43 km,平均地壳厚度为31 km,地壳呈现西厚东薄趋势。地壳内岩石泊松比的结果显示:华夏块体的南部泊松比较高,平均为0.295,而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地壳岩石泊松比相对较低,平均为0.257。在扬子克拉通的中部以及华夏块体的中东部区域,地壳岩石泊松比为0.257~0.286。通过对比侵入体沉积岩和火成岩的泊松比,初步推断金属矿物系统的形成可能与造山和热液沉积矿床有关,这表明研究区内多期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是由构造-岩浆-热事件引起的。而华夏块体东南边缘和上场子克拉通的东北区域地壳岩石的高泊松比可能与中生代中下地壳镁铁质部分熔融有关,同时部分熔融也为岩浆入侵和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环境。
    • 汪相
    • 摘要: 中国东南部存在着一系列早白垩世中—晚期Ⅰ型花岗岩与A型花岗岩复合在一起的北东向岩带。本研究选取这些岩带中的苏州、黄山、灵山和福州Ⅰ型花岗岩与A_(2)型花岗岩组合的复式岩体,对它们开展岩相学、岩石化学和锆石学的系统研究,从而首次确定:(1)作为复式花岗岩体中主体相的岩性为(含普通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由弱分异的壳源花岗岩浆结晶而成,其锆石U-Pb年龄的平均值为127.1±1.8 Ma,代表同造山花岗岩的定位年龄;(2)作为复式花岗岩体中补体相的岩性为铁锂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为典型的A_(2)型花岗岩),由与主体花岗岩同源的高分异花岗岩浆结晶而成,其锆石U-Pb年龄的平均值为105.4±1.3 Ma,代表造山后花岗岩的定位年龄;(3)与这些复式花岗岩体伴生的岩浆热液矿床中的锆石U-Pb年龄的平均值为106.4±2.3 Ma,代表中国东南部一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时代。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中国东南部构造地质资料和花岗岩浆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的年代学数据,笔者认为,库拉板块于早白垩世初期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引起中国东南部地壳深部I型花岗岩浆房的形成和部分I型花岗岩浆上升定位;挤压高峰后,深部岩浆房中巨量的Ⅰ型花岗岩浆开始漫长的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岩浆房上部出现高度富集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至早白垩世末期,中国东南部的构造环境进入伸展高峰期,深部岩浆房中高度分异的、体量极小的残余岩浆沿着张性断裂被动侵位;由于压力和温度的骤减,上升过程中的残余花岗岩浆发生流体—熔体溶离作用而分解为含大量成矿物质的硅质流体和碱性过铝质熔体,前者形成石英脉型矿床(或云英岩型/矽卡岩型矿床),后者形成A_(2)型花岗岩。造成中国东南部上述花岗质岩浆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的驱动力来源于一次新的造山作用——笔者命名其为“黄山运动”,该造山作用具有两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以同造山花岗岩(即I型花岗岩)的定位年龄(~127 Ma)为代表的挤压作用高峰期和以造山后花岗岩(即A_(2)型花岗岩)的定位年龄(~105 Ma)为代表的伸展作用高峰期,两者之间的转换(即构造环境由挤压转变为伸展)出现在~110 Ma。显然,通过严格地组合构造—岩浆—成矿3种不同的地质事件于一体,本研究恰好地揭示了中国东南部在早白垩世中—晚期的基本地质特征。
    • 施春华; 孙伟佳; 郭栋
    • 摘要: 利用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tern Pacific teleconnection,WP)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不同配置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 表明:WP正位相年,中低纬太平洋被异常暖性高压控制,其局地作用使得中国东南部温度偏高;NAO正位相年,其遥相关作用通过南、北两支波列,分别调控南、北支槽系统,协同作用使得中国东南部30°N附近温度偏低.考虑这两种遥相关型的共同作用,当WP和NAO同位相时,两者作用部分抵消,中国东南部温度变化不显著;当WP正位相、NAO负位相时,两者同步的加热效应使得中国东南部显著暖异常;当WP负位相、NAO正位相时,两者同步的冷却效应使得中国东南部显著冷异常.
    • 何叶; 陈立辉; 曾罡; 王小均
    • 摘要: 中国东南部浙江境内分布有大量新生代板内玄武岩,这些玄武岩的分布受到三条北东—南西向的断裂控制,将浙江玄武岩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区域.其中,出露于浙江西部江山-绍兴断裂带的建德玄武岩是浙江境内最古老的新生代玄武岩(约40 Ma).为进一步认识浙江境内新生代岩浆作用的本质,测定了建德玄武岩的元素组成和Sr、Nd、Hf、Pb同位素组成,并在与浙江境内其它新生代玄武岩对比的基础上,探讨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建德玄武岩为碧玄岩,与浙江西部其它新生代玄武岩一样,碱性程度明显高于浙江中部和东部的新生代玄武岩(以弱碱性的碱性橄榄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为主).这些玄武岩具有较低的SiO2(41.3~42.3 wt%)和Al2O3(9.70~12.6 wt%)含量,较高的MgO(8.90~15.6 wt%)、CaO(8.92~12.1 wt%)、TiO2(2.78~3.18 wt%)和Fe2O3T(14.1~16.2 wt%)含量以及较高的Ca/Al(1.02~1.16)比值.不相容微量元素组成上与火成碳酸岩具有亲缘性,即蛛网图上表现为明显的K、Zr、Hf、Ti的负异常(Hf/Hf*=0.74~0.77,Ti/Ti*=0.70~0.74),同时具有高的Zr/Hf比值(48.5~50.1),表明其地幔源区含有碳酸盐组分.建德玄武岩具有亏损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0.7032~0.7034,εNd=5.85~5.95,εHf=7.78~8.56)和较高的206Pb/204Pb(18.491~18.554)、207Pb/204Pb(15.488~15.518)和208Pb/204Pb(38.387~38.523)比值.相比浙江中部和东部玄武岩,浙江西部玄武岩及建德玄武岩具有更高的碱含量、不相容微量元素含量、La/Yb比值和更明显的K、Zr、Hf、Ti负异常,表明浙江西部玄武岩是碳酸盐化地幔低程度熔融的产物.浙江新生代玄武岩的Ti/Ti*与Ba/Th、K/La比值之间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其源区存在两端元混合的特征.其中,以浙江西部玄武岩(包括建德玄武岩)为代表的地幔端元是由含碳酸盐的再循环洋壳熔融产生的碳酸盐熔体与亏损地幔反应形成的碳酸盐化地幔,以较低的Ba/Th、K/La和Ti/Ti*比值为特征.以浙江东部玄武岩为代表的地幔端元具有和碳酸盐化地幔端元互补的、较高的Ba/Th、K/La和Ti/Ti*比值,代表熔融残余的再循环洋壳.因此,浙江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源区是不均一的,这种不均一性主要是由具有成因联系的两种端元组分所控制.
    • 张金虎; 金春爽; 徐立明; 王海荣; 杨玉茹; 邓克; 高永进; 吴兆剑
    • 摘要: 福建黄塘地区晚侏罗世长林组发育一套层状硅质岩,夹薄层凝灰岩,产硅质海绵骨针和硅质钙藻,其硅质岩沉积环境复杂,成因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该区硅质岩为非纯硅质岩,在Fe-Mn-Al三角图中样品位于生物成因区及附近,Mo和V含量富集、轻稀土富集、Eu弱负异常及U/Th值也都具有典型的生物成因特征,且微观特征显示其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黄塘硅质岩在Fe2O3/TiO2-Al2O3/(Al2O3+Fe2O3)、TFe2O3/(100—SiO2)-Al2O3/(100-SiO2)和(La/Ce)N-Al2O3/(Al2O3+Fe2O3.)图解中都投在了大陆边缘及附近.∑REE值较高、Ceanom值、MnO/TiO2值及(La/Yb)N值等这些地球化学指标一致表明黄塘硅质岩处于受陆源物质影响的大陆边缘浅海沉积环境.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研究区在晚侏罗世早期开始发生海侵并伴有小规模的火山活动,整体为还原环境,局部可能水体较深,为进一步开展福建、浙江地区的石油地质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 包浪
    • 摘要: 花岗岩是地球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我国东南部花岗岩大体上从内陆至沿海地区年龄逐渐变新, 并且规模也逐渐扩大, 这与花岗岩的形成机制有直接的关系.大部分学者都认可燕山晚期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的花岗岩源区中因含较多的地幔物质成分, 因而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玄武岩浆底侵引起的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有关;但也有少部分持否定态度, 认为中国东部花岗岩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无关或者关系不大.
    • 雷祝梁1; 曾罡1; 王小均1; 陈立辉1
    • 摘要: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被认为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而板块的俯冲作用又势必会对地幔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广泛分布,为揭示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历史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之间的潜在成因联系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因此,对湘、赣、浙、闽、粤五省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总结,通过恢复它们的原始岩浆组成,厘定其地幔源区岩性,揭示了研究区地幔的岩性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的源区岩性在地域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时间尺度上表现出明显变化.在150~110Ma期间,中国东南部地幔源区的岩性包含富硅辉石岩和贫硅辉石岩两类;而在110~64Ma期间,地幔源区的主体岩性转变为贫硅辉石岩,伴随部分橄榄岩.基于上述地幔岩性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基性玄武岩的研究工作,认为研究区晚中生代地幔的岩性转变主要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过程,是板块俯冲角度改变的结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