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壳厚度

地壳厚度

地壳厚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490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岩石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地壳厚度的相关文献由74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庆举、楼海、王椿镛等。

地壳厚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24904 占比:99.01%

总计:25154篇

地壳厚度—发文趋势图

地壳厚度

-研究学者

  • 吴庆举
  • 楼海
  • 王椿镛
  • 金明培
  • 姚志祥
  • 张瑞青
  • 李永华
  • 邓嘉美
  • 陈佳
  • 陈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晗晗; 郭良辉
    • 摘要: 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技术是一种估计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参数的方法,自2011年由Lowry和Pérez-Gussinyé提出以来,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发展和改进,该方法已日渐成熟,应用领域渐广.与单一接收函数H-κ叠加法相比,该方法由于引入了重力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估计的不确定性,获取台站下方更为准确的地壳厚度与波速比参数,为研究地壳结构与物质组成提供更为可靠的深部依据.本文首先简述了单一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和重力似然函数估计的方法原理,并详细介绍了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估计技术的算法与流程;其次,剖析了该方法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重点阐述了其相应的技术发展和各项优化;然后,归纳总结了该方法在国内外地区的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该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王琼; 肖卓; 武粤; 李抒予; 高原
    • 摘要: 2022年1月8日青海境内的托莱山—冷龙岭断裂附近发生了门源MS6.9地震。结合地壳厚度、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等资料探讨了门源地震的深部构造特征,揭示了门源地震的发震位置与地壳结构变化的密切关联。结果显示:门源MS6.9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和vP/vS值都出现快速空间变化的区域;大约在10—20 km深度范围内,震源位于P波速度从浅到深由高速变低速的垂向过渡区,同时也是S波速度和泊松比分布呈现明显横向变化的过渡区域,震源下方存在明显的低速区;冷龙岭断裂两侧相速度的方位各向异性变化比较明显。1月12日的MS5.2余震震中紧邻2016年MS6.4地震震中,揭示出2022年门源MS6.9地震及其余震活动导致了冷龙岭断裂比较充分的破裂,两次门源地震主震之间及邻区短时间内难以积累更大能量,因而短时间内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持续向北扩展所导致的地表隆升和地壳增厚是该地区强震频发的主要构造成因。
    • 柳建新; Syed muzyan SHAHZAD; 孙娅; Asim SHAHZAD; 李川; Meryem FANIDI; Ishfaque MUHAMMAD
    • 摘要: 中国东南部地区的地壳变形机制和深部成矿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中国地震台网207个地震站观测到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方法计算中国东南部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内岩石的泊松比。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地壳厚度约为27 km,而西部地壳厚度约为43 km,平均地壳厚度为31 km,地壳呈现西厚东薄趋势。地壳内岩石泊松比的结果显示:华夏块体的南部泊松比较高,平均为0.295,而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地壳岩石泊松比相对较低,平均为0.257。在扬子克拉通的中部以及华夏块体的中东部区域,地壳岩石泊松比为0.257~0.286。通过对比侵入体沉积岩和火成岩的泊松比,初步推断金属矿物系统的形成可能与造山和热液沉积矿床有关,这表明研究区内多期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是由构造-岩浆-热事件引起的。而华夏块体东南边缘和上场子克拉通的东北区域地壳岩石的高泊松比可能与中生代中下地壳镁铁质部分熔融有关,同时部分熔融也为岩浆入侵和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环境。
    • 刘嘉栋; 丁志峰; 武岩; 姜磊
    • 摘要: 对2006年10月—2009年9月华北克拉通北部太行山—燕山造山带及相邻区域115套宽频带流动台和6套甚宽频流动台的接收函数数据,使用预测反褶积方法进行处理,消除沉积层的影响;然后利用谐波校正的H-κ-c叠加方法,得到了华北克拉通北部造山带及邻近区域消除地壳S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倾斜界面影响的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呈现西厚东薄的整体特征,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高度相关性,且基本符合艾里(Airy)均衡理论。西部陆块泊松比较低,表明其相对稳定,中部造山带和东部陆块的泊松比分布不均匀,可能遭受过复杂的改造过程。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测怀来—延庆盆地及唐山南部存在地壳部分熔融和上地幔物质的上侵,石家庄北部存在下地壳拆沉,保定—房山一带下地壳拆沉后,受伸展作用影响遭遇地幔物质底侵。不同区域地壳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了谐波矫正前后研究区地壳厚度及平均泊松比变化的分布不同。
    • 顾勤平; 李大虎; 丁志峰; 康清清; 于悦颖; 王俊菲; 孟科; 杨浩; 张浩; 吕运富
    • 摘要: 利用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的26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5年记录的763个远震波形数据,计算并筛选得到了10846条远震P波接收函数.采用P波接收函数H-κ法得到了该区的地壳厚度和壳内平均泊松比值,并采用共转换点叠加法进一步揭示台站下方Moho界面的起伏形态.研究发现:⑴研究区Moho界面埋深在27~40 km范围内变化,平均深度在~34 km,总体上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呈现出东薄西厚的特征.地壳厚度在不同块体之间或者是块体内部存在着明显差异,表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⑵研究区地壳泊松比在0.15~0.32之间变化,平均泊松比为0.24,略低于全球陆壳和中国陆壳平均泊松比值;然而,较大的泊松比浮动范围却意味着研究区内地壳物质具有强烈的横向非均匀性及物质组成的复杂性.沿郯庐断裂带展布着一条NNE-SSW方向的泊松比高值异常带,推测是镁铁质基性岩沿郯庐断裂带上涌至地壳所致,亦或是高温高压的幔源热物质底侵至下地壳所致.⑶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和壳内平均泊松比存在着反相关的关系;地壳厚度和地表地貌特征呈镜向关系,即造山隆起区Moho界面埋藏较深,而平原盆地区Moho界面埋藏较浅.Moho埋深等值线分布图和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对应良好.⑷共转换点(Common Conversion Point,CCP)叠加法对Moho界面的刻画与H-κ叠加法求得的地壳厚度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CP剖面表明郯庐断裂带不仅是扬子断块区和华北块体的分界断裂,更是一条切割Moho面、深抵上地幔的深大超壳断裂带,错距达4~7 km.⑸研究区内部分台站下方存在壳内分界面,仍能通过改变壳内速度后采用H-κ法获得其埋藏深度.
    • 王迎; 李江海; 马昌明; 宋珏琛
    • 摘要: 为探明龙门山构造带隆升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龙门山构造带东西两侧下地壳物质层属性差异巨大的特征,进行3组PFC2D离散元数值模拟对比实验,将深度扩大至下地壳,记录颗粒运动状态,实现定量化分析。实验得到的变形结果及模型颗粒运动矢量图显示,在下地壳物质属性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板块碰撞挤压应力及地壳厚度的差异不会在龙门山构造带形成巨大的地形高差。当下地壳黏度系数存在明显差异时,软弱下地壳物质层颗粒相对运动速率为1.5~2.94 m/s,平均运动速率为1.62 m/s,大约是坚硬下地壳层颗粒平均运动速率的54倍。模型中部(龙门山构造带)出现隆升变形,纵向影响范围为94.74%,隆升幅度为19.85%。软弱下地壳上覆的中地壳和上地壳颗粒具有较大的向上速度分量,上地壳物质层上涌趋势明显。巴颜喀拉块体和四川盆地地壳存在20 km的厚度差异,使得龙门山构造带隆升幅度由14.79%增至19.85%。综合分析3组离散元模拟实验结果,得出巴颜喀拉地块下地壳物质层与四川盆地下地块物质层的黏度差异是龙门山构造带垂向隆升变形最关键控制因素的结论,在下地壳黏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巴颜喀拉块体和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差异对龙门山构造带纵向上逆冲隆升幅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朴青峰; 张宝金; 张如伟; 耿明会; 钟广法
    • 摘要: 洋陆过渡带是被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对于理解大陆岩石圈破裂,随后的海底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与演化至关重要.前人通过重磁、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进行过一些研究,但不同学者利用不同资料所确定的洋陆过渡带位置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高品质深反射地震剖面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进行重新解释,根据莫霍面快速抬升、地壳急剧减薄特征确定洋陆过渡带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位于大陆边缘减薄陆壳与正常洋壳之间,是受岩浆活动改造了的厚度急剧减薄的地壳,洋陆过渡带地壳深部发生岩浆侵入.减薄陆壳莫霍面平均埋深为21.9 km,地壳平均厚度约20.2 km;正常洋壳莫霍面平均埋深为12.0 km,地壳平均厚度为8.1 km,洋陆过渡带莫霍面埋深和地壳厚度急剧变化,其宽度大致介于46~99 km之间.南海北部磁异常条带和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分布,验证了本文确定的洋陆过渡带范围的合理性.综合分析认为,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的特征介于典型火山型与非火山型之间.
    • 张雅茜; 吴庆举; 张瑞青; 白兰淑
    • 摘要: 利用架设在我国东北地区阿尔山火山区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扫描方法,得到了阿尔山火山区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结果显示:阿尔山地区的地壳厚度范围为33.9—37.9 km,整体呈西北厚东南薄的特点,火山带附近地壳较薄;地壳平均波速比范围为1.73—1.83,主要有柴河镇—明水河镇、伊敏德仁北部和天池镇三处高波速比区。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断,阿尔山火山区薄的地壳和高波速比值可能是由地幔物质上涌、玄武岩浆底侵下地壳所致。
    • 任志远; 李永华; 强正阳; 石磊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利用接收函数、面波频散和重力数据联合约束地壳厚度、vP/vS和平均P波速度的改进方法,并基于两种地壳模型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的估计精度,还能更准确地估计地壳平均P波速度。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应用于华南地区两个固定台站的地壳结构分析,相关结果也证实了该方法在确定地壳结构中的可行性。
    • 杨晓瑜; 李永华
    • 摘要: 本研究利用中国国家地震台网336个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通过P波接收函数Hκ分析估算了中国华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平均波速比.研究结果显示,地壳厚度约为25?46 km,整体表现西深东浅的变化特点.研究区地壳厚度变化分别与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扬子块体东部显示较低地壳波速比(<1.7)可能与地表沉积岩的存在相关.四川盆地内部的平均地壳波速比(约1.71?1.8)与全球大陆地盾/克拉通地区相当.但其周围地区地壳平均波速比明显增高(1.81?1.95),推测可能是克拉通形成过程中岩浆的底侵引起下地壳组分以铁镁质麻粒岩为主.华夏块体西部表现为薄的地壳厚度和低的地壳平均波速比(1.65?1.75),暗示该区基性下地壳物质的缺失可能与增厚的地壳发生拆沉有关.华夏块体东南段呈现出较高的地壳平均波速比(约1.77?1.86),地壳组成以中基性铁镁质为主,推断可能与晚中生代铁镁质岩浆底侵作用密切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