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53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1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787263篇;相关期刊496种,包括世界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全国第十九次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学术年会、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第三届民族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国际学术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文献由3497位作者贡献,包括康健、吕晓东、李振华等。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1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7263 占比:99.82%

总计:788703篇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文趋势图

特发性肺纤维化

-研究学者

  • 康健
  • 吕晓东
  • 李振华
  • 庞立健
  • 张伟
  • 代华平
  • 刘创
  • 李惠萍
  • 蔡后荣
  • 臧凝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彬; 郑金旭; 张军
    • 摘要: 背景:非编码RNA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引发关注,其广泛参与呼吸系统各疾病病程。特发性肺纤维化进程伴随着干细胞功能异常,近来研究表明非编码RNA与干细胞功能异常存在联系,进而影响肺纤维化进展。以非编码RNA为靶点的基因疗法暗示了阻断纤维化过程的可能性。目的:总结非编码RN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干细胞功能异常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IPF,Stem cells,miRNA,lncRNA,circRNA,treatment”为英文检索词,以“特发性肺纤维化、干细胞、miRNA、lncRNA、circRNA、治疗”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Med、Wiley Inter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范围囊括近10年的文献,然后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82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文章首次总结了近年来非编码RN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干细胞异常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揭示了miRNA,lncRNA及circRNA共同调控了干细胞的异常激活、分化等活动,并且miRNA常作为后两者作用的中心环节。②现有的临床试验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干细胞移植疗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安全性,但在疗效方面,仅稍改善了患者弥散功能却未能明确缓解纤维化病变的程度,其结果还需要更多设立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来验证。③靶向非编码RNA的基因治疗优势在于具有多基因调控特性,可以从上游干预干细胞异常,目前其在体内外实验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证实与部分药物的作用靶点相关。④然而,特发性肺纤维化基因疗法的缺点是只能产生短期效应,同时其面临着有效剂量、体内稳定性及输送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未来研究进一步解决。⑤总之,虽然非编码RNA疗法自身存在缺陷,但也不失为一种改善肺纤维化干细胞功能异常的新途径,将其与干细胞移植结合,取长补短,可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 徐莉莉; 洪赟晢; 李智慧; 于宁霞; 邸家琪; 杨曙光; 林青青; 余学庆
    •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该疾病进展快、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短,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在病程早期准确评估IPF患者预后,有助于加强疾病管理、改善患者结局,因此IPF的预后评估是该病诊疗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与IPF预后相关的标志物不断涌现,良好的预后标志物能够协助判断IPF患者的危险分层与结局。因此本文从蛋白、基因、微生物菌落、细胞等方面总结了既往研究中发现的IPF可能的预后标志物,提示基质蛋白酶7(MMP-7)、端粒长度(TL)和纤维细胞是较为可靠的IPF预后标志物。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表面活性蛋白A(SP-A)、MUC5B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生物标志物的预后价值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血管生成素2(Ang-2)、TOLLIP启动子SNP、微生物菌落等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相对较少,预后作用有待验证。本文能够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把握干预时机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为今后IPF的预后研究提供参考。
    • 王佳佳; 柯晓飞; 田林燕
    • 摘要: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水平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单个核细胞胞质蛋白与核质蛋白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单个核细胞核蛋白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水平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临床参数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EV1/FV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总量(TLC)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胞质蛋白与核蛋白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核细胞核蛋白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0.574,P=0.025),与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也呈负相关(r=-0.583,P=0.029)。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采用荧光法测定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水平,可为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 林浩辉; 赵振富; 蔡飒
    • 摘要: 组织内的间充质干细胞是人体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作为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的一种,肺常驻间充质干细胞(LR-MSC)主要位于肺泡微血管壁中,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特性,但在治疗肺部疾病时的效果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局部组织破坏和细胞外基质沉积为特征的不可逆性慢性肺部疾病,在病理条件下,LR-MSC参与IPF的发病过程,其受部分细胞因子的驱动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进而促进肺局部组织纤维化和微血管重构,因此深入研究其具体作用机制对IPF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尹建坤; 刘世刚; 李光熙
    •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具有不可逆肺纤维化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因病因不明、诊断困难、预后不良、易感染加重是目前国内外诊疗及研究的难点。李光熙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属中医“肺痿”范畴。肺肾亏虚、正气不足为致病之本,痰浊瘀血、痹阻肺络为发病之标,本虚标实,病程绵延,反复不愈。中医治疗本病以补益肺肾、宣通肺气、化痰祛瘀为法。
    • 黄川; 吴青峻; 马超; 焦鹏; 孙耀光; 佟宏峰
    •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与肺癌关系密切,肺切除术后易出现IPF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IPF,AE-IPF),病情进展迅速,缺乏有效治疗,预后极差。本文报道1例肺癌术后AE-IPF典型病例,总结其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肺癌手术后AE-IPF的重视。
    • 朱宁; 贺磊; 王林峰; 孔伟良; 周国莲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和机械通气(MV)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55例IPF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40例接受单纯HFNC治疗(HFNC组),8例接受单纯MV治疗(MV组),7例先后接受HFNC、MV治疗(HFNC+MV组),比较3组住院总时间及住院死亡率。结果所有患者总死亡率为56.4%(31/55),其中HFNC组为47.5%(19/40),MV组为62.5%(5/8),HFNC+MV组为100.0%(7/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住院时间较MV组、HFNC+MV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IPF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HFNC治疗失败后再继续MV治疗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仅接受HFNC或MV的治疗,单纯HFNC的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日。
    • 李红梅; 张旭辉
    •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和最终结局。IPF的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类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蜂窝样、网格状间质性纤维化样改变。IPF的本质是一类进行性加重、肺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损坏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IPF多好发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极为隐匿,病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逐渐下降,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IPF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IPF的治疗手段非常局限且疗效欠佳,预后较差。IPF已然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综述文献发现,近些年来,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来治疗IPF,中医和西医对IPF的治疗研究均有了新进展,增加了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西医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纤维化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如吸氧和佩戴呼吸机、肺移植)。中医药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单味中药(黄芪、丹参、大黄)、中药复合方剂(益肺散结方、芪术肺纤汤、升陷汤、补阳还五汤、补肾通络方、麦门冬汤)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艾灸、拔罐、预防治疗、改善周围环境、肺功能训练、心理调节、食疗)。
    • 周伟勇; 吴升
    • 摘要: 目的: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其中41例使用泼尼松龙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1例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分析两种不同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EF、FEV_(1)、FVC、TLC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提升(P0.05)。治疗后实验组PaO_(2)明显提升,HRCT半定量评分、PaCO_(2)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通气量高于对照组、TGF-β1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肺气肿和肺纤维化,提升肺功能。
    • 宋鹏; 张猛; 姜淑娟; 杨栋梁
    • 摘要: 目的通过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识别微阵列鉴定基因和miRNA。方法使用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GSE27430和GSE135065)下载的IPF患者数据选择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使用转录因子富集分析选择miRNA,并使用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过滤miRNA的靶mRNA。使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miRNA和mRNA之间的网络并计算Hub基因。使用GO和KEGG途径分析调节网络中的mRNA。结果共选择21个miRNA和119个mRNA,重建由3个miRNA和3个mRNA组成的miRNA-mRNA网络。hsa-miR-199a-5p、hsa-miR-299-5p、hsa-miR-338-3p、NTNG1、SCN2A、TM6SF1被确定为关键的调节因子。结论发现了IPF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几个重要的Hub基因和miRNA,其中hsa-miR-199a-5p/NTNG1和hsa-miRV299-5p/SCN2A途径可能在IPF中起重要作用,可以帮助识别病因,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