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根发育

牙根发育

牙根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23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北京口腔医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生物医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一届全国口腔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会议、2015北京口腔医学论坛等;牙根发育的相关文献由236位作者贡献,包括文玲英、金岩、杨富生等。

牙根发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1.8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023 占比:98.11%

总计:5120篇

牙根发育—发文趋势图

牙根发育

-研究学者

  • 文玲英
  • 金岩
  • 杨富生
  • 轩昆
  • 刘晓辉
  • 厉松
  • 张若芳
  • 王红梅
  • 白玉兴
  • 邢向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芳玮; 邓易君; 王敏; 胡颖; 董蕊
    • 摘要: 目的观察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发育过程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在上皮根鞘(HERS)中表达情况,深入探讨HERS的生物学性质。方法取新生第5、7、10、15天的ICR小鼠下颌骨标本,利用Masson染色显示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荧光双染、免疫组织化学及阳性表达定量分析观察EMT相关标志物(CK14、波形蛋白、E-cadherin、N-cadherin、Snail)在下颌第一磨牙HERS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牙根发育过程中HERS持续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CK14,不表达间充质细胞骨架蛋白波形蛋白,在第7天至第15天间,HERS同时表达上皮(CK14、E-cadherin)、间充质特性(N-cadherin)及Snail。HERS各标志物阳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cadherin在PN7持续高表达,N-cadherin在PN7表达最高,Snail在PN7、PN10表达升高。结论在牙根发育过程中HERS发生EMT,且处于EMT中间态,这种EMT中间态可能在HERS调控牙根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 毕菲; 郭维华
    • 摘要: 赫特维希上皮根鞘(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HERS)细胞是一群在牙根发育以及牙周组织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特殊细胞。就HERS细胞起源、形态结构,以及近年来关于其生物学行为特点、参与牙发育调控过程、应用于组织修复再生潜力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后续HERS细胞及其衍生物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策略和机制探究提供参考。
    • 袁月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结合髓腔封药在年轻恒牙感染牙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市口腔医院的60例年轻恒牙感染牙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氢氧化钙髓腔封药,参照组给予Vitapex糊剂根尖诱导成形术,研究组给予牙髓血运重建术。比较两组牙根发育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根尖孔宽度、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根尖孔宽度窄于参照组,牙根长度长于参照组,根管壁厚度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itapex糊剂根尖诱导成形术比,牙髓血运重建术用于年轻恒牙感染牙髓患儿治疗的效果更显著,牙根发育情况更理想,术后并发症差异不大。
    • 张建云; 李贵凤; 张昆; 郝静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第三磨牙在长距离近中移动后其牙根的吸收情况,同时比较第三磨牙牙根发育完成与否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病例,共41颗下颌第三磨牙。根据第三磨牙牙根的发育情况,分为A组(发育完成组)和B组(未发育完成组),采用直接数字化全景片测量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牙根的长度,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第三磨牙在长距离近中移动后其牙根的变化。结果 A组第三磨牙在长距离近中移动后,近远中牙根分别吸收(0.07±0.66) mm、(0.09±0.62) m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三磨牙牙根继续发育,矫治结束后长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中牙根B组较A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后,其牙根的吸收量较小,不具备临床意义,牙根发育情况对远中牙根存在一定影响,提示临床中磨牙缺失后要在第三磨牙牙根发育完成前进行矫治。
    • 杨波; 朱琳琳; 陈艳
    • 摘要: 目的 观察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在活髓切断术中治疗感染性畸形中央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就诊,因畸形中央尖折断或磨损后继发牙髓感染的年轻恒牙为研究对象,共26颗,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3颗)和对照组(13颗).试验组使用iRoot BP Plus进行活髓切断术,对照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活髓切断术.比较两组活髓切断术后1、3、6、12个月复查,观察术后症状、钙化桥形成及牙根发育等,计算两组患儿临床及影像学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复查术后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钙化桥形成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12个月时试验组复查临床及影像学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性畸形中央尖活髓切断术中,运用iRoot Bp Plus进行活髓切断,可明显的减少术后的不良症状,促进患牙的钙化桥形成及牙根发育,提升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成功率,获得较好的效果.
    • 邱德春; 卫峥; 张倩; 朱顶贵; 邢向辉
    • 摘要: 目的:分析三联抗生素和氢氧化钙两种根管消毒药物对牙髓血运重建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进行治疗的年轻恒牙33颗,分为三联抗生素(20颗)和氢氧化钙(13颗)两组,随访1~2年,每3~6月复查.比较分析两组成功率及牙根发育情况差异.结果:三联抗生素组和氢氧化钙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0.00%和61.54%(P>0.05),两组的牙根发育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三联抗生素与氢氧化钙在牙髓血运重建术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根管消毒效果,治疗预后无明显差异.
    • 汤俊岭; 王贝; 李静静
    • 摘要: 目的 探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128例(128牙),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64牙).对照组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牙髓血管再生术,术后定期随访18个月.回顾性比较两组牙髓活力、牙根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牙髓活力阳性率为45.31%(29/64),高于对照组的28.13%(18/64),P<0.05.治疗18个月,观察组根管壁厚度、冠根比、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牙根发育率高于对照组(t =7.316、5.898、4.097,x2 = 18.071,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 =0.086,P = 0.770.结论 牙髓血管再生术能有效提高牙髓坏死年轻恒牙的根管壁厚度和根冠比,促进牙根生长发育,改善牙髓活力.
    • 刘昕; 谢晓华
    • 摘要: 牙根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上皮和间充质共同调控完成,并涉及多种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I-C(nuclear factor I-C,NFIC)是调控牙根发育的主要分子之一,NFIC参与根部牙本质的形成。牙根的生长是通过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的,这些分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Krüppel样转录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Osterix(OSX)、Hedgehog(HH)、AFF4和微量元素锌等。本文将对NFIC在牙根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与NFIC相关的分子作一综述。
    • 张小花; 曾晓川
    • 摘要: 目的:分析牙根发育对正畸牵引后埋伏前牙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正畸治疗患者,根据牙根发育情况,将患者分为牙根发育完成组(对照组)和牙根发育未完成组(观察组),每组50例,进行治疗后为期1个月的随访,比较埋伏前牙牙根吸收等级以及牙周组织的生长情况。结果:正畸前,由于观察组患者的牙根发育未完成,牙根平均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牙根吸收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牙周生长情况不良反应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发育未完成的患者,其正畸牵引后埋伏前牙牙根及牙周组织生长更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强预后效果。
    • 张宇凝; 王骏; 周陈晨
    • 摘要: 牙体牙髓病、牙周炎、牙外伤和遗传性疾病等导致的牙齿缺失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牙根作为牙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牙周组织的连接将牙齿固定于牙槽窝内.深入探究牙根发育的调控机制将有助于对牙根再生治疗新方法的探索.牙根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上皮和间充质组织间的交流以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本文就牙根发育过程中各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