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灭菌效果

灭菌效果

灭菌效果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90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6篇、会议论文122篇、专利文献99679篇;相关期刊349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医疗装备、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等;灭菌效果的相关文献由1992位作者贡献,包括尉效军、果海青、王芳等。

灭菌效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6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12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99679 占比:99.23%

总计:100457篇

灭菌效果—发文趋势图

灭菌效果

-研究学者

  • 尉效军
  • 果海青
  • 王芳
  • 张春玉
  • 房笑丽
  • 韩宝福
  • 刘勇
  • 左风亭
  • 王亮
  • 胡梅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万启; 李剑; 李枫; 赵岩峰; 张春华; 王芳; 马挺军
    • 摘要: 目的测试自研新型负压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和杀菌性能,为其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使用测试平台检测自研新型负压过滤系统在不同气体流量下的过滤效率;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的方法获取新型负压过滤系统放电作用后的细菌存活率;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的超微结构,了解其放电处理前、后的样貌变化。结果当流量在0~950 m;/h范围内变化时,新型负压过滤系统的气溶胶去除效率高于99.99%,高于WS/T 292-2008《救护车》对气溶胶过滤效率(达到99.7%)的要求;在放电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放电功率越高,灭菌效果越好;3种细菌灭活的难易程度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随着放电处理时间的延长,大肠杆菌菌体胞内物质析出逐渐增多。放电作用后的菌体出现了细胞壁变粗糙或明显破损的现象。结论该新型负压过滤系统过滤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原位杀菌效率,在传染病防治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亦可用于冷库、空调风道、人防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空间内微生物的过滤和消杀。
    • 黄沛珍; 邢刚; 黄流英; 何丽梅; 谭欣欣
    •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器械使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医院消毒供应室灭菌的器械包100个,按照灭菌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个。对照组采用传统低温灭菌器灭菌,试验组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采用化学方法检测灭菌效果,对比分析两组灭菌器灭菌效果、灭菌时间及灭菌器械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灭菌效果合格率较高,不合格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灭菌时间较短,无器械损伤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消毒供应室器械安全可靠,灭菌效果显著,可缩短灭菌时间,保证灭菌器械无损伤,可增加器械的使用寿命。
    • 陈樱子; 赵明
    • 摘要: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的610包(8150件)手术器械的相关资料,统计其灭菌效果,并找出影响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因素。结果在8150件手术器械中,灭菌效果不良213件,占2.61%;灭菌效果良好7937件,占97.39%。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工清洗、老化器械更换不及时、灭菌蒸汽用水洁净度一般是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灭菌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存在一定手术器械灭菌效果不良情况,手工清洗、老化器械更换不及时、灭菌蒸汽用水洁净度一般是手术器械灭菌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需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减少手术器械灭菌效果不良情况。
    • 郭玉婷; 陈星月; 张雪林; 罗洁妤
    • 摘要: 为提升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提出基于灭菌效果监测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最优参数选取方法。该方法使用温度压力测定仪、敷料型PCD灭菌包、恒温培养箱等设备,利用不同循环方式通过调整压力变化速率在合格条件与不合格条件下,从不同脉动深度、真空速率、密封时间、脉动正压值和脉动真空值等方面检测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从检测结果中选取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最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温度、时间参数分别为130°C、2.8min条件下,抽空深度分别为5kpa、20kpa时,最优脉冲次数分别为5次、10次;密封时间为400min时,脉动正压值和脉动真空值最优参数为-0.095mpa和0.09mpa,此时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循环方式分别为低大气压、高大气压时,空气注入量最优参数分别为300 mL和400 mL。
    • 苏吉
    • 摘要: 近日,一段关于口罩的视频在各微信群广泛流传。视频里,一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给大家科普了口罩残留环氧乙烷的情况,并称"环氧乙烷是一级致癌物,所检测的五款口罩都有环氧乙烷残留,虽然符合国标,但最好在戴口罩前先甩一甩,可以让环氧乙烷数值大幅下降"。环氧乙烷是个啥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H;O,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够与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作用,让它们失去正常功能,从而达到灭菌效果。而且这种杀伤力是广谱的,像细菌、孢子、芽孢等统统都能杀死。
    • 丁海霞
    • 摘要: 目的:探析腔镜器械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全文均简称为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03~12共460件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30件。两组均进行标准清洗合格后再进行灭菌操作。对照组采用2%碱性戊二醛化学浸泡法进行灭菌,观察组联合灭菌器进行处理,对比两组灭菌合格率、发生故障率、灭菌前后菌落数量、灭菌质量指标(灭菌所需时间、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灭菌合格率98.26%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而发生故障率0.87%明显低于对照组5.6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灭菌后两组菌落数量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的菌落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灭菌器应用于腔镜器械中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灭菌效果,缩短整机灭菌周期,避免潜在损伤及对器械腐蚀性。
    • 周飞跃; 肖珊珊; 徐哲峰; 程佩琪; 谢锋; 郭成文; 曾伟民
    • 摘要: 旨在探究VHP技术中的灭菌物质,且从该物质角度出发寻找最佳的相关工艺参数,为实际生产中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支撑。利用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过氧化氢发生及配套装置,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生物指示剂,测定不同过氧化氢蒸汽浓度、灭菌时间、湿度等操作条件下过氧化氢的灭菌效果,同时测定了操作舱腔体内部和菌片表面的·OH和·O_(2)-的含量。结果发现在低过氧化氢蒸汽浓度条件下,温度越高腔体内部和菌片表面的自由基浓度越低,但在高过氧化氢蒸汽浓度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腔体内部自由基含量更多。而随着过氧化氢蒸汽浓度和湿度的提高,自由基的浓度并非一直增长。通过比较自由基种类和浓度与灭菌效果的关系,发现·OH是影响灭菌效果的主要自由基。腔体内和菌片表面·OH含量在过氧化氢蒸汽浓度为400cm^(3)/m^(3)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00×10^(-4)μmol/m^(3)和8.003×10^(-5)μmol/cm^(2),腔体内·O_(2)-也达到的最大值为0.844μmol/m^(3),但菌片表面·O_(2)-在过氧化氢蒸汽浓度为300cm^(3)/m^(3)时提前达到最大值0.109μmol/cm^(2)。灭菌参数会影响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的过氧化氢蒸汽浓度、温度和湿度都会使自由基浓度降低,且自由基的种类和浓度会反过来影响灭菌效果
    • 吴乔林; 朱宇超
    • 摘要: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常用于实验室器皿灭菌的一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其装载模式对蒸汽灭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文通过实验对灭菌阶段的温度热分布、F0值和生物指示剂的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装载模式对温度热分布、热穿透效果的具体影响,为行业同仁选择适合的装载模式提供了参考。
    • 张广川; 王楠; 李婉清; 李巧玲; 曾荟燕; 靳继惠; 郭桐同; 孟伯龙; 李强; 门星光; 姚文生; 程君生
    • 摘要: 为建立牛型结核菌素高压灭菌模型,验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对大量培养的牛分枝杆菌的高压蒸汽灭菌效果,通过型式试验,优化排空、升温、灭菌和排气等阶段的各项参数,最终确认最佳灭菌参数,建立灭菌模型。结果显示:灭菌温度121°C、灭菌时间10 min、排空4次、排气压差12 kPa、冷却温度98°C时,满载的牛分枝杆菌灭菌效果最好。本研究建立了制备牛型结核菌素国家标准品的高压灭菌模型,保证了满载牛分枝杆菌的灭菌效果,为防范人兽共患病原菌扩散,改进牛型结核菌素提纯制备工艺作出了有益探索。
    • 白羽辛; 王玥玥; 贡济宇; 何文媛; 李妍; 蔡广知
    • 摘要: 目的:考察和评价灭菌方式对人参粉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皂苷含量,通过PLS-DA分析、聚类分析、相似度评价,结合HPLC法对不同方式灭菌样品进行评价,并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数量检测及6个月的稳定性考察.结果:指纹图谱指认10个共有峰,未灭菌、湿热灭菌样品的相似度为0.981~0.995,辐照灭菌和紫外灭菌样品相似度为0.971~0.977,臭氧灭菌样品相似度为0.784~0.863,通过PLS-DA分析指认3个色谱峰可有效区分不同灭菌方式的样品.随着辐照灭菌剂量的升高,人参皂苷Rg1、Re、Rb1、Rf、Ro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不同灭菌方式人参粉放置6个月与0月相比各皂苷含量差异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指纹图谱结合指标成分含量分析,可更好的评价人参粉灭菌效果,为确定人参粉的灭菌工艺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