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三叠世

中三叠世

中三叠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古生物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26838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岩石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等;中三叠世的相关文献由65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作玉、刘俊、江大勇等。

中三叠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6838 占比:99.95%

总计:427051篇

中三叠世—发文趋势图

中三叠世

-研究学者

  • 孙作玉
  • 刘俊
  • 江大勇
  • 郝维城
  • 孙元林
  • 尚庆华
  • 徐光辉
  • 刘成军
  • 孟繁松
  • 李佐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帅; 李英杰; 孔星蕊; 许展; 王金芳; 董培培; 鞠文信; 王晓东
    • 摘要: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查干楚鲁A型二长花岗岩位于索伦-林西缝合带内,侵位于早二叠世哈冷岭SSZ型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本文对其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厘定岩体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古亚洲洋东段洋盆闭合时限提供证据。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查干楚鲁二长花岗岩侵位于中三叠世(245.9±1.3 Ma);岩体含较多碱性长石,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见晶洞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体高硅(SiO_(2)=76.75%~77.18%)、富碱(Na_(2)O+K_(2)O=8.19%~8.62%),贫钙(CaO=0.40%~0.44%)和镁(MgO=0.03%~0.05%);负Eu异常显著(δEu=0.03~0.09),Rb、Th、U、K、Ga元素较富集,而Ba、Sr、P、Ti元素相对亏损,且10000 Ga/Al(2.72~3.52)、^(T)FeO/MgO(29.16~57.82)、(Na_(2)O+K_(2)O)/CaO(15.08~21.39)值较高,其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结合区域中生代A型花岗岩具有正εNd(t)值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推测岩体可能为低压高温下新增生中基性地壳部分熔融成因。新获得的查干楚鲁A型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约束了古亚洲洋东段闭合时间在中三叠世之前。
    • 刘辉; 刘鑫; 吴雪峰; 战薇芸; 叶茂; 李龙; 谢正龙; 陈尘; 张竞月; 张歆妍
    • 摘要: 钻探证实四川盆地梓潼—平昌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3亚段在区内的东、西部成藏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展差异性的对比分析,为下步勘探提供参考。为此,借助分析化验、钻探资料和地震预测手段,通过剖析雷四段的沉积演化及特征,研究受多种因素控制下的储层分布特征、烃源条件,结合构造演化分析成果,由此探讨该区东、西部地区雷口坡组四段3亚段成藏模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目标区域东部地区优势沉积相为内颗(鲕)粒滩微相,其次为云坪微相,西部地区优势沉积相为云坪沉积微相。②受颗粒滩体、岩溶和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东部地区储层发育在a小层,为滩相叠加岩溶型云岩储层和角砾云岩储层,储集条件好;西部地区储层主要发育在b小层细—粉晶云岩中,储集条件变差。③西部地区烃源来自于须家河组,雷口坡组四段3亚段储层与烃源通过不整合面、小型断层,形成“上生下储”“旁生侧储”的源储匹配关系;东部地区烃源来自于须家河组和二叠系,雷口坡组四段3亚段储层与烃源通过大型断裂、不整合面沟通,形成“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和“旁生侧储”的3种源储匹配关系。④在大型斜坡和地层尖灭的背景下,推测西部地区发育岩性、构造岩性圈闭气藏。此外,东部地区在局部构造高部位、滩体残存区还发育构造—地层、构造圈闭气藏,气水关系复杂。结论认为,东部地区成藏地质条件优于西部,东部地区是深化挖潜的有利区,西部地区适当开展预探工作,是寻找突破的区域。
    • 武瑞; 涂黎; 韩凤禄
    • 摘要: 陕西省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中三叠统铜川组发现一枚牙齿化石。该枚牙齿具有如下特征:牙齿细长,外形呈圆锥形,齿冠基部横截面为圆形,齿冠整体较直,沿长轴稍微向后缘弯曲,齿冠表面无齿脊和锯齿分布,发育纵向延伸的沟槽状纹饰。通过与鳄型类、蛇颈龙类和离片椎类的牙齿比较,该标本可以归入离片椎类。这枚牙齿化石为这一类群在中三叠统铜川组的首次发现,代表了离片椎类在华北板块最晚的化石记录。
    • 王红燕; 周建波; 李功宇; 王斌; 李皓东; 陈卓
    • 摘要: 高镁安山岩主要产出于板块会聚边缘的大洋俯冲消减带岛弧环境,是岛弧岩浆作用的代表性产物,研究其相关构造属性,对示踪板块俯冲时限、俯冲带构造背景、大洋俯冲作用过程中岩石圈地幔演化等方面至关重要。长春-延吉缝合带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和华北板块之间,为古亚洲洋的闭合和古太平洋的启动过程提供了关键的信息,但有关缝合带位置与俯冲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采自长春-延吉缝合带吉东地区的色洛河群绿片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套样品原岩为一套赞岐质高镁安山岩,具有富Mg、低Al、低Ti、高Cr、Ni等特征,与日本Setouchi火山岩带中的赞岐岩具可比性,由俯冲板片(洋壳+上覆沉积物)部分熔融的流体与地幔发生混合而成,形成于华北板块北部边缘之上的陆缘岛弧环境,由吉林-黑龙江洋的俯冲所致。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246±2 Ma)。本文证据显示原定义为中元古代的色洛河群时代可能为早中生代,并非元古宙或者晚古生代增生杂岩,而应该为华北板块上形成于早中生代的陆缘岛弧安山岩。区域构造分析显示,长春-延吉缝合带不是天山-索伦-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的东延部分,而是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南延部分,形成于三叠纪前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导致的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拼合。
    • 刘俊
    • 摘要: 陕北肯氏兽(Shaanbeikannemeyeria)是二马营组下部常见的四足动物。这个属在分类学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本属是否有效,包括几个种等。自1978年以来又陆续采集到一些材料。陕北肯氏兽首现于和尚沟组顶部。描述了发现的所有陕北肯氏兽化石,厘清其鉴定特征,了解个体差异,确认其系统位置。陕北肯氏兽只包含一个有效种:戏楼沟种(S.xilougouensis),其独有衍征包括:枕部相对腭部强烈倾斜因而头骨腹面短,前颌骨有剑尖状的后背突,齿骨背侧内缘呈背凸的刀片状,隅骨的反折翼有一独立的后腹突,15枚背椎。这一属种在头骨形态上存在个体间差异,例如枕高相对枕宽比、吻尖形态(尖或钝)、颧弓眼眶部分形状以及齿突形态。有些差异可能与个体发育有关,例如齿突和长牙的发育程度、前颌骨在颧弓上向后延伸程度、前颌骨与额骨的距离、间颞部宽度及顶骨出露程度。基于头后骨骼可以判定二马营组下部还存在第二种肯氏兽类,可能是副肯氏兽(Parakannemeyeria)。
    • 段明; 胡鹏; 闫国强; 张锋; 张永清; 陈文韬; 谢瑜; 李志丹
    • 摘要: 五道石门地区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以东。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亚造山带东部的兴蒙造山带,处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北部,属于西拉木伦缝合带。西拉木伦缝合带由柯单山、杏树洼、九井子等蛇绿岩残片构成,是探讨古亚洲洋的构造演化和最终缝合位置的关键地区。由于兴蒙造山带内蛇绿混杂岩带众多,其时代和构造属性至今未达成共识,难以确定古亚洲洋的构造演化及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拼合过程和时限。
    • 陈希节; 贠晓瑞; 雷敏; 张盛生; 蔡志慧; 刘若涵; 李振宇; 何碧竹
    • 摘要: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经历的热历史过程、热源是了解干热岩地热藏形成亟待解决的难题,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脉体可为其经历的热过程、热源提供证据。经调查发现,盆地东北当家寺岩体及井下干热岩中电气石脉体与该区后期断裂产状相近,是否代表后期热事件需要确定。本研究选择对GR1井、DR3井中酸性侵入岩岩芯和当家寺露头岩体中发现的电气石脉体开展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电子探针、LA-MC-ICPMS原位微量元素及B同位素分析,以约束电气石脉体的成因和源区。结果表明,GR1、DR3井岩芯及当家寺岩体含有电气石脉体的岩性分别是碱长花岗岩、高镁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其中露头区花岗岩体中电气石脉的宽度约20cm,产状直立,其围岩的形成时代为239~241Ma。背散射及显微图像特征揭示,GR1井和DR3井下中酸性侵入岩及当家寺岩体中电气石为碱族的黑电气石和镁电气石,具有远近不同的多个流体来源。δ^(11)B分布在-11.50‰~-11.93‰,与大陆地壳平均的同位素组成δ^(11)B值(-10‰±3‰)相近。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在晚三叠世时期,该区域整体处于碰撞期或后碰撞期,陆壳加厚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220Ma),其中含硼的热液流体侵位于早期具有俯冲背景的I型花岗岩(~240Ma)中形成电气石脉。
    • 李积清; 张鑫利; 王涛; 李青; 王泰山; 薛万文
    • 摘要: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东昆仑战红山地区花岗斑岩通过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获得花岗斑岩成岩年龄为(243.4士1.5)Ma(MSWD=0.99),属中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 SiO2为73.82%~75.65%,K2 O/Na2 O=0.61~0.95,相对富钠,贫 MnO(0.05%~0.06%)、P2O5(0.05%)和 TiO2(0.17%~0.2%),A/CNK 值为 1~1.09,平均为 1.053,Al2O3为12.02%~13.12%,里特曼指数δ值为 1.61~1.89,TFeO/MgO为2.44~2.54,DI 为91.2~92.64,表明其为过铝质、钙碱性岩系列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134.89×10-6~165.65×10-6),LREE/HREE=7.99~8.85,(La/Yb)N=9.9~11.21,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表现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曲线.δEu为0.58~0.66,岩石具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及高场强元素U、Th、Pb相对富集,K、P、Ti相对亏损特征.结合岩石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于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碰撞环境.
    • 彭成龙; 周鸿; 王文明; 龚桂源; 张德明; 跃连红; 李月森
    • 摘要: 右江盆地北西缘中三叠世发育一套巨厚的深水沉积陆源碎屑岩.基于岩相剖面测制、面上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贵州册亨一带中三叠世许满组-边阳组共识别出6种岩相,叠置构成3种主要岩相组合:岩相组合I以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指示扇根—内扇沉积;相组合II代表扇中沉积作用的产物;相组合III为外扇沉积作用的产物.盆内发育陆源碎屑水道充填的砂质透镜体及浊积扇体,而靠近台地边缘一侧仅有碳酸盐岩滑塌扇裙,是同生断裂控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构造背景,结合物源及古流向等资料,建立了册亨一带盆地充填样式,这对于进一步认识右江盆地中三叠世沉积及演化提供基础资料.
    • 付俊彧; 杨雅军; 那福超; 李仰春; 孙巍; 钟辉; 杨浩; 杨晓平; 张广宇; 刘英才
    • 摘要: 小兴安岭西北部出露的落马湖群被认为是兴安地块新元古代变质基底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卧都河乡附近的落马湖群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246±1 Ma形成年龄,认为落马湖群是一套包含不同时代地质体的构造杂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岩为基性岩浆岩,具有较高的MgO、TFeO含量及Mg#值,相对富Na2 O,低K2 O,中等的Cr、Ni、Co含量,与下地壳平均成分类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Hf;锆石原位εHf(t)值介于+9.55~+14.43之间,Hf同位素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介于319~520 Ma和350~666 Ma之间,Hf同位素组成与中亚造山带兴安岛弧显生宙火成岩中锆石Hf同位素组成类似;岩浆源自"水化"古生代多宝山岛弧带增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有陆壳物质混染,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南向俯冲有关,可能受到北北东向陆内转换构造带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