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涌浪

涌浪

涌浪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1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海洋学、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14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海洋科学、海洋预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分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等;涌浪的相关文献由129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为国、徐卫亚、王环玲等。

涌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5 占比:48.3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90%

专利文献>

论文:314 占比:49.76%

总计:631篇

涌浪—发文趋势图

涌浪

-研究学者

  • 吴为国
  • 徐卫亚
  • 王环玲
  • 黄波林
  • 李宁
  • 林树奎
  • 汪洋
  • 王平义
  • 郑崇伟
  • 陈小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殷妍; 邓夕贵; 王慧; 刘首华; 徐啸; 陶爱峰
    • 摘要: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中较高分辨率的波浪数据,计算分析了2017年中国东部大陆架海域涌浪和混合浪波能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该海域波能流的传递特性。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混合浪、涌浪波能流都以流向外海为主,波能流传递方向基本一致,在数值上涌浪波能流明显小于混合浪波能流,中国东部大陆架海域产生的较大波能流由各个海峡流向外海;研究海域混合浪波能流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较大,春夏季节较小,大值区主要集中在吐噶喇海峡、奄美海峡、宫古海峡和台湾海峡附近;涌浪波能流空间分布的季节差异相对较小,大值位于奄美海峡、宫古海峡和与那国海峡附近。
    • 郑莉; 杜娟; 刘庆丽; 汪洋; 刘继芝娴; 刘洋
    • 摘要: 水库滑坡高速入水产生涌浪,当涌浪传播到对岸岸坡时,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沿岸基础设施的破坏,对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研究水库滑坡涌浪冲击力在对岸岸坡上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以三峡库区中等宽缓库段滑坡及河道规模为原型,开展了1∶400比例的三维正态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初步揭示了水库滑坡涌浪动压力的类型、不同类型动压力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根据试验测试数据,滑坡涌浪形成后以水舌和实体涌浪两种水体形态作用在岸坡上,作用在岸坡上的水库滑坡涌浪动压力可分为水舌冲击压力和涌浪脉冲压力两种类型,水舌以射流的形式冲击岸坡,产生瞬时冲击压力极大值,实体涌浪在岸坡上爬高产生多个脉冲压力值,涌浪最大脉冲压力出现在前三个压力峰值;在静水面以上,水舌冲击压力大于涌浪脉冲压力,而在静水面以下,出现水舌冲击压力小于涌浪脉冲压力的情况;滑坡涌浪脉冲压力在岸坡上的分布近似为倒“V”型,涌浪最大脉冲压力出现在静水位附近且随着涌浪爬坡高度的增加呈快速衰减到缓慢衰减的过程,在快速衰减阶段滑坡涌浪脉冲压力极值的累计衰减率往往超过60%。
    • 张宏铨; 张军; 许建武
    • 摘要: 对于涌浪控制海域,国内外规范中尚未有成熟、详细的海港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法。结合几内亚湾海港工程,以业主对年不可作业率小于1%的要求为出发点,遵循国际通用规范标准中平面布置原则,以连续23年的风、浪、潮、流后报资料为基础,采用波浪数学模型,针对主力船型的操纵及系泊分析、龙骨下水深研究等多种手段对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具有便于使用、工期短、工程量省等优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赵巧华; 徐嘉; 王健健
    • 摘要: 波浪是驱动大型浅水湖泊中水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键动力过程。基于太湖北部近岸区的波浪方向谱、同期风速、风向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波浪组成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北部近岸区的波浪频率谱主要为单峰或双峰型,属于中高频波;风是波浪形成的主要驱动力,风向(或周边地形)对有效波高的调制作用可用三角函数定量表征;风浪的有效波高、谱峰频率及其平均方向与风速、风向的关系证实了太湖北部近岸区的波浪由涌浪和风浪组成,且涌浪占比较高。岸界的反射作用提高了北部近岸区涌浪的比例;涌浪的有效波高随耦合风速(风速、风向的耦合)不仅呈e指数增长,而且有快、慢分化的现象。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大型浅水湖泊中近岸区波浪估算的精度,确保水生生态修复效应。
    • 李大龙; 尉海江; 易小宇; 顿佳伟
    • 摘要: 水库滑坡引发涌浪是山区水库的重要灾害风险源之一。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和InSAR形变分析,查明了白鹤滩库区王家山滑坡基本特征。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王家山滑坡的稳定性,定量分析了王家山滑坡失稳涌浪风险。结果表明:王家山滑坡天然工况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处于欠稳定状态,蓄水825 m或地震工况以及蓄水+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发生整体滑动破坏的可能;当水库蓄水至785 m时,王家山滑坡可能会发生整体失稳破坏,但产生涌浪对象鼻岭移民安置点基本无影响。在暴雨+蓄水825 m工况下失稳破坏,最大入水速度约7.44 m/s,将在象鼻岭移民安置点处产生高度约3.52 m涌浪;蓄水+地震工况下,移民安置点的涌浪高度还会更大。可见,王家山滑坡在825 m水位发生整体失稳破坏时,移民安置点遭受涌浪危害影响问题是存在的。应对象鼻岭移民安置点采取相应的防浪措施,或对王家山滑坡进行工程治理,以消除涌浪影响,保证移民安置点安全。
    • 蒲迪阳; 王付耀; 董佳林
    • 摘要: 为快速适应大西洋东海岸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的工况条件,解决耙吸船在新工况条件下航道平整度控制差、船机故障多、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以莱基深水港航道疏浚工程为依托,对大西洋东海岸长周期涌浪工况下耙吸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主要包括改变耙齿的组合方式、配合调整船舶高压冲水等参数、优化船舶施工布线等。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施工工艺后,可有效地降低船机故障次数,提高产量率,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施工质量,保障疏浚任务顺利完成。
    • 马琪
    • 摘要: 西域砾岩是新疆特有的一种基岩,多为极软岩,抗冲蚀能力差,遇水软化。库岸边坡多呈倒坡,卸荷作用明显,天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较好,但是蓄水后,由于受水软化作用,易形成库岸失稳和岸坡再造问题。通过二八台山区水库工程,重点论述了由Q_(1)西域砾岩组成的库岸的稳定问题和塌岸量的预测,从而为设计提供坝址选择以及投资的依据。
    • 张学东; 贾桢; 陈书文; 武鹏飞
    • 摘要: 水泊峡倾倒变形体位于拟建代古寺水库库区,水库蓄水后将淹没坡脚造成塌岸,诱发局部滑塌,进而形成涌浪。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可能失稳方量,采用潘家铮法、水科院法进行涌浪预测,为评价水泊峡倾倒变形体对拟建大坝影响提供依据。
    • 刘今; 彭朝晖; 张灵珊; 刘若芸; 李整林
    • 摘要: 受海面强风和海-气相互作用影响,表面声道普遍存在于冬季海洋环境中,是一种天然有利于声传播的波导.但是海面波浪使得海表形成粗糙界面,会严重破坏这种优良性能.本文利用南海北部海区的一次冬季声传播实验数据,研究表面声道声传播特性.研究表明,海底底质对表面声道内声传播的影响较弱,当海面风较小时,涌浪造成的影响为主要原因.实验数据显示,考虑涌浪后的粗糙海面给70 km远处带来了10 dB的传播损失增长.因此在考察南海北部海区冬季声场特性时,不仅要考虑海面风浪的影响,更需要考虑周围海域传来的涌浪的影响.研究涌浪存在时的声传播特性对提升声纳设备在海况较差时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孟思辰
    • 摘要: 航速油耗索赔作为航运公司在期租合同执行中经常发生的争议受到广泛关注.争议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气象导航机构所使用的天气数据与船舶日志数据不一致,气象导航机构对船舶实际航速、油耗的计算方法不被船东所接受,好天气的时长不足24小时等.关注度最高的,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在合同中关于好天气因素的约定方面.基于常用合同条款和伦敦仲裁实例,专门分析好天气下浪高因素约定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