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8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488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果农之友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2011海峡两岸生物防治研讨会、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研讨会等;桃小食心虫的相关文献由1401位作者贡献,包括仇贵生、张怀江、闫文涛等。

桃小食心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8 占比:8.84%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7488 占比:90.97%

总计:8231篇

桃小食心虫—发文趋势图

桃小食心虫

-研究学者

  • 仇贵生
  • 张怀江
  • 闫文涛
  • 孙丽娜
  • 李丽莉
  • 于毅
  • 张勇
  • 王洪平
  • 翟浩
  • 门兴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永丽; 周洲; 尹新明
    • 摘要: 【目的】在长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脱果老熟幼虫分别进行非滞育和滞育发育,探究保幼激素(JH)在2种发育方向调控中的差异,以及该差异过程JH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方法】试验首先采用Illumina HiSeqTM 4000测序平台测定了2种生长条件下老熟幼虫头部转录组,q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并筛选差异表达的JH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然后结合2种发育方向JH丰度变化差异,进一步分析这些JH相关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试验共获得了39330876条序列读取片段,有效转录组数据44.35 Gb(SRA登录号:PRJNA495711),组装拼接获得56723个单基因簇(unigene),平均长度963 bp,其中1 kb以上的unigene有16343条,经过BLASTX比对成功注释27180个unigene。2种光照条件下桃小脱果老熟幼虫JH丰度无显著差异;长光照桃小老熟幼虫进行非滞育发育,2 d后进入长茧,虫体JH丰度比初脱果少量增加;而短光照老熟幼虫滞育发育进入圆茧,JH含量比2 d前初脱果增加了3倍,JH丰度显著高于同时期长茧内幼虫。2种光照下脱果老熟幼虫存在993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7个JH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其中jhamt在短光照老熟幼虫表达量是长光照的3.4倍,jheh1、jheh2、jheh3和jheh4在短光照老熟幼虫头部表达量分别是长光照的19.6、1.9、4.3和0.4倍,jhbp1和jhbp2在的2.7和20.5倍。【结论】研究获得了桃小2种光周期下老熟幼虫高质量的转录组数据,明确了桃小进入圆茧滞育需要JH丰度大幅升高的过程,筛选并分析了JH合成代谢相关的7个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桃小进入滞育过程中JH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张永朝; 谢强强
    • 摘要: 我国从1996年开始引进推广苹果套袋技术,2004年在苹果主产区得到普及。苹果套袋提升了外观品质,使果面光洁、着色艳丽,有效抑制了果实炭疽病、轮纹病、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减少了果实农药残留,提高了苹果质量安全水平。但是,套袋栽培不仅费工费力,生产成本增高,而且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都显著降低,早期落叶病、黑点病、苦痘病等发生率明显提高,树体抗病性也明显下降。
    • 丁磊; 鲁延芳; 钱万建; 刘东生; 甄伟玲
    • 摘要: 桃小食心虫在甘肃河西地区枣园内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翌年6月下旬,7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8月中旬为第3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性诱剂防治试验表明:不同产地诱芯年诱蛾数量差异不大;不同形状诱捕器诱蛾效果比较,船形诱捕器的诱蛾效果好,年诱蛾数量是三角形诱捕器的204.6%;从节约成本及防治效果来看,设置450个诱芯/hm2,对桃小食心虫可以起到较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
    • 骆文宾; 李明华; 李亚娜; 郭鑫宇; 徐勇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山地果园苹果食心虫发生的主要类型、原因、症状及其规律,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给广大的果树种植户提供参考与理论指导。
    • 敖特根; 周宇利; 张嘉益; 沈彦彬; 陈顺
    • 摘要: 2018~2020年,在开鲁县塞外红苹果园系统观察了桃小食虫发生规律,并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通辽地区大多数果园出现较晚,1代/年,少部分果园2代/年,全年发生相对集中,整个发生期历时3个多月,成虫最早出现在6月下旬,但数量较少,连续出现在7月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高蜂期,8月中下旬进入盛末期,9月中旬为终见期,温度对发生量有一定的影响,各年份之间由于出土前的积温不同而有所差异,均值高于18°C时,成虫出现;研究了3个浓度梯度的4种农药对桃小食心虫幼虫防治效果,2.2%甲维盐微乳剂2500倍液、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9.3%和88.5%,防治效果良好,2.2%甲维盐微乳剂3000倍液、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5.2%和85.1%。1.5%除虫菊素2000和2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分别为63.0%和60.2%,其他各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的防治效果在69.8%~80.3%之间。生产上可推广应用2.2%甲维盐微乳剂2500~3000倍液,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
    • 郭云忠; 李文文; 闫明杰; 郭友民
    • 摘要: 研究了免套袋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从筛选出最适宜的防治方法,从而实现对其精准防控。2019-2020年在陕西渭北白水县免套袋苹果园,采用性诱剂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的年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再结合桃小食心虫的发育特性以及白水县6-9月份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明确白水县及其周边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一步地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化学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试验比较,以筛选出安全、环保、高效的防治方法。结果显示,在白水县及周边桃小食心虫年发生1~2代,每年自5月底到9月底发生,成虫在全年有3次明显的羽化高峰。不同防治方法防效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黑色地布+性诱剂,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综合效果最好,在化学防治第2次药后10 d调查,黑色地布+性诱剂处理区桃小食心虫蛀果率仅为1.625%,防治效果达90.44%,较其他几种化学药剂处理的都高。
    • 李永丽; 闫作炳; 尹新明; 雷振山; 周洲
    • 摘要: 【目的】经历了长光照和短光照条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脱果老熟幼虫分别进行非滞育和滞育发育。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对桃小食心虫滞育进行干扰,以期达到干扰桃小食心虫滞育的目的,为开发桃小食心虫防治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ELISA法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幼虫滞育和非滞育过程中的20E滴度动态;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不同浓度(0.05,0.1,1,2,5,7.5和10 mg/mL)甲氧虫酰肼以及0.5和1 mg/mL 20E喷沙处理对桃小食心虫结茧的影响;测定了5 mg/mL甲氧虫酰肼和1 mg/mL 20E喷沙处理中桃小食心虫20E滴度,并跟踪调查了0.1和5 mg/mL甲氧虫酰肼喷沙处理对桃小食心虫滞育的干扰效果。【结果】两种光周期(15L∶9D和12L∶12D)下桃小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生长过程中20E滴度没有差异,均是从幼龄到老龄逐渐降低,脱果时达到最低;但脱果时,长光照非滞育发育幼虫体内20E滴度(0.473 ng/g)显著高于短光照注定滞育幼虫体内的(0.254 ng/g)。非滞育发育幼虫脱果后进入长茧化蛹,虫体20E的滴度显著升高,在蛹期保持较高滴度区间(0.652~1.217 ng/g)。滞育发育幼虫脱果后进入圆茧滞育,20E滴度缓慢上升,第4天达到第一个峰值(0.656 ng/g),随后降低,在第8天达到第2个峰值(0.790 ng/g);随着进入滞育稳定期,20E滴度逐渐降低;70 d后达到滞育解除状态,20E滴度持续保持在低滴度水平;第90天达到滞育期间最低滴度(0.424 ng/g),随后20E滴度开始上升。0.05 mg/mL甲氧虫酰肼点滴短光照桃小食心虫脱果幼虫,即可干扰部分滞育圆茧的形成,对桃小食心虫脱果幼虫的LD为7.039μg/头。0.05 mg/mL以上浓度甲氧虫酰肼和20E喷沙处理均可有效干扰滞育圆茧的形成,1 mg/mL相同浓度的20E比甲氧虫酰肼表现出的干扰活性更高,两者均能使注定滞育的幼虫出现结长茧、畸形茧以及无法结茧的表型;在结畸形茧和无法结茧幼虫中20E滴度显著升高,5 mg/mL甲氧虫酰肼和1 mg/mL 20E喷沙处理不能结圆茧的比例分别为70.0%和66.7%,其中结畸形茧的幼虫体内20E滴度分别显著升高16.3%和143.0%,异常不能结茧的幼虫体内20E滴度分别显著升高149.3%和278.6%。部分幼虫接触甲氧虫酰肼后虽能够结圆茧,但能够完成滞育成功羽化的比例减少,甲氧虫酰肼0.1 mg/mL喷沙处理组羽化率仅为20.8%。【结论】桃小食心虫幼虫在滞育过程中20E保持较低滴度,在生殖发育阶段需要较高滴度。外源甲氧虫酰肼和20E均能够干扰其结圆茧滞育,虫体结茧表型与20E滴度增加幅度具有相关性,相同浓度的20E比甲氧虫酰肼表现出更高的干扰活性;甲氧虫酰肼处理减少了桃小食心虫幼虫成功完成滞育的比例。
    • 方森森; 乔宪凤; 苏莎; 简成志; 陈茂华
    • 摘要: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以幼虫蛀食果实,造成果实畸形脱落,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给我国果树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综合国内外桃小食心虫研究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桃小食心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 郭艳婷
    • 摘要: 法库县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自然地貌特征为“三山一水六分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地区,年均气温7.5°C,1月平均气温−12.5°C,1月最低气温−34.4°C (2001年1月14日),7月平均气温23.8°C,7月最高气温37.5°C (2000年7月8日),无霜期15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87 mm。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秋昼夜温差大,在果树产业中,从2002年以来,法库县重点发展了寒富苹果、鸡心果等,目前保存面积3万余亩。近几年桃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特别是不套袋的鸡心果最重,桃小食心虫蛀果率平均30%~40%,个别园桃小食心虫蛀果率达到80%以上,农民损失惨重,严重制约着法库地区的苹果产量及经济价值。为了摸清桃小食心虫在法库地区的发生规律,我们自然资源与行政执法中心联合农业中心,于2018年、2019年在法库县三个苹果园(含鸡心果),对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和成虫发生期进行了测报,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根据桃小食心虫法库地区的发生规律,进行了防治,效果显著,现将法库地区桃小食心虫在苹果园、鸡心果园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文。
    • 杨芳
    • 摘要: 作者以14年生山楂树为试材,探讨8种农药对桃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0%除虫脲悬浮剂、30%茚虫威悬浮剂两种药剂防效均达到87%以上,是生产上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理想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阿维·联苯水乳剂、500 g/L丁醚脲悬浮剂防效为81%~84%,可以适当增加使用剂量提高防效;2.5%联苯菊酯微乳剂和45%毒死蜱乳油两种药剂可以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混用。建议与虫情测报手段相结合,以确定防治桃小食心虫最佳时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