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90943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全国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2017年中医肛肠国际交流大会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相关文献由591位作者贡献,包括俞敏、张文生、周璐璐等。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90943 占比:99.97%

总计:591104篇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发文趋势图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研究学者

  • 俞敏
  • 张文生
  • 周璐璐
  • 姚勇
  • 姚咏明
  • 曹葭
  • 朱雪洁
  • 朱雪琼
  • 王向明
  • 田兆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延东; 李艳; 周晓燕
    • 摘要: 目的阐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抑制剂FPS-ZM1影响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抑郁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6~8周龄db/db小鼠24只,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组(db/db)、糖尿病给药组[db/db+FPS,FPS-ZM1腹腔注射1.0 mg/(kg·d)]、糖尿病溶剂对照组(db/db+Oil,小鼠给予同等体积的玉米油腹腔注射)。另外8只同周龄的雄性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给药12周后,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区RAGE、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白介素-1β(IL-1β)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情况。结果db/db小鼠出现抑郁症状,FPS-ZM1能够改善其抑郁样症状;db/db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率显著高于db/m小鼠(P<0.01),FPS-ZM1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P<0.01);db/db小鼠海马区RAGE、NLRP3、IL-1β以及Caspase-1的表达显著高于db/m小鼠(P<0.01),FPS-ZM1能够抑制RAGE、NLRP3、IL-1β以及Caspase-1的表达。结论FPS-ZM1通过抑制RAGE及其下游NLRP3信号通路,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改善糖尿病小鼠的抑郁症状。
    • 潘敏丽; 黄国定; 卢宏全; 蔡冠虎
    • 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剂依托咪酯(Eto)在缺氧/复氧(H/R)后心肌细胞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因子κB(HMGB1/RAGE/NF-κB)通路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成对照组、H/R组、Eto-L组(2 mg/L Eto预处理)、Eto-H组(4 mg/L Eto预处理)、正丁酸钠组(10 mmol/L HMGB1抑制剂正丁酸钠100μL)、Eto-H+正丁酸钠组;通过缺氧7 h后复氧2 h建立H/R心肌细胞模型,于造模前在Eto-L组、Eto-H组、正丁酸钠组及Eto-H+正丁酸钠组中分别添加相应药物处理48 h,而对照组、H/R组细胞常规培养;检测细胞上清液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分别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MTT法、流式细胞仪、比色法观察H9C2细胞形态、活力、凋亡、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及HMGB1/RAGE/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及IL-6水平、LDH漏出率、细胞病理程度、凋亡率、caspase-3活性及其蛋白表达、p-NF-κB p65/NF-κB p65、RAGE、HMGB1表达水平增加,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H/R组比较,Eto-L组、Eto-H组、正丁酸钠组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及IL-6水平、LDH漏出率、细胞病理程度、凋亡率、caspase-3活性及其蛋白表达、p-NF-κB p65/NF-κB p65、RAGE、HMGB1表达水平减少,而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且Eto-L组、Eto-H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to-H组比较,Eto-H+正丁酸钠组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及IL-6水平、LDH漏出率、细胞病理程度、凋亡率、caspase-3活性及其蛋白表达、p-NF-κB p65/NF-κB p65、RAGE、HMGB1表达水平减少,而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结论:Eto可以抑制H/R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RAGE/NF-κB通路和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实现。
    • 王莹琼; 陈建欧; 应晓媚; 李小菲; 林鹏
    • 摘要: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热休克蛋白90AB1(Hsp90AB1)、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5例行肺癌根治术切除的NSCLC标本(NSCLC组),选取同时期在病理科保存的正常组织标本36例(正常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RAGE、Hsp90AB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XNIP基因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AGE、Hsp90AB1、TXNIP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组RAGE阳性、TXNIP基因表达高于NSCLC组鳞癌、腺癌,Hsp90AB1阳性表达低于NSCLC组鳞癌、腺癌(P<0.05)。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Hsp90AB1阳性表达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RAGE阳性、TXNIP基因表达低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P<0.05)。RAGE、Hsp90AB1、TXNIP三者联合对NSCLC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三项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GE、Hsp90AB1、TXNIP在NSCLC中表达异常,三者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参与疾病发展,三者联合检查对NSCLC诊断价值较高。
    • 周娃娃; 符爱贞; 程虹; 李雪娇; 陈丽琼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建档产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为GDM的108例患者作为GDM组,并选取同期在同一医院建档产检、OGTT正常的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HOMA-IR将GDM患者分为非IR组(n=37,HOMA-IR<1.66)和IR组(n=71,HOMA-IR≥1.6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RAGE、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GDM患者血清RAGE、NF-κB的相关性及二者与血清HOMA-IR、FPG、FIN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AGE、NF-κB的表达水平预测GDM患者IR的价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HOMA-I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血清FPG、FINS、HOMA-IR、RAGE、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非IR组比较,IR组患者血清RAGE、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earson法表明,GDM患者血清RAGE、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5);GDM患者血清RAGE、NF-κB的表达与HOMA-IR、FPG、FINS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RAGE联合NF-κB的表达水平预测GDM患者IR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单独预测(P<0.05);血清RAGE、NF-κB水平是HOMA-I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RAGE、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HOMA-IR呈正相关,其可能是GDM研究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 翁昌梅; 李冠桦; 甘惠方; 张东冬; 张良潮; 康建毅
    • 摘要: 目的通过在密闭巷道内引爆甲烷致伤动物,分析气体爆炸所致动物急性肺损伤的特点。方法在密闭的地下巷道试验系统内布放动物并引爆200 m^(3)甲烷气体,用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置于各布放点测定冲击波及温度物理参数,测定伤前、伤后动物肺损伤标志物浓度,观察伤后动物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评估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羊重度及中度肺损伤均占22.2%,兔极重度、重度、中度肺损伤均占12.5%;伤后48 h内羊和兔血清相关肺损伤标志物浓度显著高于伤前;肺损伤主要表现为肺出血、肺水肿、肺泡间隔断裂等。结论在可燃气体爆炸所致的早期急性肺损伤中,动物血清中相关肺损伤标志物浓度较伤前显著升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损伤严重程度,为气体爆炸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特点研究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李海云; 杨东光; 洪秀丽; 李金波; 王辉
    • 摘要: 目的 :研究下调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培养乳腺癌BT474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的乳腺癌BT474细胞)、上调组(乳腺癌BT474细胞+RAGE阴性对照)、下调组(乳腺癌BT474细胞+RAGE siRNA)。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水平;用Transwell法检测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水平;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caspase3、Bcl-2、Bax表达量。结果 :下调组细胞不同时间点增殖率均显著低于上调组、对照组。下调组细胞不同时间点凋亡率均显著高于上调组、对照组。下调组细胞迁移、侵袭数均显著低于上调组、对照组。下调组p-PI3K、PI3K、Akt、p-Akt、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上调组、对照组,caspase 3、Bax蛋白表达量高于上调组、对照组。结论 :经下调RAGE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其可抑制p-PI3K、PI3K、Akt、p-Akt、Bcl-2表达,促进caspase 3、Bax表达,致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
    • 温少红; 刘向荣; 赵顺英; 董雯; 陈青芳; 陈文涛; 李子孝; 王春娟
    • 摘要: 目的 探索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小鼠大脑中动脉远端缺血再灌注模型恢复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及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组(双抗组),每组20只。通过压迫大脑中动脉远端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再灌注即刻灌胃,溶剂组给予饮用水100μL,双抗组给予阿司匹林(剂量12 mg/kg,每只实际用量0.3 mg)与氯吡格雷(剂量12 mg/kg,每只实际用量0.3 mg)混悬液100μL,每日1次,连续21 d。缺血1、3、5、7、9、11、14、21 d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缺血21 d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sRAGE表达水平;免疫印记检测脑组织RAGE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16、CD32、CD11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几丁质酶样蛋白(chitinase-like 3,Chil3/Ym1/2)等炎症因子及RAGE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标记RAGE、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ronal nuclei,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观察RAGE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情况。结果 双抗组小鼠3 d时胡须碰触评分和神经功能总分、9 d时神经功能总分优于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7、0.0140、0.0406)。缺血再灌注21 d时,双抗组小鼠血清sRAGE表达水平高于溶剂组(1.099±0.541 ng/mL vs.0.319±0.341 ng/mL,P=0.0120);脑组织iNOS(1.250±0.318vs.1.843±0.301,P=0.0164)及RAGE(2.105±0.300 vs.2.732±0.249,P=0.0071)的mRNA相对表达较溶剂组下降。在小鼠脑梗死周边区RAGE与神经元具有共定位,与星形胶质细胞无共定位;双抗组RAGE~+NeuN~+细胞数量少于溶剂组(328.798±35.183个/平方毫米vs.814.437±165.758个/平方毫米,P=0.0012)。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可能通过下调RAGE、上调sRAGE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郑玲; 李虹; 张文生
    • 摘要: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多亚型跨膜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可与多种胞外配体结合,激活胞内效应分子,启动复杂的胞内信号级联反应,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功能紊乱,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寻找靶向RAGE的拮抗剂或许有望改善并治疗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等多种相关性疾病.本文综述了靶向RAGE的外源性小分子拮抗剂的结构特点、结合区域及研究现状,为靶向RAGE的药物发现、确定未来治疗干预的策略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曹晓赞; 谢挺; 陆树良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影响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增殖及血管化效应的受体途径.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葡萄糖、bFGF制备糖化bFGF刺激液.取第3~6代HDMEC进行实验.取细胞,分为小干扰RNA(siRNA)-阳性对照组、siRNA-阴性对照组、siRNA-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组和siRN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组,分别转染siRNA-阳性对照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siRNA-阴性对照、siRNA-RAGE和siRNA-FGFR 4~6 h,之后加入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反转录PCR法鉴定siRNA转染效果.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化bFGF组、单纯siRNA-RAGE组、siRNA-RAGE+糖化bFGF组,接种于96孔板和6孔板.单纯siRNA-RAGE组、siRNA-RAGE+糖化bFGF组细胞转染siRNA-RAGE之后,加入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2 d后,弃去原HDMEC培养基,单纯siRNA-RAGE组细胞加入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siRNA-RAGE+糖化bFGF组细胞加入糖化bFGF刺激液常规培养;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单纯糖化bFGF组细胞采用糖化bFGF刺激液常规培养.取细胞,同前转染siRNA-RAGE后,接种于48孔板,分为单纯siRNA-RAGE组和siRNA-RAGE+糖化bFGF组;另取细胞不转染直接同前接种到48孔板,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化bFGF组,4组分别同前处理.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化bFGF组、单纯siRNA-FGFR组、siRNA-FGFR+糖化bFGF组,分别接种于96、6、48孔板中,相应处理同前,仅siRNA-RAGE换为siRNA-FGFR.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培养2d细胞增殖活性(样本数为6),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2d细胞凋亡情况(样本数为3),成管实验检测培养6h细胞成管能力(样本数为4).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 200 bp条带处,未见siRNA-阳性对照组、siRNA-RAGE组和siRNA-FGFR组表达目的基因,可见siRNA-阴性对照组表达目的基因,说明siRNA转染成功.培养2d后,单纯糖化bFGF组细胞吸光度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359,P <0.05);siRNA-RAGE+糖化bFGF组细胞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单纯糖化bFGF 组(t =3.858,P <0.01),与单纯siRNA-RAGE 组相近(t =2.148,P >0.05).培养2d后,siRNA-FGFR+糖化bFGF组细胞吸光度值与单纯糖化bFGF组相近(t=0.805,P >0.05),但明显低于单纯siRNA-FGFR组(t=4.201,P <0.01).培养2d后,单纯糖化bFG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 =2.416,P <0.05),siRNA-RAGE+糖化bFG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单纯糖化bFGF 组和单纯siRNA-RAGE 组(t=3.861、2.724,P <0.05或P <0.01).培养2d 后,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化bFGF组、单纯siRNA-FGFR组、siRNA-FGFR+糖化bFGF组细胞凋亡率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218,P >0.05).培养6 h后,正常对照组细胞小管成环数[(636 ±5)个]明显多于单纯糖化bFGF组[(580 ±8)个,t = 10.825,P <0.01],siRNA-RAGE+糖化bFGF组细胞小管成环数[(647 ±10)个]明显多于单纯糖化bFGF组和单纯siRNA-RAGE组[(628 ±4)个,t =13.040、3.641,P <0.01].培养6h后,siRNA-FGFR+糖化bFGF组细胞小管成环数[(619 ±5)个]明显多于单纯糖化bFGF组(t =9.000,P <0.01),但少于单纯siRNA-FGFR组[(632±3)个,t=2.814,P <0.05].结论 糖化bFGF通过RAGE途径影响HDMEC的增殖和血管生成,可能是造成糖尿病皮肤创面难愈的原因之一.
    • 刘晓辉
    • 摘要: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是具有多种配体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多种与衰老、炎症相关的疾病,在调节先天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RAGE及其配体不仅是多种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而且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均表达RAGE.近年来,关于RAGE及其配体在成骨、破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软骨细胞发育过程以及骨重塑中所起到的作用被逐渐认识.该文主要综述了RAGE及其配体对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揭示慢性炎症相关的骨丢失及骨重塑的调控机制,为骨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