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机膜

无机膜

无机膜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6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9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345337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膜科学与技术、石油化工、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中美国际过滤与分离技术研讨会等;无机膜的相关文献由110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南平、邢卫红、王金渠等。

无机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9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5337 占比:99.90%

总计:345676篇

无机膜—发文趋势图

无机膜

-研究学者

  • 徐南平
  • 邢卫红
  • 王金渠
  • 张雄福
  • 陈日志
  • D·勒夫勒
  • H·威尔默
  • 黄仲涛
  • 刘海鸥
  • 孟广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谭洋; 逯春晶; 栾鹏飞
    • 摘要: 用多孔的SiO_(2)片作载体,通过水热合成法在其表面上制备出了大面积的无机沸石分子筛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CO_(2)与其他气体的气体分离测试等方法对得到的无机沸石分子筛膜的微观表面形貌、表面化学结构、机械稳定性以及CO_(2)气体的分离和回收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表征和探索研究。SEM和XRD结果表明:制备的无机沸石分子筛膜表面连续致密,无缺陷。气体分离测试结果显示:该沸石分子筛膜具有很高的机械稳定性,且对CO_(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用来回收和提纯油田伴生气中的CO_(2)气体。
    • 摘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化学物理研究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彭媛副研究员团队通过设计一种简便的原位生长结合限域界面聚合制备的新策略,提出了软-固态型无缺陷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分离膜(soft-soli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mposite membrane,MOF SSCM)新概念,实现了尺寸差异极小的H2/CO_(2)高精度分离,性能远超迄今为止报道过的所有MOF基分离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班宇杰团队,制备出致密、稳定的异质晶格共生型(hetero-lattice intergrown,HLI)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膜,可实现多元醇与水高效分离,获得聚合级乙二醇,与传统减压精馏相比,可节省能耗约32%,具备工业应用前景.乙二醇等短链多元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以水合环氧乙烷和生物质转化路线制备得到,其粗产品中含有大量水。
    • 滕建强; 赵毅; 赵德银; 刘英杰; 郭龙
    • 摘要: 目的解决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所产高含硫伴生气在脱硫过程中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及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开展了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应用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气夹带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泥在胺液中累积及吸收过程伴生气中重烃凝析形成的乳化状油滴是导致胺液发泡、吸收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机膜错流过滤净化胺液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净化后胺液中油质量浓度和固体质量浓度均降低95%以上,且污染后的无机膜通过清洗即可恢复通量。胺液净化后,通过工艺优化,系统胺液质量分数由32%提高到40%,净化气中H_(2)S质量浓度降至10 mg/m^(3)以下,系统能耗降低25%以上。结论采用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艺后,胺液发泡性能显著降低,消除了拦液现象,解决了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和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脱硫效率得到提高。该工艺在高含硫复杂伴生气脱硫过程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 倪亮
    • 摘要: 西北地区某净水厂处理规模为3万m/d,通过各种工艺的比选,确定采用污废水回收及平衡——重力浓缩——离心脱水处理工艺,介绍了排泥水调节池、反冲洗水调节池、污泥浓缩池及污泥脱水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相关设备选择。此外,从反冲洗上清液回流及脱水PAM加药进行优化,不但减少了处理的排泥水量,而且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后关于无机膜及高浊水的思考扩宽了排泥水处理系统的使用范围。
    • 于福东; 刘严
    • 摘要: 目前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脱硫装置的乙醇胺溶剂存在杂质含量较高,降解快,易发泡夹带跑损,对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需要频繁更换新鲜胺液。某石化企业采用无机膜净化技术,对富胺液进行在线连续净化处理。连续1年的工业运行结果表明,无机膜净化胺液可在较温和操作条件下进行,且无机膜装置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清洗再生性能,满足炼厂装置安全、连续、稳定生产的要求。净化后富胺液中的悬浮物降至5 mg/L、油类杂质降至55~58 mg/L;胺液系统内过滤器、塔设备堵塞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且无机膜净化系统能够节约约75万元/年的能耗及其他运行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 摘要: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乃涛教授领衔的无机膜研究团队在耐高温质子导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Elevated-temperature H2separation using a dense electron and proton mixed conducting polybenzimidazole-based membrane with 2Dsulfonated graphene”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Green Chemistry》(Green Chem.,2021,23,3374-3385).氢能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高通量、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透氢膜在材料选择和制备、亚纳米孔结构设计以及合成工艺与成本等方面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杨维慎研究员、班宇杰副研究员团队制备出致密、稳定的异质晶格共生型(HLI)金属-有机骨架(MOF)膜,可实现多元醇与水高效分离,获得聚合级乙二醇,与传统减压精馏相比,可节省能耗约32%,具备工业应用前景。
    • 姜军剑; 王文俊; 聂勇
    • 摘要: 介绍了无机膜管在工业除尘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并研究了无机膜管作为除尘器的分离机理。重点阐述了膜管除尘性能在除尘工作中受流速,流量以及工作压强的影响,同时膜管的除尘效率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对实验研究现状的分析,明确了无机膜管除尘的最佳使用工况,对工业运用具有参考价值。
    • 王岑; 张志伟; 张强; 崔治军
    • 摘要: 采用无机膜对电脱盐污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清洗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压力、流速等最佳操作条件下,经无机膜过滤处理后电脱盐污水中COD去除率为74.77%,悬浮物去除率高达91.67%,油的去除率为84.42%,氨氮和挥发酚含量均下降,净化效果明显;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无机膜的膜通量有所下降,经RYT-02清洗剂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达97.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