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放射性粒子

放射性粒子

放射性粒子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77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9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482347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癌症进展、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近距离放疗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北京大学第三届国际放射肿瘤学术论坛、全国第七届核监测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2009消化介入/内镜新技术国际论坛等;放射性粒子的相关文献由151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俊杰、高惠波、李忠勇等。

放射性粒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9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82347 占比:99.91%

总计:482791篇

放射性粒子—发文趋势图

放射性粒子

-研究学者

  • 王俊杰
  • 高惠波
  • 李忠勇
  • 曲飞寰
  • 张文辉
  • 柴树德
  • 张翔
  • 张福君
  • 石广越
  • 阎尔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洪均; 刘娜; 张建萍; 沈慧; 陈兵; 于鸿煦; 刘雪辉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学指标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该院恶性肿瘤^(125)I粒子植入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中位年龄62岁)共21个病灶,比较术前治疗计划与术后验证计划中主要剂量学指标、术前计划与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量的差异;术后3个月复查CT观察肿瘤病灶最长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前和术后剂量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植入粒子数量多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52±27.80)颗vs.(60.24±25.98)颗,P=0.001];术后肿瘤病灶最长径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2±2.27)cm vs.(5.57±2.03)cm,P<0.001];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1.0%,局部控制率为100.0%。结论模板辅助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剂量精准,有效率高。
    • 陈龙; 鲍乐; 李鹏飞; 王友彬; 梁爽
    • 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CT灌注参数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TACE介入治疗,试验组同时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CT灌注参数、免疫功能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流量、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平均通过时间、肝动脉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CD4^(+)、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患者各项CT灌注参数均显著降低,且免疫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霍小东; 霍彬; 曹强; 王慧星; 王磊; 郑广钧; 王海涛; 王俊杰; 柴树德
    •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信息行标共面模板(以下简称行标模板)在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58例应用模板粒子植入,其中30例应用行标模板,28例应用通用制式共面模板(以下简称通用模板).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靶区外体积指数(EI)、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 行标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D90、MPD、V100、V150、V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用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D90、MPD、V100、V150、V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标组和通用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3±12.4)和(60.0±12.8)min(t=-3.03,P<0.05).结论 使用模板辅助粒子植入可以精确地达到术前规划,行标模板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 霍彬; 柴树德; 霍小东; 王磊; 侯定坤; 曹强; 岳原立; 王海涛; 郑广钧; 王俊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医学原因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29例.所有患者先于支气管镜引导直视下行大气管内肿瘤粒子植入,再行CT联合模板引导经皮穿刺肺门部肿瘤粒子植入,后期序贯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选用125Ⅰ粒子活度18.5~29.6 MBq,处方剂量120 Gy,术前及术后行治疗计划和质量验证.观察肺不张再通率、剂量验证满意率、气促指数改善情况、生存时间(OS)、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29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镜及CT引导粒子植入,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为93.1%.术后2、6、12、18和24个月肺不张再通率达到93.1%、89.7%、78.6%、76.2%和60%.患者治疗前的气促指数为(2.8±0.8)级,治疗后气促指数为(1.4±0.9)级,治疗后呼吸困难、乏氧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改善持续时间为5~28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中位生存期21个月.与粒子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气胸、咳血、咳嗽、发热及粒子移位,无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对于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再通率高,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
    • 霍小东; 霍彬; 曹强; 王慧星; 王磊; 郑广钧; 王海涛; 王俊杰; 柴树德
    • 摘要: 目的 评价通用共面模板(以下简称通用模板)辅助CT引导下对肺癌术后局部复发进行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植入前、植入后剂量学符合程度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通用模板辅助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38例.术前进行预计划,处方剂量110 Gy.术中验证结果 与术前计划的剂量参数匹配周边剂量(MPD)、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10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100)、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和均匀性指数(HI)进行配对t 检验.术后第6个月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判定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粒子植入治疗,术前计划、术后质量验证剂量:MPD为(222.7±26.2)、(227.7±29.8)Gy,D90(130.8±13.6)、(134.8±12.8)Gy,D100(106.4±10.6)、(110.7±11.8)Gy,CI(0.75±0.06)、(0.74±0.04),EI(22.7±5.8)%、(24.3±4.8)%,HI(36.8±4.7)%、(37.2±5.3)%,心脏平均照射剂量为(19.3±7.2)、(21.3±6.8)Gy(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8~98个月).中位生存期21个月(95%CI7.4~34.6),2年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和局部控制(LC)的发生率分别为47.4%、39.5%和83.5%.结论 通用模板辅助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复发可以较好地在术中实现术前TPS计划目标,取得良好疗效,是一种微创、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 韩晓燕; 方曙; 吴惠梅; 金铭; 邸劲; 王奕; 周金华; 王炯
    • 摘要: 目的 评估3D打印放射性粒子植入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治疗的8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其中采用自制3D打印非共面尼龙模板辅助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的19例患者为模板组,徒手穿刺植入粒子联合化疗的21例患者为传统组,仅实施化疗的40例患者为化疗组,比较三组的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剂量学参数、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模板组的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剂量学参数在术后显著优于传统组,植入后6个月和12个月模板组与传统组、化疗组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板组和传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3D打印非共面尼龙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老年肺癌患者局部控制效果较好,剂量分布满意,手术相关并发症较少,是一种临床疗效满意和适合作为老年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 Ami;
    • 摘要: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在2年后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海洋。该声明引起国际社会对核废水污染水资源的担忧,也让人联想到10年前福岛核泄漏事故中,被大量放射性粒子污染过的楼房、餐厅、汽车、土壤、动植物……
    • 徐俊马; 王飞通; 杭文璐
    • 摘要: 目的 比较在不可手术周围型肺癌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计划中应用3D打印共面模板(3D-PCT)与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对物理剂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CT提示周围型肺占位患者24例,分别进行3D-PNCT及3D-PCT的计划设计,比较2组计划90%靶区所接受的剂量(D90)、肿瘤靶区接受100%、150%、200%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100%、V150%、V200%)、适形指数(CI)、计划针道数、破骨针道数、计划粒子数等,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3D-PCT术前计划D90、V100%、V150%、V200%、CI、计划针道数、破骨针道数、计划粒子数等分别为(14223.1±213.12)Gy、(91.89±3.68)%、(60.74±5.29)%、(33.83±4.52)%、0.74±0.05、18.32±5.26、6.87±3.29、(54.99±20.23)颗;3D-PNCT以上术前计划数据分别为(14345.2±229.27)Gy、(92.33±4.85)%、(59.66±3.68)%、(36.74±5.33)%、0.76±0.02、14.87±6.12、4.39±3.86、(56.72±22.17)颗.比较2组计划,在D90(t=-1.7444,P=0.0892)、V100%(t=0.3232,P=0.7483)、V150%(t=0.7495,P=0.4582)、V200%(t=-1.8622,P=0.0703)、计划粒子数(t=-0.3410,P=0.734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I值(t=-2.1972,P=0.0315)、计划针道数(t=2.5292,P=0.0138)、破骨针道数(t=2.8928,P=0.0051)方面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可手术周围型肺癌的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3D-PNCT较3D-PCT具有创伤小、适形度高、剂量分布均匀等优势.
    • 卡尔梅拉·帕达维奇·卡拉汉; 董子晨曦(译)
    • 摘要: 十亿分之一的浓度相当于在10吨薯片中的一小撮盐,如今科学家可以在比这个浓度还要低数百万倍的环境中检测放射性粒子。在发表于《分析原子光谱学杂志》(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检测到混杂在1万亿个其他原子中的放射性铀原子和钍原子。
    • 韩晓燕; 方曙; 张妍蓓
    • 摘要: 目的 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整体衰弱状态和癌性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80例老年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为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徒手植入125 I放射性粒子的局部介入治疗后继续联合静脉化疗的患者,对照组为单一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FP)评估两组患者衰弱状态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癌痛评分;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生存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6月,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0,P=0.001).两组不同时间点FP、VAS评分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组间FP、VAS评分水平存在差异(P<0.05),同时存在时间效应(P<0.05).试验组生存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9,P=0.039).结论125 I放射性粒子局部介入术联合静脉化疗的治疗有效率优于传统静脉化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老年NSCLC患者的衰弱状态,缓解癌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