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支原体

支原体

支原体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596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66篇、会议论文79篇、专利文献3556篇;相关期刊973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吉林医学、实用医技杂志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耐药监测与临床耐药菌感染治疗专题学术会议、2012第四届中国兽药大会等;支原体的相关文献由11363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爱珍、储岳峰、陈颖钰等。

支原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66 占比:54.57%

会议论文>

论文:79 占比:0.99%

专利文献>

论文:3556 占比:44.44%

总计:8001篇

支原体—发文趋势图

支原体

-研究学者

  • 郭爱珍
  • 储岳峰
  • 陈颖钰
  • 胡长敏
  • 刘永生
  • 邵国青
  • 陈胜利
  • 冯志新
  • 刘茂军
  • 郝华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培盛
    • 摘要: 牛支原体病是规模化牛养殖业中经常暴发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牛支原体引起.随着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该病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加,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牛支原体是一种重要的病原体,会造成肺炎、乳腺炎和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不同年龄的牛只感染支原体之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存在差异性,在发病之后很容易被养殖户忽视,导致在牛群中迅速的扩散和蔓延,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大.为此,要分析牛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的特点,科学的诊断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避免改病的扩散和蔓延.
    • 于昌贵; 葛兆宁
    • 摘要: 兽用生物制品可以对动物传染病进行控制或灭除,有利于保障动物的健康以及人类的健康,属于一种类型较为特殊的保健品.但是如果支原体污染兽用生物制品,将能够导致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受到不良影响,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针对兽用生物制品之中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及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并制定与实际需求相符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兽用生物制品受到支原体污染.基于此,本文对兽用生物制品中支原体的污染来源及检测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宋德荣; 王中贵; 彭华; 周大荣; 郭振刚; 程振涛; 刘江; 张平; 吴蕊汝; 吴瑛; 吴萍
    • 摘要: 毕节市某羊场发生疫病,经病原核酸检测,病羊为羊口疮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所致。通过2017-2020年对羊场的净化处置,成年羊、育成羊、羔羊的羊口疮发病率分别从2017年的6.28%、9.38%、27.97%下降到2020年的3.39%、5.63%、10.48%;流产、死胎母羊占比分别从2017年的12.36%、10.11%下降到2020年的4.46%、3.18%;羔羊死亡率从2017年的54.25%下降到2020年的8.14%,疫病净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 耿仁浩; 刘博; 王芳; 罗玉峰; 曲鸿飞; 范学政; 秦玉明; 丁家波; 许冠龙; 沈青春; 秦爱建
    • 摘要: 【目的】在生物学研究及生物制品生产中易发生支原体污染,针对我国当前支原体检验方法在时效性和敏感性上的不足,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支原体检验PCR方法。【方法】从SILVA数据库下载包含全部细菌、古菌和真菌的核糖体rRNA小亚基(16S/18S, SSU)参考序列的库文件SILVA_123_SSURef,从中提取全部支原体序列,经去重复后得到181条(种)支原体(包括139个已分类的单一种类和42个未分类的支原体)的16S rRNA序列,经比对后选取高变区V6到V9为检测目标区段,设计筛选出表现最佳的检测引物,建立检测支原体的通用PCR方法。选取12种常见的支原体或2种甾原体作为待检样品对该PCR方法进行检测范围验证;取6种不同动物来源的常用传代细胞和3种常见细菌进行特异性验证;选取了5种最常见的支原体和1种甾原体进行敏感性试验;并将其与经典培养法一同对17批(种)动物病毒活疫苗(分别用于6种动物)和24份8种细胞培养物样本进行对比检测以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建立了一种通用的支原体PCR检测方法,检测引物由2条上游引物(5′-GCAAARCTATRGARAYATAGYVGAG-3′和5′-GCAAAGGCTTAGAAATAAGTTCGGAG-3′)和1条下游引物(5′-CCARCTCYCATRGTKTGACGG-3′)组成,引物配比为3﹕1﹕4,最佳退火温度为56°C。采用该PCR方法对14个较常见的支原体种类进行检测,结果均能扩增出396—413 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方法的检测范围符合检测要求;对6种动物传代细胞和3种常见细菌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表明其特异性良好;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该PCR方法的检测下限可达20—200 CCU的活菌,对应的核酸为1.5—15.0 pg;对共计17批病毒活疫苗和24份细胞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培养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支原体PCR检测方法与培养法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敏感性更高。【结论】建立的支原体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简单快速,为细胞及病毒活疫苗中可能的支原体污染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 元凤霞
    • 摘要: 随着医学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发现女性生殖道感染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存在着密切相关性,临床研究实践显示,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女性患者会有下腹疼痛、月经异常、白带异常以及腰骶部疼痛等症状,对其生活质量、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宫内节育器是否会引发生殖道感染的研究较少,且报道不一致。笔者通过阅读、参考大量文献,就宫内节育器与生殖道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对节育器的使用有深入的了解,尽可能在工作中减少或者是避免生殖道感染,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 郑英兰; 陈欣; 王浩入; 张黎; 丁浩; 何玲
    • 摘要: 目的:对比儿童细菌性肺炎坏死性肺炎(BPNP)与支原体肺炎坏死性肺炎(MPNP)的CT影像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BPNP与MPNP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BPNP组63例,MPNP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BPNP组患儿的平均年龄小于MP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肺坏死表现及分布、实变区域、肺不张、支气管壁改变、肺间质改变、胸腔积液、液气胸及胸膜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PNP组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纤维剥脱术及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而MPNP组多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BPNP患儿的平均年龄小于MPNP,两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及CT影像表现有各自特点。BPNP多为单侧多叶实变伴坏死,坏死囊腔较大、多融合,常伴中大量胸腔积液或并发气胸,后遗改变多为条索影、胸膜增厚;MPNP则以单侧单叶实变伴坏死为主,坏死表现多以低密度影或小囊腔为主,常伴支气管壁改变及小气道病变,后遗改变多为条索影、支气管扩张或小气道病变。
    • 周燕; 叶斌; 蔡荷飞; 朱振华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时体内相关免疫因子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儿内科收治的1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分为感染组(36例)与非感染组(100例)。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状态下血清CysLTs、IL-13及IgE水平。结果3组患儿血清CysLTs、IL-13、Ig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CysLTs、IL-13、IgE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感染组CysLTs、IL-13、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LTs[O^R=1.012(95%CI:1.008,1.025)]、IL-13[O^R=2.301(95%CI:1.563,3.405)]、IgE[O^R=3.921(95%CI:1.873,8.614)]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CysLTs与IL-13、IgE呈正相关(r=0.979和0.992,P=0.000和0.012),IL-13与IgE呈正相关(r=0.931,P=0.000)。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ysLTs、IL-13、IgE水平显著升高。
    • 韩娜; 赵磊; 杨进
    • 摘要: 目的分析24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24例作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组,另选取同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34例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胸部CT特征。结果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组年龄、住院天数、发热峰值均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组发热首发、畏寒、听诊湿啰音比例高于肺炎支原体组,而咳嗽、鼻塞流涕比例低于肺炎支原体组;鹦鹉热衣原体肺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嗜碱粒细胞计数(Baso)低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炎症指标CRP、IL-6、PCT、Neut%、Neu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4、0.921、0.914、0.834、0.673,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胸部CT相比,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组多表现为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较少表现左下肺叶累及、磨玻璃影、支气管壁增厚、间质增厚、树芽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在发病年龄、最高体温上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指标、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支原体肺炎,Eos、Baso较低,影像学多表现为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较少表现左下肺叶累及、磨玻璃影、支气管壁增厚、间质增厚、树芽征。
    • 林子怡(译); 王晶晶(审); Esther Schonewille
    • 摘要: 支原体在大型鸡场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积极探索控制支原体的最佳策略很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支原体防治策略中治疗和疫苗接种两种方法,并指出使用单一的方法很难获得长期的成功,应组合使用。
    • 李娜; 段国英; 韩开顺
    • 摘要: 近期临床治疗发现,青年鸡和产蛋鸡滑膜囊支原体发病率比较高,危害比较严重。该病虽为老病,但近几年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并不高,现就该病发生、诊治等情况进行阐述,希望对业内人士有所帮助。一、该病基本情况该病为禽感染滑液霉形体而引起的一类以关节滑液囊膜、腱鞘等发生传染性渗出性滑膜炎、腱鞘滑膜炎及黏液囊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病变,病禽死亡率不高,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和防治,但会导致生产性能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